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國際

國際

影/波音又出事!疑起落架故障失火冒煙 173名乘客驚險逃生畫面曝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機26日發生故障,準備起飛時發現起落架出問題,機上乘客被迫緊急疏散。根據社群影片可見,機身前方底部疑似失火,冒出濃濃黑煙,同時有多名乘客順著氣墊滑梯滑出逃生,過程中不少人不慎栽跟頭,足見情況急迫,令人膽戰心驚。 根據美聯邦航空總署,美航編號AA3023航班原定26日下午1時12分由丹佛飛往邁阿密,不過在34L跑道起飛期間疑似遭遇起落架故障,機上173名乘客與6名機組員緊急疏散。 根據社群流傳影片,當時飛機前半底部可見火苗燃燒,並冒出陣陣黑煙,另一邊乘客緊急逃生,有家長急忙一手抱著孩童、一手拿行李,還有人順著氣墊滑梯逃生時驚惶不慎栽跟頭,眾人到地面後紛紛快跑離開現場,可見情況急迫。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現場有5人受傷併當場接受治療,另有1人被送往當地醫院,所幸傷勢屬於輕傷。 目前仍不清楚起飛時究竟發生什麼問題,不過美航一名發言人表示,飛機其中一個輪胎出現維修問題,必須停飛接受檢查。 這起事件造成丹佛機場超過200架航班延誤,該公司另已安排乘客於稍晚改搭另一架飛機前往邁阿密。 影片https://www.instagram.com/p/DMlclAmuLNj/美國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機26日發生故障,準備起飛時發現起落架出問題,機上乘客被迫從氣墊滑梯緊急疏散。圖/截自highlymigratoryfishing在IG的影音...
國際

法國中部拉力賽車輛意外衝出賽道 3名觀眾喪生

法國當局今天表示,在法國中部舉行的1場汽車拉力賽中,1名22歲女賽車手駕駛的車輛衝出賽道,導致3名觀眾不幸喪生。 法新社報導,這起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11時左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9時),地點位於法國中部小鎮昂貝爾(Ambert)附近。 根據檢方說法,撞到觀眾的寶獅(Peugeot)208改裝車女駕駛和51歲女性副駕駛皆已被送往醫院,兩人並無生命危險。 不幸罹難的觀眾則包括年齡分別為70歲和60歲的兄弟,以及1名44歲男子,其中2人當場身亡,另名男子送醫後傷重不治。 檢察官表示,撞擊力道「非常猛烈」。事故現場的賽道兩側都是玉米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灌水國防預算? 義大利興建軍民兩用跨海大橋遭抨擊
國際

灌水國防預算? 義大利興建軍民兩用跨海大橋遭抨擊

義大利即將在本土和西西里島之間興建一座跨海大橋,所需經費劃入國防開支,但批評者認為這只是徒增軍費的借口。(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義大利有意在相隔美西納海峽對望的本土和西西里島之間,興建「美西納大橋」,但預計將135億歐元(約4670億台幣)經費劃入國防預算,受到各界抨擊。然而,負責興建計劃的廠商保證,西西里大橋的軍事意義並非紙上談兵。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25日報導,美西納海峽最窄處僅3.1公里,但一直沒有跨海大橋。義大利政府去年1月終於批准跨海大橋的建設計劃,並由美西納海峽公司(Stretto di Messina)拿下設計、建設與營運特許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國政府將經費計入國防開支,受到批評者抨擊,認為這座橋在軍事用途上毫無意義,只是羅馬當局假裝增加國防預算的手段。對此,美西納海峽公司澄清,該橋的軍事構想並非無稽之談,「美西納海峽大橋計劃從一開始,就旨在滿足民用交通和武裝部隊的戰略機動需求」。該公司補充道,目前的設計允許大橋能讓坦克等重型軍用車輛通行。基礎設施部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表示,負責審批大型計劃的政府機構將在7月底前批准美西納大橋計劃。義大利長期以來一直是北約組織(NATO)軍費不足的國家,去年國防支出僅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49%,遠低於北約先前設定至少佔GDP2%的目標。更糟的是,上個月北約峰會同意設立新的軍費目標,即到2035年國防支出佔GDP的5%,以應對俄羅斯日益增長的威脅。將美西納大橋視為軍事支出,將使義大利更容易達到要求。不過,該計劃仍必須符合北約標準。美西納海峽公司表示,美西納大橋符合歐盟的「軍事機動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加強車輛和軍事人員在跨歐洲交通網...
國際

歐記者觀察罷免:台灣公民勇氣應啟發所有民主國家

台灣今天舉行全國大罷免投票。自由比利時報25日刊登駐台記者曾樂昂文章,稱「台灣的公民勇氣應啟發所有民主國家」,認為世界應看見台灣人對抗威脅的動員力。他表示,罷免結果將決定台灣命運,可謂今年全球最重要選舉。 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25日刊登比利時駐台獨立記者曾樂昂(Julien Oeuillet)以「台灣人的公民勇氣應該要啟發所有民主國家」為題的文章,並以第一視角觀察台灣今天舉行的全國「大罷免」。 他指出,台灣時常出現在媒體上,但都是因為不好的原因。只要中國軍方的一點動作,或是美方的一些發言,就會引發大量危言聳聽的猜測。「反之,當台灣民主展現活力與創造力時,國際媒體卻視而不見」。 自由比利時報的文章寫道,西方民眾遺漏的事情,就是台灣公民正組織一場罷免民選代表的大型運動。在這場撼動台灣的大型民主運動中,公民團體收集了必要的簽名,發起罷免31名立法委員的議案,約佔立法院委員總數的4分之1。 報導表示,台灣擁有許多比利時人以及歐洲人夢寐以求的機制,即有權請願「罷免」民選議員,將他們免職並舉行新的選舉。被罷免的立委不得參與補選,若政黨想保住席次,則需推舉新的候選人。 文章向比利時讀者解釋,10年來,民進黨在全國大選中屢獲勝利,其中很大原因是人民不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恐嚇戰略。 然而,由於民眾對民進黨執政8年的疲倦感,以及對經濟政策的期待,國民黨及其盟友贏得2024年立委選舉。「這也不令人吃驚,和所有自由民主政體一樣,當租金上漲而薪資停滯時,輪替是常見的制裁方式」。 記者曾樂昂分析,大罷免的主因,是選民不滿立委推出的一系列備受爭議的國防、預算、文化和媒體法案,認為將削弱台灣韌性,使北京獲利。 他在文中特彆強調公民力量,以及「花一整個下午在收集簽名的志工」。記者觀察,很多都是女性,且是母親。 「這些對生活方式的徹底威脅令她們感到震驚,她們在人行道上搭建簡單...
國際

加拿大台僑返台投票:在海外更能感受中國威脅

加拿大台灣僑民熱烈支持罷免運動,不僅許多人主動簽連署書,還有人特地回台灣投票。儘管結果不如預期,但他們說「沒有放棄的選項」,身在海外更能感受到中國威脅,所以「反共護台」的信念可能比住在台灣的人民更強烈。 大溫哥華台灣同鄉會會長吳清桂不僅春天時努力響應「楓起來霸爆」活動,夏天回台灣也積極投入罷免運動的義工陣營。在台灣的她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很失望,但不會絕望。」 她承認這次罷免運動沒有獲得中間選民的認同,所以失敗了。「做台灣人很辛苦,我奮鬥了幾十年還未看到島嶼天光,會覺得遺憾,但在台灣和加拿大的罷免運動中都看到由年輕人主導的力量,又覺得很欣慰。」 年輕一代的加拿大台灣社區領袖巴如玉也是特地算好時間回台灣投票。她坦言自己是「家族異類」,「只有我投同意票」。 親友都住在台灣的她很理解為何海外僑民比住在台灣的人更有護台意識。「因為在海外才會常常遇到直接被挑戰或貶低你台灣身分的情況」。 她說:「你公開說自己是台灣人,可能遇到有人嗆聲;你一拿出國旗,也可能有人來挑釁;你想要邀請一些加拿大政治人物來參與台裔社區活動,他們總有『禁忌』;甚至申請加拿大護照時,你會發現出生在台灣的人和其他加拿大人,在『出生地』的欄目設計是不同的。」 為了照顧母親,原本定居加拿大多年的范瓊文帶著讀高中的孩子回台灣居住一段時間了,她發現住在台灣更容易受到中國滲透影響而渾然不知。「台灣人太依賴Line所發送的訊息,擴散效應又很快,我很驚訝一些看起來就是『假新聞』的消息,連我的至親好友也習慣性地接收,完全不予查證」。 她認為這次運動擴大了孩子的政治思考維度,進一步認識台灣民主的可貴。「最近我們在台灣觀賞了『看不見的國家』紀錄片,孩子對身分認同產生了興趣,也會從加拿大的角度來思考和台灣的連結性」。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口腔健康醫學院台裔教授山人幸琪說,這次由草根力量推動的罷免行動,本身就具有「成功」的意...
國際

川普:泰柬同意迅速停火 美期待與雙方完成貿易協議

泰國與柬埔寨爆發激烈衝突之際,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接連與兩國領導人通話後表示,雙方已同意立即會面並迅速達成停火。川普還說,兩國也希望重返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桌,他期待和雙方達成貿易協議。 外電報導,泰柬歷時已久的邊界爭端24日升級為激烈交火,雙方動用戰機、火砲、戰車與地面部隊;雙方多年來最血腥的戰鬥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布多則貼文表示,他先後與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泰國代理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通話,要求雙方停火。 他還說,美國碰巧正在和泰、柬兩國進行貿易磋商,但若兩國持續交火,美國就不願和任何一方達成協議。 川普在最新一則發文中寫道,泰、柬雙方都希望立即實現停火與和平,也期盼重回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桌。美國認為,在雙方衝突停止之前,這並不合適。 目前人在蘇格蘭訪問的川普來回與泰、柬領導人通話後表示,雙方已同意立即會面並迅速達成停火,最終實現和平。 他也說:「期待與雙方完成我們的貿易協議!」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8月1日屆滿,各國持續與美談判,盼降低關稅衝擊。川普先前分別在發給泰國、柬埔寨的關稅信函中寫道,預計8月1日起,將對兩國輸美商品課徵36%關稅。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加薩走廊民防當局:以色列攻擊多地釀11死

根據加薩走廊民防當局說法,以色列今天在當地的軍事行動合計造成了11人死亡。這塊巴勒斯坦地區受戰爭摧殘已達21個月余。 加薩走廊(Gaza Strip)民防當局發言人巴薩爾(Mahmud Bassal)告訴法新社,其中有4名身亡的巴勒斯坦人是在北部的加薩市(Gaza City)黎瑪區(Rimal)遭到空襲。 加薩走廊民防當局還指出,有1名死者是在加薩市西北方遭到射殺,當時「以色列部隊朝等待人道援助的人群開火」。目擊者告訴法新社,當地有數千人聚集等待物資。 加薩走廊民防當局又說,另1名男性死者是在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unis)附近遭到無人機打擊身亡,還有1人則是在加薩走廊中部的布賴吉(Al-Bureij)難民營死於砲火。 以色列軍方面對法新社詢問時表示,將就這些事件進行查看。 以軍另發布聲明說,他們持續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殺死了1個「恐怖主義小組」的數名成員,這些人放置1枚爆裂裝置鎖定打擊以色列士兵。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的貿易協議只能活到明年6月?投銀:會被最高法院判定違法

投資銀行Piper Sandler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直接說,美國總統川普與各貿易夥伴談出來的貿易協議是違法的,預期被告上法院後,在明年6月之前就將遭最高法院否定。 Piper Sandler在研究中分析了正在進行的法院訴訟與相關立法授權,得出結論:川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來實施廣泛關稅與雙邊協議的作法,遠遠超出了國會賦予的權力。 Piper Sandler的分析師團隊推估,相關訴訟在最高法院以9比0裁定川普敗訴的機率,比勝訴機率更高。 川普的全面關稅法律戰,先前在下級法院已經遭遇阻力。5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一致裁定川普不當引用IEEPA,論點缺乏說服力,案件目前上訴中。5月29日,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官康崔拉斯也作出裁決,認為IEEPA根本不賦予總統徵收關稅的權力,並下令立即撤銷部分關稅,不過命令目前暫緩執行,正在等待上訴結果。 上訴法院將在未來數月陸續做出裁決。以法院系統的訴訟時程,Piper Sandler估計在明年6月之前,川普關稅會被最高法院否定。 至於川普和各國談判關稅後所簽的貿易協議,像是最新談定的美日貿易協議,也不足以彌補川普關稅合法性的法律缺陷。 Piper Sandler強調,徵收關稅與簽署國際貿易協定的最終權力屬於國會,而非總統;未經國會批准的行政協議不具法律效力。而若是確定川普原本就不具備徵收這些關稅的權力,那他和各國談的貿易協議就無關緊要了。 不過各貿易夥伴要真的不再被川普全面加征關稅,恐怕沒那麼快就能實現。因為川普政府的律師團已擬有「B計劃」,準備援引其他法律依據纏訟,而司法程序總是相當緩慢。 延伸閱讀 擬周日和歐盟主席會面 川普:歐盟須用錢買更低的關稅 川普:歡迎用錢換低關稅 日本巨額投資是「簽約獎金」 Fed 大樓修繕費超支怪鮑爾?川普提高關稅才是重大禍首 $(document).read...
國際

濟州航空空難最新調查:撞毀前一具發動機仍可運作

根據韓國調查人員最新報告,去年12月,濟州航空(Jeju Air)一架客機在遭遇鳥擊後緊急迫降撞毀前,機師關閉其中一具發動機,原可使用另一具受損較嚴重但仍可運作的發動機繼續飛行。 路透社報導,這架波音737-800客機原本可以依靠受損較嚴重的引擎繼續飛行,卻在未放下起落架的情況下以機腹著陸的方式降落在務安國際機場(MuanInternational Airport),飛機衝出跑道,撞上裝有導航設備的水泥牆,造成機身起火,機上18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除兩人外全部遇難。 調查人員尚未就這起韓國本土最嚴重的空難提交最終報告,但有關飛機兩具發動機的資訊已開始浮現。 根據調查人員7月19日備妥、路透社看過但因罹難者家屬抱怨而未公開的更新報告,鳥擊後,左發動機受損程度小於右發動機,但左發動機在鳥擊發生19秒後即已關閉。 右發動機出現了喘振(surge),並冒出火焰和黑煙,但調查人員在這份5頁的更新報告中表示,「已確認該發動機仍能產生足以維持飛行的推力」。這份更新報告還包含飛機失事後兩具發動機的照片。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