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國際

國際

川普稱風電與太陽能不利電網 德州經驗顯示並非如此

美國總統川普宣稱,快速部署太陽能發電與風電,使美國電力供應陷入不穩,也帶動電價高漲,為其終結再生能源補貼的舉措提供依據。 然而,根據路透見到的申報文件與電價數據,全美使用最多再生能源的德州電網,可靠性不僅大幅提升、電價也低於全國平均。相較下,一些大幅仰賴化石燃料發電的地區電網,除了可靠性出問題、電價也高漲。 德州主要電網營運商德州電力可靠性理事會(ERCOT)於上月6日的報告預估,在8月的用電量高峰,僅有0.3%的機率會發生輪流停電,遠低於對去年8月的估算值12%。另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最新的月度報告,德州住宅與商業用戶的電價約為每度電10美分,比全美平均低24%。 德州已投資規模龐大的電池儲能設施,以儲存過剩的風電、太陽能等電力。根據路透見到的ERCOT資源充足性報告,這些儲能設施可在有必要時釋出電力,大幅降低今年停電的機率。 ERCOT表示,自2024年夏季以來,已新增近5百萬瓩(GW)的儲能裝置能量,使總儲能裝置容量突破8 GW,預料未來五年內將有174 GW的裝置容量連接電網。 此外,仰賴化石燃料的電網,則無法逃避供電穩定性與電價上漲的問題。美國最大區域電網PJM Interconnection所提供的電價已上漲、供電穩定性也下降。 俄亥俄州公民公用事業委員會常務董事布洛克說,該電網就像生鏽的老皮卡,「而我們卻不斷施加各種壓力」。德州經驗顯示,再生能源有利於電網的穩定性。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威脅對巴西征50%關稅 魯拉下令退回通知函、揚言反課50%

美國總統川普9日公布第二波關稅稅率通知函,其中對巴西商品徵收的稅率最高、達到50%。巴西則威脅報復,揚言對美國商品徵收同樣的50%關稅,為一場迅速升溫的貿易戰拉開序幕。 衛報與美聯社10日報導,在川普函告將對巴西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並指控該國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發動「獵巫行動」一天後,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接受當地新聞媒體《Record》採訪時表示,巴西可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申訴、提議展開國際調查,並「要求解釋」。 他強調:「但最重要的是國會通過的對等法案(Reciprocity Law)。」這項新立法旨在保護巴西免受關稅攻擊。 魯拉表示,希望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但如果與美國的談判失敗,他將啟動對等法案。他說:「若無法談成,對等法案就會啟動。如果他對我們徵收50%的關稅,我們也會對他徵收50%。尊重是好事。我喜歡給予,也喜歡獲得尊重。」 美聯社另指出,魯拉已下令外交官,若川普的通知函送達位於巴西利亞的總統府,就予以退回。衛報提到,川普聲稱巴西與美國的經濟關係「絕非對等」,但魯拉在當天發布的聲明中表示,此一說法「並不準確」。他還表示,針對美國提高關稅的行為,巴西「將予以回應」。 魯拉10日一早召集部長開會,討論政府應如何應對川普的關稅威脅。魯拉幕僚長辦公室表示,將成立一個研究小組來決定如何回應。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一位不具名巴西外交官員透露,在關稅實施正式之前,魯拉不太可能宣布任何報復措施,「我們直到8月1日都還有時間」。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當年痛毆台灣電子業,如今步入懸崖邊:三星「滅台計劃」遭反噬?

作者/林 妤柔 近期的三星似乎陷入停滯狀態,不僅晶圓代工業務追不上台積電、DRAM 霸主地位拱手讓給韓國對手 SK 海力士、先進位程良率更面臨大挫敗,最新消息還稱德州廠延後啟用。面對這些困境,三星積極調整公司策略,誰還記得十幾年前的三星曾發下豪語要打擊台灣,甚至祭出「滅台計劃」(Kill Taiwan)。 三星啟動滅台計劃,最終目標狙擊台積電、鴻海 遙想 2012 年,三星透過「滅台計劃」,狠狠痛擊台灣的 DRAM、面板、LED 產業,連當時最知名的品牌宏達電(HTC)都受波及,下一步更是狙殺台灣科技龍頭台積電與鴻海。 《今周刊》做過「三星滅台計劃解密」專題,計劃共分四部曲,最開始包裹 DRAM、快閃記憶體(Flash)等一起出售,瓦解台日 DRAM 聯盟,重挫台灣 DRAM 產業;再來是全面抽單、向美國司法部坦承聯合壟斷,將台灣面板業「連根拔起」;第三部曲是透過整合台灣供應鏈,打探台灣晶圓代工業的實力,並關鍵零組件和行銷策略夾擊,最終擠下「台灣之光」宏達電。 最後一部曲,三星決定獵殺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和全球代工龍頭鴻海,如高薪挖角,製程良率快速追上台積電,三星來勢洶洶也讓當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各種場合強調三星是「可畏的對手」。 激烈競爭後,三星迅速成長茁壯、氣勢如虹,但似乎忘了歷史總會重演。當它以輾壓之姿俯視供應鏈,中國紅海勢力、韓國競爭同業,都悄然蓄勢待發、伺機而動。 風水輪流轉,三星差點反被中國紅海淹沒 然而,在十幾年過後,科技產業變化快速,三星近年不斷遭遇挫折、氣勢已失,現在正努力重回曾經的霸主寶座。 首先在 DRAM 領域,三星 2019 年因錯誤判定市場不會顯著成長,解散了當時的 HBM 小組,因此進展落後同業 SK 海力士,而在 AI 浪潮的推波助瀾下逐漸擴大差距。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年第一季數據顯示,曾經的「萬年老二」SK ...
國際

黃仁勛訪問中國大陸前 傳於10日先見川普

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慧(AI)晶片巨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將於今天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黃仁勛翌日將啟程前往中國訪問。 路透社報導,黃仁勛與川普會面,時值輝達收盤市值今天首次突破4兆美元之際,鞏固它作為華爾街最受追捧股票之一的地位。 雙方會談細節尚未公布,消息人士拒絕透露會談議程。彭博率先報導今天這場會面。 輝達和白宮均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黃仁勛先前曾批評川普政府4月實施的出口管制,這項管制阻止輝達銷售為中國市場特別打造的H20晶片,黃仁勛稱中國市場為「邁向全球成功的跳板」。 川普政府管制晶片出口的政策,導致這家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第1季銷售額損失25億美元,預計第2季銷售額將損失80億美元。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中國科研船頻出入台灣東岸、關島海域!紐時曝背後意圖
國際

中國科研船頻出入台灣東岸、關島海域!紐時曝背後意圖

中國遠洋科研船去年開始研究關島附近海域,向陽紅6號(見圖)上月仍在關島海域活動。(圖擷自中國國務院網站) 蔡百靈/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中國科研船隊的探勘範圍越來越廣,經常在台灣東部海域行動,去年更大量在關島海域出沒。《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專家由船隻精準、密集與平行的航線判斷,北京搜集的海床資訊有可能作為軍事用途,包括在太平洋部署水雷,或進一步追蹤美軍潛艦。紐時指,中國科研船隻3年前進出區域仍以中國的海岸線為主,如今已在關島西太平洋地區頻繁活動,搜集的資訊可能在與台灣及美國衝突時發揮作用。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關注中國海洋事務的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瓊斯(Bruce Jones)表示:「中國追趕的速度之快令人震驚,至少在規模上是如此。」他補充,中國「正積極將海床視為戰略空間並試圖取得領導地位」。紐時分析海洋資訊業者Starboard Maritime Intelligence提供的數據稱,中國遠洋科研船隻在台灣東岸,以及距離關島約400公里的東西側海域進行研究,共軍視上述3個區域為戰略要地。專家認為,中國科研船以精準、平行及密集航行模式在3個區域活動,符合搜集海床資訊的研究方法,有利於未來的軍事行動。Starboard數據顯示,中國「向陽紅6號」與其他6艘科研船隻,配備聲納與海床取樣設備,去年曾25次以平行航線通過台灣東海岸。同一時期,科研船也在關島海域進行研究,部分船隻離開後直線駛往台灣東岸,有的船隻在上月恢復關島東部海域的行動。中國媒體報導,遠洋科研船「探索一號」配有先進聲納、可潛至6英里深海的探索器,即時傳遞海床資料;科研船同時配有無人駕...
國際

烏克蘭需要愛國者飛彈 魯比歐:盼說服北約國提供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9日在馬來西亞接受訪問,魯比歐表示,烏克蘭需要更多愛國者飛彈,美國希望說服部分北約國家提供他們的愛國者飛彈給烏克蘭。 魯比歐8日出發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外長會議等一系列會議,這也是魯比歐上任以來首次訪問亞洲。 魯比歐在受訪時表示,西方國防生產能力有狀況,指不只是美國,歐洲也是如此;魯比歐也說,烏克蘭需要更多的愛國者飛彈,許多歐洲國家都擁有愛國者飛彈,但他們都不希望提供,「我希望這可以改變」。 魯比歐說,如果烏克蘭當真受到歐洲各國的重視,那歐洲國家理應願意分享他們不需要使用的飛彈。 魯比歐說,美國希望能夠說服部分北約國家提供愛國者飛彈給烏克蘭。 此外,美國日前暫停提供烏克蘭部分武器,魯比歐也對此做出說明,他表示,暫停的目的是為了盤點庫存,並非停止供應武器給烏克蘭,也非美國武器出現短缺;魯比歐說,盤點是為了確認美國有足夠的庫存,以因應美國在中東基地的防禦,以及美國對印太盟友的義務。 魯比歐說,大部分提供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都沒有暫緩,並按照期程供給烏克蘭。圖為位於波蘭的愛國者飛彈發射架。(路透資料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雞生蛋或蛋生雞?川普「TACO」交易的邏輯有問題

美股「恐慌指數」降到接近今年最低點,標普500指數則盤旋在紀錄高點附近,顯示市場對美國總統川普猛揮關稅大刀的顧慮已消退。但分析師警告,華爾街此刻盛行的「川普總是畏縮」(TACO)交易,背後的邏輯有一重大破綻。 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CBOE VIX)已摔至16,遠低於約20的長期均值。同時,衡量美國公債市場預期波動率的類似指數,也接近三年來最低水準。人工智慧(AI)晶片超級明星輝達(NVIDIA)市值9日一舉突破4兆美元,則率領科技股上攻。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川普本周宣布一連串關稅措施之時,包括對進口銅重課50%關稅、未來對製藥業課的稅率上看200%,並公布對22國加征的對等關稅,其中日本和菲律賓稅率都比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稅率還要高。 但Raymond James華盛頓政策分析師米爾斯說:「到頭來,沒人真的預期這些關稅大多數會生效。市場仍押注TACO交易。」 市場信心滿滿恐讓「TACO交易」破功 HSBC多元資產策略主管凱特納說:「我再也不在乎關稅了。」他指出,5月12日是重大轉捩點,當天美國與中國大陸敲定協議,大幅降低對彼此加征的關稅,引爆投資資金迴流風險性資產。 不過,另有投資人警告,正是當前市場上這種信心滿滿的氣氛,可能讓「TACO交易」破功。 假如投資人普遍押注於川普會畏縮,那就意味著市場處變不驚。而市場對任何關稅消息都淡定以對,則意味著4月初「解放日關稅」引發債市強烈反彈的那種壓力不復存在,也就沒人可逼迫川普修正可能傷害經濟和企業獲利的政策。 米爾斯說:「一旦你需要市場反應來迫使政策改弦易轍,這就變成一場危險的遊戲。這是市場版的『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 另類投資公司Unlimited執行長艾略特在X平台上發文說,TACO現在已成市場「共識」,且已「充分反映在目前的價位上了」,但「問題是,除非市場大跌刺痛他,否則他不會...
國際

Grok AI 最晚下周導入特斯拉

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發表貼文表示,Grok AI最晚將於下周開始在特斯拉車輛上提供服務。先前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車輛將導入AI機器人Grok,但並未公布具體時間表。 業界人士指出,儘管馬斯克先前曾表示會將AI技術應用於特斯拉車內體驗,但這是他首度針對Grok導入特斯拉的確切時間表做出具體承諾。 雖然Grok近期因爭議內容陷入風波,在爭議尚未平息之際,馬斯克仍加速推動Grok導入特斯拉車系,顯示有意加快xAI與特斯拉深度整合的腳步。 一名特斯拉技術分析專家近期流出Grok車用語音助理的特斯拉內部測試畫面,首度曝光完整操作介面與功能細節,包括支援自然語言互動、提供多種語音人格選擇等,未來可望取代現有的語音控制系統。 特斯拉目前的語音指令系統雖能應付車內基本操作,但面對較複雜的自然語言仍偶有誤判,全新升級的智慧語音助理傳將導入Grok模型,全面提升語意理解與回應能力,可即時處理多樣化指令。 Grok傳出在特斯拉上提供三種聲線與多樣化的人格風格,滿足不同駕駛情境需求,讓車主依據心情與使用情境,自由切換與AI的互動方式。...
國際

X 平台人事地震 執行長閃辭

社群平台X執行長的雅卡理諾(Linda Yaccarino),9日閃電宣布辭任執行長一職,離開執掌兩年的職位,她未透露辭職原因,但她認為,X平台在她任內實現了「歷史性的業務轉變」。 雅卡理諾在X發文說:「經過兩年精彩的旅程,我決定辭去X執行長一職。」「在你們(指員工)改變全世界時,我會繼續為你們加油打氣。」 在與xAI合併後,雅卡理諾近幾個月來的前途不明,對投資人來說,AI的成長潛能,比雅卡理諾所負責、利潤較低的社群媒體業務更為重要。 知情人士說,去年,在馬斯克支持下,X聘請串流平台Tubi前財務長班奇擔任財務主管,取代雅卡理諾先前指派的人手,之後班奇在成本問題上向雅卡理諾施壓,兩人經常發生衝突。 在2023年5月獲馬斯克聘任前,雅卡理諾原先在NBC環球電視台擔任主管,當時,馬斯克已解僱或流失約七成五的X員工。她接任執行長後,肩負挽回廣告主的任務,在馬斯克反覆無常的內容審核政策與自身驚世駭俗的發言下,引發廣告主大量流失,他們擔心自家產品與仇恨言論或暴力內容一同在網路上顯現。 雅卡理諾向關係親近的人士說,隨著近期一些廣告主迴流,加上合併後X對營收貢獻的比重縮小,讓她覺得現在是離職的好時機。 金融時報另指出,政治因素或許也是雅卡理諾離職的因素。在馬斯克與川普反目成仇之際,作為一名堅定的共和黨人,雅卡理諾仍是堅定的川普支持者。 另外,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的低軌衛星網路服務星鏈,在9日獲得印度太空主管機關核發為期五年的執照,結束了三年的漫長等待,也掃清在印度上路營運的最後一項障礙。 星鏈是第三家獲得印度衛星網路服務執照的企業,前兩家分別是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的OneWeb、以及本地的信實集團。星鏈接下來將需要取得政府頻譜,建設地面基礎設施,並透過測試展現其技術符合印度當局的安全規範。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9日還表示,旗下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服務範圍...
國際

保守黨團內部意見分歧 范德賴恩不信任投票難過關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天面對極右派議員發動不信任投票,一般雖認為成功機率微乎其微,但已暴露支持者間的磨擦,以及對其領導風格的不滿。 法新社報導,歐洲議會議員將於當地中午(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0時)左右在史特拉斯堡進行投票。 提出此動議的是歐洲議會極右派羅馬尼亞議員皮佩雷亞(Gheorghe Piperea),他批評范德賴恩在COVID-19疫情期間與美國藥廠輝瑞(Pfizer)之間的簡訊往來缺乏透明度,當時歐盟正就購買疫苗一事與輝瑞談判。 然而皮佩雷亞的挑戰不太可能成功。 雖然得到了一些左翼團體和部分極右翼政黨的支持,其中包括匈牙利民族主義總理奧班(ViktorOrban)的政黨。但皮佩雷亞所屬的黨團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ECR)內部出現了分歧。這個黨團中的最大派系,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的政黨表示,將支持范德賴恩。 議會中最大的兩個黨團,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團(EPP)和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團(Socialists andDemocrats)也拒絕支持這項動議。動議若要通過,需獲得全體議員2/3的票數支持。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