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的興盛書香府,小區共規劃8棟樓,目前僅有一棟高層基本完工。
一個常住人口僅45萬的縣城,多個棚改民生工程爛尾,暴露了投資開發以及監管上的漏洞問題。
張志強 中房報記者 郭家豪 長春報道
一個棚改項目爛尾可能只是巧合,但是,一個縣城裡,多個棚改項目爛尾,這裡面的原因就值得深思。
最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採訪時發現,該縣至少有6個棚改項目不同程度爛尾,對於這樣一個常住人口僅45萬的縣城來說,這絕不是一種巧合。爛尾的棚改項目直接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眾多回遷戶無法回遷,更有未批先建、無證收房、一房二賣、一房多賣等違法違規問題層出不窮。
棚改爛尾回遷戶建築商叫苦
「我們這個小區是棚改項目,已經蓋了五六年,到現在也沒能回遷。」松原市長嶺縣長嶺北街附近的隆喜家園回遷戶張先生告訴記者,開發商為長嶺縣隆喜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從2014年開始拆遷,2016年開工建設,到現在已經有5年之久,整個項目仍未完工。
張先生家是在2017年5月末拆遷,自家面積有500多平方米,開發商與他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同意給兩套回遷樓、三套門市房及兩個車位。「隆喜家園小區2014年開始拆遷,我當時就擔心開發商蓋不起來,後來看到小區有兩棟樓房蓋起來了,覺得應該沒問題我才同意拆遷,沒想到還是掉坑裡了!」張先生稱,他和弟弟家共6口人都在外面租房子住,已經租了近5年,到現在也沒能回遷,像他這樣的家庭還有50多戶,他們四處反映,但至今沒有結果,「有的回遷戶家裡的老人直到去世了都沒住上新房子。」
11月5日,記者見到了隆喜家園的一位建築商吳先生。吳先生說,他在2016年的時候,承包了隆喜家園430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和裙房的建設工程,墊資800多萬元。「開發這個小區的老闆姓於,我們以前就認識,他搞開發的大部分資金都是借來的,我還幫他借過錢,基本都是5分利息,他的很多房子都已經抵賬了。」吳先生說,從2016年到現在,隆喜家園的兩棟樓房好不容易蓋起來了,但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竣工,回遷戶無法回遷。
據吳先生了解,這兩棟樓房目前已經辦理了《預售許可證》,於某用7套房子做抵押,抵了他的工程款。但是,當吳先生到住建部門辦理《房屋他項權證》時,卻被告知隆喜家園小區尚未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這讓吳先生一頭霧水,沒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怎麼能取得《預售許可證》呢?現在,吳先生無法辦理《房屋他項權證》,就不能對房子進行抵押貸款,導致他無法解決農民工的工資問題。
多個棚改項目不同程度爛尾
一捆捆生鏽的鋼筋,告訴人們御龍灣壹號院小區已停工很久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長嶺縣至少有6個棚改項目不同程度爛尾,對於這樣一個常住人口僅45萬的縣城來說,這不是一件小事。爛尾的棚改項目背後,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眾多回遷戶無法回遷以及未批先建、一房多賣等違法違規問題。
嶺南華府小區位於長嶺縣南關西路與長嶺南街交會處,小區四周尚有很多平房沒有拆除,小區內只有兩棟樓房已經建成,一棟十幾層的樓體框架和一棟剛建了幾層的樓體框架,裸露在外的鋼筋已經銹跡斑斑,停工的時間已經不短。據知情人稱,嶺南華府小區屬於棚改項目,2015年就開始建設了,至今已經6年,還未完工。已經完成樓體框架的兩棟樓房根本不夠回遷戶回遷用,而且還有抵賬給小額貸款公司的房子,已經出現一房二賣或一房多賣的情況,「一套房子同時有回遷戶和小額貸款公司在爭搶」。
記者通過查詢得知,嶺南華府小區的開發商為吉林省中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自身司法風險達340個,被執行金額超3000萬元,被下達限制消費令33次。
長嶺縣興盛書香府小區同是棚改項目,從2019年開始建設,從小區公示的規劃圖上可以看出,小區共規劃8棟樓,目前僅有一棟高層基本完工,從外側看僅剩窗戶沒有安裝,另一棟建到了四層。工地已經處於停工狀態,不見工人蹤影,只有工地門口的值班室有一名留守人員。
長嶺縣富豪花園小區也是棚改項目,開發商為吉林省康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的公示板上寫著開工日期為2020年6月30日,竣工日期為2021年12月30日,但目前工地內沒有任何施工的跡象,有一高一矮兩棟樓房已經基本完工,尚未安裝窗戶,很難在承諾的竣工日期交付使用。
同樣是棚改項目,同樣是爛尾,但是長嶺縣東環城路的御龍灣壹號院小區,已經爛尾到令人絕望。工程開工日期為2019年8月15日,但小區內僅建起一處兩層框架,院內擺放著七八捆完全生鏽的鋼筋,工地內的一處簡易板房門口坐著一位老人,他告訴記者,這個小區已經停工很長時間了,他的一位親屬承包了這個工程,開發商欠了不少錢,他是受親屬所託,來這裡看守工地。
對比起來,長嶺縣的雲峰幸福家園小區的情況還算好一些,該小區已經建成了兩棟樓房,一部分回遷戶已經回遷入住。但項目從2017年開始建設,至今仍有一些平房沒有拆遷,園區配套設施仍未完善。
「開發商毫無實力可言」
2015年就開始建設的嶺南華府小區,6年了還未完工。
對於長嶺縣多個棚改項目爛尾的原因,吳先生說,這些開發商根本沒有什麼實力,隨便註冊一個公司,就承包到棚改項目,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也沒有考察這些開發商到底有沒有實力,監管上存在漏洞,導致之後出現一系列問題。「這些開發商把棚改項目看成了搖錢樹,除了有政府補貼,地段還很好,以隆喜家園小區來說,旁邊的小區都已經賣到4000多元/平方米了,如果項目順利建成,開發商肯定能賺個盆滿缽滿。」吳先生還稱,這些開發商自身實力不濟,借高利貸搞開發,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項目爛尾。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看到這樣一則判決書,長嶺縣嶺南華府小區的開發商吉林省中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長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起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長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墊付的農民工工資等款項人民幣321萬餘元。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吉林省中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立即返還該款項。
自然資源局:目前這些項目已取得土地手續
2016年到現在,隆喜家園的兩棟樓房好不容易蓋起來了,但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竣工。
除了記者走訪的6個棚改項目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棚改項目存在爛尾情況?長嶺縣這些爛尾的棚改項目是否有土地、規劃手續呢?記者來到長嶺縣自然資源局求證。該局土地利用科趙科長告訴記者,這幾個小區確實為棚改項目,目前都已經取得了土地手續。有的土地是劃撥出讓,有的土地是走招拍掛程序出讓。
「棚改項目是由住建局牽頭,我們只負責土地和規劃手續。」趙科長說,個別棚改項目邊施工邊辦手續,還有的棚改項目在出了「會議紀要」後,補辦了土地手續。
11月5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來到長嶺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不在,未能進行採訪,但住建局方面稱收到記者的採訪提綱後,會儘快給出回復。截至11月26日發稿時,對方仍未答覆。
據悉,長嶺縣政府相關部門已成立了多個工作專班,以期推動解決多個棚改項目爛尾、回遷戶回遷等問題。
記者手記
不要讓「民生工程」變成「江湖生意」
棚改項目本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作為民生工程,從工程招標到工程監管,從建設施工到竣工驗收,都要嚴之又嚴。
但在長嶺縣,卻出現多個棚改項目爛尾的情況,這已經不是巧合。這些把棚改項目看成「搖錢樹」「唐僧肉」的開發商,當地人都知道毫無實力可言,但他們是如何承接到的棚改項目?更讓人費解的是,長嶺縣多個棚改項目均不同程度爛尾,相關部門是如何考察開發商的?招標流程是否經得住考驗?
當地人民期待相關部門能給出答案,不要讓「民生工程」繼續變為「江湖生意」。
原文來自騰訊新聞:https://new.qq.com/rain/a/20211128A021QN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