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啟動新一輪「清朗」行動後,一些近年來深受追捧的網路紅人接二連三「中招」了,有的賬號被暫時禁言、禁關注,有的一夜間被全網清空。
當中受矚目的有以「寒門指路人」形象爆紅的升學規劃師張雪峰、從遊戲主播轉型旅遊博主的藍戰非,以及發明網路熱梗「安卓人」「蘋果人」的視頻博主戶晨風。
先說說張雪峰。這名研究生輔導老師憑藉犀利幽默的言詞聊高等教育,走入大眾視野。這幾年,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張雪峰順勢而上,通過提供高考志願填報建議,成為網紅教育博主。
關於他的爭議存在已久,張雪峰也三番四次成為網路論戰焦點。
就在上個月中國九三閱兵當天,張雪峰在組織員工觀看閱兵後揚言,要是中國大陸攻打台灣,公司立馬捐上1億元(人民幣,同,約1800萬新元)。
說的雖是敏感的台灣問題,但這番話在中國大陸倒是政治正確,似乎沒有破綻可言。「攻台」言論讓張雪峰收割了新一波流量,就連平日不太關心教育的人,也都開始關注他。只是這張愛國「支票」沒有給他買來保險,沒多久他就被封禁了。
有人猜測,張雪峰可能錯在輸出了錯誤的價值觀。這些年來,他宣揚的是當前經濟就業環境下普通人最需要的實用主義,充滿功利性,可對於沒有背景資源的家庭而言,這些前程規劃建議,就是現實困境下最實在的生存智慧和解困路徑。
但頻頻拋出「新聞無用論」「文科服務業」等言論的張雪峰,也被指利用社會焦慮製造爭議,博取眼球和流量的背後,是越做越大的商業版圖。有人因此推測,張雪峰是官方眼裡販賣焦慮、荼毒青年的典型,所以這回就被「清朗」了。
(從左至右)中國網紅張雪峰、戶晨風在多個平台被禁聲,藍戰非抖音、快手等平台賬號也被禁止關注。 (互聯網)
同樣倒在輸出錯誤價值觀的相信還有藍戰非。這名長相憨厚的博主因為打遊戲出了名,後來轉做旅遊博主。
藍戰非時不時在網上張揚地炫富,標榜單身生活如何自由自在,一年賺「九位數都小看我」。貧富差距的問題本就敏感,明晃晃炫富自然招來仇恨,特別是經濟形勢嚴峻的當下,輿論一被激怒,藍戰非難逃官方的鐵鎚。
如果說張雪峰和藍戰非目前只是暫時被禁止關注,還有翻身的可能,那麼戶晨風可能就徹底涼涼了。
戶晨風最早因為測試各地民眾購買力的視頻走紅,最近因為「安卓人」「蘋果人」實現二次破圈。兩種手機操作系統,在他的話語體系里成了涇渭分明的評價標準,簡單、粗暴、扁平地在人與物之間劃定等級,還延伸到學歷、房產、甚至思維和階層。
「安卓人、安卓學歷、安卓思維」,對應的是低端、劣質和底層;「蘋果人、蘋果學歷、蘋果邏輯」,對應的是高端、優質和精英;「安卓」和「蘋果」的對比,還隱含了進口優於國產的潛在判斷,不客氣地刺痛了文化自信的社會神經。
一時間,中國互聯網上形成一條鄙視鏈,「安卓」變成暗含貶損的形容詞,成為反映社會價值與身份定位的標籤。熱梗火起來後,有人一笑了之,自嘲是「安卓審美」「安卓長相」「安卓人生」,有人則在拉踩式的二分法下被激怒。
上述被封禁的網紅來自不同賽道,但他們有一些共性——坐擁巨大流量、具備破圈的影響力。與此同時,他們輸出的價值觀精準地觸發了社會情緒共振。
這些情緒根植於年輕人對就業前途的迷茫與悲觀,源於社會中對資源分配不均不公、貧富差距嚴重的憤懣,以及對圈層差異、階層固化的焦慮。這些社會情緒與主流價值觀相悖,在官方力圖營造的正能量氛圍下,顯得很不合時宜。但官方出手封禁,也恰恰說明這些問題的普遍性、敏感性,以及深層次的治理困境。
本輪「清朗」行動與過往的網路輿論管理也有些微妙的區別,它不再局限於政治層面的意識形態安全,也不是單純的網路違規行為管制,而是延伸到對社會情緒的介入。官方9月下旬啟動這輪「清朗」行動時就表明,行動重點就是「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
社會情緒天然有很強的傳染性,容易因為群體互動產生「羊群效應」,在互聯網的「迴音室」效應下,更會不斷被放大與強化,因此社會情緒需要正確的引導,要防止惡意的挑撥與操縱。但與「清朗」行動之前針對虛假信息、網路暴力、AI技術濫用等明顯不同的是,情緒光靠封是無法消解的,沒有張雪峰、藍戰非、戶晨風,不意味這些焦慮、迷茫、矛盾和對立就不存在。
若不能從根源上去吸納、化解,解決產生這些情緒的深層問題,而只是通過生硬、缺乏透明度的管控與封堵,可能激化更大的矛盾,表面的清朗與和諧下,將是暗流洶湧,潛藏更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