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年轻人者得天下”,这句互联网时代的铁律,如今正被现实颠覆。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一个呼之欲出的银发经济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2024年,一个标志性事件震动业界:由中老年群体撑起的微短剧市场,以504亿元的规模,一举超过以青年人为消费主体的425亿元电影票房。
当然,这也绝非偶然,据2024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40岁以上用户已占中国网民的一半,其中50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33.3%。他们正实实在在地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
这股“银发力量”的崛起,在银发旅游市场早有印证,《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数据显示,2021年,45岁以上中老年游客总共出行11.94亿人次,拿下了国内旅游客源的36.81%。特别是45-64岁人群,9.02亿人次,占27.80%,稳坐当年国内旅游最大客源的位置。消费版图的重心,已经在转移。
这些现象与数据共同指向了一个事实:一个由老龄化推动的银发经济时代,已非预言,而是进行时。
老龄化,不可逆转的大势
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人口大国”,其人口演进的轨迹正经历历史性转折。自1950年起,除1962年因自然灾害和人口迁徙所导致的数据统计偏差外,中国人口总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并于2016年起开始连年下滑,最终在2022年迎来了标志性拐点——人口负增长。
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结构。2000年,中国正式跨入老龄化社会门槛。在此之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增长。但自2000年起,则按下了加速键,但是总体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此阶段老年人口比例虽逐步上升,但社会整体养老负担相对较轻,社会经济结构对老龄化的适应性调整也在初期,但变化的齿轮已然开始高速转动。
中国人口数量及60岁以上人口比例(亿;%) 来源:沙利文,《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