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9 9 月

國際

國際

美商務部長:川普關稅8/1上路 美中協商持續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今天表示,總統川普要求各國全面開放市場,新關稅8月1日上路,之後各國以新標準行事。他強調,美中協商是另外的事,中國以外各國必須在8月1日執行新稅率。 美國與多國進行中的貿易協商將於31日終止,8月1日對等關稅如期上路。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美國財經頻道CNBC針對過去數月的談判表示,許多國家已決定對美國產品開放5成或3成市場,但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接受,他要更開放,對方於是增加到75%,但川普還要更多。美國對協議項目非常清楚,就是「全面開放市場」。 盧特尼克指出,川普要確認美國民眾生產的商品能夠對外銷售,他厭煩多年來各國對美不公平不對等待遇,他要改寫80年來錯誤的貿易政策,現在就著手去做。 他強調,談判桌上仍有還在考量的協議,川普很清楚他可以設定稅率與金額,然後各自行事。他多次重申,眼前有許多建議,他會決定是否接受,例如印度提出的協議,這都由川普決定。幕僚向他提供意見,貿易夥伴提出各國的版本。 盧特尼克說:「各國通常緩慢回應要求,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沒人願意倉促行事,但各國還是得依川普步調行動。川普用沒人能想像的速度,6個月內改變了世界。」 川普政府7月初向多國送出8月1日的新關稅信函,當中大部分國家稅率接近4月初公布的數字,情況特殊的巴西高達50%。盧特尼克早前曾說,8月1日為最後期限,但仍開放繼續協商。 美中第3輪瑞典談判結束,雙方同意繼續維持較低關稅90天,美方仍需川普同意。盧特尼克指出,美國有專門的中國談判團隊,美中協商是另外的事。中國以外各國必須在8月1日執行(新關稅)。 他說:「8月1日是設定新關稅的日子,之後依此標準各自努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縮短俄烏和談期限 克宮宣稱仍致力和平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天表示,俄羅斯仍致力於在烏克蘭實現和平。這是美國總統川普縮短俄烏和談期限以來,俄國首次予以回應。 川普(Donald Trump)先前給予俄羅斯50天期限,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但川普昨天表示,新的期限是從28日起10至12天,還說他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感到失望。 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Peskov)表示:「我們注意到川普總統昨天的聲明。特別軍事行動(SVO)仍在持續。」俄國以「特別軍事行動」這個詞來稱呼其對烏克蘭的進攻。 培斯科夫也指出,在川普發表上述評論後,俄國放緩了與美國修復關係的努力。 他說:「我們希望看到更多互動,我們對此有興趣。為推動關係向前發展,雙方都需要提供推動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歐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歐政商界不滿 歐元走貶

歐盟與美國本周達成貿易協議後,歐洲政商界不滿聲浪此起彼落,德國和法國雙雙警告歐盟經濟將受創,粉碎該協議將讓跨大西洋關係回穩的希望。投資人押注歐美貿易協議將衝擊歐元區經濟,拖累歐元29日盤中貶至一個月多低點。 歐元兌美元28日貶值1.3%,寫下兩個多月以來最大單日貶幅,29日盤中再貶0.6%至1歐元兌1.1519美元,是6月23日以來最低。相較之下,在歐盟可望和美國達成協議帶動下,歐元上周升至近三年高點。 歐盟上周末同意接受大多數銷往美國商品課徵15%關稅,一旦協議生效,歐盟對美商品課徵的關稅平均稅率應會跌破1%。布魯塞爾當局也表示,將採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並加碼投資6,000億美元。 德國總理梅爾茨起初讚許歐美貿易協議「成功」化解貿易衝突,但如今對該協議看法似乎由好轉壞,認為歐美貿易協議將重創德國、歐洲和美國自己。法國總理白鬍也批評歐美達成貿易協議是「黑暗的一天」。...
國際

確定了!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美中繼續延長關稅休戰

美中已同意延長關稅戰休兵期,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29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表示,中美雙方將繼續推動美國已暫停的24%對等關稅部分,以及中方的反制措施繼續如期展期。至於延到何時則未透露。 他還說,雙方就彼此關注的重大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以及具有建設性的交流,也將持續密切溝通。 延伸閱讀 中美瑞典會談結束 陸官員:雙方推動暫停對等關稅與反制措施展期
國際

泰國預計泰柬停火後美國將提出「非常有利」的貿易協議

【彭博】-- 泰國代理總理普譚表示,在同意根據美國支持的和平倡議結束與柬埔寨的邊境武裝衝突後,泰國預計,川普政府將向泰國提出一份「非常有利」的貿易協議。 在泰國和柬埔寨聯合宣布「立即無條件」停火數小時後,普譚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進行了通話。
國際

日媒稱美日「台灣有事」兵推提及核武 防衛大臣否認

日媒報導,日本自衛隊與美軍去年以「台灣有事」為前提舉行兵棋推演,據稱自衛隊制服組最高指揮官、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曾要求美方以核武威嚇中國。對此。防衛大臣中谷元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有關該次演習的討論內容,報導並非事實」。 共同社報導,在2024年2月舉行、利用電腦的模擬演習「利刃」(Keen Edge)中,首次把「核威嚇」納入演習劇本。 琉球朝日放送報導,在該次演習中,設想在「台灣有事」(台海發生緊急事態)初期階段,美軍進駐南西諸島以及菲律賓等地,等情勢進展到最後階段時,中國會發表暗示動用核武的言論。在兵推中,美方起初態度審慎,但是吉田要求對方以「核威懾」進行對抗,最終雙方達成一致立場。 對於日媒報導,中谷今天表示,「報導中提及,日美在演習中的相關討論並非事實」,予以否定。他並以演習內容為機密為由,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此外,共同社也報導,防衛省計劃在2026年3月之前,把長距離飛彈「12式地對艦誘導彈能力向上型」部署在熊本縣的駐屯地。該款長距離飛彈未來也考慮部署在沖繩縣宇流麻市的勝連分屯地。 對於長程飛彈的部署地點,中谷今天在記者會上只表示「尚未決定」。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中美展開第二天談判 探討延長關稅休戰協議

【彭博】-- 美國和中國大陸官員開始第二天的談判,旨在將關稅休戰延長至兩周後將屆的截止日之後,並探討如何在維護經濟安全的同時維繫雙邊貿易關係。 中國大陸副總理何立峰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斯德哥爾摩時間上午10:30前抵達,這是中美不到三個月內的第三輪會談。這次會談的議程包括針對一些議題留出更多時間,包括出口管制和就芬太尼販運相關的徵稅,以及中國大陸購買受制裁的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等問題。
國際

傳川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 裴洛西:危險的訊號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拒絕賴清德總統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美國聯邦眾院前議長、眾議員裴洛西(Nancy Pelosi)28日在臉書上做出批評,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代表美國在面對台灣議題上,可以被霸凌到噤聲。 裴洛西指出,美國參眾議院數的跨黨派議員數十年來,依照台灣關係法,堅定支持台灣的民主。 裴洛西表示,美台關係攸關全球和地區的安全,也攸關到美國的經濟,確保台灣海峽的商業暢通,同時攸關美國的道德,永遠支持民主勝過獨裁。 裴洛西說,藉由川普政府阻止台灣的民選總統出訪過境紐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戰勝了美國的價值、安全和經濟;裴洛西說,希望川普拒絕賴總統過境,不代表美國對台政策將做出危險的改變。 延伸閱讀 外媒爆料:川普政府拒絕賴總統過境紐約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揚言若貿易談不攏 將對印度加征最高25%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揚言,若美國與印度無法達成貿易協議,將對印度銷美商品加征最高25%的關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記者問及印度是否會被徵收20%至25%的關稅時,川普回答:「是的,我想是這樣。印度是我的朋友。」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28日對美國財經媒體CNBC表示,與印度遲遲未定的貿易協議,還需要雙方進行更多討論。 葛里爾說:「他們表示有強烈意願開放部分市場,我們當然願意繼續與他們對話。但我認為我們需要與印度朋友進一步磋商,才能了解他們的企圖心有多大。」 川普在近期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堅持要求各國對美國開放先前封閉的市場。然而,美印雙方尚未指出具體的爭議點,而印度商務部長上周對於在川普自訂8月1日期限前與美國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川普尚未對印度發出像對其他十多國那樣的關稅信函。川普4月2日宣布調高印度銷美商品關稅至26%,不久後隨即暫緩實施這些「對等」關稅。 延伸閱讀 美中延長對等關稅寬限期?美財長:川普將做最後決定 貿易協議的代價黑白分明 盧特尼克:就是要完全開放市場 美國與中國大陸關稅談判結束 川普:談判非常好 今年內「川習會」有譜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一年不只四季!   倫敦政經學院研究:人類製造出霧霾、垃圾季
國際

一年不只四季! 倫敦政經學院研究:人類製造出霧霾、垃圾季

去年11月印度的霾害。(路透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人類活動正改寫地球的自然氣候規律。英國《每日郵報》28日報導,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近期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現在地球每年循環出現的春、夏、秋、冬之外,多了「霧霾季」和「垃圾季」,這兩個人為造成的季節,正打亂生態系統,危及公共健康。研究團隊分析數十年衛星影像、氣象資料與地方通報紀錄後,提出這兩個新的季節。現在東南亞,霧霾季從6月開始,持續到9月間,大多數是因部份地區以焚燒清理田地的傳統「火耕」法,引發的有毒霧霾,影響鄰近國家長達數周。印度北部則是發生在每年冬季,雨季結束、農民焚燒稻草,加上排燈節,都加重霾害。北美也因野火季愈加長、更熱、更嚴重,霧霾更頻繁發生,加州好發野火的季節,已不再局限於一年中最熱的幾個月,而是從春天就開始,延長到12月。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新季節是「垃圾季」。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隨著季風轉向,海流將數量驚人的海漂塑膠垃圾衝上印尼峇里島岸上;類似情況也在菲律賓、泰國出現,甚至美國東岸佛州到北卡羅來納州,也因墨西哥灣流和其他洋流,帶來垃圾和漂浮廢棄物,尤其是夏季期間。研究人員也以「消逝」、「心律不整」(arrhythmic)和音樂中突顯強、弱音的「切分」(syncopated)等辭彙,形容傳統自然氣候規律的改變。有的季節正在消失,如安地斯山與洛磯山脈等高山,冬季降雪顯著減少;有的是季節失序,例如春季太早來、夏季太長,使歐洲地區的動物繁殖和冬眠期提早數周開始;「切分季」則是季節特性變得更劇烈,如歐洲夏季因極端熱浪而變得更熱、更難預測。這份在《環境地理學進展》(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Geography)期刊發表的報告警告,季節模式改變,導致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