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存款在7月份大幅減少一萬多億元人民幣,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則在同期大幅增加二萬多億元。這種被稱為「存款大搬家」的現象引發熱議。專家分析了原因及可能出現的後果。
7月出現萬億元存款大搬家
根據中共央行上周公布的數據,今年7月,中國居民存款單月減少1.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企業存款也同步減少1.46萬億元;同時,包括證券賬戶保證金在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單月增加2.14萬億元。
招商證券在報告中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不斷下跌,加上股市賺錢效應有所改善,所以居民存款逐漸流向資本市場以獲取更高收益,表明居民投資行為呈現逐漸活躍的趨勢。
中國六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交通銀行)目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0.95%。
儘管銀行理財平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12%,是存款利率的2.23倍,但是根據國信證券等機構的研報,7月末的銀行理財規模基本保持持平,沒有顯著增長。
彭博社表示,在理財殖利率下行、房地產投資回報減弱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有望成為承接居民資產配置需求的重要渠道。
據上海交易所數據,7月份A股投資者新開賬戶約196萬個,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上漲。A股場內融資餘額也升至10年高位,達到約2.09萬億元,股市日成交額也保持在2萬億元水平上方。
中國股市也在8月18日走高,其中A股的上證綜指(滬指)重返3,700點,也創下10年新高。
上海萬霽資產董事長牛春寶表示,不排除未來股市行情會刺激更多的存款流入。
彭博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存款規模目前大約是滬深股票市值的1.7倍,這意味著存款搬家的潛力巨大。
據中共央行今年1月的統計報告,到2024年底,中國居民存款餘額總量達到151.25萬億元。
專家分析存款為何流入股市
對居民存款大量流入股市,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分析指出,中國居民儲蓄規模太大,這是中共政府的一個「心頭病」,因為「錢躺在那,不能滾動生財」。
他表示,中共會用輿論導向或是欺騙的方式來「挖空心思地想把儲蓄給拿出來」,這次的居民月存款減少1.1萬億,「有可能是被引向投資股市或者房市,或其它地方」,「存款利息降低的時候,一般人們的存款意願就比較少,可能會更多地考慮去投資其它地方。」
「中共為了拉動經濟,無所不用其極。」謝田說。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指出,過去四五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非常嚴重,中共官方為了救市,就採取了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就是降低利率,以增加貨幣供給,於是市場上的資金就非常多。
然而,樊家忠注意到,這些資金並沒有流向實體經濟,沒有促進投資和消費,這反映出經濟仍然不景氣,仍然非常糟糕,人們仍然抱有悲觀態度。
他認為,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大家還是傾向於把錢存起來,但是由於銀行利率非常低,人們就把錢轉移到收益比較高的債券和股票上。
「你想想看,沒有什麼安全的地方可以放錢,債券相對安全,於是債券就變成一個還蠻受歡迎的資產選擇。」
他認為A股創新高也反映了同樣的現象,「資金沒有地方去,就流到A股這樣的股票市場裡面,或者是債券市場裡面,或其它金融型商品里。一般的民眾或企業期待這些商品的回饋會更高一點,比定存或活存來得高很多,可能是這樣的一個考量。」
中共深入操控股市
在多項經濟數據低於預期、房地產市場持續探底的背景下,中國A股市場強勁上漲,上證指數在8月18日盤中一度突破3,745點。
樊家忠表示,在中國,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股市仍然一片「欣欣向榮」,這並不是新聞,而是顯示出有中共官方的深入操控,因為中共要有「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一個成績」。
「中國的A股跟西方的市場不太一樣,它是非常封閉型的市場。然後,官方的操控也非常的明顯、深入。」
樊家忠提到,中共也利用了一些因素進行操控,譬如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一波股市上漲主要是因為高科技股受到AI產業(如DeepSeek)的刺激,一些利多的消息跑出來,大家可能期待高科技會發展比較好,所以就把資金投進去。
「這個當然是吹牛,官方透過各方面的大外宣或大內宣去吹牛說DeepSeek多厲害,然後中國AI產業前景多好,這當然都是有操作的痕迹。事實上,DeepSeek後來就不行了,最近這幾個月的用戶量大幅減少。換句話說,它其實並沒有當初宣傳的這麼好。」
樊家忠認為,中共利用大外宣和大內宣配合著市場力量(如低利率),再加上其它很多措施去刺激股市,「希望最少股市還有一個榮景,它(中共)可以拿來裝飾門面,這符合它的政治任務。」
謝田表示,一般來說,人們對股市或房市的投資反映了人們對市場的信心,「但中國現在看來,股市房市都沒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地方,應該沒有什麼信心,那可能他們就是被中共忽悠誤導的去做出了這種浪費性的投資,或者是被騙了,那就很糟糕了。」
謝田說,在經濟衰退的時候,除非是大戶或有內幕消息,知道中共的政策走向,「投資股市是絕對沒有必要的」;對於一般小老百姓,「你也不知道中共會怎麼做,怎麼騙你」,所以還是以保守和保本為最好。
(資料照片)
一旦股市脫離經濟基本面太多會引發大規模崩跌
彭博社報道說,中國經濟活動在7月份全面放緩,顯示股市上漲缺乏基本面的支撐。
樊家忠表示,如果股市推升太高,就會有系統性的風險,「如果它脫離基本面太多的話,那麼它最終還是會掉下來的」,「如果目前的股價被推到一個跟基本面背離越嚴重的情況,這種崩跌的風險就越高,這的確是中國投資者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如果哪一天發生崩跌的話,這對金融秩序會有影響,可能會有大規模虧損,或者金融機構的營運情況會受到威脅,可能會造成一些金融不穩定現象。」
中國經濟目前已經進入通貨緊縮,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卻在往上推,樊家忠認為,這會讓股市脫離基本面越來越遠,大規模崩跌的風險越來越大。
「風險在:個人會破產,企業會破產,金融機構會破產。很多的這種單位會破產的時候,一起集體破產的時候,那是很嚴重的結果。」
樊家忠說,通貨緊縮「是個惡性循環,你要跳出這個漩渦、跳出這個螺旋非常困難。所以,一旦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你要經濟重新再回到成長的軌道上,這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