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這一次,易車對高管的任命絕對是無效的

自古以來,就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一說,尤其是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時候,更是無法讓人冷靜。而對於預謀已久的事情,也讓身在局中的人防不勝防。自去年底開始的易車與新意互動的股權之爭案,現在看來,或許是蓄謀已久。
       這件事要從新意互動的一份聲明說起,在此則聲明中,新意互動方面指出:新意互動原始股東易車利用原有的大股東地位和對新意互動的控制關係,虛列新意互動對易車的應付款項,抽逃了對新意互動的全部出資。而易車既未返還抽逃的出資,也沒有以任何形式作出解釋、澄清或表示反對。
在此情況下,新意互動董事會於2020年12月14日召開會議,決議解除易車在新意互動的股東資格,免除了易車委派的孔祥志、姜安琦的董事職務。據了解,孔祥志、姜安琦為易車方面委派到新意互動董事會的董事。
隨後,易車方面也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中指出:新意互動於2020年12月22日召開了臨時董事會會議,決議曲偉海不再擔任新意互動董事長及總經理,選舉孔祥志為新意互動新任董事長,聘任張宏宇為新意互動新任總經理。曲偉海自2020年12月22日起即無權繼續代表新意互動。
在相互宣布對方決議無效後,你來我往間,也向公眾透露出更多細節。據雙方描述,曲偉海在新意互動的總經理、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等身份是否有效,以及兩次「董事會」合法性為此次控股權之爭的關鍵爭議點。
通過對比現有網路信息來看,輿論呈現一邊倒態勢,易車從一開始就對新意互動從企業層面、到管理層面進行「通稿」式打擊。或許新意互動注意到了這一點,在去年12月31日的聲明中就表示,這是易車現任部分管理層的單方面公關行動,為媒體提供的通稿是「一面之詞」,內容嚴重失實。這是典型的企業運用資源操縱媒體打擊其他企業的做法,公司將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這件事的起因在於新意互動方認為易車在「抽逃出資」,那麼,這件事是否屬實?
我們從近年來易車和新意互動的相關經營數據的對比中,或許能看出端倪。據媒體報道顯示,自2015年開始,易車就陷入虧損境地,在當年虧損達到4.165億元,2016年全年凈虧損有所收窄,為2.91億,但好景不長,2017年的虧損不僅沒有止住下滑的趨勢,反而創下了全年凈虧14.3億的新高,而在2018年、2019年,其虧損也依次達到了6.79億和11.83億元。也就是說易車此前連續幾年虧損,總計超過30億元。
到2020年第二季度,易車凈虧損5.4億元,前年同期為1.4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虧損為3.7億元,前年同期為1.5億元。在連年的虧損狀態下,易車(BITA.US)宣布,公司股東大會投票表決通過私有化議案。隨後其從美股退市。
再看新意互動的經營數據,在新意互動去年12月31日的聲明中稱,其「年收入近40億元。」在國內數字營銷領域,新意互動一直是較為矚目的存在,其與華揚眾聯、省廣、藍標等處於同一競爭陣營。眾所周知,後疫情時代,企業在數字營銷上的投入持續增加,以數據驅動的品效協同將成為企業投放的重要方向,數字營銷的風口效應已經形成,這就為以新意互動為代表的數字營銷機構創造了極大的市場空間。
這麼一塊肥肉,怎能讓人不垂涎三尺。或許易車常年虧損,導致資金鏈緊張,存在騰挪、抽逃資金的可能。當然,易車方面是否存在「抽逃出資」的行為,還有待相關機構的審查。
此外,在易車方面的聲明中,「選舉孔祥志為新意互動新任董事長,聘任張宏宇為新意互動新任總經理。」而這個任命也有待商榷,據知情人士透露,張宏宇在擔任易車副總裁期間,因走私普通物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該判決自2018年11月15日生效,也就是說,到2021年11月15日之前,張宏宇都屬於在服刑狀態。
通過查詢《公司法》發現,在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二)項規定中:「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人員不得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那麼,總經理是否屬於高級管理人員?
現在看來,這一次易車對新意互動總經理的任命恐怕是無效的。任命一個在服刑期間的人擔任新意互動高管,不僅體現了易車的無知和對法律的藐視,更讓人懷疑易車背後居心何在。易車究竟想把新意互動帶向何方呢?

轉自:http://www.zgyqwz.com/shehuibaoliao/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