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夾縫」中倔強生長的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核心提示:提起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也去玩過。但要是聊到它與當地政府部門微妙而又複雜的關係,恐怕外人了解的就不多了。
不過,關注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人可能都還記得當初曾任東莞市委書記的劉志庚,在廣東省副省長任上落馬的消息傳開時,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在大門口放鞭炮慶祝的情形。
曾經主政一方的官員落馬,何以讓一個旅遊景區如此彈冠相慶?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和隱情呢?說來話長,恐怕還要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誕生和曲折發展歷程一一聊起。
從1999年接手建園開發到2021年,22年的時間,觀音山累計投入園區旅遊開發建設超10億元,年遊客量突破百萬大關,完成了從一座荒山到「南天靈秀勝境,森林康養福地」的蛻變,已然成為享譽中外、聲名遠播的旅遊勝地,成為集康養福地、文化體驗、姻緣許願、網紅打卡為一體的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成為珠三角地區休閑旅遊的重要目的地。先後被廣東省林業局、旅遊局評為「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被聯合國相關組織評為「國際生態安全旅遊示範基地」,成為了全國發展森林文化旅遊事業的成功典範。
但22年來,觀音山也經歷了太多苦難、挫折與不公正,其中不乏有諸多不為人知的內幕故事,更有險象環生的生存往事。
據承包人黃淦波稱,自從2006年6月樟木頭鎮政府提出低價回購公園被他拒絕後,公園的發展之路就一直阻力和麻煩不斷,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生死考驗。
觀音山公園門樓。
華夏早報-燈塔新聞首席記者 董大虎報道
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遇阻 地方政府不支持也不承認
觀音山的發展從一開始就不是那麼順利。
1999年11月30日,經東莞市樟木頭鎮政府批准,樟木頭鎮石新村委與黃淦波簽訂《東莞觀音山聯合開發合同書》,由黃淦波獨立承包開發經營管理集體林地成為觀音山森林公園,承包面積約為10000畝,經營權承包期為2000年至2049年。
2000年12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