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會與日、韓敲定貿易協議嗎?克魯曼:這回賭 TACO 可能錯了
美國總統川普自詡「交易藝術家」,但這位談交易高手自4月宣布、後又暫停「解放日關稅」以來,僅勉強與英國、中國大陸和越南談妥三項貿易「協議」。其餘國家今後能依循此模式,順利在未來三周半與美國簽署協議,讓關稅戰落幕嗎?經濟學者克魯曼不表樂觀。
川普嚴苛的對等關稅原本暫緩至7月9日為止,但7日又延到8月1日午夜後生效,給貿易夥伴國進一步談交易的緩衝時間。總計自4月2日宣布「解放日關稅」迄今,川普2.0政府只敲定三樁貿易「協議」,與原本宣稱90天內搞定90份協議的目標差遠了。
與英、中、越敲定的是貿易「協議」嗎?
況且,嘉信理財分析師桑德絲指出,已敲定的三項協議稱不上是正式貿易「協議」,頂多只能說是「貿易框架」,因為傳統上雙邊貿易協議需費時18個月簽訂、付諸實施要再花40到45個月。所以,美國與英、中、越雙邊貿易安排其實仍懸而未決。
按英美貿易框架,美國降低對英國汽車製造商徵收的關稅,並且讓英國飛機產品豁免於新關稅,換取英國承諾向美方擴大採購牛肉、乙醇和工業產品。
英國為何率先與川普敲定協議?英媒評論指出,英國這麼「一個相對小型的開放經濟體,軍事和安全上又依賴美國,自然願意把握機會爭取簽一份法律上不具約束力的協議,並以無傷大雅的牛肉和生質乙醇配額,換得保護國內汽車和鋼鐵出口商。他們雖屬小眾,政治勢力顯著」。
美越簽的文件更接近一份「妥善」的協議:對越南出口直接課20%關稅,對轉運貨物重課40%(顯然沖著中國大陸而來)。問題是,越南去年只進口價值130億美元的美國製品,經濟規模較小也較窮,能掌握的談判籌碼遠不如經濟富強、且與美國建有重要軍事聯盟的日本和南韓。
至於川普宣稱與中國大陸簽定的「協議」,其實只是讓雙方關稅戰降溫罷了,況且川普政府至今尚未公布協議細節,而北京方面,據美媒披露,對美企的稀土出口仍不予放行。
因此,這三項貿易「協議」,不是簽字的並非大型貿易夥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