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8 8 月

國際

國際

美司法部:義大利應美國請求逮捕一名中共黑客

美國司法部星期二(7月8日)宣布,義大利7月3日應美國請求逮捕了33歲的中國公民徐澤偉(Xu Zewei),根據星期二解封的一份有九項控罪的起訴書,徐澤偉與同案被告、44歲的中國公民張宇(Zhang Yu)在2020年2月和2021年6月期間捲入了計算機入侵活動,包括侵入了美國及全球數千計算機的HAFNIUM黑客行動。徐澤偉在米蘭被逮捕,將面臨引渡程序。張宇仍然在逃。司法部說,根據法庭文件,徐澤偉在中國國家安全部上海國家安全局官員指示下實施黑客攻擊,他在實施計算機入侵時,為一家名為Shanghai Powerock Network Co. Ltd的公司工作,這是眾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施黑客攻擊的中國「助力」公司之一。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根據法庭文件,2020年初,徐澤偉及其同夥對美國的大學、免疫學專家和病毒學專家發動了黑客攻擊,並以其他方式鎖定目標,這些研究人員當時正在研究有關新冠病毒的疫苗、治療和檢測。徐澤偉等人向上海國安局官員報告了他們的活動,國安官員向徐澤偉發出過具體指示,受侵襲的包括德克薩斯州一所研究型大學的網路。從2020年末開始,徐澤偉及其同夥利用了微軟(Microsoft)公司用於接發電郵的Microsoft Exchange Serve中的某些漏洞,是對全球數千台計算機的大規模攻擊活動的先頭部隊,該黑客團伙被稱為「HAFNIUM」。2021年3月,微軟公開披露了由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在中國境內開展的入侵活動。司法部說,這次黑客行動的受害者包括德克薩斯州另外一所大學和一家在華盛頓及全球有辦事處的律師事務所。徐澤偉和張宇進行了合作,並與國安官員保持聯繫。通過侵入該律師事務所的網路,徐澤偉及其同夥得以從郵箱中竊取信息,...
國際

俄版「MQ-9」測試途中驚墜機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持續至今已超過三年,為了確保戰爭結果對自己有利,雙方都持續推動軍工產業的發展,試圖透過在前線戰場投入新型武器,創造更大的優勢。       近期有消息稱,俄軍在測試一款新型遠程無人機時,突然發生墜毀意外,甚至在墜毀途中撞上喀山市的一棟民宅,相關消息也引發國際輿論熱議。      推主「NOELREPORTS」發布推文指出,俄軍近期在俄羅斯境內測試一款新型的「Altius-U」型遠程無人機,但卻在喀山市內飛行時突然發生墜機意外,並直接撞擊當地的一棟民宅,無人機殘骸也在落地後起火燃燒。「NOELREPORTS」表示,雖然此次「Altius-U」無人機的測試發生了意外,但俄羅斯當局仍強調此次試飛行動「非常成功」。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白俄羅斯媒體《NEXTA》也通過 X 發布了此次俄軍新型無人機墜落的相關消息,稱在俄方的宣傳口徑中,「Altius-U」是一款具備偵查以及精確打擊能力的新型無人機,預估作戰範圍可達 10000 公里,續航時間更可能超過 24 小時。《NEXTA》引用俄羅斯方面公布的情報表示,「Altius-U」的總重量約為 6 噸,翼展為 28 米,有「俄羅斯版美軍『MQ-9』死神」的稱號。       此次俄軍無人機墜落的事件也吸引許多網友關注,有網友開玩笑的表示,俄軍研發的各種武器都將用於打擊烏克蘭,「是否能對民宅造成足夠的威脅性,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測試目標」、「這也許不只是飛行測試,還順便進行了『打擊特定目標』的測試」。(X截圖)...
俄前交通部長遭解職後傳死訊 同日鐵路官員「猝逝」惹疑雲
國際

俄前交通部長遭解職後傳死訊 同日鐵路官員「猝逝」惹疑雲

已故俄羅斯前交通部長斯塔羅沃伊特(Roman Starovoit)。(路透) 庄文仁/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羅斯政壇驚傳連續人事異動與死亡事件,53歲前交通部長斯塔羅沃伊特(Roman Starovoit)於昨(7)日遭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宣布撤職後不久,傳出疑似舉槍自盡的死訊,震撼外界。巧合的是,俄國鐵路局同日也傳出一名官員猝逝,儘管官方強調兩者無關,但接連的突發事件仍引發諸多猜測。綜合外媒報導,斯塔羅沃伊特的死訊與普廷當天發布的解職令時間接近,甚至有說法指出他可能早在命令發布前就已經身亡。俄國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表示,斯塔羅沃伊特「早就自殺」,但未具體說明時間與動機。請繼續往下閱讀... 斯塔羅沃伊特最後一次公開現身是本周日上午,在一段國防部釋出的影片中,他出現在戰情室內聽取簡報。然而僅數小時後,他即被撤職,並傳出輕生消息。同一天,俄羅斯國家鐵路局42歲官員科爾涅伊丘克(Andrei Korneichuk)在商務會議期間突然昏倒身亡。官方稱死因為心臟病,並強調此案與斯塔羅沃伊特之死「毫無關聯」。儘管當局刻意切割兩案,但外界關注焦點已轉向斯塔羅沃伊特過往擔任庫爾斯克(Kursk)州長期間的財務爭議。據傳,調查人員正針對當地防禦工事建設款項是否遭挪用進行調查,疑為他突遭解職的導火線。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來源:自由時報...
南韓熱浪狂襲!柏油路融化成「冰淇淋」 高溫警報連發
國際

南韓熱浪狂襲!柏油路融化成「冰淇淋」 高溫警報連發

南韓高溫不斷,蔚山市近日甚至出現馬路變形現象。(擷取自@janjanhagye/X) 郭顏慧/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近期遭遇猛烈熱浪侵襲,不僅民眾生活備受煎熬,就連基礎建設也難以承受高溫,蔚山市部分路段甚至出現瀝青「融化」現象。據《首爾日報》報導,蔚山北區農所小學前方一處公車站附近路段,4日出現瀝青像「冰淇淋」一樣融化,本該筆直的黃色車道線也變形扭曲,邊緣處流至排水溝覆蓋四周,畫面駭人。由於此路段靠近一處公車停車場,推測瀝青因高溫與頻繁重車碾壓的雙重壓力下而變形。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日高溫之下,蔚山市多處路段也陸續出現路面凹陷、標線變形的情形。報導指出,當氣溫超過攝氏30度時,瀝青溫度可突破60度,進而引發「塑性變形」現象,導致路面凹凸不平,不僅車輛行駛難以掌控方向,還會產生水膜現象,導致車輛打滑失控,恐釀交通事故,對底盤較低的小型車更構成安全威脅。北區政府證實,已接獲民眾針對該區路面的投訴,預計將展開重鋪工程,並將進行洒水作業,嘗試為高溫路面降溫、減輕破壞。根據南韓氣象廳預報,全國範圍的高溫與「熱帶夜」現象將持續數日,預計多數地區白天氣溫上升至33度以上。蔚山市自6月底以來已連續逾一周發布高溫警報,4日更測得攝氏34.9度高溫。氣象酷熱連帶引發健康危機。南韓疾病管理廳(KDCA)統計,自5月20日至7月6日,全國已有859人因熱傷害送醫急救,較去年同期暴增83.2%,其中已有7人不幸死亡。僅6日一天,全國就新增59起熱傷害病例,包含2名死者。 來源:自由時報...
時間小偷是誰?研究揭密:大腦「翻頁書」隨年齡變薄
國際

時間小偷是誰?研究揭密:大腦「翻頁書」隨年齡變薄

研究指出,為生活增添如與親友共度早餐時光等新奇體驗,能為記憶的翻頁書增添厚度,進而減緩時間飛逝的主觀感受。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科學網站《Earth.com》報導,許多人覺得一年比一年快並非錯覺。德國心理與心理健康前沿研究所(IGPP)的心理學家維特曼(Marc Wittmann)指出,這源於大腦的運作機制,隨著年齡增長,新鮮體驗減少與神經訊號處理變慢,共同壓縮了我們對時間的主觀感受。孩童時期充滿各種「第一次」,大腦為記錄新奇體驗而高速運轉,讓時間感顯得豐富漫長。然而,成年後生活趨於重複,缺乏新刺激,大腦只留下重點精華,日子在回憶中便被壓縮成一部短片。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理變化也扮演關鍵角色。年輕時,眼睛能快速掃描,為大腦提供大量畫面,如同觀看一本頁數充足的動畫書。年長後,眼睛記錄的畫面張數減少,翻頁速度變慢,回憶中的事件自然就顯得短暫。不良的睡眠與數位習慣,會進一步扭曲時間感。長期睡眠不足或過度滑手機,會使大腦警覺性降低,無法有效形成記憶,導致數小時的時光在感受上如同一片空白,如同人生被「跳過一頁」。幸運的是,我們可以主動練習「拉長」時間。研究建議,每周可嘗試一項新活動,如走一條陌生的路或學習新食譜,並在過程中刻意觀察五個從未注意的細節,為大腦的記憶庫增加更多獨特的「快照」。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歐洲評論》(European Review)期刊。研究者總結,記憶的厚度決定了時間的體感,而持續不斷的「新奇感」,就是對抗時間飛逝最有效的延時器。 來源:自由時報...
英國海灘傳少女公廁內遭性侵 31歲男嫌落網
國際

英國海灘傳少女公廁內遭性侵 31歲男嫌落網

英國警方表示,1名少女在知名觀光景點伯恩茅斯海灘(Bournemouth Beach)附近的公共廁所內遭性侵,一名31歲男子已被逮捕,當地警方正進一步調查中。示意圖,圖與新聞事件無關。(法新社資料照)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警方表示,1名少女在知名觀光景點伯恩茅斯海灘(Bournemouth Beach)附近的公共廁所內遭性侵,一名31歲男子已被逮捕,當地警方正進一步調查中。綜合外媒報導,據多塞特郡警方地時間6日凌晨1時許接獲民眾報案,有1名青少女在伯恩茅斯海灘附近公共廁所遭性侵害,警員趕赴現場逮捕一名當地31歲男性居民,目前仍遭拘留調查。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塞特郡重大犯罪調查組探員印克潘(Shaun Inkpen)表示,警方正全面調查案情,並呼籲當時在海灘附近的民眾提供線索,尤其是一對正在海灘遛狗的情侶,據信他們當時沿著海灘與海濱大道行走,並經過通往東崖的Z字型步道。此外,警方還希望聯繫1名身穿深色衣物、背著背包,事發時出現在伯恩茅斯碼頭附近的男子。警方說,據了解,受害女子在案發後不久,曾經於Toft Zig Zag步道底部與一群人有接觸,警方非常希望可以與這些目擊證人接觸,他們將可以協助提供進一步調查資訊。警方強調,已撤除案發現場的封鎖線,並加派警力巡邏當地,呼籲知情民眾積極聯繫警方,或主動與現場員警交談。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兒童劇「露納」巴黎小學巡演30場 介紹台灣、反思世界

巴黎市立劇院12年來與巴黎市政府合作,推動兒童課外戲劇活動,紮根藝術教育。旅法台灣劇場導演楊宜霖今年受邀在巴黎小學巡演作品「露納」近30場,以歌舞、詩句等輕鬆方式介紹台灣,也帶領孩童反思世界,大獲好評。 旅法台灣導演暨演員楊宜霖執導的兒童劇「露納」(LUNA)受巴黎市立劇院(Théâtre de la Ville)之邀,在巴黎各小學巡演近30場,用以音樂、歌舞、文學帶領小朋友認識台灣、反思世界衝突。 楊宜霖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巴黎市立劇院兒童劇負責人看了楊宜霖另一齣戲「我寧願你不是月亮」後,便請她同樣以月亮、詩歌、音樂為主題,「露納」於焉而生。 「露納」,是葡萄牙語的月亮,她以此名向恩師,也是巴黎市立劇院現任總監德馬西莫塔(EmmanuelDemarcy-Mota)之父,名導德瑪西(RichardDemarcy)致敬。 劇情設定為3年疫情後,一位小男孩和妹妹終於可以從巴黎直飛回台灣。他們遇到來地球出任務、準備帶疫苗回月亮上進行醫學研究的玉兔。航空公司讓他搭便機回月球,故事就圍繞在男孩與兔子的相遇而展開。觀戲學生成了機上乘客,參與這趟沈浸式旅程。 小男孩靈感來自楊宜霖兒子,以孩子視角看台灣,同時傳達自身對台灣的思念。例如劇中孩子寫信描寫外婆,以及她如茶園紅土般渾厚的聲音,就是結合兒子的情感和自己思鄉的詩意描述。 透過戲劇,楊宜霖讓法國小學生簡單認識台灣,包括台灣為民主國家。有時戲後觀眾會對台灣、中國關係提問,楊宜霖會介紹台灣與中國的差異之一,就是台灣和法國一樣擁有民主投票制度,中國則沒有。 她也會藉機告訴小朋友,法國的生活與台灣息息相關,因為手機、汽車的晶片大多都來自於台灣。 「露納」在巴黎各市立小學巡演,是作為巴黎市立劇院與巴黎市政府合作的重要課外戲劇企畫,已進行12年之久。除常態性戲劇工作坊外,該企畫每年也邀請約5部作品,於每周二、周五到不同小學巡演。 楊宜霖長年作為...
國際

白宮:川普將簽行政命令 延後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1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9日屆滿,白宮發言人李威特今天表示,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稍晚將簽署行政命令,將原本7月9日的期限延長至8月1日。 川普今天中午於社群媒體發布寫給日本、韓國領導人的信函,內容指出,美國將對日本和韓國的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新關稅稅率將從8月1日起生效。這是川普在華府原定與各國達成貿易協議的7月9日期限之前,寄給貿易夥伴的第一批信函。 川普4月初在「解放日」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對多國徵收11%至50%不等的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他隨後宣布90天暫緩期,期間僅實施10%基準關稅,各國把握時間與美談判,盼爭取較低稅率。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今天下午在記者會表示,預計川普今天將陸續寄出12封通知其他國家關稅稅率的信函,未來幾天也會陸續寄出更多信函,信件都會公布在他的社群媒體。 她還說,川普今天稍晚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將原訂7月9日的期限延後至8月1日,這代表原先的對等關稅或新稅率,將在未來一個月內透過信函通知各國領袖,也或者會達成協議,各國目前仍持續和美國談判。 李威特指出,「我們已看到許多朝向正確方向的正面發展」,但川普政府仍希望為美國人民和勞工爭取最有利的協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澳洲央行意外按兵不動預留決策空間 澳幣勁揚

澳洲央行(RBA)周二意外宣布按兵不動,將主要利率維持在3.85%,出乎投資人和經濟學家所料,在美國關稅在全球劍拔弩張之際,釋出靜觀其變的立場。 彭博調查32位經濟學家中僅有5位料到此結果,令市場措手不及。澳洲央行在這波降息周期已經降息兩次,在勞動市場依舊緊俏、勞動生產力不振的情況下,經濟專家不禁懷疑還能有多少降息空間。 消息公布後,澳幣應聲走揚,與政策敏感的3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5個基點至3.42%。多數經濟學家原先預估今年還會有兩次降息,年底利率降至3.35%,貨幣市場則反映明年2月前利率會跌破3%。 澳幣兌美元周二一度勁升1%至0.6541美元。 澳洲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聲明中說:「委員會認為,目前可以再等更多資訊來確認通膨是否可望穩定回到2.5%。」「若國際局勢出現重大變數,貨幣政策也有空間可果斷因應,確保澳洲經濟和通膨穩定。」 自澳洲央行5月19日至20日會議以來,數據顯示,單月通膨率已降至央行2-3%目標區間的低檔,家庭支出依舊疲弱,消費者信心調查中看壞比例仍佔上風。同時,生產力成長遲滯,這表示單位勞動成本恐怕居高不下,通膨復萌風險升高。加上政府支出仍然強勁,使央行委員會對未來經濟展望採取更加審慎的態度。 彭博調查32位經濟學家中僅有5位料到澳洲央行今天會按兵不動。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西方將在中國武力犯台時面臨俄羅斯開闢第二戰線?專家:確有可能

北約秘書長呂特接受紐約時報雜誌專訪時,罕見提及台海情勢,警告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若決定攻打台灣,將首先通知並要求俄羅斯總統普丁同步對北約發動攻擊以牽制歐洲。基輔獨立報指出,這種情況在實質上等同於核武超級強權之間爆發全球戰爭,而許多專家同意,這種情境其實離現實並不遠。 北京與莫斯科已強化雙邊聯盟,目標在於推翻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強權的地位,這種合作最明顯體現在中方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支持。與此同時,北約仍在應對俄烏戰爭,以及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形成的內部裂痕。激化這種混亂對中方有利,中方可在確保北約注意力維持分散的同時,推進自身領土野心。 澳洲陸軍退役少將萊恩(Mick Ryan)表示,如果中國認定武統是唯一選項,「他們會竭盡所能,確保歐美同時面對越多越好的分散挑戰。」 香港南華早報4日獨家報導,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會談時表示,北京無法承受俄羅斯在烏克蘭失敗,原因是擔心美國接下來會把全部的注意力轉向中方。 位於基輔的新歐洲中心東亞專家娜布蒂爾斯卡(Nataliya Butyrska)表示,王毅的說法凸顯出中國在歐陸消耗西方資源的戰略意圖。 專家們早已警告,中國正密切關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從中汲取未來可能入侵台灣的經驗教訓,而且關注不僅限于軍事層面。布蒂爾斯卡說:「中國正密切觀察西方對俄羅斯行動的反應,並在跨大西洋團結可能出現裂痕之際,看到自身的機會。」 報導指出,俄中關係的共生本質使得中國若對台動武,對莫斯科也可能構成重大助益。布魯金斯研究院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漢密爾頓(Dan Hamilton)指出,「俄羅斯不需要中國請求,也會設法讓北約分身乏術,更可能趁台灣遭入侵之際,在歐洲進行某種進一步的侵略行動。」 烏克蘭和西方官員持續示警,俄羅斯攻擊北約領土,例如波羅的海國家,正成為日益可能的情境。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