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富市:一位“让日本冷静下来”的政治家走了
身材高瘦、性格随和、带有祖父般的气质,灰白眉毛浓密而凌乱——这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 这是2007年3月19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村山富市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路透
1995年8月15日,这位温厚的左翼政治家用不到五分钟的“村山谈话”,反省日本的殖民统治与侵略行为,向战争受害国由衷道歉,在日本战后史上刻下浓重一笔。
2025年10月17日上午,村山在大分市一家医院去世,走完其跨越世纪的一生。
村山印记
1924年3月,村山出生于大分市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家中共有11个兄弟姐妹。
1946年,22岁的村山从明治大学毕业,返乡加入“渔村青年同盟”,投身地方工会组织,后加入左翼政党社会党。
他从大分市议员、县议员做起,直到1972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正式步入国家政治舞台中心。此时,他已48岁。 村山议员时期的资料照片
在国会众议院,村山默默耕耘20余年,在社会保障领域积累深厚经验,但全国知名度不高,从未担任内阁职务。
然而,命运很快为他开辟了新的舞台。
1993年9月,他出任社会党总裁,首次成为全国瞩目的政治人物。
1994年6月,自民党一党长期政权崩溃,70岁的村山通过三党联合政权成为首相。
他也是1947年日本宪政体制确立以来,首位社会党出身的首相。上任当天,众议院礼堂掌声如雷。
村山曾说,“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当上首相,很多人在背后推着我……所以我觉得只是个巧合”。
但在很多政界人士眼里,村山当选并非偶然——他不以个人魅力取胜,也不煽动人心,却是政治危局中的稳妥方案。
他倡导“亲民政治”,推动设立慰安妇支援基金、制定《原子弹受害者救济法》,在日本政坛留下温情印记。
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村山迎来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是日本战后政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5月,他访问中国,成为首位在任时参观卢沟桥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日本首相,并题下“正视历史,祈求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