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上中國新移民的不止日本人 還有他們「居高臨下」
在日中國人已逾87萬人,在日本社會裡日漸增加其存在感。在中國經濟不穩與政治風險等背景之下,移民潮日益擴大。
文:中島惠(曾在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留學,著有《中國精英如何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日本人的誤解》,《中國人為何痴迷於日本的廁所》等)
疫情以來,以商業為主要目的而急遽增加的部份「新移民」,在日本的中國人社群里引發摩擦與衝突。
在日中國人已逾87萬人,在日本社會裡日漸增加其存在感。(adrien-fu/unsplash)
「充闊佬」成為慣用伎倆
30多歲的在日中國人王先生(化名)在東京經營顧問公司,他如此地傾吐自己的憤恨不滿:
那種『我是顧客』、『老子就是比你大』的傲慢姿態表露無遺,真是令人生氣。
其怒火所指,乃是從中國來到日本打算移居的陳先生(同為化名)。經朋友介紹,王先生原本同意提供他關於日本商務的諮詢服務,不料陳先生尚未抵達日本,傲慢無禮的作風便已激起王先生怒火。
陳先生首先要求王先生親赴成田機場接機,更特別指定東京都內的高級酒店酒廊作為開會地點。王先生以公務繁忙的理由婉拒接機,陳先生便心生不滿。兩人會面談話之際,又批評開會地點的酒店「設備老舊、毫無格調」,最後甚至開始針對整個日本發出不滿牢騷。
王先生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正是中國典型的暴發戶類型。一副『擺闊裝逼』的架勢,強硬地認為『出錢的人說話最大聲』,這固然是某種中國式的商業手段,但我不僅感到個人遭到侮辱,連整個日本都被瞧不起,實在令我難以下嚥這口氣。
疫情加速「潤出」中國
筆者長年觀察中國社會與在日中國人社群。正如以往的撰文,目前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大多數為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陸續來到日本的第一代,目的多為留學或赴日謀職。從1980年代至2000年代前半,日中之間存在巨大的經濟差距,這個世代在經濟上歷經艱辛,同時竭力融入日本社會。為了在日本求學與就業,許多人普遍努力地學習日語,並遵守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