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5 9 月

国际

加萨援助行动酿憾事 14岁男孩遭空投箱砸中丧生
国际

加萨援助行动酿憾事 14岁男孩遭空投箱砸中丧生

加萨中部一名年仅14岁的男孩躲闪不及,遭援助物资当场砸中而丧生。(撷取自X @AnasAlSharif0) 祝兰蕙/核稿编辑〔即时新闻/综合报导〕为了缓解加萨饥荒危机,欧美各国纷纷施以援手,向加萨空投人道援助物资,不料空投行动却引发憾事,一名年仅14岁的男孩在等待物资落地时,疑似未注意情况而遭箱体砸中,当场丧生。《路透》报导,加萨医务人员表示,加萨中部一名年仅14岁的男孩在等待空投物资落地时,不幸发生意外丧生;一段经《路透》验证过真实性的影片显示,装有援助物资的箱子落下时,不巧砸在男孩身上。请继续往下阅读... 由哈玛斯营运的加萨政府媒体办公室指出,加上这一起意外,加萨地区自以哈战争以来因空投事故而丧生的人数已上升到23人。加萨政府媒体办公室说:「我们已多次点出这种不人道方式的危险之处,也一再重复呼吁透过陆路过境点安全有效的运送援助,尤其是食品、配方奶粉、药品以及医疗物资。」另外,加萨卫生部也指出,过去24小时内加萨地区又有5人死于营养不良和饥饿,其中包括2名孩童,挨饿致死的人数上升至217人,其中有100人是儿童。Another tragedy in Gaza: An airdrop box, struck a starving child on the head, killing him instantly. pic.twitter.com/wAwemAB85B— أنس الشريف Anas Al-Sharif (@AnasAlSharif0) August 9, 2025 来源:自由时报...
国际

霍金末日警告恐成真

  哈佛科学家近日警告,1颗神秘星际物体将于今年12月逼近地球,其性质可能具有“敌意”,让人联想到已故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对人类主动接触外星文明的末日预言。  英国《每日邮报》8月2日报道,霍金生前多次警告,与外星生命接触恐为人类带来灾难。他曾以“哥伦布与美洲原住民的遭遇”作为比喻,强调高等文明与初等文明的接触史并不愉快,并主张人类“不该回答任何来自外星的讯号”。  而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勒布(Avi Loeb)近日在论文中,将此一抽象警告与具体事件连结。他主张,1个名为3I/ATLAS的星际物体并非一般彗星,而极可能为人造飞行器。勒布警告,若此假说成立,人类必须立即思考防御方案。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根据勒布的分析,3I/ATLAS自6月底被发现以来,其飞行速度与轨迹皆异于自然天体。它将于12月17日最接近地球,预计以每秒超过66公里(约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掠过太阳系。  勒布在论文中强调,若该物体为敌意探测器,其后果对人类“可能极为可怕”。他的警告,无意间也呼应了霍金所谓“应保持低调”的主张,再度唤起科学界对主动寻找外星文明风险的反思。  报道指出,尽管主流天文学界多数仍认为3I/ATLAS是1颗巨型彗星,但勒布的论点已成功引发公众与科学界的激烈讨论。此事件也折射出,在面对宇宙未知时,人类的科技探索与自身存亡之间的伦理与风险拉锯。引发关注的3I/ATLAS...
心碎!67岁还在打工 日本老妇被假警骗走260万
国际

心碎!67岁还在打工 日本老妇被假警骗走260万

日本埼玉县67岁打工老妇,听信假警话术被骗走1280万日圆。(彭博) 李欣洁/核稿编辑〔即时新闻/综合报导〕太惨了!日本埼玉县川越市1名67岁老妇,目前还在做兼职工作,孰料她却被假警通知自己可能卷入诈骗案,为了洗清嫌疑便依照指示汇款,结果1280万日圆(约新台币260万元)全被骗走。据《埼玉新闻》报导,川越警察署8月10日表示,受害老妇于今年7月11日接到自称是警察的男子来电,指称她的手机被用在银行转帐诈骗案里,「警方」怀疑她是嫌犯,为了证明她没有涉案,必须要由金融厅这边来检查钞票。请继续往下阅读... 对此深信不疑的老妇,于7月29日至8月4日之间汇款3次到指定帐户,总金额为1280万日圆,后续「警方」就不再和她联系,直到老妇8月8日回家时,在电车上看到要小心银行转帐诈骗的跑马灯,这才惊觉自己可能上当了,连忙于9日前往警局报案。☆自由时报电子报提醒您,防诈骗专线︰165,报案专线︰110☆ 来源:自由时报...
国际

令人担忧!大堡礁珊瑚创纪录大幅下降

科学家表示,2024年的海洋高温导致珊瑚白化。但大堡礁仍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地方,值得为保护它而奋斗。大堡礁活珊瑚数量去年出现最大的降幅。澳大利亚海事科学研究所周三发布相关报告。澳大利亚科学家监测到2024年初发生的一起大规模的珊瑚白化事件,造成严重后果。报告称,大堡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热浪,导致迄今范围最广、最严重的珊瑚白化事件。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调查发现,自1986年开始监测以来,大堡礁三个地区中有两个发生珊瑚数量最大幅度的下降。报告称,大堡礁北部和南部地区受影响最严重,珊瑚覆盖下降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此前数年,珊瑚覆盖原本在稳步增长。科学家们表示,2024年创纪录的海洋高温给珊瑚带来前所未有的“热应激”。澳大利亚海事科学研究所长期监测项目负责人艾姆斯利(Mike Emslie)表示,珊瑚覆盖下降的主因是气候变化。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堡礁长达约1500英里(2400公里)。科学家于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期间进行调查尽管受到破坏,艾姆斯利表示,剩余的大堡礁仍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地方”。他说:“仍然值得为此奋斗。我们不能放弃。”...
厄瓜多夜总会枪击案8死3伤 今年暴力事件超过4600人丧生
国际

厄瓜多夜总会枪击案8死3伤 今年暴力事件超过4600人丧生

厄瓜多1家夜总会发生枪击事件,造成8死3伤。厄瓜多今年已有超过4600人丧生,图为警察守卫在酒吧旁。(法新社) 〔编译谢宜哲/综合报导〕厄瓜多当局称,10日厄瓜多1家夜总会发生枪击事件,造成8死3伤。暴力事件频发的厄瓜多,今年已有超过4600人丧生。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报导,枪击事件发生在瓜亚斯(Guayas)请继续往下阅读... 圣卢西亚(Santa Lucía)农村地区夜总会。警方表示,全副武装嫌犯们驾驶摩托车和2辆汽车抵达现场。7名于夜店死亡的受害者,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第8名受害者则在医院死亡。目前尚不清楚这起枪击事件起因。这起悲剧发生前2天,有枪手在厄瓜多西南沿海埃尔奥罗省(El Oro)附近袭击1艘船,导致4人死亡,另有数人在嫌犯向船只投掷炸弹后失踪。近几个月来,厄瓜多已有数十人丧生,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厄瓜多四个沿海省份。它们分别是埃尔奥罗省、瓜亚斯省、马纳比省(Manabí)和洛斯里奥斯省(Los Ríos)。这些省目前都处于紧急状态。厄瓜多当局将暴力事件爆发,归咎于与跨国贩毒集团相关的犯罪集团之间的纠纷。这些集团不断扩大其活动范围,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毒品透过太平洋地区运往中美洲、美国和欧洲。据厄瓜多官员称,2025年前5个月,厄瓜多共发生4051起凶杀案。厄瓜多今年已有超过4600人丧生。☆少一份毒品就多一份健康,自由时报提醒您远离毒品☆ 来源:自由时报...
国际

内塔尼亚胡:加沙清剿哈马斯即将展开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周日(8月10日)表示,对加沙地带新一波军事攻势将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是彻底击溃哈马斯,促使人质获释。内塔尼亚胡周日与美国总统川普讨论以色列加沙新攻势计划。他承诺,在行动展开前将建立“安全区”,让加沙城居民撤离。路透社最新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周日表示,内塔尼亚胡周日与美国总统川普就以色列在加沙的新一轮军事攻势计划进行了讨论。声明称:“双方讨论了以色列接管加沙剩余哈马斯据点的计划,以通过解救人质和击败哈马斯来结束这场战争。”综合法新社报道,内塔尼亚胡8日获得安全内阁批准新作战计划后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以军目前已控制加沙约70%至75%的地区,但仍有两大哈马斯据点未被拔除——加沙城以及距其约5公里的马瓦西营地。他称,“这是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也是我们完成任务的唯一选择。”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哈马斯发言人塔赫尔·努努指责内塔尼亚胡“继续撒谎与误导”,指其利用人质问题延长战争,并称以军的轰炸已导致数十名人质死亡。哈马斯还指控,以色列在上轮接近达成交换协议的谈判中“主动退出”,并强调“结束侵略、达成协议”才是拯救人质的唯一办法。内塔尼亚胡表示,新计划并非占领加沙,而是实现“五大目标”:解除哈马斯武装、释放全部人质、加沙非军事化、以色列保持主导安全控制,以及建立一个非以色列的和平民事管理机构。他称,将首先开设安全走廊,让平民撤往指定安全区,并在那里提供充足的食物、水和医疗援助,同时增加援助分发点和空投。以色列此举引发国际社会担忧。联合国副秘书长米罗斯拉夫·延察警告,以色列计划可能引发区域新一轮灾难,导致更多流离失所、平民伤亡与破坏。丹麦、法国、希腊、斯洛文尼亚及英国等国也批评此举将加剧饥荒和人质风险。...
国际

印度产量创高、印尼提前进口效应 全球米价跌到八年新低

随著稻米收成量创新高,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全球稻米价格已跌至八年新低。同时,日本稻米产量正遭遇破纪录高温的威胁,扩大进口的压力随之加重。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在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印度去年9月解除稻米出口限制后,稻米价格开始下跌,近来全球米价基准、泰国含5%碎米的白米出口价格已跌至每公吨372.50美元,为2017年来最低,去年底以来已累计大跌26%。 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全品种稻米价格指数今年来累积下跌13%。印度贾亚尚卡尔教授泰伦加纳邦农业大学(PJTSAU)永续农业发展中心主任莫罕提说:「很简单:库存太多了。」「印度去年稻米产量创新高…今年刚播种稻米的收成量将再创纪录。」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资深分析师贾克拉说,印度解除稻米出口禁令是米价大跌的「主因」,「加上泰国与越南稻米产量强劲,推升今年度的全球稻米产量至新高」。 同时,稻米需求也下滑。稻米采购大国印尼已在去年提前大量进口稻米,今年都还没采购,菲律宾也禁止进口稻米直到10月,以保护国内米价。莫罕提说,印尼与菲律宾都不采购稻米,现在白米没有需求。 他说,印度罕见的强势供应地位,反映该国的农业进步,现在几乎所有主要种植区都有灌溉系统,提高了对抗干旱与雨季混乱的韧性,印度的最低支持价格机制与各邦的奖助金,鼓励农民每年产季采购能提高收成率的新种子,并扩大种植面积。 在此同时,日本重要稻米产区东北与北陆地区在热浪侵袭下,7月降雨量为近80年来最少,专精农业政策的宫城大学名誉教授大泉一贯指出,今年稻米收成量将因高温与干旱而减少。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国际

川普密令美军打击拉美贩毒集团 墨西哥总统:不欢迎

纽约时报7日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美国总统川普秘密签署一道指令,指示五角大厦开始对政府认定为恐怖组织的某些拉丁美洲贩毒集团动武,墨西哥总统薛恩鲍姆(Claudia Sheinbaum)则拒绝美国在她的国家使用军力。 在川普政府不断升级打击贩毒集团的行动中,决定动用美军介入是迄今为止最激进的一步,显示川普持续愿意动用军力,执行外界主要视为执法机关责任的任务,以遏制芬太尼及其他非法毒品流入,该指令也为可能在海上及外国陆地,直接对贩毒集团采取军事行动提供官方依据。 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军方官员已开始拟定军方如何采取行动的方案。不过,指示美军打击非法贩毒交易也引发法律问题,包括美军若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武装冲突之外行动,杀害没有构成立即威胁的平民,即便是犯罪嫌疑人,是否会被认定为「谋杀」。 目前尚不清楚白宫、五角大楼与国务院的律师对该新指令发表什么意见,也不清楚司法部法律顾问办公室是否针对这些法律问题出具权威意见。 针对此一消息,薛恩鲍姆表示:「美国不会带军队来墨西哥,我们合作、协调,但不会有入侵,这一点被排除,绝对排除。」 薛恩鲍姆补充指出,她会阅读川普的行政命令。她说:「这并非任何协议的一部分,完全不是。每当此议题被提出时,我们总是说不。」 美国干预拉丁美洲的历史可回溯逾一世纪,美军行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令该地区感到不安。无论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墨西哥官员过去数月均拒绝美国在其境内对贩毒集团采取军事行动的提议。 目前尚不清楚墨西哥政府是否事先获得通知。薛恩鲍姆表示,美方官员曾告知她和她的团队,该指令「即将下达」,但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墨西哥官员对此措手不及,并表示根据美方的行动,墨方可能会在安全和移民议题上撤回合作。美国总统川普7日在白宫东厅举行的仪式上,展示宣布国家紫心勋章日的已签字宣言。欧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
国际

阿拉斯加充满隐喻 谁是那个“投降者”?

川普与普京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会晤地点,为什么会定在阿拉斯加?9日川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与普京的会晤将于8月15日在“伟大的阿拉斯加州”举行。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随后确认了普京将前往阿拉斯加会见川普,俄方也期待美俄总统的下一次会晤能在俄罗斯举行,莫斯科已向美方发出了相应的邀请。回到上文所说的那个问题:普京与川普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为什么会定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而不是土耳其、阿联酋等第三国?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按照乌沙科夫的俄官方说法,美国与俄罗斯是近邻,俄方代表团只需飞越白令海峡就到阿拉斯加出席会谈。此外,俄美两国在阿拉斯加与北极地区存在经济利益交汇,因此在阿拉斯加举行备受期待的俄美总统会晤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其实要说起来,阿拉斯加确实与俄罗斯存在历史渊源。阿拉斯加曾经是俄罗斯领土,但在1867年被俄罗斯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不过由于当时阿拉斯加的各种矿产资源并未被探明,美俄这笔交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美国舆论嘲讽为“西沃德的冰箱”——西沃德正是当时同意从俄罗斯购买阿拉斯加的美国国务卿。有美俄这一历史渊源在前,阿拉斯加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阿拉斯加虽然是美国领土,但并非美国的政治中心。川普邀请普京赴阿拉斯加见面,则可以借此机会向美国国内宣传自己是站在主场地位与普京对话,堵住民主党对他的质疑。川普与普京对于普京来说,他作为俄罗斯总统却主动前往已成为美国领土的阿拉斯加见川普,尽管会透露出自己处于谈判“弱势地位”的意味,但俄罗斯与阿拉斯加的历史渊源,一定程度上能淡化普京的“客场劣势”,并向美西方展示俄方对话的诚意。从历史事件的象征性与隐喻来说,阿拉斯加曾在1867年被俄罗斯卖给美国,而8月15日则是二战日本投降日,现...
国际

美祭惩罚性关税 印度前副总统:能源安全不妥协

(中央社记者李晋纬、实习记者陈彻新德里10日专电)印度前副总统纳依度(M. Venkaiah Naidu)在美印关税争端升温之际表示,印度不会在国家战略与能源安全上妥协,面对外部威胁也不会退让,并批评美国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做法「不公平、不合理」。 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导,美国以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将于27日起对印度加征25%惩罚性关税。知情人士指出,印度正考虑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反制,以回应美国对印度钢铁、铝及相关制品征收50%关税。 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大幅增加自俄罗斯进口廉价原油,以支撑国内能源需求并抑制物价。纳依度指出,美国与欧盟仍持续进口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与化肥,却反对印度与俄罗斯的石油交易,「这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他并质疑,对盟友施加选择性关税,既不公平,也损害双边互信。 纳依度强调,印度不会屈服于任何威胁,将维护能源安全与国家利益。他形容印度是「主权且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必须根据自身需要决定能源来源,而不是受制于他国压力。 前白宫国安顾问波顿(John Bolton)则对美方策略提出警告,指出川普对印度加征第2轮关税原本意图打击俄罗斯能源收入,却可能促使印度在地缘政治上更靠近俄罗斯与中国,进一步影响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 纳依度说,印度正从全球第4大经济体迈向第3位,对全球GDP成长贡献达18%,远高于美国的11%,呼吁各国正视印度的民主与经济成就,并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推动国际关系。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