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从英国的马铃薯到印度的洋葱,气候变迁带来的极端气候已日渐轻易地便能造成全球食品价格短线飙涨。
巴塞隆纳超级电脑中心主导的一项研究,首次直接证实多起极端气候事件和粮食价格剧烈波动之间的关联,凸显全球粮食体系渐渐经不起环境的冲击。
过去的研究多著眼于高温如何导致农作物减产、供应短缺,进而推动长期粮食通膨。但最新研究发现,特定粮食会出现幅度更大的短线价格飙涨,直接推升整体通膨压力。
像在欧洲,2022年至2023年间橄榄油价格因西班牙连年干旱大涨五成;印度去年5月热浪导致洋葱价格暴涨89%;南韩高丽菜去年在夏季创纪录高温后,价格飙涨70%。
日本去年8月热浪来袭,9月稻米价格上涨48%,中国大陆蔬菜价格则涨了三成。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2022年11月干旱,当地蔬菜价格也暴冲八成。
巴塞隆纳超级电脑中心首席研究员柯兹表示,这些导致价格飙涨的极端气候事件,「从历史角度来看前所未见」。他说,这些气温「远超出气候稳定、未受人类排放影响时所能预期的范围」。
研究发现,粮食价格飙升往往在极端天气发生后短短几个月内就出现。研究团队警告,随著气候变迁加剧,这种现象恐怕会变得越来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