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10 月

中國

中國

中國年輕人爭考外國公務員

作者田暢:在中國公務員報考人數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不少年輕人將考公的目光轉向西方國家的政府部門。最近正逢中國高校畢業季,雖然中國政府發布的上半年城鎮失業率均值僅為5.2%,但「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依然是許多中國年輕人面臨的現實問題。不少人將找工作的目光轉向黨政部門,報考人數居高不下,堪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2025年中國報考公務員的人數為341萬6000人,其中獲得考取資格的比例約為86選1。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年輕人將考公的目光轉向西方國家的政府部門。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在西方國家,公務員行業並不屬於當地人的熱門職業首選。但受到語言、身份等問題的限制,多數報考國外公務員的中國年輕人,只能從事基層政府工作,錄取方式與當地公民一樣。目前,中國年輕人願意報考的國家多集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愛爾蘭等國。西方國家公務員除了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和剛剛足夠的薪水外,其餘福利待遇與中國公務員相比要遜色,比如,中國公務員「灰色收入」比例要比加拿大多。但西方的中國籍公務員還可以透過考試的方式,去到更高的政府部門。因議題敏感,一位遠在澳洲的當地中國籍公務員告訴我,在中國,公務員的隱形福利很多,但是相較於西方官僚體制對於職場的保護,中國就很少了;起碼,西方工會在維護職工權益上發揮的作用很大,中國則單就官場政治生存法則來說,都能讓人後背發涼。然而,以目前「中國威脅論」日益在西方國家發酵來說,這些中國籍外國公務員會否被認為是類似美國「中國行動」的執行者,還難以定論;相對地,中國社會處於「泛國家安全化」的背景下,這些沾染西方國家背景的中國人所可能引起的疑慮,也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國與西方公務員體制最大的不同在於「黨管原則」。相比西方公務員,中國官僚...
中國

柯文哲「確定無法投票」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北院裁定羈押,日前其委任律師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保障柯文哲參與726罷免投票權利,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25)日裁定駁回聲請。 柯文哲委任律師立即提起抗告,最高行政法院今(26)日裁定並抗告駁回,柯文哲確定無法在這一波的罷免案投票。最高行政法院裁定的2點理由如下: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一、憲法第17條所保障的選舉權與罷免權,除憲法明定事項外,並不具備特定的實體法保障內涵,而應由立法者立法建立完整選舉及罷免法制後,憲法所保障的選舉權與罷免權始得以具體化。 依選罷法第89條准用第17條第1項規定,罷免案投票人除另有規定外,應於戶籍地投票所投票。 而選罷法第17條第1項有關選舉人行使投票權處所的規定,是立法者就選舉或罷免投票的實施所為相關制度設計之一環。 現制下,除投票所工作人員於符合法定要件下得例外於工作地投票所投票外(同條第2項規定參照),選舉人均應於戶籍地投票所投票,至選舉人因個人狀況而事實上得否於其戶籍地投票所投票,則非所問。 究其立法目的,應係為維護選舉或罷免投票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其規定難謂有何違憲之處。二、抗告人是因受刑事另案羈押而無法自行至其戶籍地投票所投票,立法者既未規定其得以其他方式投票,依上開說明,尚難認抗告人受憲法第17條保障的罷免權遭到實質剝奪,而發生重大的損害或急迫的危險。 基於權力分立原則,人民與行政機關間有關如何行使選舉權與罷免權,仍應由實體法規範形成,尚無從由法院以暫時權利保護措施或一般給付訴訟的方式預為介入。 本件抗告人並未能釋明具有本案請求所爭執的公法上請求權存在,及本院審酌抗告人因未準定暫時狀態處分,如本案行政訴訟勝訴所生損害,與相對人因定暫時狀態處分所受的公益損害,綜合衡量比...
中國

苗華落馬掀整肅風暴 軍隊高層清洗將至?

中國軍方印發規定要求重塑政治幹部形象威信後,中共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一連三天密集刊登評論文章,要求政治幹部同一切不講政治的人和事作堅決鬥爭,當「鬥士」勇於揭露問題等。這一系列關於軍隊政治幹部的整肅信號,令外界聯想,可能與先前落馬的原中共中央軍委委員、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的案情有關。《解放軍報》7月21日刊登消息,指中央軍委近日印發《關於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全面肅清流毒影響重塑政治幹部形象威信的若干規定》(簡稱《規定》),共計22條,以貫徹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關於深入推進政治整訓的決策。《解放軍報》也自當天起,一連三天刊發「牢固立起政治幹部形象威信」系列評論員文章。首篇就提及新頒布的《規定》以整風精神深入推進政治整訓,划出政治紅線、用權底線、交往界線、廉潔警戒線,從強化政治忠誠、公道正派用人等七方面,「明確政治幹部特別是政治領導幹部的鐵規矩硬杠杠」。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接下來兩天的評論員文章則進一步提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軍情都在發生複雜深刻變化,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任務艱巨,解放軍在政治上面臨的考驗錯綜複雜。文章強調,政治幹部要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同一切不講政治的人和事作堅決鬥爭,確保槍杆子永遠聽黨指揮;還要當「鬥士」、不當「紳士」,敢於直面矛盾,勇於揭露問題,讓歪風邪氣沒有生存的土壤和條件。文章並要求,軍隊政治幹部要講真話報實情,講團結但不搞一團和氣,該擔當時堅決挺身而出,該鬥爭時必須果斷亮劍,把政治幹部堅持原則、堅守真理、敢抓敢管的樣子立起來。政治工作是中國軍事制度的一大特色,軍隊設置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以制衡司令員,保證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中央軍委層面,則設置政治工作部,主要負責...
中國

水電師傅慘被電死

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小學,一名水電師傅再24日晚間11時許,修水塔遭電死,警方隨即封鎖現場調查死亡原因。
中國

外國女網紅街頭「惡搞」中國男生 引發強烈不滿

一名來自哈薩克、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阿茹詹. 艾別科娃,近日在大陸街頭自導自演多起所謂「治安測試」影片,透過刻意與陌生男性肢體接觸,甚至與同伴合謀栽贓路人偷竊手機,手段引起廣泛批評,在返回哈薩克後被當地警方傳喚,隨後她公開道歉。據陸媒引述據哈薩克國際通訊社23日報道,這些惡作劇影片包括阿茹詹在街頭「偷拿」同伴口袋中的手機,隨後交給毫不知情的路人,再指控對方為竊賊。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另有畫面則顯示她在地鐵站與陌生男性進行不當身體接觸,故意摸手,摸腿,影片顯示大陸男子一臉疑惑驚恐,或是滿臉問號,面帶不好意思的微笑,這些直覺反應都成為她吸引流量的的素材,但也引起網路觀看的不安與憤怒。事件曝光後,引發大陸網民強烈不滿,有人直言「為了流量挑戰底線」、「干擾公共秩序不應寬容」。 儘管阿茹詹事後已返回哈薩克,被當地警方約談。她在談話中表示懊悔與歉意,「我的影片並無冒犯之意,是在缺乏思慮的情況下發出的內容,若對任何人造成負面影響,我深感抱歉。 今後我會更謹慎面對內容發布。」哈薩克警方則提醒所有社交媒體創作者,應尊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民眾感受,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爭議或外交誤解。 當地媒體也評論指出,「惡作劇或許一時有趣,但挑釁過頭終將自食其果。」呼籲出國旅遊或創作時,應遵守所在國法律與文化,理性創作,真正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目前尚無大陸方面針對此事件進一步的法律追究,但有法律專家指出,類似行為若涉及造假、誣陷或妨礙公共秩序,依大陸法律將有可能觸法。...
中國

習罕見點名  「反內卷」運動背後的政績焦慮

7月14日,中國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這是10年來首次。會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罕見發表了習近平以直白措辭批評地方政府「一窩蜂」上馬新能源和人工智慧項目的報道。他向與會者提問:「上項目,一說就是幾樣:人工智慧、算力、新能源汽車,是不是全國各省份都要往這些方向去發展產業?」彭博社稱,直接且口語化的批評較為罕見,因為官方媒體通常會發布他更正式的講話或政策指引。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習近平發表上述言論之時,正值中國「反內卷」運動之中——3月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整治「內卷式」競爭;6月修訂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7月中央財經委會議提出「反內卷」,治理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退出。這一口語化的質疑,一方面揭示了當前中國地方政府在新興產業布局上的嚴重同質化問題;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中國政府的執政弊端——「大政府、大市場」的體制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了產能過剩的隱患。「零公里」二手車亂象習近平點名的三個產業,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過剩現象,並且在業界持續引發關注。人工智慧作為中國最新引以為傲的產業,今年初因「深度求索」(DeepSeek)技術的爆火而備受矚目。這一現象被稱為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不僅被官方用來宣傳高價值產業發展的優越性,也被認為是中美競爭的關鍵領域之一。然而,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發出警告,認為人工智慧的泡沫可能比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更為嚴重。他的依據是,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前十名公司的市盈率持續攀升,已經超過了90年代的紀錄。市盈率通常用來衡量股票價格相對於公司盈利水平的高低。換句話說,雖然這些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但盈利水平並未同步增長,...
中國

上海重奪「入境游第一站」寶座

大陸《解放日報》24日報道,7月的申城暑熱襲人,卻擋不住海內外遊客赴滬旅遊熱情。 來自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入境遊人數累計達415.8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加113萬餘人次,同比增長37.73%;過夜人數382.7萬人次,同比增長47.09%。 兩項數據均大幅超過2024年同期水平,展現出上海入境游市場強勁的吸引力。去年底,免簽後韓國遊客來上海度周末熱潮令人印象深刻。 位於新世界城B1樓的莉蓮蛋撻店,是這波熱潮的見證者。 店員說,當時韓國遊客一度排起長隊,高峰時段80%的客人都是韓國遊客。 近兩個月的周末,每天也有三四十名韓國遊客光顧。 「他們最喜歡買的還是蛋撻,很多人都是跟著網上的攻略找過來的。」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從上半年來滬外國遊客數據看,韓國遊客對上海的喜愛一如既往。 截至今年6月底,赴滬韓國遊客總數達42.3萬餘人次,增幅達130.70%,位居來滬入境游主要客源國榜首。 這一數據已接近去年全年韓國遊客來滬總數的44.6萬餘人次。日本和泰國分別以29萬餘人次和25萬餘人次的赴滬遊客總量緊隨其後。 從遊客增速看,泰國遊客赴滬熱情繼續保持第一,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40.02%;韓國和印尼赴滬遊客同比分別增長130.70%、63.48%,位列增幅第二、第三。在亞洲近鄰紛紛赴滬旅遊的同時,240小時過境免簽和入境30天免簽政策惠及的遠程遊客也對上海表現出濃厚興趣。 上半年上海入境遊客源增幅前十名的客源國中,俄羅斯、義大利、澳洲和紐西蘭佔四席。 從累計客流看,美國、俄羅斯、澳洲和德國今年上半年赴滬遊客均在10萬人次以上。簽證門檻一降,包括Z世代在內的年輕入境遊客蜂擁而至。 他們既住得起一晚五六千元(人...
中國

遭遇強烈批評 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微調

日經分析:習近平迅速告訴公務員可以喝酒避免對經濟產生影響,和疫情期間相比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本文刊發於日經新聞,作者是資深編輯兼評論員中澤克二,他曾在中國擔任駐京記者及中國分社社長共七年,並於2014年獲得Vaughn-Ueda國際新聞獎。在遭遇強烈公眾批評後,中國國家主席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被迫對針對黨政官員的「禁酒令」進行微調。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通過被稱為中共「喉舌」的三家官方媒體,中共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作出略微調整並加以公開。此次政策調整,主要是因為外界批評「禁酒令」可能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習近平政權選擇優先考慮疲軟的經濟,也是中南海政治氣氛略有變化的最新跡象。時間回到2012年12月,習近平剛剛升任中共總書記不久,他就為黨員幹部出台了一份行為守則,稱為「八項規定」。這項被稱作「八項規定」或「八項決策」的守則,提倡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回到今年,「禁酒風波」的起點是3月12日中央黨建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這個小組隸屬中共中央設立。會議決定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一場貫徹「八項規定」的教育整頓,並宣布這場運動將持續至7月。這場整頓的政治意義十分明確:結束時間恰好在河北省北戴河舉行的中共高層與退休元老非正式聚會之前。這場北戴河會議即將在8月舉行。習近平政權一直在推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方式,中央黨建領導小組正是在其中發揮作用:這個小組負責一項旨在強化習近平政權權威的教育運動。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第五、習近平最親近的助手之一蔡奇,現任黨建領導小組組長,他在2024年春季接替習近平擔任這一職務。蔡奇還主管宣傳與意識形態工作,是中共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同時兼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負責管理中央委員會的文書與日常事務。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第七的李希擔...
中國

川普再次上演「空手套白狼」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宣布,與日本達成重大貿易協議,不僅將日本關稅降至15%,日本也承諾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由於宣布時點正好落在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束後,也引發外界聯想,台灣關稅是否也將在7月26日罷免案結束後出現重大進展。 對此,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提到,日本這次拿出5500億美元的資金,很像主權基金,匪夷所思的是,產生的利潤,美國拿9成,日本只有1成,結論是川普再次上演「空手套白狼」。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蔡明彰在個人YT指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公開說:「日本砸錢買到低稅率」,但是日本卻拿了5500億投資美國,過去這種生意大概的理解是說,出錢的國家負責投資項目,賺了錢,出錢的國家分享; 賠了錢,那就自己認了。 日本這次拿出5500億美元的資金,很像主權基金,但是操盤人不是日本人,而是川普總統本人,換句話說,出錢的是日本,然後,要決定投資什麼項目的是川普決定,更匪夷所思的,產生的利潤,美國拿9成,日本只有1成,結論是川普再次上演「空手套白狼」。蔡明彰提到,川普也要求韓國比照日本成立一個投資美國的基金,問題來了,在川普的眼中日本、韓國、台灣是一掛的,都是過去賺美國很多錢的國家。蔡明彰接著表示,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周年演說時,首度提到「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當然到目前還不確定,到底這個錢從哪裡來? 是台灣要去借錢? 還是舉債? 或是從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把它挪過來,現在都還不確定,但難免在這個時刻,因為520時,跟美國的對等關稅都已經開始談判,是否一開始談判時,美國就擺明「台灣要出一筆錢投資美方,而且交給川普本人作」。面對關稅衝擊,蔡明彰整理總統賴清德下達的4項任務。 首先,是維護國家利益,用白話就是稅率不要比日本韓國高,這...
中國

台商進軍上海 打造農業黃埔軍校

位於長江出海口的崇明島,是上海市的農業大區。 有台商在這裡以台灣精緻農業、自然農法架構,打造生態農園,希望將來能向外輸出種苗、技術,並成為新一代台灣青農到大陸創業的農業黃埔軍校。崇明六六九生態園成立僅半年,初期投入佔地40畝(約2.66公頃),以台灣精緻農業、自然農法耕種,堅持不打農業、不施化肥,作物包含羊肚箘、紫糯玉米、百香果、地瓜葉等,也透過稻鴨共生種植稻米。 農場以外也經營民宿,並舉辦農業相關營隊,以「農文旅」模式經營。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生態園創辦人、崇明台協會長、上海台協永農工委會主委劉達緯表示,強調「農」擺在首位,意味著要先能做到農業有產出,如果每一個大棚都能滿足支出,消費者到生態園買農產品、住宿、吃飯所產生的效益就會是「多出來的」。展望未來,劉達緯說,未來定位是打造成整個崇明的「農文旅」公司,不僅止有這個基地,要有溢出的效應,除了擴大生產地,還要輸出種苗、技術,建成民宿聯盟等,複製生態園的成功模式,「大陸市場這麼大,只要有一樣是對的就可以做很大了。」在滬台農業交流上,劉達緯提到,除了搭建兩岸農業信息互換和技術交流平台,兩岸現在都找不到年輕人從事農業,因此他將把農場打造成「台灣農民在大陸創業的黃埔軍校」,建立兩岸農業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孵化交流培訓中心,透過合夥,為台灣年輕人提供輔導、技術和部分資金,否則兩岸的農業環境、土地政策相差太多,不懂的話容易踩雷。另一名在崇明島上的台商吳宗哲,是上海耕旺園藝總經理,目前正有一項蝴蝶蘭基地在崇明建設中,預計今年底建成,未來將成為蝴蝶蘭種苗供應中心,會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後在基地試種並生產。 他從2003年到上海從事蝴蝶蘭花藝事業,並在2008年開始本地化生產,基本上僅從海外引進種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