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9 9 月

國際

日本現存最長壽人瑞廣安美代子去世 享嵩壽114歲
國際

日本現存最長壽人瑞廣安美代子去世 享嵩壽114歲

日本現存最長壽人瑞廣安美代子29日去世,享嵩壽114歲。(圖擷自長壽排名網站LongeviQuest) 李欣潔/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天(30日)表示,國內現存最長壽人瑞、大分縣中津市的廣安美代子已於昨天(29日)去世,享嵩壽114歲。《產經新聞》報導,在廣安美代子過世之後,日本目前最長壽的人瑞為奈良縣大和郡山市114歲的賀川滋子。據了解,廣安美代子1911年1月23日出生於大分縣,和丈夫育有3個孩子。請繼續往下閱讀... 《共同社》報導,日本先前在世的最長壽人瑞為1910年9月1日出生、114歲的近藤ミネ,她在今年5月20月過世後,原本由1910年12月18日出生的臼井ます接過頭銜,但臼井於隔天(5月21日)自然老死,廣安美代子因此成為最高齡人瑞。 來源:自由時報...
川普準備動手! 再警告普廷停火:只剩10天
國際

川普準備動手! 再警告普廷停火:只剩10天

美國總統川普。(彭博)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9日再度警告俄羅斯總統普廷,在限期之內,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川普說,他給俄國「從今天起10天」時間,否則美國就將祭出關稅等措施。川普結束蘇格蘭訪問行程,29日返回華府途中,在空軍一號專機上向記者說,「從今天起10天」,「(期限截止後)我們將實施關稅等措施,我不知道那是否會影響俄羅斯,因為他(普廷)顯然地大概想讓戰爭持續下去」。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對普廷的最後通牒,原本為7月14日宣布的50天、即到9月2日截止,當時川普揚言,若普廷未在期限內與烏國達成和平協議,他將對俄羅斯課徵100%關稅,其幕僚並表示,可能對向俄購買油氣的國家實施次級關稅,即次級制裁;川普28日將此期限縮短為10到12天,並說他對普廷「非常失望」。《路透》指出,過去多次談到和普廷關係良好的川普,現在對莫斯科拒絕同意停火,已愈加感到氣餒,最新的期限意味著,之前一直對追加制裁猶豫不前的川普,準備好要採取行動。川普對普廷定出的最新期限,截止時間為8月8日。川普28日在蘇格蘭就表示,「沒有理由等待,我們就是沒看到任何進展」,他說,若與烏國和談一直沒進展,他就將對俄國、以及俄國能源買家祭出制裁,即次級制裁。 來源:自由時報...
德國動物園射殺12隻狒狒惹議 動保組織提起訴訟
國際

德國動物園射殺12隻狒狒惹議 動保組織提起訴訟

德國紐倫堡動物園因空間不足決定宰殺12隻狒狒。圖為抗議者。(美聯社)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德國紐倫堡(Nurember)動物園29日表示,因空間不足而宰殺12隻狒狒。民眾強烈批評動物園此舉,動物保護組織也對其提起刑事訴訟。根據《美聯社》報導,紐倫堡動物園2024年2月首次宣布,計劃宰殺已無空間容納的狒狒。該計劃招致動物保護組織批評,也引發動物園內部抗議。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倫堡動物園28日指出,將不得不開始準備宰殺狒狒。動物園29日上午宣布,當日將因未指明的「營運原因」關閉。德國警方聲稱,29日下午有7名抗議人士翻牆進入動物園,他們之後被拘留在動物園入口處。紐倫堡動物園不久後稱,已宰殺12隻狒狒。副園長貝克曼(Jörg Beckmann)補充,動物園選擇既非懷孕雌性狒狒也非用於研究的狒狒後將其射殺。這些屍體隨後被餵給園內其他掠食動物。紐倫堡動物園園長恩克(Dag Encke)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些屠殺是經過「多年考慮」後做出的決定。他主張,屠殺對維持健康族群數量至關重要,族群數量已超出動物園容納範圍,且無法以其他方式減少。動物保護權利組織指出,已對動物園管理層提起刑事訴訟。動物保護權利組織聲稱,屠殺行為違反動物保護法,且動物園在繁殖管理方面存在失誤。 野生動物保護組織(Pro Wildlife)發言人佐德羅(Laura Zodrow)稱,這起屠殺是可避免且違法的。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科學家警告:沉睡1.2萬年大地震斷層正在蘇醒

  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外海7月30日發生8.8強震,廣泛引發太平洋沿岸區域海嘯。全球各地都有蟄伏的斷層帶,潛藏可能不定時發生的風險。  《時代》雜誌30日報道,科學家認為,位於加拿育空地區(Yukon territory)的廷蒂納斷層(Tintina fault)正在蘇醒,這條長達1,000公里的斷層線從育空地區向西北延伸,直到阿拉斯加。  《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最新研究顯示,位於育空地區道森市或附近其他小鎮隨時可能遭大地震侵襲。這條斷層在過去1.2萬年來大多處於靜止狀態,但如今似乎蠢蠢欲動。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博士、研究主要作者芬利(Theron Finley)說:「近幾十年來,廷蒂納斷層沿線僅探測到幾次規模3—4的小地震,沒有證據顯示,它能引發大規模斷裂。」然而,他強調,近幾十年的觀察與地質紀錄顯示的情況截然不同,廷蒂納斷層的威脅遠比表面上看起來嚴重。  引起芬利及研究團隊興趣的,是在廷蒂納斷層靠近道森市一段長130公里的區段,這裡的地表特徵顯示,在較近的地質歷史,也就是第4紀時期(從260萬年前至今)——曾發生多次大地震。為了更深入了解,研究人員利用來自飛機、衛星和無人機的現有高解析度影像資料庫,而其中部分甚至採用了光達(lidar)脈衝雷射發射技術,繪製地表3D地圖,以詳細研究這段斷層。結果他們發現,在地表下隱藏的許多地質秘密。  在廷蒂納斷層的一處,他們發現了一個斷層崖(fault scarp),也就是地表斷裂並移動形成的嶺狀裂縫,該處地表位移達1,000米。而這是地震的明顯痕迹,根據斷層崖...
烏克蘭兵荒允60歲以上自願從軍 「爺爺軍團」做這些事
國際

烏克蘭兵荒允60歲以上自願從軍 「爺爺軍團」做這些事

日前在烏克蘭利沃夫市中心舉行的葬禮上,民眾下跪向在俄羅斯戰俘營中犧牲的12名烏克蘭士兵致敬。 (美聯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9日簽署一項自願從軍法案,允許60歲以上的烏克蘭公民,在戒嚴期間自願從軍。前提是必 須通過體檢,並獲得部隊指揮官的批准,可以簽署為期一年的服役合約,「爺爺軍團」將擔任非戰鬥和專業職務。 由於俄羅斯於2024年末對頓內次克州發動猛烈攻勢,烏克蘭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烏克蘭領導層試圖透過擴大動員範圍,並為志工提供新的激勵措施來緩解危機。早在去年4月,基輔將徵兵年齡從27歲降至25歲,今年2月,為18至24歲的志工推出了為期一年的合約,並增加了經濟獎勵。 根據新法,每位新兵都將接受為期兩個月的試用期,如果在此期間被認定不適合,合約可以被軍方提前終止。法律沒有規定服役年齡的最高限制,但戒嚴結束後,所有合約將自動失效。此外,軍官候選人還必須獲得總參謀部或相關軍事部門的批准。 「爺爺軍團」將有助於解決技術、後勤和支援部門的人員缺口問題,這些部門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的需求很高,相對地對年齡與體力的要求較低。 烏克蘭徵召「爺爺軍團」並非首例。二戰期間,英國就出現「爸爸軍團」(Dad\'sArmy)。由於英國的陸軍規模不大,又在1939年遇到德國閃擊戰的沉重打擊,英國本土的防衛變得相當吃緊,於是英國首相邱吉爾號召40至50歲的除役男人重返軍營,主要負責在英國本土防衛和後勤支援工作。 相較之下,烏克蘭現況比當年的英國還嚴峻,希望「爺爺軍團」擔任支援工作,也是無奈決定。 此外,俄羅斯克里姆林宮29日表示,俄羅斯仍致力於在烏克蘭實現和平。這是美國總統川普縮短俄烏和談期限以來,俄國首次予以回應。 川普先前給予俄羅斯50天期限,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但川普28日表示,新的期限是從28日起10至12天,還說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亭感到失望。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
平壤加派3萬兵力為俄軍撐場 烏媒分析:普廷和談前秀肌肉
國際

平壤加派3萬兵力為俄軍撐場 烏媒分析:普廷和談前秀肌肉

俄羅斯總統普廷(左)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北韓去年底派兵參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與俄軍共同作戰,烏克蘭官員近期評估認為,北韓可能已加派3萬名部隊,而且其作戰區域可能即將不再限於俄國與烏國接壤的庫斯克州。烏克蘭媒體引述分析家看法,俄國此舉意在和談前,展現作戰聯盟力量。《基輔獨立報》28日報導,華府「軍備管制與禁止核武擴散中心」政策主任艾拉斯(John Erath)指出,在華府試圖推動基輔和莫斯科和談之際,俄國可能會設法擴大在烏國共同作戰的聯盟,來「投射力量」;或許也會利用美國總統川普定出的和談通牒期限截止前,加強在烏國前線的攻勢。英國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俄國政治專家馬瑟斯(Jenny Mathers)認為,對外釋放強烈訊息之外,俄國更是出於內部兵力需求考量,「俄國目前其實非常需要地面兵力」。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韓去年底估計派出1萬2000名部隊,在庫斯克州與俄軍共同作戰,俄方直到今年4月在庫斯克取得勝利,才首次證實部署了北韓軍隊。根據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說法,這1萬2000人中,4000人陣亡。烏國執政黨「人民公僕黨」國會議員戈本科(Ruslan Gorbenko)說,「俄國在試圖不僅向川普、也向所有(美國的)歐洲夥伴傳遞訊息,將繼續這場消耗戰」。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事務主任克羅寧(Patrick Cronin)認為,對俄國來說,與北韓合作或許有助於降低莫斯科對中國搶走權力的憂慮,同時對過去幾乎完全依賴北京的平壤,擴大影響力;而對北韓而言,則可在與南韓、日本潛在衝突前,取得現代軍事技術,並擴大盟友圈。他認為,俄國可藉此向西方施加心理壓力,迫使其接受俄方訴求,在戰事不退縮下,在談判桌上換得利益,「...
警告以色列結束加薩人道危機 英首相:否則英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國際

警告以色列結束加薩人道危機 英首相:否則英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英國首相施凱爾29日表示,除非以色列採取實質性措施結束加薩地區的惡劣局勢,否則英國將會承認巴勒斯坦國。(路透)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加薩人道危機持續加劇,法國總統馬克宏24日表示,法國將正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引起國際關注。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29日表示,除非以色列採取實質性措施結束加薩地區的惡劣局勢,否則英國將會承認巴勒斯坦國。對此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強調,此舉猶如獎勵「哈瑪斯」(Hamas)的恐怖主義行為。綜合外媒報導,施凱爾28日在內閣會議的會後記者會中宣布:「除非以色列政府採取實質性行動來結束加薩的悲慘局勢、同意停火、承諾推動可持續的長期和平、重啟兩國方案等,否則英國將於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請繼續往下閱讀... 施凱爾發聲後,包括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約旦外交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秘書長謝赫(Hussein al-Sheikh)都對此表示歡迎。施凱爾的發聲呼籲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類似,馬克宏24日曾提到,法國將在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正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馬克宏直言:「法國決定承認巴勒斯坦國,因為這是中東和平的唯一方法。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對此則強調,施凱爾的決定宛如是對哈瑪斯殘暴恐怖主義的獎勵,他強調:「今天在以色列邊境建立一個聖戰主義國家,明天就會威脅英國,對聖戰恐怖分子的姑息行為永遠不會成功。」美國總統川普也提到,英國政府的決定是在「獎勵哈瑪斯」,美國並沒有打算效仿。川普說,基本上施凱爾和馬克宏是在說一樣的話,「但這沒關係,這不代表我必須同意他們」。 來源...
施壓川普政府拒賴清德過境紐約? 中國外交部這樣說……
國際

施壓川普政府拒賴清德過境紐約? 中國外交部這樣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路透) 劉晉仁/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披露,在中國強烈抗議下,川普政府做出讓步,拒絕我國總統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期間過境美國紐約,引發外界熱議。中國外交部今天(29日)針對此事做出回應。《金融時報》(29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稱,先前傳出賴清德擬於8月上旬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並將過境紐約,但北京多次提出強烈抗議,考慮到美中正在進行貿易談判,以及磋商「川習會」可能性,為避免激怒北京,川普政府決定做出讓步,拒絕讓賴清德過境停留紐約。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今天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記者向發言人郭嘉昆提問:「台灣總統賴清德將無法在訪問南美途中過境美國,顯然是過境紐約的計劃遭到了川普政府拒絕。中方是否曾就此事與美方溝通,要求美國政府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以及美國?」郭嘉昆首先糾正彭博記者,老調重彈稱「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沒有什麼『總統』!」接著他說:「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我要強調的是,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堅決反對台灣地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訪美。這一立場是一貫、明確、堅定的。希望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該消息曝光後,讓美國大批挺台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痛批,川普此舉只會讓外界認為美國政府懦弱,而中國也只會得寸進尺,在國際上加大霸凌台灣的力道。 來源:自由時報...
「台灣有事」兵推 要求美對中核嚇阻  日本官方否認
國際

「台灣有事」兵推 要求美對中核嚇阻 日本官方否認

圖為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菲律賓海舉行聯合演習。(法新社)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二十九日報導〕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美軍去年二月舉行「利刃」(Keen Edge)兵推演習,設想「台灣有事」將中國視為假想敵,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在演習中,要求美方以「核武」對中國進行嚇阻反制,這也是日美首次在官方的兵推演習中納入「核威脅」。不過,當事人吉田圭秀和日本防衛相中谷元今天均出面否認,並駁斥報導內容「毫無根據」。「利刃」兵推演習與「利劍」(Keen Sword)實兵演習,是美日重要年度雙邊演習,兩項演習隔年交錯進行,「利劍」主要是驗證「利刃」兵推的效果。去年二月舉行的「利刃」兵推,因為首次針對「台灣有事」的情境進行演練,並以電腦模擬演習以「中國侵台」為情境,後來經媒體曝光後,受到很大的矚目。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當時的關注焦點,包括首度將中國列為「假想敵」,以及日美政府以台灣有事為前提制定作戰計劃。儘管日本官方在事後澄清,演習並未設想任何特定國家或地區,但一般認為,這是日美對北京發出的政治訊號。共同社近日又根據多位政府相關人士的透露,指出「利刃」的兵推中,在台灣有事的初期階段,美軍在日本的西南群島和菲律賓進行部署,而在後期階段,中國暗示將對日美動用核武,吉田要求美方以核威脅反制,美方起初態度謹慎,但在吉田再三敦促下,美方表示贊同。這也是日美首次在官方的兵推演習中納入「核威脅」。吉田擔任統合幕僚長(相當於參謀總長)達二年四個月,日本今年三月成立的陸海空自隊「統合作戰司令部」,吉田是重要的推手,去年二月上旬舉辦「利刃」演習,日美也是首次以雙方均設有聯合指揮所的前提下進行,兵推過後的二月中旬他還因過勞住院。吉田預定8月1日卸...
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葛來儀:變相鼓勵習近平霸凌台灣!
國際

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葛來儀:變相鼓勵習近平霸凌台灣!

有英媒29日披露川普對中國讓步,拒絕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資料照) 劉晉仁/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29日)披露,美總統川普對中共做出讓步,拒絕我國總統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期間過境美國,引發外界熱議。對此,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直言,川普政府形同屈服,此舉變相在鼓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大對台施壓。先前傳出賴清德計劃於8月上旬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並將過境美國紐約,引發各界關注。但總統府昨天(28日)表示,考量到南台灣風災水患、對美關稅等情勢,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的行程安排。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今天《金融時報》引述3名熟悉內情的人士消息披露,實際情況是賴政府接到華府「無法訪問紐約」的通知後,才決定取消或推延這次行程。知情人士宣稱,中共一再對美方提出強烈抗議,考慮到美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貿易談判,以及磋商兩國元首面對面會談的可能性,為免激怒北京讓雙方關係再次急轉直下,川普政府決定做出讓步,拒絕讓賴清德過境停留紐約。對此,多次公開強調台灣淪陷將對美國利益造成重大衝擊的葛來儀錶示,川普政府這項決定讓她想到川普第一任期(2017/1/20至2021/1/20),時任美國務院亞太副助卿、川普今年上任出任命的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現已離職)黃之瀚(Alex Wong),當年訪台並在台灣某場會議上發表演講後,疑因挑動中方敏感神經讓川普「勃然大怒」,並推遲對台軍售。葛來儀直言,「川普應該勇敢地面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而不是屈服。通過暗示美台關係的某些方面是可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