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爭考外國公務員
作者田暢:在中國公務員報考人數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不少年輕人將考公的目光轉向西方國家的政府部門。最近正逢中國高校畢業季,雖然中國政府發布的上半年城鎮失業率均值僅為5.2%,但「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依然是許多中國年輕人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少人將找工作的目光轉向黨政部門,報考人數居高不下,堪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2025年中國報考公務員的人數為341萬6000人,其中獲得考取資格的比例約為86選1。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年輕人將考公的目光轉向西方國家的政府部門。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在西方國家,公務員行業並不屬於當地人的熱門職業首選。但受到語言、身份等問題的限制,多數報考國外公務員的中國年輕人,只能從事基層政府工作,錄取方式與當地公民一樣。目前,中國年輕人願意報考的國家多集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愛爾蘭等國。西方國家公務員除了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和剛剛足夠的薪水外,其餘福利待遇與中國公務員相比要遜色,比如,中國公務員「灰色收入」比例要比加拿大多。但西方的中國籍公務員還可以透過考試的方式,去到更高的政府部門。因議題敏感,一位遠在澳洲的當地中國籍公務員告訴我,在中國,公務員的隱形福利很多,但是相較於西方官僚體制對於職場的保護,中國就很少了;起碼,西方工會在維護職工權益上發揮的作用很大,中國則單就官場政治生存法則來說,都能讓人後背發涼。然而,以目前「中國威脅論」日益在西方國家發酵來說,這些中國籍外國公務員會否被認為是類似美國「中國行動」的執行者,還難以定論;相對地,中國社會處於「泛國家安全化」的背景下,這些沾染西方國家背景的中國人所可能引起的疑慮,也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國與西方公務員體制最大的不同在於「黨管原則」。相比西方公務員,中國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