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9 9 月

國際

國際

衛生當局:加薩戰爭死亡人數已突破6萬

加薩走廊(Gaza Strip)衛生部今天表示,以色列與管理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之間的戰爭在當地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突破6萬。這場戰爭已持續近22個月。 法新社報導,加薩衛生部的聲明寫道:「自從2023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侵略行動造成的殉道人數已增至6萬34人,傷者增至14萬5870人。」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 .coverstoryad { min-width:100% }
國際

川普揚言對俄國加征關稅、促俄烏停火 國際油價收高

美國總統川普重申可能對俄羅斯加征額外關稅,並表示俄國有10天時間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後,國際油價收高,西德州原油今天收盤站上每桶69美元,延續前一日漲勢。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9月結算價上漲1.50美元或2.2%,收每桶69.21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9月交割價揚升2.47美元或3.53%,收每桶72.51美元。
國際

彭博揭台灣關稅談判進度 傳美要求台灣比照日本加碼投資更多

彭博資訊報導,賴清德總統過去一周在政治上遭遇一連串挫折,包括「大罷免」失敗與傳出遭到川普政府拒絕下月的過境美國請求,而接下來的考驗將是美國設定的關稅生效期即將來臨。彭博引述的消息人士透露,在日本同意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後,美國正要求台灣對美提供更多投資。 彭博引述一位知悉協商情況的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川普團隊迄今僅向台灣提供了一個「最佳稅率關稅」承諾,但沒有給出具體的關稅稅率數字。這位消息人士補充說,台灣官員假定關稅稅率大約和日本的一致,也就是15%左右。 消息人士還補充說,在日本同意將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後,美國現在也要求台灣提供更多投資。 台灣談判代表已抵達華盛頓近一周,仍未有任何貿易相關的公告,市場對此感到擔憂。總統府未針對彭博的置評請求做出回應。 台灣官員正在拚命和時間賽跑,力求在周五(8月1日)最後期限到來前達成協議,以避免被美國徵收32%高關稅。如果無法獲得與日本等鄰國相同的稅率,賴清德政府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可能受到更多質疑。 延伸閱讀 整理包/一表看懂川普迄今關稅調整 盤點他想要的三大目標 整理包/美歐達成貿易協議:關稅15% 適用汽車、晶片 附帶數千億美元投資與採購 川普關稅戰始末一次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美國貿易代表稱還需與印度進行更多貿易談判

【彭博】-- 距離8月1日提高關稅大限僅剩幾天,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表示,仍需與印度就貿易協議進行「更多談判」。 格里爾周一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美方需要進行更多談判,以評估印度政府在達成貿易協議方面的決心。
國際

美國6月產品貿易逆差大減

隨著進口下降,美國6月商品貿易逆差大幅縮小,鞏固了經濟學家認為貿易可能是第2季經濟增長反彈主要推動力的預期。 商務部統計局29日公布,美國6月商品貿易逆差比5月減少10.8%,至860億美元(數字未經通膨調整),有別於路透訪調的經濟學家原估將擴大至982億美元。 美國6月進口額比5月減少115億美元(4.2%),降到2,642億美元,包含消費性用品的進貨減至2020年9月以來最低、工業品項的進口額滑落至2021年來最小、機動車輛進口也有所下滑;美國同期出口額則小幅減少11億美元(0.6%),減至1,782億美元。 今年第1季美國曾因進口商搶在川普實施關稅政策前大舉進貨,導致逆差激增,創紀錄地給國內生產毛額(GDP)造成4.61個百分點的拖累,使GDP換算為年率和前季相比萎縮了0.5%,預計第2季這一趨勢將大幅逆轉。 在6月貿易數字公布之前,亞特蘭大區聯邦準備銀行的GDPNow指數預測第2季GDP將增長2.4%,其中凈出口對GDP成長率的貢獻度將達3.31個百分點。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也預測GDP將增長2.4%。美國政府定於30日公布第2季度GDP初值。 不過,隨著第1季進口的商品成為庫存,企業出售這些商品導致庫存下降,可能將使商品貿易逆差縮小對GDP的提振有所打折。 在川普不斷變動的關稅說詞下,美國製造商前途仍將遭受挑戰,儘管若干美國貿易夥伴已達成協議,仍有不少國家面臨關稅豁免期周五即將結束的大限。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台灣關稅是15%左右?彭博:川普已給「最佳稅率」但未明確標識數字

彭博資訊29日報導,賴清德總統在過去一周接連遭遇多起備受矚目的政治挫敗,重創其國內外的領導威信。隨著美國關稅談判截止期限逼近,情勢恐將進一步惡化。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川普團隊已向台灣提出「最佳稅率關稅」,但未明確標識具體數字。 賴總統推動國內政策的能力26日因「大罷免」投票以壓倒性失敗收場而遭遇重挫,隨後就有消息傳出,原訂8月初出訪中南美洲友邦,且擬過境美國紐約與達拉斯的行程,遭美方拒絕。 彭博指出,雪上加霜的是,台灣官員仍在與8月1日的最後期限賽跑,試圖避免美方對台課徵32%關稅。若未能爭取到與日本等鄰國相當的關稅待遇,恐將進一步加深外界對賴清德與美國之間關係的疑慮。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團隊至今僅向台灣提出「最佳稅率關稅」,但未明示具體數字。該人士補充指出,台方官員推測該稅率為日本獲得的15%左右。在東京承諾提供5500億美元投資基金後,華府也向台北要求更多投資。 總統府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彭博報導,賴清德總統在四年任期餘下的時間裡,面臨艱巨挑戰。民進黨在執政近十年之後,隨著中國大陸對台軍事威脅升高,推動進一步增加國防預算面臨遭遇更大阻力。與此同時,川普專註於與中國達成協議,外界也開始質疑川普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成什麼樣的條件。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庄嘉穎(Ja Ian Chong)表示,賴清德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美貿易談判,以及川普政府是否會對北京讓步,從而損害台灣利益。庄嘉穎說,這將為賴總統及其政府帶來更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美媒:美台關稅協議可能取決美中談判 台灣思考「新單打獨鬥時代」 賴總統過境議題 美財長:與美中貿易會談無關 彭博揭台灣關稅談判進度 傳美要求台灣比照日本加碼投資更多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Cadence Design 承認違規對華銷售並支付巨額罰款

【彭博】--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對相關指控表示認罪,承認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向中國國防科技大學銷售硬體與軟體。 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荷西的晶片設計工具製造商表示,已就美國司法部和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提出的案件達成和解,並因此計入了1.406億美元的一次性支出。
國際

貿易樂觀情緒降溫 亞股走勢分歧

隨著美國貿易協議近期帶來的樂觀情緒逐漸降溫,投資人如今將目光轉向即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並且關注聯準會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亞洲股市今天收盤走勢分歧。 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7日與歐洲聯盟(EU)達成貿易協議,各界認為這好過關稅僵局,但觀察家指出,川普這次對歐盟商品祭出15%關稅,仍遠高於先前的關稅稅率。 在此之前,美國上周也與日本達成類似的貿易協議,但仍引發對於經濟前景的諸多疑慮,汽車製造商尤感不安。 SPI資產管理公司(SPI Asset Management)策略師殷尼斯(Stephen Innes)指出:「(美國)對歐盟及日本進口商品統一課徵15%關稅,或許幫助市場避免走向懸崖,但這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殷尼斯提及:「隨著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如今達到18.2%…全球貿易壁壘依然高築。較高風險雖未引爆,但其對全球經濟的潛在衝擊也仍未消失。」 投資人也關注未來幾天密集的財報及經濟數據發布,包括科技巨頭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Meta和亞馬遜(Amazon)財報,以及美國經濟成長及新增就業數據。 另一方面,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即將在本周召開政策會議,即便通膨依然頑強,川普仍持續施壓聯準會要求降息。 美股昨天曆經走勢平淡的一天,但標準普爾500指數及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仍創新高,亞洲股市今天收盤則是走勢分歧。 東京、香港、新加坡、馬尼拉及台北股市收跌,但上海、雪梨、首爾、威靈頓、雅加達股市收漲。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美中貿易談判時 美企代表團赴北京會見中國工信部長

美中正在瑞典展開第3輪經貿會談,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辛柏文率領的美國企業代表團,今天則在北京會見中國工信部長李樂成。中國工信部說,與會代表針對在中國經營情況與該部有關單位溝通,但沒有提到雙方是否談及美中貿易戰。 香港南華早報27日報導,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組織安排的美國企業高級代表團,本周將訪問中國,並由該會董事會主席、聯邦快遞(FedEx)執行長辛柏文(Raj Subramaniam)領軍。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這一代表團將與中國官員會面,目的可能是為了重啟美中之間關於商業上的討論。但這項報導並沒有提到,中方將由哪一名官員會見這一代表團,也沒有提到雙方可能討論的具體內容。 中國工信部官網今晚公布,李樂成今天在北京會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辛柏文率領的美企代表團,雙方就裝備機械、智慧型製造等領域進行了交流。與會美企代表並就在中國經營發展的情況,與該部有關司局進行溝通。 根據中國工信部公布內容,這個美企代表團至少有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Inc.)、奧的斯全球公司(Otis WorldwideCorporation)、蘋果公司(Apple Inc.)等代表與會。 據公布,李樂成說,希望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為中美產業合作和經貿往來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鼓勵更多美企「投資中國、紮根中國」,積极參与中國「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互利共贏」。 李樂成向與會美企代表說,中國工信部將「一如既往」為外企做好服務保障,致力於維護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秩序,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根據這項公布,辛柏文表示,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將繼續致力於促進美中經貿關係健康發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法重申兩國方案是以巴唯一解方 吁承認巴勒斯坦國

法國外交部長巴霍今天在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持的聯合國會議上表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除「兩國方案」外別無選擇;不過這場會議遭以色列抵制,美國也斥為噱頭。 法新社報導,巴霍(Jean-Noel Barrot)在為期3天的會議揭幕時表示:「只有政治性的兩國解決方案才能滿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活在和平與安全之下的合理願望。我們別無選擇。」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數天前宣布,他將於今年9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此言引發以色列與美國的強烈抗議。 巴霍說,其他西方國家也將在會議期間表明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意願,但他並未說明哪些國家將這樣做。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理穆斯塔法(MohammadMustafa)在會議開始時說,「所有國家都有責任立即行動」,呼籲國際協助巴勒斯坦建國。 他懇請全球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隨後要求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交出加薩走廊(Gaza Strip)控制權和武器,作為終結以哈戰爭協議的一環。 法國希望英國跟進承認巴勒斯坦國。逾200名英國國會議員本月25日表態支持,但首相施凱爾(KeirStarmer)說,承認巴勒斯坦國「必須涵蓋在更廣泛的計劃內」。 根據法新社資料庫,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目前至少有142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當時由英國託管的巴勒斯坦分割成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以色列隨後於1948年建國。 數十年來,多數聯合國成員國都支持兩國方案,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共存。 然而,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已延燒逾21個月,加上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持續擴張屯墾區,以國官員還宣布并吞佔領區的計劃,有些人擔心,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巴勒斯坦國已無立足之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