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指出,北極海冰過去20年來的融化速度顯著減緩,自2005年以來,海冰範圍並未出現統計上的明顯下降。(法新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科學家指出,北極海冰過去20年來的融化速度顯著減緩,自2005年以來,海冰範圍並未出現統計上的明顯下降。這項發現令人訝異,因為在這段期間,燃燒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持續上升,並進一步蓄積熱量。
英國「衛報」20日報導,科學家指出,限制海冰融化的海洋洋流自然變化,可能抵銷了全球氣溫持續上升的影響。然而,他們也強調,這只是暫時的緩解,極有可能在未來5到10年內,融化將以約2倍於長期速率的速度再次加速。
這項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使用從1979年至今2組不同的北極海冰資料集。科學家分析1年中每個月份的海冰面積,結果在所有情況下都觀察到融化放緩。
在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任職期間主持這項研究計劃的英格蘭(Mark England)博士指出,當前還有關於全球暖化是否正在加速的辯論,「而我們卻在討論放緩,這令人驚訝」。
英格蘭表示,好消息是10到15年前海冰流失正在加速時,有些人預測2020年前北極將無冰,但如今自然變異基本抵銷了海冰流失,爭取了一些時間,「但這只是暫時的緩解,一旦結束,就不是好消息了。」
造成融冰減緩的自然變化,很可能是大西洋與太平洋數十年來的洋流波動,這些波動改變了流入北極的暖水量。科學家指出,北極仍被預期在本世紀晚期出現無冰情況,這將危害當地人類與野生動物,並因海水吸收更多熱量而加劇全球暖化。
全球地表氣溫上升速度過去也曾減緩,之後再度迅速上升。例如,1998年的一次「聖嬰現象」(El Niño)後,全球氣溫曾維持約10年相對穩定,被稱為「停滯期」(the pause)。然而,地球在此期間仍持續累積熱量,且全球氣溫此後快速上升。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