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CNBC訪問時說,在國安考量下,美國必須能在本土製造晶片,不能過度依賴台灣。他還認為,晶片法的補助只是白送給那些很有錢的公司,質疑美國為何要把錢給市值1兆美元的台積電(2330)。因此,他證實美國政府尋求入股英特爾,因為既然希望英特爾在美國取得成功,不如換取該公司的股份。
彭博資訊指出,若敲定這項安排,可能為其他晶片製造商達成類似協議奠定基礎。
盧特尼克說:「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離中國只有80英里,這樣99%的先進晶片都集中在台灣,顯然不可行。我們要能在美國自己生產。」他說,這也是美國和日韓協議的一環,要建立足夠的基礎設施與產能,讓美國有能力製造這些晶片,「如果英特爾能夠在美國生產晶片或電晶體,當然是好事,雖然不是絕對必要,但那會是非常有利的局面」。
隨後,主持人追問關於晶片與科學法尚未完全到位的資金,以及外界盛傳這些補助可能被轉換成股權時,盧特尼克說:「是的,在川普看來,美國應該獲得對等的利益,為什麼我們要把大筆資金給一家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美國納稅人能得到什麼?川普的答案是:我們應該拿到股權。拜登政府已經承諾的資金會發放,但我們會要求換取股權,讓納稅人獲得回報,而不是單純把錢送出去。」
至於主持人問及政府是否會因持有10%股份而介入公司治理,盧特尼克則否認:「不,別想太多。我們只是把拜登時期的補助,轉換成川普政府下的股權。這不是治理問題。」他舉例,美國鋼鐵併購案中設置的「黃金股」,是為了確保日鐵遵守12項承諾,政府只是確保承諾會兌現,而不是參與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