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中國稀土管制 美貿易代表承認過去這件事做錯了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彭博) 中國本月宣布擴大稀土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表面上宣稱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實則報復美國對中採取的半導體、AI等關鍵技術限制,讓美中貿易戰進一步升級。面對中國企圖用稀土掐喉,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今天(22日)忍不住慨歎,過去美國讓中國取得一部分稀土相關技術,現在回頭看真的錯了。 白宮官方X帳號台灣時間22日晚間9點多PO出葛里爾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片段,葛里爾談到中國全面管制稀土時,忍不住慨歎:「稀土的相關技術,其實早在60年前就由美國率先研發,但後來中國透過技術轉移取得一部分技術。現在回頭來看,這明顯是個錯誤……。」 葛里爾說,中國現在祭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美方當然會想辦法分散風險,並積極開發其他來源,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不斷拋出各種漂亮的說法,想辦法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但沒有人會上當。不只是美國,連歐盟、日本、澳洲也都已經受不了了!」 .@USTradeRep: Past Administrations allowed China to take advantage of U.S. technology that pioneered rare earth extraction — and now, China is coercing u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e aren\'t backing down. pic.twitter.com/00fB87DogJ— Rapid Response 47 (@RapidResponse47) October 22, 2025...
社會

獲刑女子P圖偽造孕檢報告 胎兒數據異常露出破綻

2022年11月,年某某因犯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十五日。判決生效後,由於年某某懷有身孕,法院決定對她暫予監外執行。 但年某某卻動起了歪心思,想靠懷孕當「護身符」來逃避坐牢。在已經流產的情況下,她卻故意隱瞞這個消息,還找其他孕婦替代檢查、P圖孕檢報告,連續多個月給社區矯正機構提交虛假證明。 2023年9月,檢察機關在監督中發現了破綻,年某某提交的妊娠報告存在「胎頭雙頂徑」數據異常。也就是說,胎兒發育的情況和母體懷孕周期並不一致。檢察機關立即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加強監管並及時收監。 在法院收監執行審查期間,年某某又一次以「懷孕」為由申請暫予監外執行。經醫學鑒定後,年某某確實再次懷孕。檢察機關認為,年某某雖此前故意逃避執行且情節惡劣,但考慮到年某某確有身孕的特殊情況,還是同意暫予監外執行。與此同時,檢察機關建議社區矯正機構對年某某重點監管,一旦有生育或流產情況,即提請收監。 2024年5月,年某某早產,暫予監外執行情形消失。社區矯正機構及時通報檢察機關並提請收監執行,法院依法作出收監決定,年某某被順利交付執行。 蚌埠市檢察院檢委會委員、三級高級檢察官許斌介紹,在年某某案之後,檢察機關推動社區矯正機構與醫院合作,建立了「暫予監外執行罪犯定期體檢」制度,強化了對重點人員的動態監管。 同時,檢察機關也總結出「實質性審查三步法」——查醫療記錄、核基層信息、督鑒定過程,有效識別防範了「假體檢」「假懷孕」等亂象。 此外,針對非故意流產的女性罪犯,當地司法機關還探索建立了「終止妊娠收監」工作機制,綜合考量犯罪情節、悔罪表現、流產原因等因素,合理設置休息期。既維護法律權威,也體現司法溫度。據悉,2024年以來,該機制已辦理2起同類案件。 許斌表示,刑事執行監督既要堅守法治底線,維護刑罰執行的嚴肅性,也要體恤特殊群體的合理需求,在每一個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與司法溫度的融合。...
社會

蘭州大學設「青年教授」崗 有博士後直接晉陞青年教授

近日,蘭州大學新聞網發布文章《強師賦能啟新程 砥礪奮進譜華章——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巡禮》,介紹了蘭州大學近年來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工作成績。 文章介紹,教師隊伍規模質量穩步提升。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教師隊伍規模逐步擴大,新增教師600餘人。教師隊伍職稱、年齡、學緣結構進一步優化,45歲以下青年教師佔比穩定在60%以上,教師隊伍規模穩步擴大,隊伍競爭力顯著提升。 在青年人才培養方面,上述文章介紹,將青年人才培養作為「人才蓄水池」建設的核心任務,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設置「青年教授」崗位,獲聘者享受四級教授待遇,可申請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且聘期內不佔學院高職崗位,截至目前已有62位青年教師獲聘青年教授職務,其中近70%已轉聘為教授。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申請、「萃英學者」遴選、評獎評優等工作中,建立向優秀青年人才傾斜的機制,引導青年教師加入大團隊、參與大項目。 制定《蘭州大學促進中青年教師能力提升管理辦法》,加強青年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建設。鼓勵支持青年教師到國內外一流大學培訓、研修、實踐鍛煉和學術交流,為青年人才開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經費支持。同時,開展青年教師職業發展難點重點情況和師生關係狀況專題調研,認真分析、深刻把握蘭州大學教師思想政治和職業發展現狀、原因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消除影響教師未來發展的障礙。通過「懂」其所需,「解」其所憂,讓青年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蘭州大學一批青年學者獲批青年教授崗位,有的青年學者從博士後直接晉陞為青年教授。 蘭州大學此前發文介紹,2024年11月4日,蘭州大學人力資源部將2024年青年教授崗位擬聘人選予以公示,來自生態學院的萃英博士後趙澤瑛名列其中。自青年教授人才引進機制面向在站博士後政策落實以來,趙澤瑛是蘭大首位申報並獲批青年教授崗位的萃英博士後。她...
社會

古巴逮捕中國芬太尼毒梟「王兄弟」 同時遭美墨通緝

墨西哥安全消息人士今天告訴法新社,古巴逮捕了一名中國芬太尼毒梟,他今年7月在墨西哥關押期間逃脫,同時遭美國與墨西哥通緝。 墨西哥安全消息人士指出,這個中國毒梟名叫張志東(Zhi Dong Zhang,音譯),綽號「王兄弟」(Brother Wang),他將留在古巴,等待當局對其引渡事宜作出裁定。 據稱,張志東與墨西哥販毒集團「西納羅亞集團」(Sinaloa Cartel)與「哈里斯科新世代」(Jalisco New Generation)密切合作,這兩個集團被美國政府列為「外國恐怖組織」。 張志東於2024年10月在墨西哥被捕,被關押在墨西哥市一座監獄,等待關於引渡至美國的聽證會,美國已就洗錢罪名對他發布逮捕令。他曾獲准居家監禁,但在今年7月逃脫。 在美國總統川普主政下,美國政府持續向墨西哥及中國施壓,以遏制毒品走私,尤其是導致美國用藥過量危機的強效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 墨西哥安全部長賈西亞(Omar Garcia Harfuch)去年曾表示,張志東被視為「主要的國際洗錢操盤手」,負責「與其他販毒集團建立聯繫,將芬太尼從中國轉運至中美洲、南美洲、歐洲及美國」。 芬太尼是一種合成鴉片類藥物,效力比海洛因強50倍,而且生產更容易、成本更低。...
社會

玉米當燃料引爭議,是助農還是浪費糧食?

近日,山東煙台一家烤肉店用玉米粒當燃料引發爭議。據山東煙台一家烤肉店店家發布的視頻顯示:烤架里填滿了黃橙橙的玉米粒,烤盤上肉片滋滋作響,空氣中混合著肉香和淡淡的玉米甜味。這種看似新穎的烹飪方式,在網上掀起了巨大爭議。有網民直言:糧食得來不易,把玉米當燃料燒就是在浪費糧食。還有網民稱玉米當燃料,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煙霧和有害氣體,店家所謂的「環保優勢」,可能更多是一種營銷噱頭。對此,店家回應稱,使用的玉米有一部分是從周邊農戶手中收來的陳化糧,他們不認為是浪費,而是幫助農民。 事件經網路發酵後,山東煙台市場監管部門昨天回應稱,經查詢相關法律法規,對於這一行為沒有明確的處罰依據。他們已規勸商家停止這一行為,並下架相關宣傳視頻。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首次因玉米燃料引發爭議。 此前,瀋陽、大連等地都有餐館使用玉米當燃料,也曾引發爭議。不過瀋陽、大連等地的相關部門並沒有明確禁止這一行為,但表示對於商家的行為並不提倡。有專家表示,玉米燃燒不完全可能產生致癌物,安全性不如木炭。且我國糧食還處在緊平衡狀態,節約糧食仍然是社會共識,不應該浪費。玉米粒直接燃燒,利用效率高不高?所謂的「陳化糧」究竟是什麼?店家把賣不掉的玉米買回來燒,究竟算不算浪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今天在接受看看新聞Knews的採訪時表示,在他看來,這件事更像是一個宣傳上的噱頭。平時熟悉的玉米,一經加熱就容易發生膨脹,甚至「爆炸」。所以,如果真的用玉米作為燃料來燃燒,恐怕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當然,也有可能經過某些處理,只是沒有對外公開說明而已。鄭風田表示,一般來說,國家會有糧食儲備的制度。但也有一些情況,比如某些儲備糧存放時間過長,已經超過五年,其食用價值大幅降低,這就成了所謂的「陳化糧」。再比如今年玉米收穫季節正逢下雨,一些農民因烘乾條件有限,導致部分玉米發霉變質,難以進入市場正...
社會

紐時:川普圈子裡 種族主義 支持納粹並非啥大問題

本文刊發在紐約時報,作者是羅伯特·吉米森和凱蒂·羅傑斯。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你並不需要一大堆疑似泄露的簡訊來揭示真相:保羅·英格拉西婭對自己的信仰感到自豪。 英格拉西婭是一名律師和右翼挑釁者,原本正等待參議院確認他出任特別檢察官辦公室職務,但提名已於周二被撤回。 據Politico本周公布的簡訊內容,英格拉西婭曾向朋友聲稱自己有「納粹傾向」。 註:英格拉西婭在周二晚些時候的社交媒體帖文中表示,自己不會出席本周稍晚舉行的提名聽證會。他表示,部分參議員在看到那批簡訊內容後不再支持他擔任這個獨立反腐機構的負責人。那批簡訊中,英格拉西婭不僅用種族歧視辭彙描述紀念非裔美國人的節日,還聲稱華裔和印度裔「不值得信任」。他在帖文中寫道:「很遺憾,我目前沒有足夠的共和黨票數支持。」 英格拉西婭曾將「直男白人」描述為智力上更優越的群體,認為在教育中應優先考慮這一群體。 2025年10月,Politico 公布了一組共和黨「政治操盤手和影響者」的群聊信息,英格拉西婭在其中發表了大量種族主義言論。 他在信息中寫道,馬丁·路德·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喬治·弗洛伊德」,並稱他的紀念日應被「扔進地獄的第七圈」。他在呼籲取消所有與黑人文化和歷史有關的美國節日時,使用了帶有攻擊性的義大利語種族辭彙。 他還寫道,「黑人那樣的行為是他們的天性」,並稱「整個非洲都是糞坑」。 在提到拉馬斯瓦米時,他寫道:「永遠不要信任中國佬或印度人。」 他還表示,「我們需要有能力的白人男性擔任領導職務」,並否定「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當群聊中有人將他比作「希特勒青年團」時,英格拉西婭回應說:「我有時確實有點納粹傾向,我承認。」 早在這些信息公開之前,英格拉西婭就已公開支持極端分子...
社會

中國遊客在瑞士碰見峨眉山石,景區:是真的

近日,一位中國網友發視頻稱,她在瑞士瑞吉山旅遊時,竟然看到了一塊刻著「峨眉山」三個漢字的大石頭。這位網友調侃道:「在看見這塊石頭的時候,我一度以為,剛才喝的奶油蘑菇湯,可能用的是雲南的菌子。」 這名中國網友曬出的視頻顯示,一處山頂上放置著一塊大石頭,石頭上確實刻著漢字「峨眉山」。這段視頻發出後引發了網友熱議,截至目前視頻已達到5萬點贊,評論超過2000條。有網友表示:「我2018年去瑞吉山的時候也看到了,當時我好激動,對著周圍的人說這是我的家鄉。」還有網友則曬出在峨眉山上拍的瑞吉山石照片:「我在峨眉山上看到了瑞吉山送的山石。」 峨眉山與瑞吉山真的互換了山石嗎?10月22日,峨眉山風景名勝區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峨眉山與瑞吉山互換山石這個事是真實的,峨眉山和瑞士的瑞吉山多年前結為姊妹山,峨眉山有一塊石頭在瑞吉山上,瑞吉山也有一塊石頭在峨眉山上,「瑞吉山石安裝在峨眉山金頂。」樂山市政府官網一篇文章顯示,2009年,峨眉山與瑞吉山正式簽約確立夥伴關係,結為姊妹山。2012年,瑞士亞特市與樂山市商定互贈山石,使遊客可以在兩山頂峰欣賞到另一座名山的形象標識。2014年9月29日,瑞吉山景區贈予峨眉山景區的形象巨石落戶儀式在峨眉山景區舉行。一塊2.5噸重、來自8000公里之外的「他山之石」從此屹立在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頂。巨石為淺紅褐色,其上用中英文刻有「瑞吉山石」。 2015年7月31日,來自中國四川的一塊重約8噸的峨眉山石正式落戶瑞士瑞吉山山頂。至此,中瑞兩山之間形象石互換項目圓滿完成。...
社會

國家利益:川普敗給中國 台灣要自救 慎防被犧牲

最近,川普政府選擇否決了先前與台灣談判達成的一項價值4億美元的武器交易。這些武器對於台灣的防禦至關重要。(歐新社) 美國知名的政治外交性雜誌《國家利益》( National Interest)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在他發起的與中國的貿易戰中退縮了。而這對台灣來說無疑不是好兆頭,台灣如今發現自己是北京和華府貿易戰中的犧牲品。 如果美國救不了台灣,台灣則要自救。 布蘭登·魏切特(Brandon J. Weichert)是《國家利益》的高級國家安全編輯,他撰文寫到,在美中關稅貿易激戰下,川普與中國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仍有實際的可能性,但美國在貿易戰中的糟糕表現,顯然令白宮感到震驚,也為美中關係的未來敲響了警鐘。 北京打出了自己的王牌,即中國在全球稀土礦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在貿易戰升級之際有效地打斷了美國的腳步。中國已經從華府獲得了重大讓步,例如川普最近批准英偉達向中國科技公司出售先進的電腦晶元,儘管川普仍然拒絕中國獲得英偉達最尖端的晶元。 最近,川普政府選擇否決了先前與台灣談判達成的一項價值4億美元的武器交易。這些武器對於台灣的防禦至關重要。眾所周知,川普政府否決這項交易,是其結束對中國貿易戰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然而,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則絲毫不動搖。 魏切特指出,台灣領導人現在不得不質疑川普和美國對台灣國防的整體承諾。種種跡象表明,正如國防協議被否決所表明的那樣,川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並未致力於保衛這個被圍困的島嶼。 換句話說,美國保護台灣立場退卻,北京深知這一點,因此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愈發咄咄逼人,也愈發自信。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失敗,以及川普在這場註定失敗的貿易戰中甘願放棄台灣,都預示著如果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將會發生什麼事。 正如中國牢牢掌控著全球已知數量的稀土礦和加工廠一樣,中國至少花了十年時間增強其在第一島鏈投射力量的能力,特別是針對台灣。同時,北京也建立起一種可...
社會

經濟學人:中美貿易談判陷入「有毒境地」 原因是…

互相指責、操控詭辯、冷處理、以偏概全——中美之間的對話已經呈現出一種極度有害、功能失調的關係特徵。 幾個月來,談判在短暫的停火與激烈升級之間反覆搖擺。最近的一次爭執,幾乎導致原定於10月底在韓國舉行的多邊峰會上,特朗普與習近平的會晤計劃泡湯。目前,這一計劃似乎已恢復:10月24日前後,雙方將在馬來西亞舉行新一輪籌備會談。 不過,外界對達成任何超越脆弱停火的成果都不抱希望。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溝通渠道極度貧乏。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雙方通過所謂的「庫什納渠道」來應對溝通難題。令美國貿易和安全官員感到沮喪的是,特朗普常常通過這條後門渠道進行談判,由他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與當時的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直接對話。 中國問題強硬派對此憤怒不已,認為這阻礙了他們的計劃。但白宮內部一些人表示,這一渠道為頭兩次「特朗普—習近平」峰會奠定了基礎,並最終促成了2020年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如今,這類可靠的秘密渠道已經不存在。由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主導的正式會談,自5月以來已進行四輪,卻陷入僵局。 迄今為止,雙方連如何總結前幾輪談判都難以達成共識,更遑論敲定貿易協議、確定雙邊峰會在北京的舉行時間。貝森特甚至最近公開抨擊何立峰的重要助手,稱其「精神失常」。 貝森特和何立峰並非無能之輩。貝森特曾管理一家大型對沖基金,何立峰則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行政官員。兩人都深受各自領導人信任。但他們缺乏與對方談判的經驗,也不夠了解彼此的政治與經濟體制。 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與中國時任最高經濟顧問、哈佛畢業的劉鶴建立起了專業默契,現在已經沒有了。 由於庫什納目前忙於中東事務,外界開始尋找其他中間人。包括特斯拉的馬斯克、英偉達的黃仁勛和黑石集團的蘇世民在內的一些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企業領袖,被視為潛在的中間人。 部分人或許能在兩國領導人之間傳話,但沒有人足夠貼...
社會

WSJ揭:中國讓全球「上癮」戰略 就從這家大廠開始

1991年,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稀土生產與提煉國;1992年,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指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33年後,中國獨霸全球稀土產業鏈,美國則只剩一家稀土工廠。美國媒體解密,中國以低價讓全球「上癮」進而獨佔稀土市場,就從迫使美國通用汽車旗下稀土廠遷到中國開始。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合成畫面。背景為中國江西稀土礦場。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擅打價格戰,只要美國一發展稀土產業,就以低價傾銷,讓美國的稀土產業被迫遷往中國或出售,否則只能倒閉出場。1995年,中國併購美國第一大車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Magnequench稀土磁鐵業務。幾年後,就以虧損為由,關閉所有美國廠並遷至中國。 就這樣,美國的稀土工廠一家一家的倒閉;中國則以舉國之力,全力投入建構稀土供應鏈,直到今天佔領稀土提煉超過90%市場,其中攸關科技發展的「重稀土」更超過95%。稀土成品。路透社 中國寧可犧牲短期利潤 中國佔領全球超過90%的稀土市場,帳面上的獲利卻是不成比例的低。根據中國政府官方數據,中國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集團」2024年的獲利僅為10.04億元人民幣,甚至比台灣的中型企業還低。 也就是中國採取低價策略,寧可犧牲短期利潤,也要強化全球客戶的「黏著度」。當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競爭者都不堪虧損退出市場,全球客戶也「習慣」了中國的低價稀土,中國已經稱霸全球稀土市場,並建立好又深又寬的提煉工廠護城河。 中央社報導,中國再祭稀土出口限制成為川習會主要議題。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30年前推動稀土戰略,美國冶煉廠和技術1990年代陸續遷至中國,中資併購通用汽車旗下稀土磁鐵業務後,關閉所有美國廠;過去20年間,美國試圖恢復生產,但難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