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美脱钩 各国“悄悄”站队
第三十二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近日在韩国落下帷幕。各经济体期待明年以更创新、更繁荣的姿态在深圳相聚。最受瞩目的中美元首会谈看似给中美贸易对抗降温,但各方观察仍然难掩对“全球供应链断裂”的担忧。泰国学者建议政府在制订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时,务必考虑到超级大国在全球以及区域层面的作用。综合泰国媒体报道:在第三十二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自2019年以来首次会晤。两国达成协议,在一年内放宽关税、出口管制和其他相关问题。美国将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降低了10%,北京则同意允许出口稀土矿产,虽然尚未披露具体细节,但两国元首会谈似乎缓和了此前贸易报复措施对两国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川普于周四返回美国,他乐观称这次会面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满分10分的话会给出12分。习近平则在其后参加的峰会讲话中重申了“世界正面临百年大变局”的看法,他强调尽管亚太地区日益动荡且不确定性增加,但中国仍然是“全球机遇的提供者”。习近平呼吁亚洲各国“维护供应链稳定”,并强调“世界越动荡,我们越要合作”。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提出了五大合作领域: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营造开放的经济环境、维护稳定供应链、促进绿色和数字贸易、实现包容性发展。中国领导人特别强调各国需要“连接和拓展供应链”,并非“断开供应链”。外界观察到这一立场与美国回流制造业(reshoring) 的政策相悖。而习近平在与川普会晤时表示,“中国的发展和‘伟大复兴’与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相辅相成,中美可共同伟大。”东南亚媒体分析认为,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后均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但若放在全球贸易体系和中美角逐的视野下,前景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