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7 11 月

社會

社會

無視英國制裁 中國接受被列黑名單俄液化天然氣

無視英國制裁 中國接受被列入黑名單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https://t.co/iHcJmfRITI pic.twitter.com/oYu2A0oWAI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17, 2025 自英國制裁中國港口設施以來,一批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首次抵達中國碼頭,凸顯了儘管西方國家努力遏制此類貿易,但北京方面對俄能源供應的需求依然巨大。 據彭博社彙編的船舶追蹤數據顯示,這艘名為「北極木蘭」號(Arctic Mulan)的船隻於周五抵達北海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該船裝載著已被列入黑名單的俄羅斯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的燃料。 英國政府周三宣布了90項針對俄羅斯能源和軍工行業的新制裁,涵蓋4個在華石油碼頭及1個天然氣接收站。此番被英方制裁的包括北海LNG接收站。英國外交部指,「北海LNG接收站一直從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進口液化天然氣。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是俄羅斯旗艦液化天然氣項目,該項目曾遭遇嚴重擾亂,並於2024年2月受到英國的制裁」。 此舉正值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戰不斷升級之際,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正試圖就俄烏戰爭與俄當局斡旋,促成一項和平協議。特朗普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在尋求收緊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以削弱其戰爭經濟。 雖然制裁措施包括持續至11月13日的緩衝期,但至少有一批似乎正在從北極地區運往中國南方的貨物可能會在該日期之後抵達——這表明北京方面可能不會放慢與俄羅斯的貿易。船舶數據顯示,另外兩批來自東亞的貨物也正運往中國南方。 俄羅斯和中國此前預料到西方可能對北海LNG接收站採取行動。中方已將該碼頭指定為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貨物的唯一入境點——該項目已受到美英兩國的制裁。此後,其他中國進口商已停止使用該碼頭。 根據船舶追蹤數據,「北極木蘭」號於10月初從俄羅斯東部的一個浮動儲存裝置...
社會

英考慮賠償中國比特幣詐騙案受害者 涉案近50億英鎊

英國考慮賠償中國比特幣詐騙案受害者 涉案金額近50億英鎊 https://t.co/Xnylxnsz4h pic.twitter.com/Bz8OYcMsS1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16, 2025 英國政府正在研究向一起涉及中國的大規模投資詐騙案受害者進行賠償。該案中被查獲的比特幣總額相當於49億英鎊(約合66億美元),為英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數字貨幣查扣之一。 律師事務所代表受害者的律師向法新社證實,英國方面已在倫敦高等法院的聽證會上表示,「正在積極研究受害者賠償機制正」,但尚未公布具體的操作細節。 來自Duan & Duan律所的律師傑克森·吳(Jackson Ng)對法新社表示,「未來幾個月,律師代表與官方將就賠償機制的設計進行進一步磋商」。 英國 12.8萬人受害 主嫌在倫敦洗錢購房 根據倫敦警方披露的信息,這起詐騙案橫跨中英兩地,發生在2014年至2017年之間,涉及超過12.8萬名受害者。 案件的核心人物是錢志敏(Zhimin Qian),又名張雅迪(Yadi Zhang)。她被指控將從中國投資者手中騙取的大量資金轉換為比特幣,並使用偽造文件逃離中國。 2018年9月,她持假證入境英國後,試圖通過購置倫敦房地產洗白資金。她的助手文簡(Jian Wen)因協助購房洗錢,於2024年被判刑六年八個月。 錢志敏本人於2024年4月被捕,並在今年9月底承認持有及轉移犯罪所得。她的量刑預計將在11月中旬宣布。另一名馬來西亞籍同夥成福林(Seng Hok Ling)也已認罪。  英國考慮設立賠償機制 比特幣價值成關鍵 代表部分受害者的英國Fieldfisher律師威廉·格洛弗(William Glover)告訴法新社:「許多受害者遭受了巨額個人損失,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婚姻,甚至導致家庭和企業破裂。」 目前尚不...
社會

美國財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話

美國財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話 https://t.co/9XDtAIZM5j pic.twitter.com/LMangiU5xa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17, 2025 美國財長貝森特於周五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電話,討論中美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 特朗普政府一位高級官員透露,美國財長貝森特於周五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電話,討論中美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 關於此次通話的更多細節,包括討論的下一步行動,目前尚不清楚,不過本次通話可能預示著中美關係出現進展。 特朗普總統上周對北京的新出口管製作出反應,威脅對進口的中國產品徵收100%的額外關稅後,顯示中美關係緊張。 在福克斯商業頻道今天播放的採訪中,當特朗普被問及這些新徵收的高額關稅對經濟的影響時,美國總統表示:\"這不可持續,但這就是數字。\"特朗普並指出「這可能不會,你知道這可能行得通,他們逼我這麼做。」 美國總統特朗普補充道:\"我認為我們與中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還說計劃「幾周後」在韓國與中國主席習近平會面。 另外美國財長貝森特此前周三在CNBC的「投資美國論壇」上表示,他「很有可能」在特朗普訪問之前前往亞洲,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會面,貝森特並稱讚何立峰「非常受尊敬」。...
社會

特朗普前顧問博爾頓將出庭 受控處理機密不當

被視為國家安全政策鷹派的博爾頓,如今已成為特朗普最尖銳的批評者之一。因受控處理機密信息不當,博爾頓周五面臨首次出庭。 在出版的回憶錄中,博爾頓稱特朗普不適合當總統。 而特朗普在記者問及博爾頓周四被起訴一事時表示:「他是個壞人。」 詳細內容請看:https://t.co/z5GDrDT4Tq pic.twitter.com/7PCOccWJOu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17, 2025 被視為國家安全政策鷹派的博爾頓如今已成為特朗普最尖銳的批評者之一。因受控處理機密信息不當,博爾頓周五面臨首次出庭。他已抵達法院自首。 周四(10月16日)受到起訴的博爾頓是近來第三位受到法律追究的特朗普知名批評者。 周五,博爾頓抵達馬里蘭州聯邦法院自首。預計他將於當天晚些時候首次出庭。 博爾頓受到指控與兩名親屬分享敏感信息,相關信息可能用於一本他當時在撰寫的書作。這些信息包括情報簡報以及與政府高官、外國領導人的會晤筆記。 博爾頓周四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期待為捍衛我的合法行為並披露(特朗普)濫用職權而戰鬥。」 博爾頓的律師洛維爾(Abbe Lowell)表示,博爾頓並未非法分享或存儲任何信息。 特朗普被認為積極推動司法部長邦迪對他的政治對手提出指控。這包括聯邦情報局(FBI)前局長科米(James Comey)以及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Letitia James)。 對博爾頓的調查於2022年開始,是在現任特朗普政府之前。一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在司法部內部,博爾頓案被視為比科密和詹姆斯的案件更有分量。 對博爾頓的指控包括8項傳輸國防情報罪和10項留存國防情報罪,都違反了《間諜法》。每項罪名可判處最高十年監禁,不過,最終量刑將由法官考慮一系列因素決定。 起訴書中描述的一些聊天記錄中,博爾頓與其親屬——起訴書中未說明其身份——討論...
社會

中國間諜案告吹,英國軍情五處處長感「沮喪」

英國軍情五處處長肯·麥卡勒姆爵士在談到最近一宗未能立案的涉華間諜案時表示,這類活動其實已被軍情五處挫敗,但「當檢控案無法成立時,確實令人沮喪」。 英國政府和皇家檢控署正面臨外界質疑,要求解釋案件為何無法成立。https://t.co/uEUl7n63KQ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7, 2025 英國軍情五處(MI5)處長肯·麥卡勒姆爵士(Sir Ken McCallum)表示,中國政府特工每天都對英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他在一場演說中指出,軍情五處在過去一周已採取行動,干預並破壞了與國家安全有關的中國活動。 在談及最近一起涉及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但最終告吹的案件時,麥卡勒姆說,這些活動其實被軍情五處阻止,「當檢控案無法成立時,確實令人沮喪」。 目前,英國政府和皇家檢控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簡稱CPS)正面臨外界質疑,要求解釋案件為何無法成立。 皇家檢控署於上月撤銷此案,理由是證據未能顯示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但在周三晚間公布的文件中,英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馬修·柯林斯(Matthew Collins)的證人證詞明確指出,中國正在對英國進行間諜活動,這使政府與皇家檢控署面對為何不繼續起訴的質疑。 在文件中,柯林斯表示中國正對英國展開「大規模間諜行動」,是「對本國經濟安全最大的國家級威脅」。 麥卡勒姆形容柯林斯是「一位極具正直與專業素養的人」。 他在演說中說:「中國的國家行動者」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也補充英中關係的「整體平衡」是「政府的職責」。 他說:「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英國需要堅決捍衛自身安全,抵禦威脅,並把握那些明顯有利於我們國家的機會。」 保守黨批評政府撤控間諜案,是為了避免損害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唐寧街方面回應稱,首相若在上月得知案件將撤控後若介入,將是「荒謬」之...
社會

首艘美國船隻被罰446萬元 航運公司想方設法規避

為回應美國無端對中國船舶加征港務費,中國於10月14日起正式開始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 據香港《南華早報》10月17日報道,有消息稱,美國美森航運公司的「曼努凱」號集裝箱貨輪已第一個「嘗到苦頭」。與此同時,航運公司也正迅速調整航線、重組企業結構,以規避潛在損失。 船舶追蹤數據顯示,「曼努凱」號貨輪13日抵達寧波,在中方特別港務費生效當天卸貨,被收取了446萬元人民幣的費用,之後離開前往上海。該事件尚未得到寧波港 或政府部門的正式確認,但由於船舶停泊時間、噸位及營運背景均與政策執行細則相符,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中方特別港務費生效後,首個被罰案例。 美國美森航運公司的「曼努凱」號集裝箱貨輪 美國美森航運公司官網 此次港口費爭端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在他決定對停靠美港的中國及中國建造船舶徵收費用後,中國宣布對涉及美國旗、美國造、美國公司擁有、參股或經營等美國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14日指出,有關費用均於14日正式生效,美國收費標準為每凈噸50美元,中國則初期收取每凈噸400元人民幣,計划到2028年升至每凈噸1120元人民幣。兩項費用按單次航程計費,每年最多收取五次。 根據全球航運權威媒體《勞氏日報》的計算,一艘3.5萬噸的汽車運輸船全年停靠美港一次的費用將達560萬美元,而由於中國港口通常服務的是噸位高達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散貨船,涉及的費用可能更高。 美國海事諮詢公司Cavalier Shipping負責人詹姆斯·萊特伯恩(James Lightbourn)分析認為,美國港口費影響有限。他指出,2024年,全球貿易船舶共停靠港口8.5735萬次,其中僅有254次屬於美國收費範圍。英國德魯里供應鏈顧問公司負責人菲利普·達馬斯(Philip Damas)估算,僅約11%的往返美國的集裝箱船將受到影響。 相比之下,中國的反制措施影響更廣。萊特伯恩表示...
社會

中共四中全會:政治格局關鍵轉折 這些議題是焦點

中共四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官方公告顯示,其中一項主要議程是審議重要的經濟規劃,但外界更多將目光放在人事變動的信號上。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公開的中央委員有十幾人落馬,更多人還在接受調查,體現出習近平對共產黨廣泛的高層整肅正在進行。https://t.co/OhgYTub3iL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7, 2025 中共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官方公告顯示,其中一項主要議程是審議重要的經濟規劃。 但外界更多將目光放在黨內人事調整,並籍此找到蛛絲馬跡,推測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是否會為其接班人做出某種安排。 有分析認為,坊間對接班人的猜測為時過早,四中全會不太可能就此發出明確訊號。 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國精英政治專家牛犇(Neil Thomas)對BBC指出,習近平正通過相關人事調整肅高層,意在展現權力。 「在他看來,清除貪腐或不忠幹部是黨的『自我革命』,旨在打造一個廉潔、有紀律且高效的組織,以實現長期執政。」 召開時間釋放戰略信號 四中全會通常在中國轉型的關鍵期或黨內權力不夠穩定時召開,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共政治的未來走向。 除高層人事安排外,會議議程亦聚焦經濟與社會民生政策,最終影響到中國民眾的就業、財產安全等方方面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今年七月底召開會議,決定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五五」規劃)的建議稿提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 會後公布通告稱,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與此同時,「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通常來說,五中全會才是審議中長期發展計劃的主要平台,但本次四中全會提前聚焦經...
社會

超過男性!為什麼越來越多不抽煙的女性得肺癌

提起肺癌,吸煙很可能是第一個聯想詞。然而,這樣的刻板印象正被打破。 今年9月,國際腫瘤學期刊《肺癌》刊發了一項基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肺癌患者16年臨床數據的研究。該研究通過隨訪、病曆數據,揭示了中國肺癌流行病學特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非吸煙者和年輕女性正成為肺癌的主要受害者。依據該研究,女性肺癌患者的佔比從2006年的29.9%持續升至2021年的59.5%,超越男性。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復旦大學胸部腫瘤研究所所長陳海泉是該研究通訊作者之一。他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該研究代表了國內乃至國際肺癌流行病學認知的重大改變,為肺癌的早期篩查與診治指明了新方向。 與此同時,陳海泉強調,吸煙導致的肺癌作為一種肺癌亞型,是快速致命的。 「呼籲禁煙仍然非常重要,因為戒煙可以有效預防這種快速致命的肺癌。但『不吸煙的肺癌』檢出率已遠超過了『吸煙的肺癌』,而當前國內肺癌篩查策略偏重於後者,需要更新。」 將「亞臨床患者」較早篩出來「年輕女性和非吸煙者,已成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高檢出率人群。」談起這項研究的最重要結論,陳海泉如是說。 肺癌目前仍是國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王群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肺癌大體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前者最為多見,主要包含肺腺癌、肺鱗癌。磨玻璃結節型肺癌就是肺腺癌的一種。相比實性結節,在胸部CT等影像學手段下,磨玻璃結節看上去像玻璃一樣透明。 蘇北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徐興祥發現,許多早期肺癌患者最先檢測出的都是肺部結節。90%—95%的結節都是良性的,惡性結節有明顯的臨床特徵,例如結節大小在8毫米以上,周圍血管向病灶聚集等。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一般情況下發展很緩慢,手術窗口期較長,治癒率高。 相比快速致命的肺癌,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佔據肺癌「新C位」並非突然。從臨床診斷來看,肺癌類...
社會

長榮風波:空服員抱病值勤 返台後短時間內住院不治

台灣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後短時間內住院不治,事件引發公眾對長榮排班、出缺勤制度問題的質疑。https://t.co/qbcQaWpNmn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7, 2025 台灣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後短時間內住院不治,事件引發公眾對長榮排班、出缺勤制度問題的質疑。 大批空服員訴說自身經歷,因公司考勤規定而不敢請病假,或請假後面臨不能排班、影響考核與獎金等「懲罰」,內部管理方式形成了「讓空服員弱弱相殘的內循環結構」。 翻查紀錄,長榮經常違反相關勞動法律,但當局罰金太低,被指是助長該公司成為「違法慣犯」。長榮航空高層召開記者會鞠躬道歉,惟否認內部有「請假困難」情況,並稱相關制度屬「獎勵」而非懲罰。 有勞工政策專家對BBC中文分析,長榮是典型的台灣傳統家族企業,採用威權式管理,未能平等對待員工,因此多年來一次又一次捲入勞雇爭議。 發生什麼事? 台灣媒體報導,34歲孫姓空服員9月25日執行為期四天的米蘭航班,返程中身體不適,抵台後就醫,但病情急轉直下,10月10日晚間宣告不治。 報導指,孫姓空服員原就身體不適,曾向座艙長和其他組員反映,卻沒有得到積極的處理,甚至在極為虛弱、無法自行走回座位的情況下,繼續工作。而座艙長既無聯絡機上衛星醫療系統,也無通報 ,甚至在孫姓空服員要求叫救護車時表示需「自費」。 在輿論質疑下,該名座艙長於13日發出七點聲明,表示過程中都有關心該名組員,且孫姓空服員並沒有提出不繼續執勤的要求,否認是她造成該空服員喪命。 根據長榮航空企業內部員工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該名空服員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候群」(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是一種類風濕免疫疾病。 事件引起官方關注,桃園市勞檢處...
社會

「老夫婦咋扎堆補領結婚證?」煙台民政局:補錄信息

近日,多名網友反映,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不少老人前往婚姻登記處補領結婚證,不知是啥原因。 扎堆領證—— 婚姻登記處擠滿老人,網友稱補領結婚證 有人曬出村委會補領結婚證的通知 視頻中,牆壁上掛著「海陽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牌子,現場摩肩接踵,有不少老人。 另一段視頻顯示,幾名工作人員在現場忙碌,周圍圍著眾多老人。 多名視頻拍攝者均稱,現場系在補辦結婚證。 有網友在評論區曬出一微信群通知信息:「補辦結婚證的90年以前(不含90年)到村裡開介紹信到鎮政府。如有檔案可到婚姻登記處直接補辦,沒有檔案回到鎮民政辦開證明,夫妻雙方攜帶證件到婚姻登記處辦理。」 另一網友在評論區曬出微信區截圖顯示,接婚姻登記處通知,只對1986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時間段結婚的夫妻雙方補領結婚證,其他時間段的補領時間另行通知。 補領結婚證的要求為:雙方都是海陽市本地戶口;戶口本必須在一起;還存在夫妻關係;1986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在原海陽縣各鄉(公社)登記結婚;腿腳靈活、身體健康,能獨自到婚姻登記處補領的夫妻雙方。 知情人士——周二村委會傳達通知,村裡包車統一去辦理 「人很多,還沒辦完,就通知暫停辦理了」 10月17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一位知情人士。他表示,10月14日,他們村的村委會稱,接到了民政局的通知,讓1950年5月1日至1997年9月1日區間的結婚登記人員補辦結婚證,「此後某天,我們村統一包車,統一去辦理。」 他說,村裡老人接到通知後就會按要求去辦理,「有些人以前都登記結婚,結婚證遺失了,所以補辦一下。有的是補領結婚證。」 對此,他提供了群內的通知信息截圖,內容與某網友在網上曬出的通知信息一致。 「我家老人以前應該領過證,就是一張紙,後來遺失了。」該知情人士說,他的父母前往現場後,發現老人很多,聽說是好幾個村一起的,「我們早上就去了,結果最新的通知下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