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男子在黔靈山扇打猴子臉 下一秒遭飛踹反擊 公園回應:未收到反饋

日前,有網友發布視頻稱,一名男性遊客在貴州黔靈山公園遊玩時用巴掌扇擊一隻獼猴,隨後遭到獼猴反擊,該視頻引髮網友關注。10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黔靈山公園獲悉,目前還沒有收到該起事件的報告,也沒有遊客反饋。公園方提醒遊客不要投喂、挑逗獼猴,文明遊玩並保持安全距離。 ▲視頻截圖 紅星新聞記者獲取的一段時長為5秒的現場視頻顯示,在游道邊的石欄杆上,依次站著幾隻看似成年的獼猴。此時,一名身著白色短袖T恤衫的男子突然上前,伸出左手在一隻獼猴的臉頰上輕輕扇了一下。男子的行為引發該獼猴激烈反應,獼猴迅速對男子進行還擊。慢放視頻後可以看出,獼猴先是用雙上肢擊打男子頭部,接著用雙下肢在男子胸口狠狠地踹了一下。 ▲視頻截圖 10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致電貴州黔靈山公園,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收到該起事件的報告和遊客反饋。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黔靈山是當地野生獼猴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這些獼猴未經馴化,野性足,約有1000隻,且野生獼猴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公園工作人員提醒遊客,在黔靈山文明遊玩,盡量不要帶食物,不要投喂和挑逗猴群,在遊玩過程中與獼猴保持兩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10月19日晚,紅星新聞記者從黔靈山景區導遊徐女士處獲悉,該視頻顯示的環境為黔靈山景區,即從黔靈山動物園下來到青龍(小地名)的路上。另有曾遊覽過黔靈山景區的貴陽多名市民和貴州當地媒體記者證實,該視頻顯示的地方確實是黔靈山景區。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社會

川澤傳「白宮罵戰2.0」:是俄烏停火計劃一部分?

雖然加沙停火還沒有穩定下來,但是川普(Donald Trump)很明顯已經把注意力轉往叫停俄烏戰爭的問題上。上周四、五(16、17日),他就先同普京(Vladimir Putin)通電,然後再在白宮會見了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 對於這第三次白宮「川澤會」,外界本來關注川普會否同意向烏克蘭輸出射程足夠打到莫斯科也焯焯有餘的戰斧巡航導彈(Tomahawks)。然而,經過前一天的「雙普通話」之後,川普雖然口中依然拿著把以千計的戰斧輸往烏克蘭來開玩笑,可是澤連斯基最後卻是空手而歸。   「閉門版」罵戰? 川普以「有趣又友好」來形容他跟澤連斯基的會面。因此,即使沒有什麼可見的進程,各界原來也認為這次「川澤會」至少算是「不過不失」,沒有像2月底「白宮罵戰」大家翻臉公開吵架的情況。 到底是沒有這樣的情況,還是只是沒有這樣的情況沒有公開而已? 2019年8月18日,堤豐中程導彈發射系統在白沙導彈靶場的發射試驗中成功發射1枚BGM-109戰斧巡弋導彈。(維基百科) 根據英媒報道,川普和澤連斯基在背後其實談得非常不快。川普當面要求澤連斯基接受俄羅斯的條件,警告普京將能將烏克蘭摧毀掉,期間川普表明俄羅斯正在戰勝、俄羅斯經濟表現很好,甚至把澤連斯基遞給他看的烏克蘭前線地圖拋開。在會面期間,兩人據報多次高聲吵架,而川普亦一直全程爆粗。 如果這樣的描述是正確的話,這次「川澤會」可算得上是「白宮罵戰2.0」。 不過,歐洲版POLITICO得到的消息卻稱,川普並沒有口出粗言,也沒有把烏克蘭的地圖拋開,只是對這種地圖感到厭倦而已。其兩位消息人士亦表明,這場會面對於澤連斯基而言是一場失敗,但還未算得上是一場災難。 然而,無論這場「川澤會」是否「閉門版」的「白宮罵戰2.0」,烏克蘭的支持者難免對此大感失望。 2025年2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會見...
社會

美14歲少年在家玩遊戲「遭流彈射死」 家人崩潰:他只是坐在房間

美國密蘇里州一名14歲少年在家中遭流彈射中,當場死亡。(示意圖/Pexels)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發生槍擊悲劇!一名14歲少年在家中房間打電動時,被一顆流彈射中,當場喪命。警方初步研判,事發時街上有一群青少年發生爭執,槍戰中子彈意外飛進住宅,才導致悲劇發生。 綜合外媒報導,8日下午6時10分許,聖路易斯霍布柯克大道(Hobkirk Drive)一處民宅裡,一名14歲少年摩根(D』Uwan Morgan)在房間內玩遊戲時,意外被流彈射中,導致他因傷勢過重當場死亡。警方獲報後立即趕抵現場,發現摩根倒在屋內。 摩根的家人悲痛表示「他什麼事都沒做,只是坐在房間裡,現在人卻死了」。據悉,事發當時摩根的母親凱希亞(Keshia Morgan)也在家中。 根據鄰居透露,當時街道上有一群青少年發生爭執,隨後聽到一陣槍聲,子彈在多棟住宅牆上留下許多彈孔,青少年們在案發後逃離現場。 摩根的阿姨戴維斯(Erica Davis)痛心表示「請幫助我們,為摩根的死伸張正義」。目前警方將案件列為兇殺案偵辦,將持續追查兇手身分,並呼籲民眾若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請儘快通報警方。...
社會

IKEA女客人奇葩睡姿還帶酒 網驚「變撿屍」

IKEA是我家!客人奇葩睡姿再現還帶酒,網驚:看傢具變撿屍。圖/翻自heichunnnnn Threads 傢具賣場IKEA先前就傳出不少把賣場「當我家」的狀況,近日在香港又傳出類似案例,這位奇葩客人甚至還帶酒,並直接睡在展場空間,讓網友驚呼連連。 據《香港01》報導,這名女子被發現時,睡在IKEA展示傢具會場的沙發與柜子中間的狹窄區域,她用絲巾和外套披在身上,僅穿著襪子,脫下拖鞋睡在地上。女子又將隨身物品放在柜子內,櫃內更留有2個疑似酒瓶。 據悉有部分顧客都目睹這奇葩景象,並指出女子疑似酒醉,當時正在呼呼大睡。由於女子把IKEA當成自家睡,睡得超自然,也引來其他顧客的目瞪口呆。網友也直呼:「看傢具結果變撿屍!」、「也太自在。」、「太誇張了。」不過目前未知IKEA最後如何處理這名女子。 今年8月香港網友也才分享過,於當地的IKEA賣場內,有一名白色上衣女子脫下拖鞋,側身並赤腳躺在展示床上,同行者還有另一名幼童,在床上玩耍自娛。而且目擊者還發現,女子的腳底「發黑」,讓人感到噁心,發文者也稱,如此一來,他對這張「被睡過的床」有陰影。...
社會

女子跳河被救後舉報施救者侵犯肖像權,法律怎麼看?

10月14日晚,浙江杭州的高先生跳河救下一名女子。因為是第一次救人,高先生把獲取到的路人拍攝的救援視頻發到網上,本想著記錄一下救援經歷,傳播正能量。但高先生等來的不是期望的讚許,而是視頻發出後不久,該視頻因「侵犯肖像權」被舉報下架。由於舉報必須提供當事人身份證信息,因此高先生判定舉報者正是被救者。 10月19日,高先生將救人視頻打碼後重新發布,並表示其打馬賽克重新發布視頻的目的,就是想自證清白。在高先生看來,首版視頻中全程無法清晰看到被救女子的面部,沒有侵犯她的肖像權。高先生自述為了救人腳底劃傷、丟失價值800餘元的耳機。事情發展成這樣,讓人非常寒心。同時,高先生也明確表示,「將來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自己還是會選擇去救人的」。 這場善意的救助,引發了網友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有的網友認為確實不應該發布救助的視頻,不該通過犧牲他人的肖像權來獲得感謝;也有網友覺得這是典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被救助的女子不該計較,這樣會貶損救助的價值。 那麼,從法律角度看,高先生髮布未打碼視頻的行為,是否侵犯了救助人的肖像權?救助的行為是否會影響侵權行為的責任承擔? 一起來看《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盈科(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畢強律師的專業解讀。 高先生公開發布未打碼視頻的行為,是否侵犯了救助人的肖像權? 高先生的行為很可能構成了對被救者肖像權的侵犯,被救者依法有權要求刪除。侵犯肖像權的認定核心是「可識別性」,而非「高清正臉」。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條的定義,肖像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法律認定的關鍵在於該形象是否能指向「特定自然人」,即「可識別性」。 畢強律師解釋稱,高先生認為「全程無法清晰看到被救女子的面部」,但這不等於無法識別。如果通過視頻中的體貌特徵、衣著、髮型、事發場景等綜合因素,能讓熟悉她的人(如親友、同事)辨認出是她...
社會

川普施壓澤倫斯基 接受俄條件終戰 警告「普京會摧毀你們」

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周日披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周五的白宮會議中,強烈敦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接受俄羅斯的戰爭結束條件,並警告如果不達成協議,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將會「摧毀」烏克蘭。 2025年10月17日美國白宮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美國總統川普 AP - Alex Brandon 在前半段有記者在場的直撥會議中,雙方氣氛依舊融洽,不過報導指出,會議氣氛稍後轉為激烈且充滿爭執,川普與澤倫斯基之間多次爆發激烈爭吵,甚至被形容為「叫罵不斷」。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在會議中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極為強硬,甚至將烏克蘭的戰場地圖拋到一邊,堅持要求澤倫斯基將整個頓巴斯地區交給俄羅斯。川普多次重申普京在先前通話中的立場,並強烈支持俄羅斯的要求。這場激烈的會議顯示出川普對於戰爭的立場搖擺不定,並展現出他在支持普京要求方面的意願。 澤倫斯基在接受美國媒體NBC「與媒體見面」節目採訪時表示,川普需要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普京和哈馬斯類似,但比哈馬斯更強大。」澤倫斯基說,並將烏克蘭戰爭與加沙戰爭作比較。他還補充道,這場戰爭規模更大,俄羅斯的軍隊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因此需要施加更大壓力」。 這是澤倫斯基在周五會議結束後所錄製的採訪,於本周日播出。 澤倫斯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說服川普提供遠程「戰斧」巡航導彈,以幫助烏克蘭加強對抗俄羅斯的軍事能力。然而,川普最終未答應這一要求,並表達出對提供此類武器的猶豫。川普在會議中表示,美國必須確保自身的武器庫保持充足,以防萬一,並強調希望戰爭能儘快結束,而非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共和党參議員班克斯(Jim Banks)周日表達了對川普的支持,並強調只有川普才能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持久和平。班克斯在美國「福克...
社會

4年來首次 美國平均汽油價格將跌破每加侖3美元

綜合編譯自FOX報道, 摘要: -分析師預測,汽油價格即將跌破每加侖 3 美元,這將是四年來的首次。 -由於油價已跌破每桶 60 美元,汽油價格也隨之下降。 -夏季旅行季結束以及更便宜的冬季配方汽油也推動價格下跌。 全美汽油價格持續下降,業內分析師預測價格很快將跌破每加侖 3 美元,這是四年來的第一次。 AAA(美國汽車協會)和 GasBuddy 都預測油價將繼續下跌。隨著原油跌破每桶 60 美元,這一下降趨勢預計在未來幾周仍將持續。 數據一覽: 根據 AAA 數據,全國平均油價已下跌逾 5 美分至每加侖 3.057 美元。一周前為 3.110 美元,一個月前為 3.186 美元。去年同期為 3.203 美元。 AAA 表示,夏季出行季結束導致汽油需求減少,加上更便宜的冬季配方汽油投入使用,都是促使油價下降的主要因素。 深入了解: 什麼是冬季配方汽油? 汽油的生產方式會隨著季節氣溫和美國環保署(EPA)的法規而變化。 夏季配方與冬季配方汽油的主要區別在於「雷德蒸氣壓」(Reid Vapor Pressure, RVP)——它衡量汽油在特定溫度下的揮發性。 RVP 值越高,汽油越容易揮發。因此,冬季配方汽油的 RVP 較高,因為燃料必須能在低溫下容易蒸發,以確保引擎正常啟動和運轉,尤其是在寒冷天氣中。如果在嚴寒中 RVP 過低,車輛將難以啟動,即使啟動也會運轉不穩。 為了提高 RVP,冬季配方汽油中會增加丁烷的比例。丁烷是一種高揮發性成分(也是打火機燃料),可在低溫下迅速氣化,幫助汽車在冬晨順利啟動。 由於丁烷和其他冬季添加劑的成本較低,冬季配方汽油的生產成本也較低,從而使消費者享受到更便宜的油價。...
社會

「要麼交出頓巴斯,要麼就被俄羅斯毀滅吧!」

Breaking news: Donald Trump urged Volodymyr Zelenskyy to accept Russia』s terms for ending its war in a volatile White House meeting on Friday, warning that Vladimir Putin had said he would \'destroy\' Ukraine if it did not agree https://t.co/GnT3RDXZKp pic.twitter.com/CI5m21k5ox — Financial Times (@FT) October 19, 2025 據英媒《金融時報》報道,上周五,在一場氣氛緊張的白宮會晤中,特朗普敦促澤連斯基接受俄羅斯提出的停火條件,並警告稱,普京已表示,若烏克蘭不答應,將「摧毀」該國。 知情人士透露,這場美烏兩國總統的會晤多次演變成「激烈爭吵」,特朗普「全程髒話不斷」。 他們補充表示,特朗普將烏克蘭前線地圖扔到一邊,堅持要求澤連斯基把整個頓巴斯地區割讓給普京,還反覆提及前一天他與普京通話時,這位俄羅斯領導人所闡述的核心觀點。 儘管烏克蘭最終成功說服特朗普轉而支持「凍結當前戰線」,但這場充滿敵意的會晤似乎暴露了特朗普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的反覆無常,也體現出他願意認可普京最高訴求的態度。 澤連斯基及其團隊前往白宮,原本希望說服特朗普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戰斧」巡航導彈,但這位美國總統最終拒絕了這一請求。 了解會晤情況的歐洲官員表示,周五的會晤中,特朗普似乎一字不差地照搬了普京的諸多觀點,即便這些觀點與他近期關於「俄羅斯存在弱點」的表態相悖。 據一位歐洲官員透露,特朗普對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領導人必須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滅頂之災。該官員稱,特朗普告訴澤連斯基「烏克蘭正在輸掉這...
社會

川普:我沒有尋求摧毀中國,預計2周後和習近平會面

▲美國總統川普。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再次升高,美國總統川普19日表示,他並非尋求摧毀中國,是中國方面的行為逼迫他準備對中國商品課徵155%至157%的高額關稅。不過,川普也指出,他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 近日中國強化稀土出口限制,引發美方高度關切。川普日前宣布,計畫自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征額外100%的關稅。 川普在19日播出的福斯新聞網專訪中表示,「我對中國有許多選項,但我沒有想要摧毀中國。是他們逼我這麼做」,他說,中方的行為迫使他準備課徵155%至157%的懲罰性關稅。不過他也補充,習近平是聰明的領袖,應該是想和美國達成協議。 川普透露,他預計在2周後與習近平會面,到時將觀察情勢發展。他未說明會面地點及具體安排,但暗示這場會談可能關係到美中下一階段的談判進展。...
社會

諾貝爾獎這事,咱能不能提前先說好

一 今天照例來得罪人了。 最近咱們為諾貝爾獎的事吵起來了。有媒體說不稀罕「洋獎」,也有人表示反對。 平心而論,日本人拿得確實有點多,本世紀已經22個了。但咱也不至於吵起來嘛。好比隔壁孩子拿了獎,你家裡反倒吵起來了,多不好。 孩子拿不拿獎,未必體現什麼;但沒拿獎之後是什麼反應,特別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成色。換句粗俗的說,床上不見人品,沒上成床後的反應才見人品。 「呵……tui!丑貨!」這就很不好了。 對於這個諾寶兒獎、或者說諾貝兒獎,作為一個讀金庸的,我覺得最大關鍵,就是咱們事先得說好,不要變來變去。 這個獎到底是個好獎,還是個破獎?咱們到底想得,還是不想得?如果咱有人不小心得了,到底算是立功還是犯錯誤?這幾點,媒體老師能不能先定下來,得有個章程嘛。 就像華山論劍,去和不去,原本都無所謂。丐幫去了,少林不去,都行,不丟人。就怕變來變去,還說什麼最近秦嶺老下雨,誰特么稀罕去華山啊,那就很不江湖。 二 比如在發獎之前,就可以先說好:這破獎咱明確拒絕,誰得誰是王八。 那多好,大家就都認識統一了,一起鄙視就完了唄。 年輕朋友有所不知,很多時候,咱們其實顯得很想要這個獎。 多年來一直盛行這樣的說法:諾貝爾文學獎,老舍本來可以得,魯迅本來可以得,林語堂本來可以得,都是讓出去了,或者是機緣不巧、失之交臂。 說得添油加醋、活靈活現。 前幾天還有評論,叫《拉斯洛替李白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你的獎不是你的,是你替我們祖宗拿的。 說白了不還是想得嘛。不想得的東西,誰會這樣意淫呢? 此外,倘若咱不小心真得了,是立功還是犯錯?也得先說好,不要老變。 有人可能不記得了,我卻記得很清楚,因為我當時就在官媒工作。莫言得了,屠呦呦得了,當時都說是好事,一片祝賀,敲鑼打鼓,當時的報道我不好去列舉了,你們自己搜。吃瓜群雄們也個個與有榮焉,覺得臉上有光。 然而沒過幾年,群雄又調轉頭來罵,還要起訴人家得獎的。 要變卦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