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会

社会

男子在黔灵山扇打猴子脸 下一秒遭飞踹反击 公园回应:未收到反馈

日前,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名男性游客在贵州黔灵山公园游玩时用巴掌扇击一只猕猴,随后遭到猕猴反击,该视频引发网友关注。10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黔灵山公园获悉,目前还没有收到该起事件的报告,也没有游客反馈。公园方提醒游客不要投喂、挑逗猕猴,文明游玩并保持安全距离。 ▲视频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获取的一段时长为5秒的现场视频显示,在游道边的石栏杆上,依次站着几只看似成年的猕猴。此时,一名身着白色短袖T恤衫的男子突然上前,伸出左手在一只猕猴的脸颊上轻轻扇了一下。男子的行为引发该猕猴激烈反应,猕猴迅速对男子进行还击。慢放视频后可以看出,猕猴先是用双上肢击打男子头部,接着用双下肢在男子胸口狠狠地踹了一下。 ▲视频截图 10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贵州黔灵山公园,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收到该起事件的报告和游客反馈。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黔灵山是当地野生猕猴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这些猕猴未经驯化,野性足,约有1000只,且野生猕猴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公园工作人员提醒游客,在黔灵山文明游玩,尽量不要带食物,不要投喂和挑逗猴群,在游玩过程中与猕猴保持两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10月19日晚,红星新闻记者从黔灵山景区导游徐女士处获悉,该视频显示的环境为黔灵山景区,即从黔灵山动物园下来到青龙(小地名)的路上。另有曾游览过黔灵山景区的贵阳多名市民和贵州当地媒体记者证实,该视频显示的地方确实是黔灵山景区。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社会

川泽传“白宫骂战2.0”:是俄乌停火计划一部分?

虽然加沙停火还没有稳定下来,但是川普(Donald Trump)很明显已经把注意力转往叫停俄乌战争的问题上。上周四、五(16、17日),他就先同普京(Vladimir Putin)通电,然后再在白宫会见了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 对于这第三次白宫“川泽会”,外界本来关注川普会否同意向乌克兰输出射程足够打到莫斯科也焯焯有馀的战斧巡航导弹(Tomahawks)。然而,经过前一天的“双普通话”之后,川普虽然口中依然拿着把以千计的战斧输往乌克兰来开玩笑,可是泽连斯基最后却是空手而归。   “闭门版”骂战? 川普以“有趣又友好”来形容他跟泽连斯基的会面。因此,即使没有什么可见的进程,各界原来也认为这次“川泽会”至少算是“不过不失”,没有像2月底“白宫骂战”大家翻脸公开吵架的情况。 到底是没有这样的情况,还是只是没有这样的情况没有公开而已? 2019年8月18日,堤丰中程导弹发射系统在白沙导弹靶场的发射试验中成功发射1枚BGM-109战斧巡弋导弹。(维基百科) 根据英媒报道,川普和泽连斯基在背后其实谈得非常不快。川普当面要求泽连斯基接受俄罗斯的条件,警告普京将能将乌克兰摧毁掉,期间川普表明俄罗斯正在战胜、俄罗斯经济表现很好,甚至把泽连斯基递给他看的乌克兰前线地图抛开。在会面期间,两人据报多次高声吵架,而川普亦一直全程爆粗。 如果这样的描述是正确的话,这次“川泽会”可算得上是“白宫骂战2.0”。 不过,欧洲版POLITICO得到的消息却称,川普并没有口出粗言,也没有把乌克兰的地图抛开,只是对这种地图感到厌倦而已。其两位消息人士亦表明,这场会面对于泽连斯基而言是一场失败,但还未算得上是一场灾难。 然而,无论这场“川泽会”是否“闭门版”的“白宫骂战2.0”,乌克兰的支持者难免对此大感失望。 2025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宫会见...
社会

美14岁少年在家玩游戏“遭流弹射死” 家人崩溃:他只是坐在房间

美国密苏里州一名14岁少年在家中遭流弹射中,当场死亡。(示意图/Pexels)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发生枪击悲剧!一名14岁少年在家中房间打电动时,被一颗流弹射中,当场丧命。警方初步研判,事发时街上有一群青少年发生争执,枪战中子弹意外飞进住宅,才导致悲剧发生。 综合外媒报导,8日下午6时10分许,圣路易斯霍布柯克大道(Hobkirk Drive)一处民宅里,一名14岁少年摩根(D’Uwan Morgan)在房间内玩游戏时,意外被流弹射中,导致他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警方获报后立即赶抵现场,发现摩根倒在屋内。 摩根的家人悲痛表示“他什么事都没做,只是坐在房间里,现在人却死了”。据悉,事发当时摩根的母亲凯希亚(Keshia Morgan)也在家中。 根据邻居透露,当时街道上有一群青少年发生争执,随后听到一阵枪声,子弹在多栋住宅墙上留下许多弹孔,青少年们在案发后逃离现场。 摩根的阿姨戴维斯(Erica Davis)痛心表示“请帮助我们,为摩根的死伸张正义”。目前警方将案件列为凶杀案侦办,将持续追查凶手身分,并呼吁民众若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请尽快通报警方。...
社会

IKEA女客人奇葩睡姿还带酒 网惊“变捡尸”

IKEA是我家!客人奇葩睡姿再现还带酒,网惊:看家具变捡尸。图/翻自heichunnnnn Threads 家具卖场IKEA先前就传出不少把卖场“当我家”的状况,近日在香港又传出类似案例,这位奇葩客人甚至还带酒,并直接睡在展场空间,让网友惊呼连连。 据《香港01》报导,这名女子被发现时,睡在IKEA展示家具会场的沙发与柜子中间的狭窄区域,她用丝巾和外套披在身上,仅穿着袜子,脱下拖鞋睡在地上。女子又将随身物品放在柜子内,柜内更留有2个疑似酒瓶。 据悉有部分顾客都目睹这奇葩景象,并指出女子疑似酒醉,当时正在呼呼大睡。由于女子把IKEA当成自家睡,睡得超自然,也引来其他顾客的目瞪口呆。网友也直呼:“看家具结果变捡尸!”、“也太自在。”、“太夸张了。”不过目前未知IKEA最后如何处理这名女子。 今年8月香港网友也才分享过,于当地的IKEA卖场内,有一名白色上衣女子脱下拖鞋,侧身并赤脚躺在展示床上,同行者还有另一名幼童,在床上玩耍自娱。而且目击者还发现,女子的脚底“发黑”,让人感到恶心,发文者也称,如此一来,他对这张“被睡过的床”有阴影。...
社会

女子跳河被救后举报施救者侵犯肖像权,法律怎么看?

10月14日晚,浙江杭州的高先生跳河救下一名女子。因为是第一次救人,高先生把获取到的路人拍摄的救援视频发到网上,本想着记录一下救援经历,传播正能量。但高先生等来的不是期望的赞许,而是视频发出后不久,该视频因“侵犯肖像权”被举报下架。由于举报必须提供当事人身份证信息,因此高先生判定举报者正是被救者。 10月19日,高先生将救人视频打码后重新发布,并表示其打马赛克重新发布视频的目的,就是想自证清白。在高先生看来,首版视频中全程无法清晰看到被救女子的面部,没有侵犯她的肖像权。高先生自述为了救人脚底划伤、丢失价值800余元的耳机。事情发展成这样,让人非常寒心。同时,高先生也明确表示,“将来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还是会选择去救人的”。 这场善意的救助,引发了网友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的网友认为确实不应该发布救助的视频,不该通过牺牲他人的肖像权来获得感谢;也有网友觉得这是典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被救助的女子不该计较,这样会贬损救助的价值。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高先生发布未打码视频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救助人的肖像权?救助的行为是否会影响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强律师的专业解读。 高先生公开发布未打码视频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救助人的肖像权? 高先生的行为很可能构成了对被救者肖像权的侵犯,被救者依法有权要求删除。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核心是“可识别性”,而非“高清正脸”。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的定义,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法律认定的关键在于该形象是否能指向“特定自然人”,即“可识别性”。 毕强律师解释称,高先生认为“全程无法清晰看到被救女子的面部”,但这不等于无法识别。如果通过视频中的体貌特征、衣着、发型、事发场景等综合因素,能让熟悉她的人(如亲友、同事)辨认出是她...
社会

川普施压泽伦斯基 接受俄条件终战 警告“普京会摧毁你们”

英国《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周日披露,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周五的白宫会议中,强烈敦促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接受俄罗斯的战争结束条件,并警告如果不达成协议,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将会“摧毁”乌克兰。 2025年10月17日美国白宫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和美国总统川普 AP - Alex Brandon 在前半段有记者在场的直拨会议中,双方气氛依旧融洽,不过报导指出,会议气氛稍后转为激烈且充满争执,川普与泽伦斯基之间多次爆发激烈争吵,甚至被形容为“叫骂不断”。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在会议中对乌克兰战争的态度极为强硬,甚至将乌克兰的战场地图抛到一边,坚持要求泽伦斯基将整个顿巴斯地区交给俄罗斯。川普多次重申普京在先前通话中的立场,并强烈支持俄罗斯的要求。这场激烈的会议显示出川普对于战争的立场摇摆不定,并展现出他在支持普京要求方面的意愿。 泽伦斯基在接受美国媒体NBC“与媒体见面”节目采访时表示,川普需要对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普京和哈马斯类似,但比哈马斯更强大。”泽伦斯基说,并将乌克兰战争与加沙战争作比较。他还补充道,这场战争规模更大,俄罗斯的军队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因此需要施加更大压力”。 这是泽伦斯基在周五会议结束后所录制的采访,于本周日播出。 泽伦斯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说服川普提供远程“战斧”巡航导弹,以帮助乌克兰加强对抗俄罗斯的军事能力。然而,川普最终未答应这一要求,并表达出对提供此类武器的犹豫。川普在会议中表示,美国必须确保自身的武器库保持充足,以防万一,并强调希望战争能尽快结束,而非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共和党参议员班克斯(Jim Banks)周日表达了对川普的支持,并强调只有川普才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持久和平。班克斯在美国“福克...
社会

4年来首次 美国平均汽油价格将跌破每加仑3美元

综合编译自FOX报道, 摘要: -分析师预测,汽油价格即将跌破每加仑 3 美元,这将是四年来的首次。 -由于油价已跌破每桶 60 美元,汽油价格也随之下降。 -夏季旅行季结束以及更便宜的冬季配方汽油也推动价格下跌。 全美汽油价格持续下降,业内分析师预测价格很快将跌破每加仑 3 美元,这是四年来的第一次。 AAA(美国汽车协会)和 GasBuddy 都预测油价将继续下跌。随着原油跌破每桶 60 美元,这一下降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周仍将持续。 数据一览: 根据 AAA 数据,全国平均油价已下跌逾 5 美分至每加仑 3.057 美元。一周前为 3.110 美元,一个月前为 3.186 美元。去年同期为 3.203 美元。 AAA 表示,夏季出行季结束导致汽油需求减少,加上更便宜的冬季配方汽油投入使用,都是促使油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深入了解: 什么是冬季配方汽油? 汽油的生产方式会随着季节气温和美国环保署(EPA)的法规而变化。 夏季配方与冬季配方汽油的主要区别在于“雷德蒸气压”(Reid Vapor Pressure, RVP)——它衡量汽油在特定温度下的挥发性。 RVP 值越高,汽油越容易挥发。因此,冬季配方汽油的 RVP 较高,因为燃料必须能在低温下容易蒸发,以确保引擎正常启动和运转,尤其是在寒冷天气中。如果在严寒中 RVP 过低,车辆将难以启动,即使启动也会运转不稳。 为了提高 RVP,冬季配方汽油中会增加丁烷的比例。丁烷是一种高挥发性成分(也是打火机燃料),可在低温下迅速气化,帮助汽车在冬晨顺利启动。 由于丁烷和其他冬季添加剂的成本较低,冬季配方汽油的生产成本也较低,从而使消费者享受到更便宜的油价。...
社会

“要么交出顿巴斯,要么就被俄罗斯毁灭吧!”

Breaking news: Donald Trump urged Volodymyr Zelenskyy to accept Russia’s terms for ending its war in a volatile White House meeting on Friday, warning that Vladimir Putin had said he would \'destroy\' Ukraine if it did not agree https://t.co/GnT3RDXZKp pic.twitter.com/CI5m21k5ox — Financial Times (@FT) October 19, 2025 据英媒《金融时报》报道,上周五,在一场气氛紧张的白宫会晤中,特朗普敦促泽连斯基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停火条件,并警告称,普京已表示,若乌克兰不答应,将“摧毁”该国。 知情人士透露,这场美乌两国总统的会晤多次演变成“激烈争吵”,特朗普“全程脏话不断”。 他们补充表示,特朗普将乌克兰前线地图扔到一边,坚持要求泽连斯基把整个顿巴斯地区割让给普京,还反复提及前一天他与普京通话时,这位俄罗斯领导人所阐述的核心观点。 尽管乌克兰最终成功说服特朗普转而支持“冻结当前战线”,但这场充满敌意的会晤似乎暴露了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的反复无常,也体现出他愿意认可普京最高诉求的态度。 泽连斯基及其团队前往白宫,原本希望说服特朗普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战斧”巡航导弹,但这位美国总统最终拒绝了这一请求。 了解会晤情况的欧洲官员表示,周五的会晤中,特朗普似乎一字不差地照搬了普京的诸多观点,即便这些观点与他近期关于“俄罗斯存在弱点”的表态相悖。 据一位欧洲官员透露,特朗普对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领导人必须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官员称,特朗普告诉泽连斯基“乌克兰正在输掉这...
社会

川普:我没有寻求摧毁中国,预计2周后和习近平会面

▲美国总统川普。 美中贸易紧张情势再次升高,美国总统川普19日表示,他并非寻求摧毁中国,是中国方面的行为逼迫他准备对中国商品课征155%至157%的高额关税。不过,川普也指出,他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 近日中国强化稀土出口限制,引发美方高度关切。川普日前宣布,计画自11月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 川普在19日播出的福斯新闻网专访中表示,「我对中国有许多选项,但我没有想要摧毁中国。是他们逼我这么做」,他说,中方的行为迫使他准备课征155%至157%的惩罚性关税。不过他也补充,习近平是聪明的领袖,应该是想和美国达成协议。 川普透露,他预计在2周后与习近平会面,到时将观察情势发展。他未说明会面地点及具体安排,但暗示这场会谈可能关系到美中下一阶段的谈判进展。...
社会

诺贝尔奖这事,咱能不能提前先说好

一 今天照例来得罪人了。 最近咱们为诺贝尔奖的事吵起来了。有媒体说不稀罕“洋奖”,也有人表示反对。 平心而论,日本人拿得确实有点多,本世纪已经22个了。但咱也不至于吵起来嘛。好比隔壁孩子拿了奖,你家里反倒吵起来了,多不好。 孩子拿不拿奖,未必体现什么;但没拿奖之后是什么反应,特别能看出一个家庭的成色。换句粗俗的说,床上不见人品,没上成床后的反应才见人品。 “呵……tui!丑货!”这就很不好了。 对于这个诺宝儿奖、或者说诺贝儿奖,作为一个读金庸的,我觉得最大关键,就是咱们事先得说好,不要变来变去。 这个奖到底是个好奖,还是个破奖?咱们到底想得,还是不想得?如果咱有人不小心得了,到底算是立功还是犯错误?这几点,媒体老师能不能先定下来,得有个章程嘛。 就像华山论剑,去和不去,原本都无所谓。丐帮去了,少林不去,都行,不丢人。就怕变来变去,还说什么最近秦岭老下雨,谁特么稀罕去华山啊,那就很不江湖。 二 比如在发奖之前,就可以先说好:这破奖咱明确拒绝,谁得谁是王八。 那多好,大家就都认识统一了,一起鄙视就完了呗。 年轻朋友有所不知,很多时候,咱们其实显得很想要这个奖。 多年来一直盛行这样的说法:诺贝尔文学奖,老舍本来可以得,鲁迅本来可以得,林语堂本来可以得,都是让出去了,或者是机缘不巧、失之交臂。 说得添油加醋、活灵活现。 前几天还有评论,叫《拉斯洛替李白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你的奖不是你的,是你替我们祖宗拿的。 说白了不还是想得嘛。不想得的东西,谁会这样意淫呢? 此外,倘若咱不小心真得了,是立功还是犯错?也得先说好,不要老变。 有人可能不记得了,我却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当时就在官媒工作。莫言得了,屠呦呦得了,当时都说是好事,一片祝贺,敲锣打鼓,当时的报道我不好去列举了,你们自己搜。吃瓜群雄们也个个与有荣焉,觉得脸上有光。 然而没过几年,群雄又调转头来骂,还要起诉人家得奖的。 要变卦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