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韓改革企業法規 外資按贊 今年來大盤大漲33%

南韓股市已是今年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最強的一哥,預料將更強力磁吸外資湧入,因政府採取大膽的法規改革,並強化少數股東權益,帶動股價上漲,但隱憂是美韓談判結果。

外資之前一直大賣韓股,但4月之後又大舉買回。光是6月,外資凈流入已超過30億美元,超過4、5兩月之和。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及摩根士丹利等機構的策略師6月初以來便陸續調高韓股評等,Kospi指數今年來已大漲33%,總市值突破2兆美元,為3年來首見。

決策官員7月通過重大法律修正案,要求董事會成員須對所有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目前更聚焦於新一波改革,包括改善董事遴選的投票制度,並降低庫藏股持有比例,目的都在於加強約束各大財閥。各國投資人密切關注這些改變。

為打破「韓股折價」的壓力,新任總統李在明致力於提升企業治理標準,並提股市投資報酬率。投資專家指出,企業治理體制正大舉改變,包括強化資本約束,庫藏股買回及股利發放等規定;諸多改革措施將使企業不再能為保障控制股東的權益,而任意犧牲少數股東權益。

國會7月初開始審議最新一輪的商業法規修訂,計劃8月4日付諸表決,包括推動上市公司的累積投票制,以促進董事會多元化,這也是執政黨的重大治理政見;累積投票制是允許股東的投票權,等同於他持有的股數乘上將選出的董事席次,如此將使少數股東至少能選出一位董事來保障利益。另一項考慮的改革,則是限制主要股東能夠提名監事的席數。

庫藏股議題也已成為韓股亮點。儘管這項政策並非這一輪修法的內容,但取消庫藏股仍是執政黨追求「Kospi 5000」目標的焦點。由於這項主張遭到財團的強力反對,國事規劃委員會召集人李韓周表示,將會分階段實施,以避免股市「不穩定」。企業最起碼能保有現有的庫藏股,但同意在未來取消這種作法。

不過,韓股近期的隱憂為美韓談判。南韓財長具潤哲本周將前往華府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協商貿易,預料將提議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促進美韓造船業合作,並且對美國開放稻米與牛肉市場,希望在8月1日的期限前,敲定條件至少要類似日本的協議。日本已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換取汽車輸美關稅從25%降至15%。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