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詹姆斯“署名文章”:NBA面临的政治雷区
上月,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看似罕见的外国人署名评论文章,作者是篮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文中他盛赞篮球是国家间的文化桥梁。但问题在于:詹姆斯从未写过这篇文章。
詹姆斯访华期间曾接受中国记者采访,《人民日报》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并署上他的名字刊发。而在执政党喉舌《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绝非小事,这暗示着詹姆斯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支持北京的信息。
NBA总裁萧华(Adam
Silver)认为这种做法越过了底线。他在首次就此事发声时向《纽约时报》表示:“截取他人言论,将其包装成第一人称评论文章,这种做法并不恰当。”
在美国,公众误以为这是詹姆斯主动撰写的评论文章,随即引发强烈反弹。保守派评论人士指责詹姆斯任由中国政府利用其名气,为威权政府形象“洗白”;一个网站称NBA“向共产党卑躬屈膝”。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在时隔六年后重返中国市场之际,NBA面临着潜在的政治雷区。
周日晚,布鲁克林篮网队与菲尼克斯太阳队在澳门上演对决,这是两场季前赛中的第二场。此次赛事是NBA联盟——以及从赌场大亨转型为球队老板的帕特里克·杜蒙——为重新进入中国这个极其重要的市场而多年努力的结果。
中国对NBA的回归也有自己的考量。面对民众消费意愿低迷,中国政府正竭力为经济注入活力。
德勤上海办公室的中国体育业务专家克里斯塔·王(音)表示:“中国政府希望借助体育赛事及国际活动‘拉动整体消费’,这是自上而下的决策。”
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篮球情有独钟,在河北担任地方官员期间,曾多次参与业余篮球比赛。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项赛事展现开放友好的国家形象。目前,政府正借助运动员、学者及网络红人推动“民间外交”,以应对美国两党对中国的敌意。
例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社交平台X上援引这篇他所谓詹姆斯为《人民日报》撰写的评论文章,称:“看到体育正在拉近我们两国人民的距离,令人欣慰。”
篮球在中国拥有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