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 11 月

財經

財經

兩岸人物/豪威虞仁榮 「資本狠人」勝出

談到大陸晶片界最賺錢的人,多數人不得不提及豪威集團董事長、上海韋爾半導體創辦人虞仁榮,他於年初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中以鬆弛坐姿現身鏡頭前廣受關注,而他成功背後,在於對於資本市場的操作,甚至有陸媒評價他為「資本狠人」。 虞仁榮1966年出生於浙江寧波,同時也是大陸電子業界中極富傳奇色彩的「清華大學EE85班」一員,跟他同屆同系校友無不是當前大陸半導體業首屈一指人物,包括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兆易創新創始人之一舒清明、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格科微電子創始人趙立新等。 虞仁榮自清大畢業後便進入大陸頂尖IT企業浪潮集團任職工程師。兩年後,他跳槽至香港龍躍電子當銷售業務,該公司主營代理分銷電子元器件。在該公司六年經歷讓虞仁榮摸清電子元器件代理分銷的門路,也為他後來創業打下根基。 虞仁榮在1998年自立門戶創立北京華清興昌公司,主營電子元器件分銷和貿易代理的生意,當時正趕上全球化浪潮、中國大陸經濟崛起高峰,一年利潤最多能有1,000多萬美元,到了2006年,該公司已成北京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 分銷行業通常只是喝湯,精打細算的虞仁榮不滿足於此,他2007年在上海創立韋爾,一方面經營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設計,另一方面經營被動件等各種半導體產品分銷業務,研發、分銷業務一把抓,用「經銷商喝湯,自主研發吃肉」的信念,建立起晶片帝國。 真正對韋爾造成關鍵一步是虞仁榮在資本市場的運作,其2019年成功「蛇吞象」收購豪威科技,此後正式進軍CMOS圖像感測器領域,成為全球第三大圖像感測器解決方案巨頭,僅次索尼與三星。真正讓韋爾股份從一家分銷業務為主的公司,轉身成為一家半導體設計為主、分銷業務為輔的晶片公司。 這樁併購案同時讓韋爾股價、市值水漲船高,也讓虞仁榮成為中國晶片行業最賺錢的人。2020年,虞仁榮以513.8億元的財富身家登...
財經

大陸電視面板價格第3季站穩 面板高階趨勢繼續增長

近期大陸面板市場出現新變數。一方面,電視面板需求近期有所減少、價格下滑;另一方面,像是4K為代表的高階電競顯示器細分市場的需求仍在增長。業內預計經過第2季稼動率下調、行業庫存調整,第3季電視面板價格在歐美「黑五」、印度排燈節等海外購物旺季,加上大陸雙十一和國補拉動,將帶動面板價格站穩。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布,今年6月,電視面板需求逐漸減弱,43吋、50吋、55吋電視面板價格下跌1美元,65吋與75吋下跌1到2美元。7月,多種尺寸電視面板價格繼續下跌,其中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價格下跌3美元。群智諮詢7月底發布的資料也顯示,7月TV面板價格在供需博弈下繼續下跌。 價格下降背後,是需求有所減少,廠商也在調低稼動率。TCL科技高級副總裁、TCL華星CEO趙軍表示,第2季TCL華星和相關同行的大尺寸面板稼動率與上季回落,是因為國補等因素,導致客戶備貨提前至第1季。 這一價格走勢與今年早些時候形成對比。今年第1季,面板廠漲價,加上出貨量回漲,包括TCL華星、京東方在內的多家面板廠都迎來業績「開門紅」。而到第2季,洛圖科技相關報告稱,由於終端市場銷售不暢,為降低庫存水位,電視品牌商有所砍單,面板大廠稼動率選擇設置在85%以下。 不過,業內預計價格下降是暫時性。趙軍指出,年底歐美「黑五」、印度排燈節等海外購物旺季,加上大陸雙十一和國補拉動,將帶動面板備貨,第3季度整體的電視面板出貨量將比第2季明顯增大,預計出貨量與上季相比增長3%到4%。 同時經過第2季稼動率下調,行業庫存趨於健康,第3季電視面板價格將站穩回暖。洛圖科技相關報告表示,根據產業鏈信息,8月和9月的計劃稼動率將有一定回升,這將成為8月價格變化的重要變數。 除了電視面板,業內也在尋找其他有增長潛力的產品品類。趙軍提到,今年隨著國補推動,電競屏入門產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據公...
財經

屈公病疫情升溫 廣東開啟為期一周大滅蚊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確診病例早已超過4,000例。7月20日至26日,短短一周時間,全省新增本土病例就高達2,940例。為儘快阻斷疾病傳播,廣東全省全民總動員,於本周開展為期一周的集中滅蚊行動。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7月31日至8月1日專程前往廣東調研屈公病(陸港稱「基孔肯亞熱」)疫情防控工作。他要求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切實保障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對於廣東此次全省滅蚊行動,央視報導,位於中山市的黃圃鎮,每晚6時,各家各戶相約一起點燃蚊香,當地誌工表示,這個時間是黑斑蚊活躍的高峰期,大家一起點蚊香,可以把蚊子從家裡趕出去,再配合外圍的集中消殺,就能最大限度殺死蚊子;此外,家裡的馬桶、花盆、飲水機托盤、室外的窪地,但凡容易積水的,都「翻盆倒罐」排查清理,一併消滅黑斑蚊的卵和幼蟲。 對於滅蚊,廣東省也運用科技力量協助,比如對於屋上的積水,有無人機「助陣」。一旦發現積水點,就有工作人員上去排查,既節約人力,又提升效率;廣東省衛健委、省疾控局等多部門與南方醫科大學合作研發「電子哨兵」,科研人員在裡面放置模擬人體氣味的誘蚊劑,吸引黑斑蚊「上鉤」將其撲殺的同時,還能實時監測該位置的黑斑蚊密度。一旦升高就立即發出預警。 此外,廣東省部分地區也以生物防治手段滅蚊,比如在佛山的部分水體中,城管部門投放了5,000多條據說能吃蚊子的「滅蚊魚」。甚至有民眾直接在網路上購買數條,養在自家魚缸里。不過專家提示,這種做法對於滅黑斑蚊效果有限。 為了加強防蚊意識,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的民眾還把「防蚊滅蚊」知識唱成一首歌。「清源斷水第一條,發現積水全清掉,花壇綠化積水器,杜絕蚊蟲產毒苗」歌詞朗朗上口,讓防蚊成為簡單易懂的口訣。 另,中通社指出 中國北方省份近日也出現白紋伊蚊(斑蚊),這種蚊子是屈公病的傳播媒介之一。但專家指出,...
財經

蘇州再發生日本母子遇襲案 日東京及大阪亦分別爆陸男子遭襲重傷事件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中關係消息人士1日透露,7月31日傍晚在江蘇省蘇州市,帶著孩子走在地鐵站內的日籍女性被人用類似石頭的東西砸傷,到醫院接受了治療,並無生命危險。中方有關部門已逮捕嫌犯。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要求中國政府確保日僑的安全,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報導稱,據相關人士透露,該名女性在下了地鐵之後同行的孩子正要去車站內衛生間時遇襲。事件發生的背景尚不清楚。 報導特別提及,中國到9月將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各種活動以及閱兵式,此外還播放抗日相關電影和電視劇。日本駐華大使館7月下旬發郵件提醒在華日僑「需要特別注意反日情緒高漲」。 去年6月在蘇州,等候日本人學校校車的日籍母子被中國男子割傷,擔任校車引導員的大陸女性胡友平被刺身亡。孩子在蘇州市日本人學校就讀的母親憂心忡忡地說:「又出事了,大家忐忑不安。想盡量避免和孩子一起出門。」 報導稱,由在華日企組成的中國日本商會表示「再次發生此類案件令人極其遺憾」,強烈要求確保日僑安全。 報導提到,去年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一名日本男童在引發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的1931年柳條湖事件相同日期的9月18日被中國男子砍傷,次日不幸身亡。 但不只是在大陸發生日本人遇襲事件,日本母子遇襲同一天即7月31日上午9時多,2名中國籍男子在東京千代田區神田須田町的街頭,遭4名不明身分的男子持鐵棍襲擊導致額頭出血,傷者表示與對方素不相識,也未遭索取金錢等財物。受傷的兩人被緊急送醫救治,所幸暫無生命危險。 而前一天的7月30日晚,一名中國遊客在日本大阪市西成區遭到一名日本男子的襲擊和搶劫。經過調查,這名嫌疑人在8月1日被大阪府警察西成警察署逮捕,罪名是搶劫致傷。蘇州再發生日本母子遇襲。但日本東京也發生兩名大陸男子遭鐵棍重擊事件。圖為東京事發現場。 取自社群平台X $(document).ready(function...
財經

外賣補貼內卷 劃休止符

日前因「補貼大戰」被大陸市場監管總局約談後,美團、淘寶、餓了么、京東昨(1)日不約而同發布聲明,承諾將規範促銷,採取合理規劃發放補貼、不做非理性促銷活動等內卷行動。外界預期補貼大戰將告一段落。 美團表示,外賣平台補貼近日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美團對此高度重視,將堅決規範促銷行為,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承諾從自身做起,積極呼籲行業共同構建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淘寶閃購和餓了么表示,從消費者和商家需求出發,合理規劃發放補貼,堅決抵制惡性競爭,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激發新興市場的消費潛力和全行業的創新活力。不做大規模「0元購」等非理性促銷活動。 京東黑板報表示,將繼續堅持反內卷立場,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0元購」等惡性補貼,絕不以沖單量體現市場地位、製造市場泡沫。會用產品、價格、服務贏得用戶口碑、創造長期價值。 日前,源於淘寶閃購在7月2日宣布人民幣500億元的補貼計劃,掀起大陸各大外賣平台「0元購」等補貼亂象,大陸市場監管總局在7月18日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企業,要求相關平台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 界面新聞指出,各大平台被約談後的行銷力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縮,但0元購、1分購、免單券等大額補貼仍換個方式在持續進行,且商家仍然需要承擔70%左右的補貼成本。 下周「立秋」是傳統外帶奶茶的促銷重要檔期,上觀新聞引述分析,在「立秋大戰」前外送平台集體發聲,有一定的行業示範引領效應,各家在「立秋第一杯奶茶」的行銷活動和進程,也將成為觀察「反內卷」實際行動的關鍵窗口期。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京東、騰訊參加機器人大戰 商業化仍是最大挑戰

京東、騰訊、商湯、美的等上市公司近期紛紛展示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方面的布局。分析指出,隨著各家大廠紛紛布局機器人領域,商業化的困難仍是每家公司要面對的考驗,目前還很難判斷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機器人企業RoboScience在宣布完成近人民幣2億元天使輪融資,由京東領投。京東已在此前宣布領投千尋智能、逐際動力和眾擎機器人三家頂尖機器人公司。京東並在本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發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為機器人提供「大腦」能力。 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與福田實驗室聯合發布具身智能開放平台Tairos「鈦螺絲」,希望為機器人本體與應用開發商補齊關鍵軟體能力,讓機器人具備感知世界、規劃任務以及自主決策等能力。 大陸「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也發布了具身智能平台「悟能」,將以商湯具身世界模型為核心,依託商湯大裝置提供端側和雲側算力支持,為機器人、智能設備提供感知、視覺導航及多模態交互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美的集團發布家用人形機器人,以及魔法原子發布新品雙足人形機器人MagicBot Z1與輪式四足機器人MagicDog W等。華爾街見聞指出, 隨著各家大廠紛紛布局機器人領域,整個具身智能產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然而商業化落地難的困難,卻依然是每位入局者都必須面對的考驗。 瑞銀證券中國機械行業分析師王斐麗表示,未來三到五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時間,整機廠商需要花非常多的投入在研發,以及軟硬體端、整個生態系統的建立,和下遊客戶共同開發新的產品等,這對於整機廠商提出比較高的財務要求。目前還是很難判斷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延伸閱讀 急起直追押注技術熱點 京東一日連投三家人形機器人公司...
財經

大陸今夏雪糕銷售:12到20元賣得最好 49元以上不再吃香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雪糕都是對抗炎熱的最佳武器。大陸今年夏天的雪糕市場,平價經典款仍是消費者首選。人民幣3到5元(新台幣12到20元)雪糕持續佔據近半壁江山,人民幣12元(新台幣49元)以上高價產品市佔則連年萎縮。大陸霜淇淋市場正經歷「掐頭去尾」的理性回歸。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今年雪糕、霜淇淋市場仍以平價產品為主,單價多在人民幣1元至6元之間。儘管部分網紅雪糕如「俄式大脆筒」憑藉社交媒體熱度吸引顧客們嘗鮮,但高價產品人民幣10元以上的銷量普遍不佳。 一家批發部老闆表示:「賣得最好的還是老冰棒、小布丁這些便宜款,一天能走幾十箱。」一家連鎖超市負責人則透露:「貴的雪糕偶爾有人買,但復購率低,很多顧客覺得不值。」 整體看來,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似乎比前幾年更高。連鎖超市負責人表示,高價雪糕的目標群體還是有限,整體市場仍由平價知名雪糕主導。 快消品線下零售監測機構馬上贏數據顯示,在全大陸傳統線下零售通路,以2023年5到6月的霜淇淋/雪糕的銷售額/銷量為指數100,2024、2025同期的銷售額為89.97和86.5,銷量指數為94.98和94.13。也就是說,霜淇淋/雪糕的線下銷售額略有萎縮,但銷量基本持平。 而從各價格帶霜淇淋/雪糕的銷售額佔比來看,2023年到2025年的5到6月,人民幣3到5元的霜淇淋/雪糕是賣得最好的,銷售額佔比分別高達45.41%、44.92%和45.97%。 價格高於人民幣12元的高價霜淇淋/雪糕的銷售額佔比在逐年下滑,從2023年的5.99%逐漸下滑至2025年的3.95%。 再從商品貨號(sku)的數量來看,早在2023年,人民幣3到5元的霜淇淋/雪糕是最多的,佔比高達24.51%,2024年,人民幣0到1元霜淇淋/雪糕的sku佔比超過了3-5元的,為23.66%,進入2025年,人民幣0到1元霜淇淋/雪糕的佔比更是升至27.25%。...
財經

香港出現首宗屈公病移入個案 專家:非必要勿到佛山

廣東佛山近期爆發屈公病(陸港稱「基孔肯亞熱」)疫情,香港2日出現今年首例輸入個案,患者為一名12歲男童,日前到佛山順德旅遊,上周三返回香港隔天就出現發燒、皮疹、腳後跟及手腕關節疼痛,目前情況穩定。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如非必要暫時勿到訪佛山。 廣東佛山近期爆發屈公病疫情,確診病例已超過4,000例。面對疫情持續升高,上個月底,佛山宣布,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級響應。 根據我衛福部疾管署官網資料,屈公病是一種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最早在1952年從坦尚尼亞一位發燒病人的血清中分離出來。 屈公病的癥狀與登革熱非常類似,但和登革熱與其他蚊子所傳播的傳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有持續數周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語言中,就是指「痛的將身體彎起來」。 針對香港2日出現首例屈公病輸入病例,明報報導,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表示,男童與母親上月17日到佛山順德旅遊,30日返港後大部分時間待在家裡,但隔日出現發燒、皮疹及關節疼痛等癥狀就醫。醫生懷疑男童感染屈公病,轉介防護中心,中心前日轉介男童到聯合醫院急症室求醫,昨日上午血液樣本證實對屈公病病毒呈陽性。 歐家榮指出,男童潛伏期一直在佛山,可確定為輸入個案,其母及沒同行的同住家人目前均無癥狀。香港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霍明茵表示,署方已針對男童住處、醫院及到過的地方250公尺半徑範圍滅蚊。 由於佛山屈公病疫情無趨緩跡象,大陸部分地區也已開始採取措施防範疫情輸入。福州市疾控中心7月29日通報,提醒自國外流行地區及廣東佛山等高風險地區來(返)福州人員,要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 歐家榮稱,暑假粵港每周數十萬人往來,香港出現局部傳播的風險中至高,蚊子叮帶病毒患者最快兩日後可傳人...
財經

智元機器人獲南韓巨頭入股 LG 電子首次對外布局具身智慧

大陸智元機器人新獲國際集團戰略入股,本次投資由 LG 電子(LG Electronics)、韓國未來資產集團(Mirae Asset)聯合領投。這是 LG 電子在具身智慧領域全球首次對外布局。 新浪科技報導,這已是近期智元機器人宣布的第二筆戰略融資。7月15日,智元機器人宣布獲得正大機器人的戰略投資。正大機器人將助力智元機器人在生命科技、新零售、新消費、康養服務等垂直領域,進行全場景業務的探索開發。 上海證券報報導,國際資本戰略入股的同時,智元機器人本身也在布局出海業務。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近期透露,智元已經啟動出海,產品從今年開始往海外交付,目前在北美、歐洲、中東、日韓、東南亞等地已有一些布局。「因為人力成本的因素,他們也很積極地擁抱新勢力,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汽車行業、零售行業、服務行業等。」 智元機器人成立於2023年2月,由智元機器人董事長鄧泰華,及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彭志輝)在內的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聯合創立,並先後獲得騰訊、京東等企業投資,形成「互聯網巨頭+零售巨頭」的資本矩陣。 2024 年 8 月 18 日,智元機器人發布「遠征」與「靈犀」兩大家族共計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包括遠征 A2、遠征 A2-W、遠征 A2-Max、靈犀 X1 及靈犀 X1-W。 2025 年7月8日,上緯投控(3708)在大陸A股上市的上緯新材盤後公告,智元機器人至少收購63.62%股份。 在短短15天內成為A股年內「10倍大牛股」上緯新材,於7月30日發布公告,因公司股票價格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嚴重異常波動情形,將就股票交易波動情況進行停牌核查,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在成為具身智慧型機器人概念股之前,上緯新材股價為人民幣7.78元,而目前股價已達到人民幣92.07元,最高達到人民幣99元。最近一個月,該公司股價大漲...
財經

澳門民主派前議員成國安法逮捕首例 歐盟譴責

歐洲聯盟(EU)今天譴責澳門逮捕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區錦新,批評這項行動只會讓當地「政治多元化遭侵蝕」的情況更加令人擔憂。 法新社報導,澳門當局31日以涉嫌勾結境外「反華」組織為由,將現年68歲在小學任教的區錦新逮捕,使他成為澳門首位因觸犯「維護國家安全法」而被捕的個案。 歐盟發言人希普(Anitta Hipper)透過聲明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多元化及言論自由持續遭到侵蝕本已令人擔憂,這起事件讓疑慮加重。」 聲明還說:「歐盟提醒,尊重人權與基本自由,是澳門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的核心成分。」 澳門國安法2009年生效,2023年完成擴大修訂。區錦新在2021年卸任立法會議員,他曾宣傳社會福利、反貪腐和選舉改革等議題相關主張。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