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9 8 月

國際

國際

聯合國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額增逾8.7兆元

聯合國今天公布,在美國進口激增和歐洲聯盟(EU)出口增長推動下,全球貿易額今年上半年增長約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8兆7360億元)。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經濟學家尼吉塔(Alessandro Nicita)表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以全面性關稅引燃商業戰爭,今年上半年全球貿易仍較去年下半年增長約1.7%。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聲明指出,「但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地緣政治緊張和全球成長趨緩的徵兆,對今年下半年貿易構成風險。」 尼吉塔指出:「美國進口大幅成長是由於關稅實施前的預先安排,即美國企業在4月5日關稅生效前囤積貨品。」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報告,服務方面的貿易仍是成長「主引擎」。 全球貿易今年第一季成長約1.5%,第二季預計成長至2%左右。 報告指出:「已開發經濟體今年第一季成長超越開發中國家,扭轉近期有利於全球南方國家的趨勢…這項轉變由美國進口增加14%和歐盟出口成長6%所帶動。」 然而,開發中國家進口下降了2%。 根據報告,貿易失衡「在過去4季擴大,美國貿易逆差增加,中國和歐盟的順差則持續擴大」。川普稱貿易失衡是他全面實施關稅措施的原因。 報告指出,包括鋼鋁在內的新美國關稅「已增添貿易碎片化的風險」。 不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稱「復甦的跡象仍在」,但將仰賴「政策明確性、地緣經濟發展與供應鏈的適應能力」。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路透:德總理梅爾茨擬上任首訪中 最快10月成行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預定下半年率企業高層代表團展開任內首趟中國行,最快可能10月訪問中國。 報導說,在美中因貿易關稅產生摩擦的背景下,梅爾茨此行將對鞏固兩國關係具有重要象徵意義,尤其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也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之一。 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中國企業希望在德國擴大投資,梅爾茨此行可能有助於修復先前中德緊張的關係。最快可能10月成行,但尚未確定,細節可能會變。 德國總理髮言人不願置評。中國外交部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本月稍早曾訪問歐洲,為本月稍後歐洲聯盟(EU)與中國領導人峰會鋪路,其中一站到德國柏林。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表示,兩國外長討論了俄烏戰爭、台灣議題以及中東危機。 中德關係密切,尤其德國汽車製造商在生產和銷售上高度依賴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 中德關係在德國前任政府時期走下坡,時任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多次批評北京,形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者」、中國是競爭對手。 雙方摩擦點仍在。德國外交部今天召見中國大使,抗議中國軍方近日以雷射瞄準一架參與歐盟紅海任務的德國偵察機。 梅爾茨到目前為止也公開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同時避免全面對峙。 他今年稍早強調對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擔憂,同時承諾減少德國對世界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依賴。 與此同時,習近平呼籲梅爾茨深化合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陸「出口禁令」形同虛設?美國繞道進口關鍵金屬 轉運手法大起底

儘管大陸2024年底宣布嚴格限制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與石墨等關鍵礦產,然而美國買家仍透過泰國與墨西哥繞道轉運,而根據海關與航運紀錄,至少有1家大陸企業涉入其中。 路透報導,大陸在銻、鎵與鍺等戰略金屬的供應上具壟斷地位,這些金屬廣泛應用於電信、半導體與軍事技術。2024年12月3日,在美國加強打壓大陸晶片產業後,北京啟動出口禁令,禁止上述金屬出口至美國。 然而,貿易數據顯示,美國的採購模式出現「第三國繞道轉運」(transshipment)現象,大陸官員也承認這種狀況存在。 包括2家美國企業高層在內的3位業界人士證實,過去數月他們仍透過特定通路,從大故取得這些受限金屬。 根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自去年12月至今年4月,美國自泰國與墨西哥共進口了3,834公噸氧化銻,幾乎超過過去3年總和。而大陸海關數據也顯示,泰國與墨西哥今年一舉躍升為大陸銻產品的前3大出口市場。相較之下,這2國在2023年,即在陸方實施禁令的前1年,甚至未進入前十大出口地。 顧問公司RFC Ambrian指出,泰國與墨西哥各自僅擁有1座銻冶煉廠,其中墨西哥的冶煉廠還是今年4月才重新啟用,且這兩國均無大規模的銻礦開採作業。 儘管禁令生效,美國對銻、鎵與鍺的進口量不減反增,今年可能回升至甚至超過過往水準,但進口價格也大幅上漲。 數位貨運監控平台Publican的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齊昂(Ram Ben Tzion)表示,數據明顯顯示出轉運模式,但目前仍難以追蹤特定企業涉入。他指出:「我們觀察到固定且一致的繞道模式,大陸企業在規避出口限制方面極具創意。」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法律並未禁止企業購買來自大陸的銻、鎵或鍺;大陸企業若取得出口許可,也可將相關金屬銷往其它非美國市場。 美企Gallant Metals執行長帕克(Levi Parker)透露,他每月仍可自大陸取得約200公斤鎵,但基於潛在...
國際

日美關稅談判進入延長戰 汽車產業為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8月1日起將向日本徵收25%對等關稅,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天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40分鐘電話會談,對於日本關稅從4月公布的24%又被上調1個百分點表示遺憾。他強調,未來談判重點在汽車產業。 朝日電視台報導,代表日本與美方協商關稅事宜的赤澤亮正表示,「美國政府已經要對日本徵收附加稅,現在又宣布進一步調高稅率,真的令人感到非常遺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新的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實施日期從7月9日延後至8月1日,這也代表談判期再次被延長。美國也表示,視日本方面的回應內容,有可能重新評估信函內容。 赤澤強調,在今後的談判中,汽車產業「將是關鍵之一」,「如果在這個領域沒辦法達成共識,整體關稅協議就無法達成」。他表示將持續推動協商,但訪問美國的具體時間尚未公布。他從4月以來已經7度訪美。 這次新增關稅不涵蓋已經被課徵專項關稅(如汽車、鋼鋁材)的品目,對個別產品課徵的關稅仍優先於新發布的關稅稅率適用,並非疊加課徵。舉例而言,8月1日後日本、韓國出口至美國的汽車仍適用25%的關稅,而非課徵50%的關稅。 不過,日本國民民主黨代表(黨魁)玉木雄一郎誤認為疊加,在社群媒體X發文說,「汽車關稅可能會達到50%」,在社群媒體引發恐慌。這番發言立刻遭到政府官員、自民黨議員等人的批評、糾正。他最終刪除貼文,道歉稱自己「過於輕率」。 赤澤說,他和盧特尼克談話時也說到這件事,「我告訴盧特尼克,日本在野黨代表說汽車關稅會達到50%,他回答我,那是不可能的吧」。 赤澤表示,「換句話說,作為一個政黨的代表,發表這種可能對股市帶來巨大影響的言論之前,應該多加思考。老實說,這種誤解真的很麻煩,應該多注意。希望大家切勿混淆,任何人這麼說都是在傳播假訊息,務必留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
國際

IBM推出新一代晶片伺服器 有助簡化企業AI部署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今天宣布推出新一代的資料中心晶片和伺服器。新系列的能源效率將優於競爭品牌,同時也可協助企業更輕鬆地將人工智慧(AI)部署於營運流程。 路透報導,IBM的Power11晶片今天問世,這是2020年以來IBM針對其Power系列晶片的首次重大更新。 這款晶片在資料中心市場的競爭對手包括英特爾(Intel)和超微(AMD)的產品,特別是在金融服務、製造業和醫療保健等專業領域。 IBM的Power系統就如同輝達(NVIDIA)的AI伺服器,採用晶片與軟體整合的設計。 Power系統部門總經理麥佛遜(Tom McPherson)表示,總部位於紐約阿蒙克市(Armonk)的IBM利用這種緊密的整合技術,提升可靠性和資安保護。 Power11系統將於7月25日上市,軟體更新期間不需要任何計劃性關機,每年的非計劃關機時間平均也僅略多於30秒。 此外,Power11系統還可在1分鐘內檢測並回應勒索軟體(ransomware)攻擊。 IBM計劃在今年第4季整合Power11與其去年推出的AI晶片Spyre。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南韓政府人道考量 送返6名海上獲救越界北韓人

南韓統一部今天表示,已送返先前乘船越過北方限界線(NLL)、被南韓政府發現後救起的6名北韓民眾;由於北韓政府始終未就相關問題回應,6人自行搭乘船隻北上與北韓警備艇接觸。 韓聯社引述官員說法表示,統一部秉持人道主義精神,與相關單位合作,確保能安全且迅速地將這些北韓人送返,過程中也多次確認6人的個人意願。 這6名北韓民眾中2人是在3月7日從西海漂流南下,4人在5月27日從東海南下越過NLL,被南韓政府發現後救起,6人在接受調查過程中始終表達希望返回北韓的強烈意願。 統一部表示,送返北韓的6名北韓民眾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8時56分左右乘船越過NLL,9時24分許與北韓警備艇接觸。 統一部說明,從西海漂流南下的船隻經檢查後確定無法修復,在6人全數同意下,共同搭乘從東海漂流南下的船隻返航。 南北韓聯絡管道目前為斷絕狀態,為協助6名北韓人返北,南韓政府透過聯合國軍司令部聯絡北韓,也透過媒體報導宣傳相關訊息,但北韓政府始終未回應。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西班牙法國野火延燒 數萬人受影響

(中央社西班牙克塞爾塔/法國那邦8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南部持續受極端高溫影響,西班牙與法國兩地陸續爆發森林野火,數萬居民受到波及。 路透社報導,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Catalonia)塔拉戈納省(Tarragona)爆發大規模野火,延燒近3000公頃,火勢仍未完全控制住。當局已下令逾1萬8000名居民留在室內,並緊急撤離數十人。 大火於昨日清晨自塔拉戈納省的偏遠山區爆發,強風與崎嶇地形阻礙救火行動。風速一度飆至每小時90公里,增加撲救難度,目前已有逾300名消防員與軍方部隊持續投入救援。 附近村民則徹夜難眠,76歲居民韋勒達(RosaVeleda)表示:「我們非常害怕、哭聲不斷,因為火已經燒到家門口了。昨晚風把火和煙吹過來,我們根本無法離開房子。太可怕了,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 當局則稱已成功攔阻大火越過埃布羅河(EbroRiver),避免災情擴大。 法新社報導,法國南部那邦(Narbonne)爆發森林大火,火勢迅速延燒,面積達2000公頃。大火導致通往西班牙的A9高速公路一度封閉,部分居民被迫緊急撤離。超過1000名消防員通宵奮戰,火勢仍未完全受控,已有6戶人家受損。 起火點位於那邦南方一處酒庄,因熱浪過後植被乾燥,加上強風助長,火勢迅速擴散。目擊者表示,火焰高達數十公尺,稱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大火。 氣象單位指出,西班牙6月創下歷史最高溫紀錄,法國則剛結束為期16天的熱浪,與2003年造成上萬人死亡的熱浪同樣嚴重。 科學家表示,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使極端高溫的強度、時長及頻率增加,導致更多森林火災。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社群平台X稱印度下令封鎖路透帳號 控新聞審查制

社群平台X今天表示,印度政府上周直接下令X封鎖超過2000個帳號,其中包括2個屬於路透社新聞帳號,X公開痛批印度「持續存在新聞審查制度」。 路透社報導,印度用戶本月5日無法瀏覽兩個路透社新聞帳號@Reuters和@ReutersWorld,僅看到一則訊息說「為因應一項法律要求」,路透社帳號「在印度存取受限」。 路透社帳號6日晚間恢復運作,但其他帳號狀況不明。 X今天的聲明與印度新聞局(Press InformationBureau)發言人周末的說法互相矛盾。發言人當時說,沒有任何政府機構要求封鎖路透社帳號。 X在貼文中表示,「2025年7月3日,印度政府根據資訊科技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t)第69A條規定下令X封鎖印度境內2355個帳號,其中包括@Reuters與@ReutersWorld等國際新聞機構帳號。不遵守規定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資訊科技法第69A條允許印度政府「為了印度的主權和完整、國防和國家安全利益」而阻擋公眾取得內容。根據這條規定發布的命令屬於機密。 X還說:「鑒於這些封鎖令,我們對印度持續存在新聞審查制度深感擔憂。X正探索所有可行的法律途徑。」 路透社無法確定這項封鎖要求具體針對哪些內容,以及帳號停權原因。 印度資訊科技部在聲明中表示,政府7月3日「沒有發布任何新的封鎖令」,但未說明是否在此日期之前發布過封鎖令。 資訊科技部說,印度政府無意封鎖任何知名國際新聞頻道,包括路透社,同時已於周末致函X,要求解除路透社帳號封鎖。 資訊科技部還說:「X不必要地利用程序中涉及的技術細節,並未解除對這些網址的封鎖。」 X在聲明中表示,在「公眾強烈抗議」後,印度政府已要求X恢復@Reuters和@ReutersWorld的許可權。 路透社主帳號在全球擁有超過2500萬個跟隨者;帳號Reuters World則約有71.8萬個。 X長久以來與...
國際

馬克宏批評貿易戰 吁歐洲同時排除對美中過度依賴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展開對英國的國是訪問,下午在國會發表演說指出,歐洲必須在科技、經貿等領域加強投資和合作,強化自身實力,避免對美、中兩國形成過度依賴,對美、中皆有必要「去風險」(de-risk)。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說,他不會在美、中之間畫上等號,畢竟法國與美國有較強的盟友關係,但他敦促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認清現實」,若歐洲不合作建構堅實的(經貿、科技等)價值鏈,減少或避免在人工智慧、量子科技、太空、能源、生物科技、安全事務、國防產業等戰略關鍵領域對美、中兩國的過度依賴,則歐洲的未來不容樂觀,甚至恐面臨「慢速死亡」(slow death)。 馬克宏繼續語氣略帶激昂,就歐洲既對中國、也對美國「去風險」的必要性指出,一方面,產能過剩和過度補貼對公平貿易明顯構成威脅,且破壞許多價值鏈(value chains)的穩定性、製造新的依賴關係;另一方面,歐洲面對的是「貿易戰」。 針對「貿易戰」,馬克宏說,這是再清楚明白不過的決定:不再遵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馬克宏這番話普遍被詮釋為在不點名的情況下,批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稅戰和貿易戰。 川普曾在4月揚言對歐洲聯盟(EU)課徵稅率為20%的「對等關稅」,並痛批歐盟的成立是為了「搞垮美國」。不過,歐盟與美方交涉後,川普今天表示,雖然歐盟直到最近都對美國很差、「甚至在許多方面比中國還糟糕」,但歐盟現在已十分友好,美方可能2天後將發信通知歐盟新的關稅稅率。 馬克宏今天演說強調,歐洲別無選擇;若歐洲各國希望為下一代建構永續未來,就必須排除對美、中的「雙重依賴」。他說,歐洲期待見到開放的世界、期待合作,但不要依賴。 除了經貿和科技,馬克宏也呼籲歐洲各國對社群媒體採取作為,以抗衡美中影響力。馬克宏也提到俄羅斯在網路空間的惡意干預和錯假訊息活動,亦即在同一個脈絡下,檢視美、中、俄對網路和社群...
尹錫悅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審查 最快今晚決定是否收押
國際

尹錫悅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審查 最快今晚決定是否收押

南韓前總統尹錫悅9日將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審查,結果最早將於當天深夜或次日凌晨出爐。(路透資料照) 蔡百靈/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前總統尹錫悅9日將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審查,審查結果最早將於當天深夜或次日凌晨出爐。據《韓聯社》報導,負責調查內亂叛國案的南韓獨立檢察組(下稱獨檢組)日前提請法院批捕尹錫悅。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將於9日下午2時15分起進行逮捕必要性審查,尹錫悅將親自出庭。請繼續往下閱讀... 獨檢組指控尹錫悅5項罪名,包括涉嫌濫用職權妨害行使權利罪、教唆他人濫用職權罪、動用特殊手段妨害執行公務罪等。尹錫悅去年12月3日發布戒嚴令前,僅召集部分國務委員進行簡短通報,被控妨害其餘9名委員行使審議權;為彌補戒嚴法律漏洞,事後編製戒嚴令文件並將其銷毀;指示公報首秘室發言人對外媒宣傳,「戒嚴合理正當」;指使總統警衛處阻撓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對其執行拘留令;教唆時任總統警衛處處長採取措施,妨礙偵查機關調閱共謀內亂人員的加密通話記錄。《韓聯社》分析,獨檢組將在法庭上強調尹錫悅犯下破壞法治和司法秩序的重罪,有必要對其進行逮捕。尹錫悅方面則將主張獨檢組指控的罪名不成立。9日下午審查結束後,尹錫悅將前往京畿道義王市的首爾看守所等待結果。今年1月19日,尹錫悅曾因涉嫌帶頭髮動內亂被捕,後於3月8日因法院決定撤銷對其採取的羈押措施而獲釋。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