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下166億巨債,82歲港娛大佬楊受成「割肉求生」
這場危機,
英皇將如何應對?
作者:王喆寧
42年前,楊受成遭遇第一次重大商業危機。當時香港樓市崩盤,他被滙豐銀行清盤,欠債高達3.2億港元。但他並未倒下,僅用3年時間就還清債務並贖回產業。
42年後,他再次面臨資本市場的嚴峻考驗。2025年6月30日,一份審計公司報告顯示,其旗下上市公司英皇國際有166億港元(1港元約合0.91元人民幣)的短債逾期。受此消息影響,公司股價單日一度暴跌15%。
這場危機,82歲的楊受成將如何應對?
危機早有預兆?
前不久,英皇國際公布了2024—2025財年全年業績公告,其中全年總收入達13.76億港元,同比增長41.5%。但相較於上一財年,虧損由20.28億港元增加到48.4億港元,增幅高達138%。
根據審計公司近期發布的報告,截至3月底,英皇國際賬面顯示有166億港元銀行借貸已逾期或違反相關條款,可能觸發立即償債要求,進而構成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的疑問。
消息一出,英皇國際股價暴跌,英皇系個股也幾乎全線大跌。
•7月2日,英皇國際股價一度低至0.199港元。
英皇集團表示,收入增加但利潤下降,主要是由於所投資地產的公允價值出現虧損,而且香港商業租賃以及寫字樓市場的需求也持續低迷。
為應對危機,英皇國際正在與銀行協商財務重組,計划出售部分地產,利用租金收入來籌集資金,同時強化現金流管理、削減運營成本,以改善資金流動性狀況。
英皇虧損的伏筆可以追溯到幾年前。2022年底,英皇娛藝影院全面終止業務運營。該公司在上海等地經營有7家影院,因長期承受財務重壓,且凈負債高達1.8億港元,最終申請破產清算。
在影院業務崩潰後,英皇國際卻在2023年斥資近50億港元,大舉買入地產。2024年,英皇國際又以19億港元買入了中環公寓,但其出租率不足40%,租金收入連貸款利息都覆蓋不了。
面對債務壓力,公司被迫「割肉求生」低價拋售大量地產:香港維港峰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