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界面新聞報道:眾議院的共和黨比民主黨多7個席位。即便眾議院最終通過,國會仍需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推翻川普的否決。
中國美東時間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以終止總統川普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
據央視新聞報道,本周早些時候參議院已通過兩項決議,旨在取消對加拿大和巴西徵收的關稅。
不過這些決議接下來還須經眾議院表決。眾議院有219名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多7個席位。此前眾議院共和黨人已多次阻止推翻關稅的立法行動。根據規定,即便眾議院最終通過,國會仍需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才能推翻總統否決。
與此同時,圍繞白宮關稅措施合法性的訴訟,美國最高法院即將於下周三(11月5日)開始聽取辯論。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和白宮內部對結果逐漸不樂觀。
8月29日,華盛頓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維持了之前國際貿易法院的裁決,認定川普政府援引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授予其實施「芬太尼關稅」和「對等關稅」的權力,其做法超越了職權範圍。
如果川普政府最終在最高法敗訴,全球貿易前景將再次變得模糊,各國可能會尋求撤銷已達成的協議,甚至帶來國際貿易訴訟。另外,美國政府還將退回一萬億美元已徵收稅款中的大部分,由此帶來一系列的程序性災難。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此前為白宮可能遭遇敗訴的前景「預告」了備選方案。川普政府還可以啟用《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第338條等其他法律工具。該條款允許總統對被認定歧視美國商業的國家徵收最高50%的關稅,期限為5個月。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於1930年6月17日生效,當時將兩萬多種進口商品的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隨後許多國家採取了報復性措施,使美國的進口額和出口額都驟降50%以上。
338條款同樣缺乏司法解釋,且需要國會授權,並很可能被WTO裁定為違規,貝森特也承認其效率與威力遠低於《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來源:視覺中國
另外,外界頻頻討論的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授權商務部對特定產品進口威脅國家安全立案調查,並由總統決定實施關稅、配額或其他限制措施。鋼鋁關稅措施援引的正是該條款。
川普在上台後通過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對多個國家實施了差別化關稅政策,主要分為兩類:芬太尼關稅,以應對非法藥物危機為由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所有產品加征關稅;對等關稅,主要針對亞洲、歐盟和巴西等貿易夥伴。
美國一直將針對加拿大的大部份商品關稅維持在35%。加拿大總理卡尼和川普原計劃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簽署涉及鋼鐵、鋁和能源的貿易協議,但因加拿大安大略省未及時撤下反美關稅廣告而擱淺,川普甚至威脅再加征10%關稅。
巴西總統盧拉和川普在此次東盟峰會期間會晤,兩人的表態一度讓外界認為兩國有望就關稅問題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在對華方面,根據雙方最新協商結果,美方將暫停實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一年,暫停實施其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