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青少年中招,這病已成第三大健康威脅
「站直點!」「坐正了!」「別總含胸駝背!」——這些話想必你小時候也聽過。
然而,對有些孩子來說,挺直腰桿或許真的很難。一到暑假,各大醫院的骨科門診往往人滿為患。
社交媒體上#脊柱側彎#
話題下,焦慮的家長們分享著自己的觀察:「我女兒肩膀一高一低,是不是脊柱側彎?」「孩子總是歪著身子寫作業,會不會有問題?」「暑假穿得少了,才發現背部這麼不對稱。」
近些年,像這樣「彎了」的孩子正在迅速增多。
圖源小紅書@心如止水
01
站不端正,可能是脊柱出問題了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站不直、肩膀一高一低,只是不良的姿勢習慣。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脊柱側彎的信號。
脊柱側彎,也叫脊柱側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脊柱的某一段偏離身體中線,導致從背後看呈「C」型或「S」型,就應警惕脊柱側彎的可能。
問題的複雜性不止於此。脊柱側彎不止是左右側彎,還包括脊柱三維空間上的變形,包括冠狀面、水平面和矢狀面上的序列異常。
據《中國教育報》等媒體2022年的報道,我國已有超過500萬名青少年患有脊柱側彎,成為繼肥胖、近視後,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最新的薈萃研究結果顯示,中國青少年脊柱側彎的患病率在近年來明顯上升。2000-2015年的數據顯示,青少年脊柱側彎患病率為0.9%,而2016-2024年的數據已躍升至1.6%,增幅接近翻倍。
根據病因,脊柱側彎分為特發性、先天性、神經肌肉型、退變型和綜合型等。其中,特發性脊柱側彎最為常見,佔70%~80%,多見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少年。
在早期,由於沒有明顯疼痛,且脊柱變形尚不嚴重,穿著衣服時很難發現,孩子自己也常常毫無察覺。如果家長缺乏基本的檢查意識,就可能任其發展,錯過最佳干預時機。
因此,早期篩查很重要,家長在家中便可操作:從背後觀察雙肩是否等高、肩胛骨是否一側凸起或高低不一;再讓孩子前屈,用食指和中指沿其脊柱向下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