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8 11 月

社会

社会

美中贸易形势陡变 虚张声势还是殊死斗争

从中美官员这几天的表态看,这场贸易战打到这种地步,似乎不像是斗而不破的权宜之计,更像是一场攸关大国前途的卡位战。 资料照片: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2019 年 6 月 29 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 G20 领导人峰会期间出席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双边会谈。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中美贸易战4月份打起,双方你加一码,我反制一码,最后加到了荒谬的地步。在这场战斗中,美方打的是高科技战,美国掌握着中国无法替代的技术,不管是高精度芯片、前沿人工智能模型,还是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而经历过2018美中贸易战的中国,这次也是有备而来,打稀土战。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尤其涉及军事和半导体领域。北京当局在本来已经承诺放宽限制的稀土出口上突然加码,导致美中贸易关系突变,以至于本已决定的特习会有可能泡汤。 北京拿稀土卡脖子,尤其是制造高性能磁体所需的稀土,对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工业机器人和先进防御系统至关重要。稀土这个并不缺乏的原料,开发起来,费时费成本,破坏环境。中国的优势还不在于掌控稀土这一原材料,而在于它在精炼、加工和大规模生产方面的工业能力。现在,中国掌控着全球85%至90%的稀土精炼产能,并生产全球大约90%的高性能稀土磁体,从矿山开采到化学分离再到磁体制造,中国拥有完整垂直整合的稀土供应链。 在这场骤然升级的贸易战中,特朗普总统的反复无常的快速反应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当中国10月9日公布新的稀土政策后,美方立即意识到中方不仅限制稀土出口,而且在效仿美方的“长臂管辖”,特朗普次日在其真相平台发表评论抨击,直指“中国正在发生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他们变得非常敌对”,特朗普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0%关税。 的确,北京的举措让特朗普感...
社会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厦门大学魏磊杰副教授做客吉林大学法学院当代法学名家讲座。(吉林大学法学院官网) 中美关系牵动台海局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魏磊杰近日在上海一场讲座上指出,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对华强硬成为美国朝野共识。魏磊杰并称,未来十年若中国没有收回台湾,可能永远就收不回。 根据厦门大学法学院官网数据,魏磊杰研究领域为民法基础理论、婚姻法、工程法学以及转型中国的法治与国家治理。魏磊杰曾是政大法学院访问学人,今年2月曾来台客座研修,并在今年6月于中国媒体观察者网发表文章〈特朗普2.0时代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时机吗?〉。 魏磊杰近日在上海一场讲座“中美大国关系下台海问题未来之展望”时表示,台海关系永远是中美博弈的问题,现在中美关系已经发生质变,对华强硬是美国朝野上下达成的潜在政治默契,无论谁入主白宫都要对中国强硬,对中国不强硬的话就是政治不正确。 他续指,这意味着中美之间根本不是贸易顺差、逆差的问题,两国之间的博弈必然会持久,中美在未来十年到三十年会始终处于龃龉的新常态,中美关系也已经回不到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的状态了。 谈到台海问题,魏磊杰提出未来十年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文攻”和“武统”。他并强调,“未来十年,无论文攻还是武统,都必须要收回,假如再收不回来的话,可能永远就收不回”。从时间点来看,是因为当年随蒋介石到台湾的外省人,经过70几年至今已经凋零殆尽,几代下来,台湾新世代的中华认同已经非常少了。 魏磊杰所指的“文攻”,是将“名义主权”落地转化为“主权管辖”,意即以军演和军事实力为依托,推动海警执法扩大化,将台湾的海域和空域逐步纳入到中国的有效管辖之下。去年5月中国对台环台军事演练“联合利剑—2024A”已经释放相关信号。 “武统”则包括先拿下台湾离岛、以战机包围台湾、以特种部队突袭、攻击重要据点等手段。但魏磊杰也指出,武统解决台湾问题的代价大。一方面,美国会联合西方对中国实...
社会

悬赏最高$5万!墨西哥犯罪集团谋暗杀移民执法探员

Mexican cartels put bounties of up to $50K on heads of ICE, CBP officers in Chicago: DHS https://t.co/T4P9osPUFW pic.twitter.com/atAoeTuHvP — New York Post (@nypost) October 14, 2025 《纽约邮报》报道,国土安全部(DHS)周二宣布,墨西哥犯罪分子已出价高达 50,000 美元,悬赏谋杀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高级官员。 在一份情报通报中,DHS 透露了一套分级悬赏制度,起始悬赏为 2,000 美元,用于“收集情报或公开特工身份信息(doxxing)”——包括其家庭的详细资料。 编译自美国国土安全部官网: 墨西哥的犯罪组织已经开始以数千美元悬赏谋杀美国联邦执法人员。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获得了可靠情报,显示墨西哥的犯罪分子与美国境内的极端主义团体协同合作,针对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人员发布了悬赏通缉。 这些犯罪网络已向在美同情者(包括芝加哥的街头帮派)下达了明确指令,要求他们监视、骚扰并暗杀联邦特工。正在进行的调查揭示了以下具体细节: 监视网络(Spotter Networks): 在芝加哥的皮尔森(Pilsen)和小村(Little Village)等社区,与“拉丁王帮”(Latin Kings)等组织有关的帮派成员在屋顶部署了“监视员”,配备武器和无线电通讯设备。这些人实时跟踪ICE与CBP的行动并传递坐标信息。这种监视行为已导致多次伏击和执法行动受阻,包括最近在“中途闪击行动”(Operation Midway Blitz)中的突袭行动。 分级悬赏制度(Tiered Bounty System): 贩毒...
社会

4成年收入300万日本夫妻考虑离婚 原因惊人

  在外人眼里,日本年收超过1500万日圆的“双薪夫妻”,可说是羡煞旁人的成功组合,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生活稳定、经济无虞,但现实却不如表面光鲜。  据日本职涯研究机构CAREER FOCUS新公布的调查显示,这类高收入双薪家庭中,有高达4成曾认真考虑过离婚。这表明,在经济条件优越的群体中,婚姻不和尤为普遍,背后的原因在于职业差距和沉重的心理负担。  日媒指出,这群日本职场“赢家”们享受高收入的背后,隐藏着各种不同的想法,夫妻间的摩擦多半来自3个面向,包括职涯落差、心理负担、与时间资本。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妻子收入高于丈夫的家庭里,超过五成的男性坦言“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而在丈夫升职的家庭里,也有不少妻子表示“感到被排除在外”。双方都希望维持“对等”,却因此陷入无形的竞争。  此外,收入越高、工作时间越长,伴侣相处时间就越少。调查显示,这类夫妻中有6成每日对话时间不到15分钟。  调查还指出,经济稳定并不一定与婚姻幸福成正比。因为经济安全不代表情感幸福。尤其在高压共事族中,升迁或加薪的时刻,往往也是最容易忽略伴侣感受的时候。  据报道,35岁的田中美沙在大型房地产公司担任业务主管,与她同年纪的先生优斗是一名IT顾问菁英,他俩是大学同学,结婚五年。刚结婚时双方年薪皆是800万日圆,其家务平均分摊,为日本典型的理想共事型夫妻。  随著时间推进,双方的家庭平衡逐渐出现裂痕。优斗在结婚第3年时升职、年薪突破千万日圆,而回家时间越来越晚,美沙常被先生半夜回家的声音吵醒,早上出门前还得清理脏乱的碗盘,家务也全落身上。她直言,对丈夫的升职或加薪并不高兴,因为她总是睡眠不足,并且长期感到疲倦。  她认为,现在心情很复杂,...
社会

“二手”达人告诉你:这5类商品千万别买

  Sarah Lyon逛二手店已有多年经验。事实上,她甚至曾为了二手购物专程安排旅行,而她的公寓也几乎都是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复古收藏品装饰而成。据Real Simple报道,Sarah是一位资深的古物迷,这些年下来,她也累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她最深的体会之一是:即使对复古商品情有独钟,也必须有选择地购买,懂得判断哪些东西真正值得带回家。毕竟,如她所说,“你真的不需要把整个跳蚤市场都搬进自己的家里。”  以她个人经验来说,有五类二手商品她会刻意避开,各有其原因。不过别担心,即使略过这些品项,二手店里依然有无数宝藏等你去挖掘。以下就来看看,这位资深买家从不购买的五种物品: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1.寝具类  Sarah一向避免购买二手寝具。像床单、毛毯这类贴身用品,在二手店里很难彻底检查其状况,也无法保证没有污渍或异味。相较之下,她更倾向于花多一点钱,选择全新且品质有保障的商品。  尤其对于对气味敏感或有宠物过敏的人,她更是强烈建议跳过这类产品。  2.地毯  她对地毯的态度也大致相同。虽然在遗产拍卖会或跳蚤市场中偶尔会找到状况良好的地毯,但一般的二手店所贩售的地毯,往往不容易彻底检查清洁程度。  “说真的,谁会想在Goodwill的店里,摊开一张8x10英尺的大地毯来仔细查看呢?”她笑说。加上现在有许多品牌提供价格合理、风格多样的全新地垫,Sarah认为直接购买新的会更轻松且安心。  3.小型家电  虽然在二手店里可能会看到价格诱人的品牌咖啡机,但Sarah提醒,这类商品往往无法现场测试,带回家才发现功能异常的情况并不罕见。她自己就曾因贪便宜买过几台咖啡机,结果不是漏水就是操作不顺。  此外,她也倾向不让厨房台面堆满各式小电器。...
社会

国内打工10年一事无成,我27岁跑越南讨生活

我叫刘沛艳,1980年出生于重庆忠县。17岁时,我就到处打工,浑浑噩噩地过了10年,仍然一事无成。27岁时,爱情事业双双受挫,我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从此开启了越南打工生涯。我自学越南语,克服重重困难。34岁时,我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结果,却因与合伙人利益分配不均而分道扬镳。无奈,我放弃百万年薪再次创业,不曾想遭遇了越南经济寒冬。我到底该何去何从?01父母都是农民出身,不过,父亲有做衣服的手艺。当年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父亲带着母亲到处流浪,靠着给别人做衣服维持生计。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母亲生下了我们兄弟姐妹三人。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我本来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但是,在我12岁那年,哥哥因为意外不在了。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80年代的农村,生活依然十分艰苦。为了挣钱养家,大部分农民都选择去建筑工地做苦力。父亲和哥哥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那时候,建筑工地不仅又苦又累,而且风险很高。就在一处施工现场,由于楼房倒塌,我的哥哥不幸被压在下面。那年他20岁,我12岁,刚上初中。当噩耗传来,母亲悲痛欲绝地哭喊着哥哥的名字。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从小陪我一起长大的哥哥,就这样在我的生命中永远消失了。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大。由于伤心过度,刚上初中又请了较长时间的假,导致学习就不太跟得上。(我在自己的新厂里)(2012年,我在越南咖啡馆)我在小学的时候,一般都是班上前三名,初中时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只能勉强读完。(这是我的小儿子)后来我没再继续读书,而是跟表哥去广东打工了。当时我只有17岁,身高也才1米5。上班的时候老板看我太小了,不想要。最后因为我表哥做主管,他才同意让我留下。02当时表哥在一家家具厂上班,我进厂后最...
社会

我们的孩子, 已经交不到朋友了

“没有朋友的青春期”、“寂静的一代”、校园“人机”、“透明人”焦虑、只做“搭子”不做朋友、宿舍关系的 “陌生人化”、情感隔离……越来越多的新式描述,都在诉说着这一代的孩子,在用沉默对抗世界的喧嚣,在“内卷”的滚筒中碾碎了青春联结,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成为孤岛。没朋友、没社交、没欲望、没感情,新一代的“四无”青年在泛滥。这不是预警,而是危机已降临。心筑起高墙,人活成了孤岛《三联生活周刊》曾用“青春共同体”来形容那些相伴共度校园时光的朋友。可惜,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这一代孩子的青春共同体正在消逝,群体的孤独却在蔓延。从前,教室里有同桌、课间能打闹、上厕所会有伴、上学放学路上也可以呼朋唤友。身边不缺同龄友伴,耳边不缺玩乐喧嚣,心里不缺情感慰藉。如今,教室拉开桌椅,独桌独座;课间禁止喧哗追逐;上厕所计算分秒,有专人巡查;就连上学放学都被父母接送、培训班,接力替代。不缺吃喝的物质富裕年代,同伴成了奢侈品。在学校里习惯了独来独往的凌聪,曾经也是班里组织活动的活跃分子。可是自从来到这所重点中学后,爱说爱笑的他就变得愈发沉默。因为课上话多,凌聪经常被老师找家长;课间打闹被教导处点名批评;因为好动影响同学,到讲台边专享“VIP位”;甚至因为篮球赛时“见义勇为”跟裁判起争执,被老师列为“好事分子”。重重打击下,凌聪干脆封闭自我,选择在校园里当“独行者”。对现实的失望,让他在心底筑起了一座高耸的冰墙,将自己的内心与他人的情感隔绝开来。当他有一天看到“情感隔离”这个词时,突然感觉自己的心事被击中,眼泪哗地就掉下来了。什么是“情感隔离”(Emotional Isolation)?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选择将自己的情感与内心分离,以避免进一步的痛苦。表...
社会

纽约候选人游泳失踪 名字仍上选票 选举真相是…..

  纽约市郊区一名政治候选人今年春天在大西洋夜泳后失踪,至今音讯全无。这位29岁的候选人佩特罗斯·克罗米达斯(Petros Krommidas)是前常春藤盟校的赛艇运动员,当时正在为三项铁人赛进行训练。他的手机、钥匙和衣物在长岛(Long Island)的长滩(Long Beach)沙滩上被发现,车辆则停在风景如画的木板路旁。随着选举日临近,选民面临一个奇特的选择:是投票给现任共和党议员,还是这位在海中消失的民主党人。 法院裁决:失踪不等同死亡 在克罗米达斯失踪后的几个月里,当地民主党人曾试图提名替代人选,竞选拿骚县(Nassau County)议会的席位。然而,两名共和党选民将他们告上法庭并胜诉。一名州法官近期裁定,克罗米达斯的名字必须保留在11月的选票上,理由是他目前仍被视为失踪人口,并未被正式宣告死亡。法官加里·诺贝尔(Gary Knobel)在9月29日的裁决中写道,“‘失踪人口’的身份不符合可被填补的职位空缺资格”。共和党选民在诉讼中主张,根据法律,一个人需要失踪至少三年才能被合法宣告死亡。 民主党策略:投票触发特别选举 面对此一困境,民主党人呼吁选民无论如何都将票投给克罗米达斯,希望借此触发一场特别选举,以便他们能提名另一位候选人对抗现任县议员帕特里克·马拉尼(Patrick Mullaney)。曾在拿骚县选举委员会与克罗米达斯共事的詹姆斯·霍奇(James Hodge)表示:“我们需要支持并尊重他的名字与记忆。让我们给他那场胜利,这是正确的做法。”霍奇原本是被民主党选中替代克罗米达斯参选的人。民主党人认为,共和党提起诉讼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确保胜利,以巩固他们在县议会的多数席位,此举只会延长克罗米达斯家人的痛苦。 家属呼吁与历史先例 尽管克罗米达斯的家人拒绝了媒体的采访请求,但他的母亲玛丽亚(...
社会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一位年轻男子把胳膊伸进车内,尝试从里面开门,持续了两三秒钟,门始终没有反应。“拉不开,真的拉不开。”袁华楷听到他喊。 在消防员灭火时,那位年轻人的情绪彻底失控,“哭得稀里哗啦”。袁华楷猜测,可能是眼看着人在车里,却怎么也打不开门。 文|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吴小飞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佳彤 李佳珩 潘奕忻 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成都市天府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追尾一辆轿车后,撞上道路中央花坛后,冲进对向车道,起火燃烧。 当天,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31岁的涉事司机邓某某已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 事故发生后,现场多名路人加入救援,手拉车门、肘击、脚踹,均无法打开车门救援。10月13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就事故中车门无法打开一事致电小米汽车客服。客服表示已如实记录问题,如有受访意向会另行回复。截至发稿,小米汽车尚未回应。 “真的拉不开”30岁的李旭(化名)目击了全过程。那时他刚下夜班,驾车回家。这条路他每天都走,双向八车道,路面平直,没有弯道。他看到那辆车从前方驶过,速度很快。李旭后来在现场听到交警称,事故发生前,涉事车辆车速可能达到150公里/小时,而事发路段限速为80公里/小时。 数秒后,李旭听到两次撞击声:一次追尾,一次撞到花坛。同时,他看到那辆车飞过路中间的花坛,当他驶到事故地点时,涉事车辆已停在对向车道。 袁华楷正好行驶在对向车道。那时路上车辆不多,突然前方出现一个黑影,他仔细看是一辆失控的车。当时他距离事故车辆还有一两百米,尚未看到明显的火光。 袁华楷拿起手机,准备拍下这起车祸视频发给朋友,却没想到刚按下录制键,车辆就在他面前起火了。根据袁华楷拍摄的视频,火势凶猛,车辆右后方火势较大。因距离较近,袁华楷听到了他认为是“电磁起爆的声音”,“声音特别大,很吓人,我整个...
社会

鲍威尔暗示或将结束缩表 示警就业成长大幅放缓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主席鲍威尔今天暗示,联准会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行动可能即将结束,对未来利率走向未提供进一步指引,同时示警美国就业成长大幅放缓。 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NABE)于费城举行的活动中致词,详述目前实施量化紧缩(QT)、也就是减持逾6兆美元资产部位的进展。 鲍威尔未表明结束缩表的确切时间,但指出相关指标显示,Fed正在接近为银行体系提供“充足准备金”的目标。 鲍威尔在预先准备的讲稿中指出:“我们长期以来的计划是,当准备金略高于我们认定的充足水准时,就会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我们可能在未来数月内达到这一点,目前正紧盯各项指标,以便做出决策。” 金融环境紧俏时,Fed目标是维持准备金“丰沛”,确保银行保持流动性和维持经济运转;随著环境改变,Fed的目标将转向维持“充足”准备金,避免市场资金氾滥。 鲍威尔指出,“已开始出现流动性逐渐紧缩迹象”,若继续减少准备金,可能抑制经济成长。但他强调,Fed无意使资产负债表规模回到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前的约4兆美元水准。 谈到利率展望,鲍威尔维持近期立场,强调决策官员密切注意劳动市场紧俏情形,并在就业和通膨两者间权衡风险。 他表示:“截至8月底的失业率维持在低档,但就业成长大幅放缓,可能与劳动人口成长趋缓、移民减少以及劳动参与率下滑有关。在活力下降、略为疲软的劳动市场,就业下行风险似乎已升高。” 鲍威尔提到,Fed决策单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9月决议调降联邦基金利率1码(0.25个百分点),以因应这个情况。 外界预期联准会今年底前还会降息2次,几名Fed官员也支持这个看法,不过鲍威尔对此并未表态。 他强调:“我们在就业和通膨目标之间寻求平衡时,毫无风险的政策路径并不存在。”FOMC预计本月28日至29日举行政策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