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会

社会

乘客“开门杀”撞伤人至昏迷两年,司机被判赔200万

10月17日,汕头电视台报道了一起关于“开门杀”的案例。 2023年6月9日,广东汕头一小车司机徐某敏搭载一名乘客行驶至某路段时,将车停靠在路边,车身与路边留出大约1米的空隙。 就在这时,刘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沿该路段同向行驶,恰好从这1米的空隙经过。 突然,车内乘客打开了车门,车门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刘某连人带车摔倒在地,颅脑重伤,昏迷至今已逾两年。 经鉴定,刘某的伤势为一级和八级伤残。刘某一方先后两次起诉事故责任方要求赔偿。法院确认,司机徐某敏临时停车时未确保车辆停靠位置安全、未对乘客的开门行为尽到提醒或制止义务,其停车行为为“开门杀”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因徐某敏未为案涉车辆购买第三者商业险,最终共计要承担200余万元的赔偿款。...
社会

"赤裸小孩"事件,当地披露:涉事夫妻双方均拥有高学历

新民晚报消息,10月18日,南涧县“10·16”工作组针对“高速服务区现赤裸小孩”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网传某高速服务区出现赤裸小孩相关信息引发关注。对此,孩子父亲户籍地南涧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积极协同事发属地联动开展处置工作,并多方联系当事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劝导。由于当事人目前仍在省外,我县已派出工作小组赶赴所在地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公安机关已依法介入,经初步核查,未发现拐卖行为。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孩子健康状况、是否存在虐待行为,以及孩子的监护与教育等问题,将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坚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感谢大家对此次事件的关切,后续调查进展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此前报道 10月16日,有网友称在四川雅安石棉县,看到一个家庭带着一个“野人孩子”,“孩子类犬,吃饭,爬行,跑步都像狗”。 相关视频显示,一个一丝不挂的孩子,趴在台阶上吃食物,身体黑黢黢的,头发乱糟糟的,旁边还有一位抱着小孩的大人好像正在与其说话。 此视频引发了很多网友关注。一位了解此事的民警表示,小孩身边一直有监护人陪伴,经核实,了解到他们一家是沿着高速一路从南往北,父母一直陪伴在小孩身边,也没有违法犯罪的异常情况。 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告诉记者,南涧县政府第一时间尝试联系这个孩子的父母,但他们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10月16日晚上,当地网信办终于拨通了孩子爸爸的电话,并告诉对方这件事在网络上已经发酵,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他表示,这位爸爸回复“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他人无权干涉”,随后挂断电话并关机。 南涧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称,目前,当地宣传、公安、民政、妇联等多部门,以及社工仍然在联合研究解决方案,公安部门也在联动四川警方“先把这个人找到”。 据当地政府了解,孩子的父亲是南涧县本地人,今年30多岁。母亲户籍在北京,40岁左右。他们双方都受过高等教育...
社会

"老先生,您把项链取下来再做CT""你看是不是弹片"

“老先生 您要把项链取下来再做CT” “我从来没戴过项链 你看会不会是弹片?” 这张照片 是今年82岁的吴以先老人 拍摄的一张CT照 20年前 吴以先在一次做CT检查时 医生误以为他戴了项链 于是提醒要取下来再做检查 但实际上是 吴以先的颈部和腹部 共分布着33枚弹片 无意间的对话 揭开了吴以先老人 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1965年 吴以先是一名铁道兵 作为中国后勤部队 一支队三大队十六连的重机枪手 参与了援越抗美战役 一天,防空警报突然响起 美军即将进行轰炸 担任重机枪弹药手的吴以先 和战友密切配合 对前来的美军敌机进行反击 吴以先回忆 当时美军敌机飞得不高 同时发射了两种炮弹 一种是火箭炮,一种是“菠萝弹” “一个‘菠萝弹’炸出了脸盆大的坑 里面装着钢珠,钢珠杀伤力很强 弹片炸到我身上来了” 虽然身负重伤 但吴以先继续配合机枪手对空扫射 直到亲眼看着美军敌机逃离 他才被战友送医抢救 当时,子弹把他的小腹打穿了 经过7小时手术 吴以先奇迹般挺了过来 但是打进身体里的弹片 一直留在了体内 被打穿的右手康复后也是扭曲的 吴以先说 “我来是为了保家卫国 为了世界和平 我要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 养好伤后,吴以先准备归队 却收到了一张残疾军人证 组织准备让他复员回家 并给他安排好了工作 但吴以先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他说 “残疾军人证我坚决不要 我那么年轻,我还能劳动 不要国家把我养起来 我还能出一份力” 经过多次争取 最终,组织批准吴以先重返连队 主要从事后勤工作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 养伤期间 吴以先对家人隐瞒了伤情 但是右手受伤 写字成了大问题 他只好用左手给家人写信 吴以先的妻子谭运莲回忆: “每当看到信,我就很高兴 结果一拆开 东一笔、西一笔 他骗我说是右手长疮 写不好,才用左手写的” 后来虽然伤势好转 但是吴以先的右手落下了残疾 直到现在 他体内的弹片都没有取出 每...
社会

小孩从邻居阳台坠亡 父母索赔 27 万 法院判了

近日,7 岁孩童放学后私自去邻居家玩耍,不幸从阳台坠楼身亡,父母悲痛之下将邻居诉至法院索赔。邻居则称不知情且无看护义务,拒绝赔偿。经梧州市两级法院审理,这起生命权赔偿纠纷案有了最终结果。孩童坠亡,父母索赔 27 万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2024 年 10 月,7 岁的小强(化名)放学后到邻居家,与 10 岁的小云、7 岁的小朵玩耍,随后小强从邻居家 4 楼阳台围栏处坠楼,当场身亡。小强父母报警后,民警到现场勘查并做笔录问询,得知阳台围栏高 94 厘米。小强父母认为,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农村自建楼房防护栏杆、围墙垂直高度不应小于 1.1 米,而邻居家房屋围墙高度仅 94 厘米,不符合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小云、小朵的父母作为房屋使用人和管理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应担责。于是,他们向岑溪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小云、小朵的父母赔偿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 27 万余元。邻居辩称无过错小云、小朵的父母称,房屋是 2007 年与亲属在农村宅基地上自建,建造时没有《民用建筑通用规范》等强制规定,不应以 2023 年生效的新规范追溯认定合法性。据小云和小朵所述,小强两次自己爬上阳台围栏,都被小云拽下,第三次趁小云不备爬上并到围栏外面,小云发现后想拉他回来但未成功,之后小强自己跳下。事发后,小朵、小云及时找亲人救助,还打了 120 急救电话并报告派出所。他们作为未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主动及时救助小强,并无过失。\" 事发时我们不在家,也没邀请小强来玩,对他来玩并不知情,无法尽到基本安全看护提醒责任。我们对小强既无法定监护义务,也无委托监护义务,无需承担监护职责。\" 小云、小朵的父母表示。法院认定邻居无责岑溪法院审理认为...
社会

上海女子直呼:如厕不敢站起 洗澡轮廓被看光

加装电梯时你有没有担心过会有隐私纠纷?上海嘉定区李园一村小区1号楼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上月底终于盼来了加装电梯试运行电梯间的两面外墙都是落地玻璃窗,宽敞明亮但是隔壁2号楼的居民却对此感到“压力山大”他们的厕所和电梯间相隔只有3米多不仅痛失“开窗自由”甚至关上窗也存在隐私暴露的隐患真的是这样吗?记者来到现场看到,1号楼新加装的电梯,两面外墙都有落地玻璃窗,其中一面窗外河景优美,深受居民喜爱。有的居民会在这里看风景,还有居民已经将桌椅放在电梯厅,坐在这里闲话家常。但对2号楼的居民来说,从自家卫生间的窗里,可以看到电梯厅有人驻足,感受全然不同。“这个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舒服。”王女士说,过去几十年,卫生间都是开窗透气的,现在即便关上窗,也缺乏安全感。“上卫生间的时候,我坐在马桶上面,看得出对面的人,裤子我要在马桶上面拉好了才能出来。我家里是磨砂玻璃,晚上开灯以后,对面电梯间里可以分辨出来,我们是男的在洗澡,还是女的在洗澡。这个给我心理压力很大很大。”李园一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冬艳说,他们在接到2号楼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本周一在居委会组织了一场沟通会,当时居民和加梯公司并没有达成一致。“电梯公司的负责人说,能不能用漆磨砂漆的方法,2号楼的居民表示不同意,必须要用磨砂玻璃,暂时没有协调成功。”但她没想到的是,周三下午,负责加梯的盛达公司没打招呼就来施工了,现场被2号楼的居民制止。“15号下午的时候,电梯公司没有跟业主沟通,自己来涂磨砂漆。当时2号楼居民看到就跑出来,双方产生了纠纷。”因居民制止,磨砂漆并未完工。“我们着急忙慌,把这个事给做了。”上海盛达增梯电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国伟解释说,居民后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投诉,他们的本意是先解决...
社会

他冒充“厅领导”到派出所指导工作 被当场控制

辽宁 \" 平安辽阳 \" 消息,近日,工农街派出所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 \" 闹剧 \"。民警正在调解一起普通纠纷时,一名自称 \" 省厅交管局领导 \" 的男子不请自来,大摇大摆走进派出所,对办案民警 \" 发号施令 \",要求 \" 必须公正处理 \"。谁知,这场精心设计的表演,却被火眼金睛的民警当场识破。事发当天,派出所民警正专注调解一桩矛盾纠纷。突然,一名男子主动上门,自称是 \" 省厅交管局领导 \",言语间摆足架子,试图 \" 指导工作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面对这位从天而降的 \" 上级 \",接待民警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已警觉——此人的言行举止、衣着细节,处处透着说不出的别扭;\" 省厅身份 \" 更是漏洞百出:从说话的腔调到对警务流程的生疏,从不着调的 \" 指示 \" 到闪烁不定的眼神,都让民警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和丰富的办案经验,民警一边沉着周旋、稳住对方,一边迅速展开身份核实。真相很快水落石出。这位所谓的 \" 领导 \",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 \" 戏精 \"。在掌握确凿证据后,民警当场将这名张姓男子控制。随后,警方依法对其住所和车辆进行搜查,结果令人咋舌:假警服、仿制警用标识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件 \" 高级警官 \" 服饰,俨然一个 \" 私人警用装备库 \"。经查,张某从小怀揣警察梦。为了满足虚荣心,他不仅多次穿着假警服招摇过市,这次更是 \" 戏瘾大发 \",主动跑到派出所 \" 指导工作 \",想为朋友 \" 撑场面 \"、给自己 \" 长脸 \"。谁知演技不过关,一个照面就被专业民警识破,最终 \" 演砸收场 \"。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警方提醒,公安机...
社会

中国打压地下教会 傅希秋:习近平要“绝对的顺服”

中国10月初大规模突袭地下教会,锡安教会创办牧师金明日也被抓捕。有住在美国的中国基督徒向DW指出,不只锡安教会,中国各地都有家庭教会成员遭逮捕;人权组织“对华援助协会”创办人傅希秋称,北京此波行动是近40年来“最大、最有系统的一次宗教打压行动”。 中国锡安教会创办人金明日(Ezra Jin)上周五(10月10日)在广西北海市遭中国警方逮捕,另外还有十多名牧师、教会领袖及成员在上海、浙江等地被捕,引发国际关注中国打压宗教自由。 人权组织“对华援助协会”(China Aid)会长傅希秋周五(17日)接受DW访问时指出,中国政府此次对锡安教会的打压行动,是由中央政府亲自部署的宗教迫害,“全国九个省份同时抓捕这些锡安教会的牧者……有些是砸锁砸门,有的是假装停电,接着以电工的名义去敲门,然后就破门而入”。 根据早前消息,有将近30名锡安教会成员遭到警方拘留或失联。傅希秋表示,部分成员已获释,有人仍然失联。当前确定有23名锡安教会成员仍被关押,其中14人被关押在北海市第一看守所,多数为女性;包含金明日在内的9位男性牧师则被关押在第二看守所。 傅希秋还透露,当前被捕的锡安教会成员大多是被以“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处以刑事拘留。 他告诉DW,被捕的成员中有8人已与律师见面,“中共确实在国际这一次巨大的压力之下,做出了一个让步,在所谓的刑讯侦查期间,允许这些教会领袖跟他们的律师见面,因为他们被视为政治犯……这是从前绝对不会允许的”。 此前,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谴责中国抓捕锡安教会成员,批评北京此举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那些拒绝党干预其信仰、选择在未注册家庭教会敬拜的基督徒抱持着敌意”,呼吁中国立即释放被拘留的教会领袖,并允许所有有信仰的人士在不必担心报复的情况下,自由参与宗教活动。 强化“宗教中国化” 近10年来,习近平强调“宗教中国化”,强化对宗教的意识形态控制。傅希...
社会

胖东来开除12年老员工,舆论反噬来了?

胖东来又上热搜了,因为没有首先接待顾客,一名工作12年的老员工就被开除了。 事情发生在2021年8月的某一天,员工刘霞手持POS机,正在整理货物。当时有一位顾客在内衣裤区域驻足挑选,刘霞没有立即上前接待。 仅仅因为没有及时接待,而不是偷懒,就成为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铁证,然后,刘霞就收到了一份解聘通知书,没有任何赔偿。 刘霞不服,就起诉了胖东来,结果许昌法院一审,二审,都判胖东来胜诉,驳回了刘霞的赔偿请求。 对于这个事件,网上的争议很大。有支持胖东来的,说员工签字确认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就应该遵守,现在违规了,开除没毛病。还有人说胖东来就是以服务出名的,员工拿着高薪,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也有共情刘霞的,觉得因为这么一个小错误就被开除,太狠了。还有人说胖东来都愿意给刑满释放人员改过自新的机会,为什么不愿意给老员工一个机会?难道这名老员工犯的错比这些刑满释放人员还大吗? 这个事件怎么说呢?既然法院都判决了,那就尊重吧。但胖东来作为一家各行各业都想学习的模范公司,这个操作无疑做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 原来开除老员工,还不用给赔偿这么简单。这会不会让很多公司有样学样,哪个员工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可以随便开掉,然后不用给任何赔偿,说他严重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 如此下去,这只会让员工在职场中的地位,变得更加弱势。本来现在在劳动关系纠纷中,公司就处于强势的一方,而员工处于比较弱势的一方。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很多人看不懂,说胖东来现在成为了很多打工人的“乌托邦”,高工资,高福利,于东来处处为员工着想,担心销售额涨太快,员工要加班,说要控制增长速度。还设立了员工委屈奖,怕员工受委屈。 但另一边,对员工的管理又极为苛刻,只因为一次未及时接待,12年的老员工就被开除,甚至宁愿被起诉,也不愿意给一分钱赔偿。 对于其它员工来说,有了刘霞的案例,估计每天如履薄冰,说不定自己哪天不小心走了个神,就会...
社会

美国人求职囧途:一场被算法主导的“屈辱仪式”

划重点 权力转移:后疫情时代,就业市场主导权已从劳动者手中迅速回归至雇主一方,求职者重新陷入被动。 算法军备竞赛:招聘演变为求职者AI与雇主AI的对抗,自动化筛选、AI面试成为常态,过程非人化且效率低下。 “工作不安全感”蔓延:比失业率更严重的是普遍的工作不安全感,即便是高薪的专业管理阶层也感到职位朝不保夕。 求职成“羞辱仪式”:漫长的流程、混乱的指令、AI的冷漠筛选,让求职过程充满挫败感,严重损害求职者尊严与自信。 “NPC”的觉醒:当被长期剥夺基本所需的人们终将不再满足于配角身份时,会起身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在后疫情时代,美国就业市场的主导权迅速转向了雇主。虽然宏观经济数据看起来很亮眼,但在算法和人工智能全面介入的今天,求职者却陷入了一场漫长而令人沮丧的“数字炼狱”。 招聘流程越来越自动化,求职者不得不与企业的算法系统展开一场“军备竞赛”。这种变化不仅让普通员工压力倍增,就连过去相对稳定的专业和管理岗位,也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 表面上的经济繁荣与人们真实的焦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落差正在削弱美国公众对现有体制的信任。 机器之间的“军备竞赛” 早在2024年秋天,纽约居民大卫就隐约觉得不对劲了。身边所有人,从挚友或亲人再到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好像都在求职路上挣扎。新闻里总说经济一片火热,除了通胀有点烦人,可现实是,找份工作动辄就得花上四个月、八个月,甚至拖到14个月。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就算你有些人脉,也未必管用。一位朋友气得直接发给大卫截图,HR的邮件里,居然连她的名字都搞错了。“这哪是招聘,简直就是一场‘羞辱仪式’!”朋友吐槽道。 但更常见的折磨是:一个招聘流程能拖上四五个月,Zoom群面至少五轮,每轮还隔着好几周;招聘方的要求朝令夕改,甚至还有不给报酬的“技能测试”,一做就得花掉一整天。 这一切混乱的背后,是一场由AI掀起的、怪异的“军备竞赛”。 对求职...
社会

150亿美元比特币骗局震动全球,幕后“大佬”竟是…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纽约南区法院的起诉书与美英两国的联合制裁,将柬埔寨太子控股集团创始人陈志推向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位持有英国与柬埔寨双重国籍的商人被指控为亚洲最大跨国犯罪组织的核心,涉嫌操控诈骗园区实施强迫劳动、人口贩运,通过“杀猪盘”式加密货币骗局席卷全球数十亿美元,其关联的146个实体和个人资产被冻结,包括创纪录的127271枚比特币(价值约150亿美元)。 如今陈志已沦为国际逃犯,确切下落成谜。 而他间接控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 ——致浩达控股与坤集团,正成为这场跨国犯罪风暴的 “余震区”。 01“柬埔寨诈骗头子”控制的公司 作为陈志间接持股54.79%的上市公司,致浩达控股在2024年的财务数据早已没了往日风光。 2024年,公司全年收益从2023年的1.346亿港元直接“跳水”,暴跌40.2%至8050万港元。 这波下滑“罪魁祸首”,正是公司的核心支柱 —— 建筑及工程服务。公告称:“重点斜坡工程项目已交付,新承接项目尚处初期未能贡献收益。” 虽说物业相关服务还算给力,实现了6.7%的小幅增长,从840万港元涨到900万港元,但面对大幅缩水的营收,根本起不了作用。 不过致浩达控股也不是毫无动作,2023年第四季度新上线的奢侈品销售业务,2024年交出了一份不算亮眼但也算有存在感的成绩单:贡献1040万港元收益,还有200万港元毛利。 更受关注的是管理层变动。2025年7月16日,距离美英联合行动还不到三个月,陈志突然 “撂挑子”,辞去致浩达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所有职务,许世光、骆嘉健与叶慧贞接棒,扛起了公司管理的担子。 再看陈志资本版图里的另一家公司 —— 间接持股55%的坤集团,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这家有着30年历史的新加坡机电工程承包商,截至 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收益同比增长11.7%,从6950万新加坡元涨到7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