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1 7 月

參院慘敗後傳秋天「讓石破走人」 ?日本政壇恐再陷頻換首相亂象

日本自民黨自1955年以來幾乎長期執政,但經歷2024年10月的眾議院提前選舉慘敗後,與執政盟友公明黨又在20日的參議院改選中失去多數,陷入70年來最為弱勢的國會局面。儘管主導兩場選舉的首相石破茂堅稱將繼續執政,以避免國家政治陷入動蕩,但金融時報報導,許多人懷疑,這樣的決定反而恐將帶來數月的政治混亂。

石破的任期正值自民黨處在最脆弱的時刻,一方面是傳統的農村票倉正在老化與萎縮,另一方面則是年輕選民比黨內大老們原本所預期的。更容易受到網路宣傳和社群媒體民粹言論的影響。

諮詢公司「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顧問西村凜太郎(Rintaro Nishimura)指出:「自民黨在迎合普羅大眾與穩住保守派基本盤之間搖擺不定。某種程度上,他們似乎兩邊都失去了。」

在參眾議院都淪為少數後,自公聯盟預計將在政策層面,尋求與其他政黨逐案合作。儘管這項策略可能成為政局不穩的溫床,但石破若如部分分析師和自民黨內人士所預測,最快在秋季請辭下台,自民黨恐將面臨繼任人選難產的困境。一位前內閣大臣就表示,屆時日本恐再次陷入2000年代後期,5年間換了6位首相的混亂局勢。

一位資深自民黨員指出,日本的政治環境已經改變,但黨內還沒有一位能夠因應的領袖。雖然不乏強勢人物,但沒有人同時具備全部所需的要素,即「挽迴流失的選民、清楚傳達經濟願景,並與已具相當影響力的新興政黨展開合作。」該人士補充說:「若現在提前大選,無異於一場災難。」

參議院改選結果與自民黨當前的危機,正逢日本面臨多重經濟壓力。經曆數十年經濟停滯後,物價開始上漲,日本銀行逐步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利率已轉為正值,觀光客與外國居民人數大幅增加。許多在職日本人認為,自己是物價與房價上漲、薪資增幅追不上通膨,以及政治體系偏向高齡族群的受害者,選擇把票投給其他政黨。

此外,石破與自民黨執政能力籠罩著不確定性之際,日本也正與與美國進行緊張的貿易談判。川普總統的25%對等關稅即將生效,石破只剩短短一周多時間來應對。

雖然自民黨此次的敗選在帳面上看似幅度有限,自公聯盟僅差3席未能過半,還優於出口民調與選前預測。但多位觀察人士指出,這場選舉反映出日本政壇的新局面,即類似美英國與歐洲的極右翼民粹主義正在興起。他們認為,關鍵在於民粹政黨是否能成為日本政治的長期勢力。

Japan Foresight政治分析師哈里斯(Tobias Harris)指出,試圖成為全民政黨既是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原因,也是最大的掣肘。如果過度傾向迎合年輕的都市選民,便可能疏遠長期支持的農村基本盤,反之亦然。

哈里斯指出,相較於2024年,自民黨流失了數百萬張選票,這為該黨帶來兩大危機:一是當前如何在國會推動立法與預算,二是更深層的黨內發展危機。他補充說:「我不認為石破有能力帶領自民黨度過這兩道難關。」

一位自民黨長期顧問表示,溫和派的石破並非能帶領國家度過這場衝擊的合適領導人。部分黨內人士甚至私下模仿「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一詞,創造了一個新詞:「讓石破走人」(Miga,make Ishiba go away)。

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後,21日在自民黨總...
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後,21日在自民黨總部出席記者會。歐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