湖南大學教授利用專業「收廢品」,年入300億
前段時間,特斯拉高管承諾將90%的退役電池循環再利用,一夕之間,「廢舊電池」成為新能源產業鏈上的香餑餑。
然而,在回收電子廢物這條道路上,特斯拉只能算後來者。
早在20多年前,就有位來自湖南的大學教授,一頭扎進垃圾堆,從「破爛王」到掌控「移動礦主」的商業大鱷,締造了一家年營收超330億的世界級企業。
他就是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 許開華教授一夜之間變「丐幫幫主」
傳統汽車領域,合肥工業大學人才輩出;而新能源領域也有自己的「黃埔軍校」,那就是中南大學。
全國鋰電池企業中,有70%的研發人員都出自中南大學。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鵬輝能源夏信德、容百科技白厚善等一眾新能源汽車大佬,皆畢業於中南大學,許開華同樣也是。● 中南大學。圖片來源:中南大學官微
但相同的出處,不同的軌跡,有人35歲將比亞迪鋰電池賣到全球第四,而有人35歲卻剛剛開始「撿垃圾」。
1981年,年僅15歲的許開華考入中南礦冶大學(中南大學前身),少年英才可謂引人艷羨,畢業後更是直接留校,一路從講師晉陞為教授。才華、名校、編製……生活之於許開華來說是場順風順水局。
1999年,他按照計劃前往日本東京參加訪問學者,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在那次研討會上,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生態環境材料專家的「地球極限論」如一一記重鎚敲在了許開華的心頭。
「如果人類不建立資源循環體系,那麼未來的城市將被垃圾淹沒。」● 格林美城市礦山博物館陳列的廢舊電視機。圖片來源:格林美官網
作為一名冶金教授,許開華太清楚廢舊電池中的金屬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的影響,要知道一塊手機電池就能污染5噸水體及0.5平方的土地。
隨著電池被丟棄,裡面的鈷鎳鋰金屬資源也隨之被浪費,而彼時的中國冶金產業發展迅猛,資源再生卻不受重視,98%的鈷資源尚且依賴進口。
一邊是電子垃圾污染,一邊是資源短缺和資源浪費,強烈的對比,讓許開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