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新翼龍物種。圖為該物種顎骨。(擷自XCRCpaleos)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新翼龍物種,這塊古代爬行動物顎骨早在2011年就在亞利桑那州出土,但現代掃描技術近日揭示細節表明,它屬於科學界尚未發現的物種。
根據《BBC》報導,由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將該生物命名為Eotephradactylus mcintireae,意為「灰翼黎明女神」。這名字是指古代河床中幫助保存骨骼的火山灰。
這具約2.09億年前的翼龍化石,被認為是北美髮現的最早翼龍化石。克里格曼(Kligman)博士表示,三疊紀翼龍骨骼細小纖薄,且通常是空心,因此牠們在變成化石之前往往被破壞。
化石發現地點為亞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國家公園內化石層,2億多年前這裡曾是一條河床,層層沉積物封存骨骼、鱗片和當時其他生命的證據。
翼龍下顎骨只是在同一遺址發現的一系列化石一部分,這些化石還包括骨骼、牙齒、魚鱗等。克里格曼指出,能在這些古老河流沉積物中識別出翼龍骨骼,表明世界各地可能還有其他類似三疊紀岩石沉積物保存翼龍骨骼。
科學家強調,這一發現地點保存生態系統的「快照」。在這個生態系中,一些現已滅絕的動物群,包括巨型兩棲動物和古代披甲鱷魚近親,與人類現在能夠識別的動物群(包括青蛙和海龜)共同生活。克里格曼說「我們看到後來繁衍生息的群體與未能活過三疊紀的古老生物共同生活。這樣的化石層使我們確定這些生物曾生活在一起。」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