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是個很裝的人。 」——誰能想到,這句充滿輕蔑的評價出自國際名導王家衛之口?
更諷刺的是,他口中「裝」的理由,竟是唐嫣每次到片場太早、對工作人員太禮貌。 而這一切,只是長達1小時私密錄音的冰山一角。
2025年10月底,一段由《繁花》前編劇古二(程駿年)曝光的錄音,徹底撕碎了王家衛「文藝大師」的濾鏡。
錄音中,王家衛與編劇秦雯不僅用「陰陽同體」嘲諷陳道明,用「不是省油的燈」評價92歲的游本昌,還公然調侃金靖的身材,聲稱「一定要搞她」。
更令人心驚的是,王家衛親口承認故意設計讓表演老師提前到場,給唐嫣製造「耍大牌」的假象,只為「拿捏她的愧疚感」。
王家衛的團隊擅長打造完美人設。
公開場合,他稱讚唐嫣是「最好的汪小姐」,感謝她為《繁花》推掉七部戲、苦練三年滬語;私下卻將她的敬業貶為「裝」,甚至算計如何用心理操控讓她更「聽話」。
這種台前幕後的巨大反差,暴露了某些名導的生存邏輯:藝術是幌子,權力才是核心。
同樣的雙標貫穿整個創作鏈。?編劇古二指控自己撰寫了《繁花》中阿寶的商戰線、汪小姐的外貿成長史等核心劇情,但最終署名被秦雯取代,月薪僅3000元,還要兼任王家衛的「生活保姆」——擋酒、送宵夜、改劇本到凌晨。
當他因罕見病(肯尼迪氏症)加重尋求維權時,劇組輕飄飄回應:「他只是前期資料員。 」
過去提到娛樂圈潛規則,人們總會想到王晶爆料的女星「陪睡換角色」。
但王家衛的錄音門顯示,如今的操控早已進化到更隱蔽的層面——用「藝術」包裝職場PUA。
金靖的遭遇典型至極。 她為《繁花》苦練上海話,拍了42場戲,成片卻被刪得一乾二淨。
而王家衛在錄音中輕佻地說「一定要搞金J」,秦雯隨即接話「我沒有那個胸」,工作人員起鬨「裝兩個胸有什麼難」。
這種對女性身體的公開調侃,已遠超專業批評,成了赤裸的羞辱。 更殘酷的是,金靖無法反抗,因為「導演的藝術追求」是行業萬能擋箭牌。
同樣被「藝術霸凌」的還有宋慧喬。
拍攝《一代宗師》時,王家衛為控制進度,讓助理收走她的護照,導致她被困劇組三年,成片鏡頭卻僅剩幾分鐘。?梁朝偉拍《2046》時連續吃27碗雲吞面拍到嘔吐,張震為《一代宗師》練拳骨折……這些「為藝術犧牲」的佳話背後,是演員在權力不對等下被迫的「自我獻祭」。
錄音中更令人膽寒的,是權力階層對法律的漠視。 秦雯談及自己襲警後,炫耀「一個電話就把人撈出來」,王家衛甚至追問:「如果我被抓了找誰?
」這種將法律視為人脈遊戲的姿態,徹底揭穿了某些精英的特權思維。
而行業維權機制的失靈,讓弱勢者只能鋌而走險。 古二選擇曝光錄音,是因為合同、郵件等正規證據鏈完全被資方壟斷。
據行業報告,75%的青年編劇遭遇過騙稿,但維權成功率極低——署名權糾紛賠償額平均不足15萬元,而維權成本足以終結職業生涯。
王家衛的「無劇本拍攝」長期被神化為天才的任性,但細節經不起推敲。
《東邪西毒》超支400%拖垮製片人,《春光乍泄》滯留阿根廷半年燒光投資。 這些「藝術殉道」故事背後,是資本對失控的縱容。
當張一白的《風犬少年的天空》被王家衛團隊嘲諷為「自娛自樂」時,更多人開始反思: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創作尊嚴?
觀眾曾經容忍大師的「怪癖」,因為華語影視需要經典作品。
但今天,當《人世間》《覺醒年代》等劇證明了好作品無需以踐踏尊嚴為代價時,公眾不再買賬。?有人一針見血:「如果藝術追求意味著讓演員吃20根冰棍拍生理期戲份、刪光戲份還要被開黃腔,那這藝術究竟是殿堂還是刑場??」
錄音風波後,王家衛沉默,劇組發聲明指控古二「侵犯隱私」,網友的憤怒持續發酵。
但業內人心知肚明:熱度過去後,王家衛或許仍能拍新片,明星們依舊要爭搶他的角色,而古二們繼續在維權無門的泥潭中掙扎。
這場鬧劇最荒誕的結局或許是——當唐嫣憑藉《繁花》拿下金熊貓獎最佳女主角時,她感謝的是王家衛的「指導」,而導演私下嘲諷的,正是她的「裝」。?藝術的濾鏡碎了,但權力的高牆依然堅固。?所以,當我們下次為銀幕上的光影感動時,是否該多問一句:這束光背後,藏著多少不能說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