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缝”中倔强生长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核心提示:提起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也去玩过。但要是聊到它与当地政府部门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恐怕外人了解的就不多了。
不过,关注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初曾任东莞市委书记的刘志庚,在广东省副省长任上落马的消息传开时,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大门口放鞭炮庆祝的情形。
曾经主政一方的官员落马,何以让一个旅游景区如此弹冠相庆?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隐情呢?说来话长,恐怕还要从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诞生和曲折发展历程一一聊起。
从1999年接手建园开发到2021年,22年的时间,观音山累计投入园区旅游开发建设超10亿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大关,完成了从一座荒山到“南天灵秀胜境,森林康养福地”的蜕变,已然成为享誉中外、声名远播的旅游胜地,成为集康养福地、文化体验、姻缘许愿、网红打卡为一体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成为珠三角地区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先后被广东省林业局、旅游局评为“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被联合国相关组织评为“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成为了全国发展森林文化旅游事业的成功典范。
但22年来,观音山也经历了太多苦难、挫折与不公正,其中不乏有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故事,更有险象环生的生存往事。
据承包人黄淦波称,自从2006年6月樟木头镇政府提出低价回购公园被他拒绝后,公园的发展之路就一直阻力和麻烦不断,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生死考验。
观音山公园门楼。
华夏早报-灯塔新闻首席记者 董大虎报道
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遇阻 地方政府不支持也不承认
观音山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么顺利。
1999年11月30日,经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批准,樟木头镇石新村委与黄淦波签订《东莞观音山联合开发合同书》,由黄淦波独立承包开发经营管理集体林地成为观音山森林公园,承包面积约为10000亩,经营权承包期为2000年至2049年。
2000年12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