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社会

社会

沉迷于房产和铁饭碗的“长远眼光”,只不过是短期经验

这两天看到不少数据,一些家庭陷入房产断供危机。这并不奇怪,一边是失业增多,还贷压力巨大,一边是房价下跌,损失难以承受。 很多人会用过往“经验”说事儿,认为房价一时的涨跌很正常,“以前也有过,过几年就好了”。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缺乏经济学常识,将原本存在不同形态的经济波动狭隘化和极端化的表现。 因为历史和教育的原因,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片面强调经验,不尊重知识、常识和事实的思维倾向。很多人没有基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常识,没有基本的逻辑和认知能力,对世界的真相也一无所知,但仅凭所谓的“经验”、个别案例和个别人的说法,就形成根深蒂固的认知。 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完全经不起推敲的道理,还有狭隘指代都无处不在。比如说,很多人张嘴就是“外国”,有些人将“外国”等同于最常提到的“美国”,却从不思考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制度、政策、风土各不相同。以房产税为例,有些国家很高,有些国家象征性征收,有些国家压根没有;以个人所得税为例,有些国家全球征税,有些国家并非如此;以医疗保障为例,有些并非福利国家,有些是低福利国家,有些是高福利国家,有些国家针对不同类型居民有不同政策,留学生、绿卡和公民就各不相同,将这些差异统统抹杀的狭隘化,会造成对世界的错误认知。 有趣的是,在现实中,许多人都喜欢强调“眼光要长远”,但参照的却多半是短期经验,对房价的认知就是如此。 中国人对商品房这一概念的认知,实际上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至今也不过三十几年。期间有过一次次波动,但借助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世界工厂”狂飙期,房产市场也处于高速增长,一两代人从中受益。很多人就有了“房价一直涨”的所谓经验,将短期趋势视为常态,将市场波动误解为“偶然的偏差”。 他们从未想过,三十多年的经验,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是一个很短的时期,不但无法定义未来走向,连历史都无法涵盖。 对于考公考编的理解也一样...
社会

马姆达尼的惊人政治逆袭:纽约选举夜七大看点

34岁的州议员佐兰·马姆达尼于周二当选纽约第111任市长,借助一股历史性的热情浪潮,全美最大城市迎来了世代更替与意识形态变革的时刻。 美联社在投票结束仅35分钟后即宣布了结果,这场自6月民主党初选便埋下种子的政治逆袭终成定局。从初选到大选,马姆达尼始终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前州长、出身纽约政治世家的安德鲁·科莫,以及他身后那些资金雄厚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周二的选举结果充分表明,马姆达尼通过团结年轻选民与皇后区的工薪阶层移民社区,成功地建立起全新的支持者联盟。与初选相比,他在工薪阶层黑人与拉丁裔社区的支持率也显著提升。 以下是选举之夜的七大看点: 马姆达尼获得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纽约市长选举的最高票。 在全美投票率低迷的时代,周二的纽约市长选举热度空前,投票人数接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超过200万纽约市民前去投票,这一数字几乎是四年前市长选举110万投票人数的两倍。在布鲁克林、皇后区和曼哈顿的一些地区,投票率直逼总统大选规模。 马姆达尼直接推动了这场投票热潮——他成为自1969年约翰·林赛以来,首位在五个行政区获得超百万选票的市长候选人(尽管当年总投票数2,458,203人仍略高于本周二的票数)。 马姆达尼建立了他自己的民主党人新联盟。 数十年来,纽约市的民主党人一直依靠相对固定的联盟取胜:曼哈顿与布鲁克林的白人自由派、黑人与拉丁裔选民、极端正统派犹太社区及少数其他移民群体。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马姆达尼重新调整了这一联盟的结构,他构建的新联盟可能改变纽约未来数年的政治版图。 他在布鲁克林富裕的“褐石带”赢得了40至50个百分点的巨大优势,横扫曼哈顿北部,并在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历来以黑人和拉丁裔为主的地区以较小优势获胜。 科莫则在正统派犹太人选区中遥遥领先,获得接近80%的选票;同时,他还赢得了曼哈顿和布朗克斯河谷区大量更自由派的犹太选民的支持——这些选民通常都会支持...
社会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们

赚钱,从来不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一群年轻人正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悄开辟属于自己的财富路径。 他们不再执着于写字楼里的职位,而是转身投向那些看似“不入流”的小众赛道——在路边支起的糖葫芦小摊,为宠物设计新中式服装,将明星小卡卖到欧洲,甚至把中国人眼中的“丑东西”变成海外爆款。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生意,为他们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大多数人还在焦虑内卷时,他们的故事证明:赚钱不一定非要追风口,找准一个小生意,把它做深、做透,小钱也能稳稳地滚成大钱。   奶皮子糖葫芦火了,一小时卖200串 小石 00年 女 最近奶皮子糖葫芦火了,我家附近的商圈却没人卖。我连夜下单买了材料——熬糖锅、竹签、包装袋一到货,第二天就开干。从冒出念头到动手,没超过24小时。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压根没专门去学。以前做教育机构销售,天天被KPI压得喘不过气;后来辞职摆过烤生蚝摊,生意也一般。这回就凭网上看到的几张图,照着买材料“照葫芦画瓢”,没想到真做成了。 启动成本挺低,工具加包装材料一共才300多块钱。不过在定价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后定了三档:基础款的山楂糯米12块,水果款16-18块,最贵的奶皮子系列卖20-22块。奶皮子确实是原料里最贵的,从一张17块涨到了30块,而且一张只能做四串。光这一项,一串的成本就要7块多。再加上青提、草莓这些本来就不便宜的水果,还有糯米、糖和包装,算下来每串成本就要十二三块。我卖22块,真就是赚个辛苦钱。 第一天出摊,我心里直打鼓。只做了40多串,扁山楂糯米、青提干噎奶皮、草莓干噎奶皮、菠萝蜜糯米,每样都不敢多做。把车推到商圈门口,刚把“奶皮子糖葫芦”的牌子立起来,就有人围上来看。结果不到十分钟,全卖光了。收摊时数了数,950块,净赚300多。 从第二天起,我就建了顾客群。每天固定50串接受预订,保证熟客能吃上,剩下的现场卖。现在每天串180串左右,最高纪录做到213...
社会

AI跌价900倍,连一瓶矿泉水都比它贵

  【新智元导读】过去一年,AI模型的价格暴跌百倍!同样一句话,去年要10块,现在只要几分钱。可与此同时,家政、育儿、心理咨询、维修.....这些「手工活」越来越贵。科技正在疯狂通缩,生活却越来越通胀。这不是经济学笑话,而是Jevons与Baumol共同制造的现实:当机器更聪明,人工就更昂贵。 「LLM的token成本每年暴跌百倍,最高端的模型甚至以900倍的速度在坠落。」 上周,这句话出现在X的一条帖子里。 没有配图,也没有长文论证,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但它像一粒钉子,狠狠钉进了整个AI行业的神经——评论区刷屏的是一句话:「摩尔定律,回来了。」 发帖人是Rohan Paul,一位长期追踪AI成本曲线的分析师。他总结得更直接: AI的价格,正以人类历史上任何技术都未见过的速度坍塌。 几天后,a16z的研究员Alex Danco在回应: 每当一种技术变得更便宜,人类劳动就会更贵。 两条看似独立的帖子,意外地组成了一个循环。 AI的价格在下坠,人类的身价却在上升。技术的通缩,正制造新的通胀。 一暴跌的AI,通胀的人类 过去一年,AI模型的价格几乎是「自由落体式」下跌。 研究者统计,自2022年底以来,用GPT-3.5等级模型的费用,从每百万token约20美元,跌到如今的0.07美元——整整便宜了280倍! 不同层级模型的价格坍塌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最弱模型每年约降价9倍,中等约40倍,最强约900倍。 另一份来自a16z的分析也指出,LLM推理成本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下降,堪比摩尔定律的再生。 AI模型价格的时间坍塌曲线。以达到MMLU≥42分的最低价模型为例,成本从2022年初每百万token 60美元跌至2024年不到0.1美元。 以前一篇生成小说可能要花上几十美元,如今几毛钱就能搞定。 AI正在从奢侈品变成「自来水」。用多少都不心疼,甚至会忍不住想多用一点。 可...
社会

纽约和伦敦市长都是南亚穆斯林,共同对抗右翼势力

据美国纽约市选举委员会11月4日公布的纽约市长初步选举结果,美国民主党籍候选人祖赫兰·马姆达尼击败纽约州前州长、独立候选人安德鲁·科莫,在选举中胜出。 34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成为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印度裔市长以及最年轻市长。 祖赫兰·马姆达尼(右)和妻子拉玛·杜瓦吉。视觉中国图 在马姆达尼当选前后,舆论将他与同样是穆斯林、南亚裔的伦敦市长萨迪克·汗进行对比。受英美两国近10年来政治变化的影响,两人都支持多元文化。在竞选过程中,两人的对手都极力渲染他们是“极端圣战分子”,而他们却更热衷于宣传与伦敦和纽约工薪阶层民众的联系,以及他们对民众切身利益的关注。 “我们正处于两国民粹主义、极右翼势力抬头的时刻。”总部位于伦敦的进步派智库38 Degrees的首席执行官马修·麦格雷戈告诉《纽约时报》,然而,“汗和马姆达尼正在寻求利用各自城市的力量来推动进步,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不同寻常且鼓舞人心的。” 《华盛顿邮报》分析称,由于政治立场迥异,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马姆达尼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陷入斗争。他或许可以从汗身上汲取经验,后者政治生涯的持久性和韧性令人印象深刻。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3日,英国伦敦,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和里兹·艾哈迈德出席第69届伦敦电影节在梅费尔库宗电影院举行的《哈姆雷特》放映活动。视觉中国 图 多元背景影响观点 汗和马姆达尼都是移民后代,同为穆斯林政客,但家庭背景有所不同。 汗出生于伦敦,父母是巴基斯坦工人阶级移民,他与7个兄弟姐妹住在公共住房里。 “竞选期间,汗作为公交车司机儿子的身份,可能比他穆斯林或巴基斯坦移民之子的身份更为突出。”曾帮助汗进行首次市长选举的斯里兰卡裔英国国会议员乌玛·库马兰说。 马姆达尼年幼时从乌干达移民到美国,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哈茂德·马姆达尼,母亲是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制片人米拉·奈尔。他父亲的著作和教学内容,塑造了他...
社会

中国采购量破纪录,推动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创新高

拒绝加拿大油菜籽后,中国正加快供应多元化的步伐,加大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采购油菜籽。英国路透社11月5日报道称,中国破纪录的购买,再加上充足降雨量带来的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将创下历史新高。 据报道,印度农民通常在10月至11月播种油菜籽。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17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去年印度油菜籽种植面积为893万公顷,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790万公顷。 “农民去年种油菜籽赚了大钱,今年自然种得更多。”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头部交易商阿尼尔·查塔尔(Anil Chatar)预计,今年油菜籽及其近缘作物芥菜的总播种面积将增长7%至8%。 植物油行业组织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SEAI)执行董事梅塔(B.V. Mehta)表示,今年印度国内对菜籽油的需求旺盛,同时中国对油菜籽粕的进口需求也十分强劲。 该协会数据显示,在4月1日开始的本财年前6个月,中国从印度进口油菜籽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8.8万吨,而上一个财年整年只有6万吨。 查塔尔指出,国内外对油菜籽粕和菜籽油的强劲需求,使得油菜籽价格持续高于印度政府去年为作物设定的每100公斤5950卢比(约合478元人民币)的最低收购价。印度政府今年已将新季油菜籽的最低收购价上调4.2%至6200卢比。 “油菜籽的含油量远高于大豆。如果产量与播种面积同步增长,将有助于放缓印度食用油进口的增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球贸易公司交易员说。中国对菜籽粕的需求致使印度菜籽压榨量增加,这也改善了印度国产菜籽油的供应。 印度农民收割油菜籽秸秆。 路透社 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加拿大此前几乎垄断了中国进口市场。在2024年,中国进口的639万吨油菜籽几乎全部来自加拿大。 但去年,加拿大政府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中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社会

特朗普又精分:要么拉上中俄一起去核吧

美国总统特朗普有点“精分”,前脚宣布重启核试验,后脚又想拉着中俄“无核化”。 当地时间11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发表视频讲话吹嘘称,他在第一任期时全面更新和改造了现有武器,助力美国“拥有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多的核武器”。 讲话中,特朗普同时以所谓“其他国家正在测试核项目”为借口宣布,他“已指示‘战争部’以平等为基础开始测试美国的核武器”。 另据路透社报道,同日,特朗普在迈阿密举行的美国商业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又换了一种说法。 “我们是第一大核大国,我不想承认这一点,因为它太可怕了,”特朗普随即在核问题上做文章,“俄罗斯是第二,中国第三,但他们会在四五年内追上我们。” 特朗普还说:“我们三国可能制定一项无核化计划。我们会看看这是否有效。” 特朗普当地时间5日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特朗普并非首次做出类似表述。当地时间10月30日,他宣布美国将重启核试验时就曾声称,“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同时将俄罗斯列为第二,中国“落后,但正迎头赶上”。 此言一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震动,各方专家正试图揣摩其言辞背后的深层含义。 据报道,美俄(苏联)两国在冷战期间主导了核武器研发,而目前中国正迅速推进自身的核力量建设。目前,美国已签署但尚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自1992年以来,美国未进行过任何爆炸性核试验,但进行了多次“次临界试验”,其中至少三次发生在拜登政府时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俄罗斯也未进行过任何爆炸性核试验。 1957年6月24日,美国内华达试验场进行核试验 视觉中国 当时,日媒《日经亚洲》报道称,令人担忧的是,如果美国背离禁止此类核试验的国际准则,中俄也将不再有理由遵守这些原则。 美国《纽约时报》则发布长文,猛批特朗普这一出人意料的声明勾起了人们对冷战最黑暗时期的回忆。那时候,美国和苏联经常进行新武器的爆炸试验,起初在大气层和外层...
社会

听证会上,特朗普关税政策遭美国高院大法官围攻

随着事关全球经贸前景的“特朗普关税案”周三在美国高院开庭审理,大法官们接力抛出的质疑论调令市场对这项关键政策的前景愈发看衰。  作为美国高院开庭的背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今年5月就小企业主和美国12州所提诉讼裁定,特朗普无权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以及其他的同类关税。随后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8月维持原判。 据悉,在周三逾两个半小时的辩论中,美国高院的大法官们轮番对双方代表提问。整体节奏表明,多数大法官对政府依靠宣布紧急状态来无限制地实施大范围全球关税感到疑虑。 倍受关注的是,在美国高院的保守派多数中,多名关键成员对关税合法性公开提出质疑。 美国高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庭审中表示,这些关税是“对美国人征税,而征税历来是国会的核心权力”。罗伯茨同时表示,本案应受“重大问题原则”约束——联邦机构在采取具有深远经济或政治影响的行动时,需要国会的明确授权。 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戈萨奇,也对美国政府代表声称国会已经授权特朗普实施关税提出质疑。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逻辑,《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总统一系列工具以应对国家安全、外交和经济紧急情况。其中有一项关键条款写明总统可以为应对危机“规范财产的进口”。 戈萨奇当庭质疑称,如果国会可以将其征收关税的宪法权力委托出去,那它还能委托什么? 他问道:“如果那成立,那国会又有什么理由不能干脆把所有监管对外贸易的责任——甚至是宣战权——统统交给总统呢?” 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也追问道:“你能指出法典中其他任何地方,或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有把‘规范进口’这个词组用来赋予征收关税权力的吗?” 戈萨奇和巴雷特也质疑,如果美国高院裁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总统征收广泛关税的权力,那美国国会是否还能通过投票撤回关税。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会参议院以51票赞同、4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要求取消特朗普政府4月初推出所谓...
社会

OpenAI:企业客户超100万,ChatGPT周活超8亿

当地时间11月5日,OpenAI宣布其全球企业客户数量已超过100万,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商业平台。这一里程碑涵盖所有直接付费使用OpenAI服务的组织,包括通过ChatGPT for Work或开发者平台调用模型的企业。 OpenAI在博客中列举了多家知名企业客户,包括制药巨头Amgen、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在线旅游平台Booking.com、网络设备供应商Cisco、五金零售商Lowe’s、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电信运营商T-Mobile、零售商塔吉特以及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这些客户分布于金融、医疗、零售和科技等多个行业,体现了OpenAI在企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该公司称,每周都有更多企业加入,技术正融入客户服务、内部运营和团队协作等环节。 消费者用户基础为OpenAI服务在企业用户当中的扩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已超8亿,这让企业在引入工具时面临更少的阻力,试点周期缩短,部署更顺畅。数据显示,ChatGPT for Work付费用户数量已超过700万,两个月内增长40%;企业版用户数量同比激增9倍。该公司同时推出多项新功能,包括公司知识工具,支持ChatGPT整合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和GitHub等平台,利用优化版GPT-5模型进行分析和行动,并提供引用来源。 OpenAI还表示,代码生成模型Codex的使用量自8月以来增长10倍,思科等企业已将其应用于工程流程,将代码审查时间缩短50%,项目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数天。AgentKit工具则简化了企业代理的构建和部署,Carlyle公司利用其开发多代理尽职调查框架,开发时间减少50%以上,准确率提升30%。 此外,多模态模型的进步进一步扩展了应用场景,从图像生成API和Sora 2用于视觉视频创作,到实时API支持语音代理,企业可在...
社会

碧桂园境外债重组“闯关”成功 将削减840亿元有息债务

自今年1月9日披露重组方案关键条款,至4月11日正式公布重组支持协议,再到11月5日债权人会议投票通过,全程历时300天,碧桂园境外债重组“闯关”成功。 11月6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公告,公司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获得通过。 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重组方案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其中,组别一(银团贷款组别)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一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83.71%,组别二(美元债及其他债权)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二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96.03%,达成裁定通过的必要条件。 这意味着,这家头部民营房企境外债务重组,跨过最为关键的一道“关口”。此次纳入境外重组范围的债务规模合计约1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1270亿元(以兑换汇率7.2计)。 据了解,碧桂园此次境外债重组,采取“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等多元组合工具,旨在从债务规模、期限、成本三个维度系统性重塑债务结构,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财务基础。 按照该公司披露的数据,在境外重组方案所有选项足额认购情况下,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低债务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人民币约840亿元有息债务。此外,重组完成后,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人民币重组收益,有助于其增厚净资产,夯实财务安全垫。 除减少债务规模,该公司融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重组后,新债务工具的融资成本大部分大幅降至1.0%-2.5%的低位区间,且具备实物付息选项,每年可为其节省巨额利息支出,大幅缓释对现金流的挤压。 债务期限结构方面,重组完成后,碧桂园可选方案中的最长债务期限达11.5年。分析人士认为,更长的偿债周期安排,将为该公司穿越行业周期提供较为充足的财务缓冲空间,有助于其将更多资源聚焦于业务经营上。 此次碧桂园境外重组债务规模庞大、结构错综复杂,涵盖合计约177亿美元本息的34笔境外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