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 11 月

財經

財經

洪災多 中國公安部要求不轉發非官方訊息且及時舉報

中國多地近來暴雨成災,死亡及失蹤人數持續上升,部分記錄災情的文字及影像屢遭刪除。中國公安部今天發布「積極維護防汛救災網路秩序倡議書」,要求網友不轉發未經官方證實的訊息,並及時舉報「不實信息」,形成「全民監督的良好氛圍」。 中國公安部轄下主管網路言論的「網路(網路)安全保衛局」今天發布的這項倡議書說,近期中國防汛救災形勢嚴峻複雜,多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給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在全社會齊心協力開展防汛救災工作的關鍵時刻,「積極健康的網路環境」對凝聚社會共識、開展助力救災至關重要。 倡議書提到,中國公安網警向廣大網民發出3項倡議。一是「強化法律意識,嚴守傳播秩序」;二是「增強防範能力,提高識謠水平」,三是「履行社會責任,積極監督舉報」。 這項倡議書說,網友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德和倫理道德,自覺抵制網路謠言和各類「違法有害信息」,共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空間環境」,為防汛救災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倡議書強調,對於故意編造、傳播虛假防汛救災訊息,擾亂社會秩序者,公安機關將依法嚴肅處理。 這項倡議書又說,要透過「官方權威平台、正規新聞媒體」了解防汛救災相關訊息,「不輕信、不發布、不轉發、不評論」未經官方證實的網路訊息。要仔細甄別訊息來源的可靠性和內容的真實性,對錶述模糊、來源不明、「與官方發布內容相悖」的訊息,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被「不實訊息」誤導。 倡議書表示,要積極傳播「正能量」,為防汛救災工作加油鼓勁,對奮戰在一線的救援人員表達敬意與支持。在關注防汛救災社會熱點、參與話題討論的同時,如發現「疑似謠言的不實訊息」,要及時向相關網路平台或公安部門投訴舉報。 這項倡議最後不忘強調,只有形成「全民監督的良好氛圍」,才能全力遏制「網路謠言的滋生蔓延」,讓虛假信息無處遁形,共同維護網路空間清朗與安寧。「以高度的自律和理性的言行,匯聚起防汛救...
財經

中使館:3名中國遊客2天內在日本連續遇襲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表示,據媒體報導,7月30日晚1名中國遊客在大阪街道上遭遇勒頸搶劫受傷。連同7月31日兩名中國男性公民在東京遭4名不明身分男子持械毆打致重傷,2天內已有3名中國公民在日本遇襲受傷。 中國駐日大使館官網1日發布消息,據媒體報導,7月30日晚間10時左右,1名中國遊客在大阪府西成區街道上遭遇勒頸搶劫致傷,兇手已被逮捕。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第一時間聯繫傷者表示慰問,要求日方嚴懲兇手,採取相應措施嚴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中國駐日大使館表示,近期涉及中國公民遇襲案件頻發,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已向日本外務省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確實保護在日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再次提醒在日中國公民和遊客務必提高警惕,加強自身安全防範。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7月31日曾發布消息,指據日本媒體報導,7月31日上午9時左右,2名男性中國公民在東京都千代田區遭4名不明身分男子持械毆打致重傷,目前兇手在逃。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要求日方馬上採取行動逮捕嫌犯,嚴懲兇手。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表示,針對日本社會近期出現「一些排外情緒」,使館已向日本外務省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確實保護在日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近日中國人在日本遇襲的同時,也再度發生日本人在中國遇襲事件。 共同社1日報導,7月31日傍晚在江蘇省蘇州市地鐵站內,一名帶著孩子的日籍女性被人用類似石頭的東西砸傷,其後到醫院接受治療,並無生命危險。中方有關部門已逮捕嫌犯。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要求中國政府確保日僑的安全,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報導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事件發生的原因。中國將於9月將舉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各種活動及閱兵儀式,此外還播放有關抗日的電影和電視劇。日本駐中大使館7月下旬曾發郵件提醒在中國的日僑,「需要特別注意反日情緒高漲」。...
財經

服役倒數?央視再釋出福建艦電磁彈射試驗畫面

大陸央視再釋出共軍第三艘航艦福建艦的進度畫面,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彈射試驗畫面,並稱福建艦進入「攻堅時刻」,意味著福建艦距離正式服役時間正倒數中。 央視新聞以「開始彈射作業!福建艦入列進入最後攻堅時刻」標題報導,海軍福建艦航空長田偉說,現在正在攻克的是能否兼容從滑躍到彈射起飛的無縫轉接,最極致地去優化並縮短這個時間,讓新裝備儘快形成戰鬥力達到交裝即交戰鬥力。 報導指出,福建艦著眼彈射型航艦的彈射流程,每一次模擬放飛試驗的成功,都是為了真正彈射起飛的那一刻。田偉說,「我們要做的,不是福建艦的彈射流程,是中國彈射型航母的彈射流程。祖國和人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利劍出鞘、運用自如的那天。」 該紀錄片主題為《攻堅——矢志強軍向一流》,目的為紀錄解放軍建軍98周年(8月1日為中共建軍日),在正式播放前夕,央視此前釋出預告,通過空拍畫面,讓觀眾能看到福建艦全貌,其中還夾帶數秒展示電磁彈射系統(EMALS)的功能,以及福建號搭載新款殲15T戰機(J-15T),引起外界關注。 福建號航空母艦,為中共解放軍第三艘航艦,也是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二艘航空母艦。公開資料顯示,福建艦滿載排水量為8萬噸,艦身全長約316公尺,最高航行速度可達31節。艦上防身武裝包含4套紅旗-10艦對空飛彈系統、4座1130型近防砲。整個甲板上至多能同時搭載60架軍機,而主要艦載機殲15T,至多可進駐40架。 福建艦從2022年下水後已完成8次海試,針對動力系統、電力供應等六大關鍵技術皆以經過測試。目前海試加速,表明系統穩定性已通過驗證,服役進入倒計時,顯示大陸海軍即將邁入「三航艦時代」。此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唐樺認為福建艦釋出的信號是對台海局勢的震懾作用。 福建艦2022年下水、2024年開始啟動海試,央視在5月底曾報導福建艦加緊海事,當時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指出,央視報導福建艦加快海試進程,...
財經

中國神華擬收購國家能源集團13家公司資產 擠身千億級併購案例

中國神華髮布公告,收到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通知,初步考慮擬由中國神華髮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國家能源集團持有的煤炭、坑口煤電以及煤制油煤制氣煤化工等相關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資產涉及13家公司股權。 公告顯示,此舉在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推動優質資源向上市公司匯聚,打造全球領先的以煤炭為基礎的綜合能源上市公司。根據安排,中國神華股票自8月4日開市起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中國經營報報導,分析人士推測,此次交易金額將躋身目前併購交易的前列。自「併購六條」發布以來,滬市已出現3單人民幣千億級併購。 包括已經實施完畢的國泰君安吸收合併海通證券、已獲得註冊批文的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6月10日披露預案的海光資訊吸收合併中科曙光,對應的交易金額分別為人民幣976億元、1152億元、1160億元。 2024年9月24日以來,包括中國動力、中化裝備等在內的多家央企,發布重大收購方案,央企產業整合和升級成為主流。 尤其是近期,多家公司披露併購交易進展。中化國際7月29日披露預案,擬發行股份購買南通星辰100%股權,旨在快速擴充在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領域的產品布局,儘快實現新增產品與上市公司現有產品線的協同。 同日,中化裝備披露預案,擬購買益陽橡機100%股權和北化機100%股權,以進一步聚焦「化工裝備+橡膠機械」的主業方向,有望增厚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助力扭虧。 內蒙華電7月10日披露,計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正藍旗風電70%股權與北方多倫75.51%股權。收購後,公司預計新增新能源裝機160萬千瓦,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有利於構建「風火儲」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中國神華髮布公告,收到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通知,購買國家能源集團持有的煤炭、坑口煤電以及煤制油煤制氣煤化工等相關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資產涉及13家公司股權。東方財富網...
財經

人民日報要求輝達拿出安全證明 稱絕不能讓「帶病」的晶片上崗

輝達晶片H20因為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最近被大陸國家網信辦約談。雖然事後輝達回應稱其晶片不存在後門,但昨天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在它的社群平台微博的版面上發出標題為「英偉達(即輝達),讓我怎麼相信你?」的評論文章,要求輝達必須拿出令人信服的「安全證明」,才能解除中國用戶的後顧之憂。 該篇評論舉出一些驚悚的場景說,有人可能會問,這安全問題有多嚴重?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車,突然被切斷動力;患者接受遠程手術時,設備突然黑屏;超市收銀台,手機的支付功能,瞬間失靈……晶元漏洞後門安全風險一旦觸發,我們隨時可能遭遇一場「噩夢」。 評論稱,事後,輝達出來回應:「網路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英偉達的晶元不存在後門鎮,並不會讓任何人有遠程訪問或控制這些晶元的途徑。」不過,回應歸回應,對於H20晶元存在的「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風險質疑,企業唯有按照約談要求,令人信服的安全證明,才能消除中國用戶的後顧之憂, 評論指出,說到網路安全,它不光關係到咱們的日常生活,也關係到企業的命脈,更直接連結國家安全。上周,俄羅斯多個公共服務部門遭駭客攻擊,航空公司、知名連鎖藥局等企業一度中斷服務;美國「星鏈」衛星網路服務突發故障,全球6萬用戶斷網,遠端手術中斷、網課黑屏。 它說,這些例子警告我們:守護網路安全,與守護國家領土同樣重要。安全一旦失守,其他也會歸零。發展數位經濟、建設數位中國,必須維護好網路空間安全,絕不能讓「帶病」的晶片上崗。 文章提到,外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尊重中國法律嚴守安全紅線是基本前提。輝達執行長黃仁勛曾說,「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始終確保遵守法律,並盡最大努力服務各個市場的客戶。」評論稱,「既然說了,就要做到」。 評論指出,中國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因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不管是外國企業,還是其他經營主體,大家都遵守規則、以誠相待,才能實現共贏...
財經

浙江大學推出類腦計算機「悟空」 神經元數量接近獼猴

浙江大學腦機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2日公開最新研製的新一代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Darwin Monkey(悟空),聲稱這是國際上首部神經元規模超過20億的基於專用神經擬態晶片的類腦計算機,象徵中國在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浙江大學微信公眾發布新聞稿指出,人類大腦是一部極其高效的「計算機」,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可處理視覺、聽覺、語言、學習、推理、決策、規劃等各類任務。「類腦計算」即是將生物神經網路的工作機理應用於計算機系統設計中,構建像大腦一樣的低功耗、高並行、高效率、智慧化計算系統。 新聞稿稱,整部「悟空」由15台刀片式神經擬態類腦伺服器組成,每一台刀片式類腦伺服器內部集成了64顆達爾文3代類腦計算晶片。該晶片由浙江大學領銜、聯合之江實驗室於2023年初研製成功,單顆支持超過235萬脈衝神經元與億級神經突觸,並支持類腦計算專用指令集和神經擬態線上學習機制。 浙江大學表示,基於該晶片,「悟空」神經元數量已接近獼猴大腦規模,向更高級的類腦智能又邁進一步,在典型運行狀態下功耗約為2000瓦。該項成果也是浙江大學類腦計算團隊繼2020年9月成功研製中國首部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米奇)後,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文章稱,為突破晶片間互連速度與系統能效的瓶頸,團隊聯合浙大集成電路學院,利用2.5D先進封裝技術研製出晶圓級超集成類腦計算晶片Darwin Wafer,並基於其搭建晶上系統(System on Wafer,SoW)刀片伺服器。 整個SoW刀片式伺服器主體僅包含一張集成64顆達爾文3代類腦晶片裸片的12吋晶圓,擺脫傳統光罩的物理約束,實現導線微奈尺度的互連優化。 經過兩年多的研發,團隊在多項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構建了大規模神經元系統互連與集成架構,支持以多維網格為基本拓撲結構的層次化、可擴展晶片間互連;實現自適應時間步控制方法...
財經

民間調查顯示 中國大陸7月製造業活動意外萎縮

【彭博】-- 一項民間調查顯示,中國大陸7月製造業活動較上月意外萎縮,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未來幾個月經濟成長動能的擔憂。 根據周五發布的聲明,7月份標普全球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報49.5,6月份為50.4。相較之下,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為50.2。該指數高於50表示擴張。
財經

救生育率 人民日報頭版刊文關注托育服務

為提高近年來低迷不振的生育率,中國官方近期不只祭出育兒補貼,也關注強化托育服務。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今天頭版刊文,強調要增加普惠托育服務的供給,如在社區加強托育服務設施,支持幼稚園開設托班,滿足家長訴求。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頭版今天刊登「托育服務如何更普惠?」一文,報導引述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以及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實好惠民政策」,強調做好托育服務的重要。 報導指出,中國3歲以下嬰幼兒人數約3000萬,超過3成嬰幼兒家庭有托育需求。家長對托育服務的主要訴求是價格實惠、就近入托、服務品質有保障等,要滿足這些訴求,關鍵在於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報導引述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相關政策與進展,要發揮中央資金對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的支持引導作用,加快構建以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樞紐,以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等為網路的「1+N」托育服務體系。 報導又指,要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幼兒,推進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協調可持續發展。引導地方大力發展社區托育服務,在既有居住區中多措並舉補充托育服務設施,加強存量閑置房屋和設施改造利用,新建住宅小區同步建設配套托育服務設施。 中國衛健委也鼓勵各地將發展托育服務作為民生實事項目,對托育機構的水電氣熱實行民用價格等優惠措施和相關稅費減免。此外,衛健委也會制定托育服務的相關規範,並促進醫育結合,加強服務品質與相關人員培訓。 日前中國官方發布「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將對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每年發放人民幣3600元(約新台幣1.5萬元)至年滿3歲止,並追溯至今年1月1日生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黃煒當時表示,僅靠經濟補貼難以完全解決育兒問題,還需進一步完善托育服務體系和住房、教育等領...
財經

衝刺A+H!晶合集成啟動赴港IPO

力晶電(6770)持股的A股上市公司、大陸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晶合集成發布公告稱,為深化公司國際化戰略布局、加快海外業務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與國際品牌形象,並藉助國際資本市場優化資本結構、拓寬融資通路,正籌劃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上海證券報報導,業內分析認為,晶合集成作為境內重要的積體電路製造企業,此次籌劃赴港上市,代表國際化戰略邁出關鍵一步,有助於公司更貼近國際客戶與供應鏈、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將在全球範圍內吸引更多優質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此舉也反映了科創板企業積極利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謀求更大發展的趨勢。 根據公告,公司目前已就本次H股上市計劃啟動相關工作,正與相關仲介機構就具體推進事宜進行商討,但相關細節尚未最終確定。 公告強調,此次H股上市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該計劃尚需履行多項關鍵程式,包括提交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並需取得大陸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等相關政府機構、監管機構備案、批准或核准。 成立於2015年5月晶合集成,由合肥建投控股,與力晶創投合資建設,是安徽省首家12吋晶圓代工企業。專註於半導體晶圓生產代工服務。 業績方面,2024年晶合集成營收人民幣92.4億元,年增27.6%;凈利潤人民幣5.3億元,年增151.7%。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5年上半年晶合集成營收人民幣50.7億元到53.2億元,年增15.2%到20.9%;凈利潤人民幣2.6億元到3.9億元,年增39%到108.5%。 今年來,安徽省內企業在赴港上市方面動作頻頻。今年3月,本土企業三隻松鼠宣布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上市,並於4月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6月27日,芯碁微裝發布公告稱,擬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7月30日,華恒生物公告宣布布正籌劃發行境外股份(H股)並...
財經

中國恢復征國債等利息收入增值稅

中國將於8日起對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徵收增值稅。有專家表示,債券投資以機構為主,個人投資債券規模很小,且若符合相關條件也可免稅,政策調整對個人投資者基本不會有影響。 新華社1日報導,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日聯合對外發布公告稱,自今年8月8日起,對在該日期之後(含當日)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徵收增值稅。 根據公告,對在今年8月8日之前已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包含在8日之後續發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繼續免徵增值稅直到債券到期。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表示,債券投資以機構為主,個人投資債券規模很小,而且個人投資者取得的利息收入還可適用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收入人民幣10萬元(約新台幣41萬元)以下免徵增值稅的政策,不用交增值稅。此次政策調整,普通個人投資者不會受到影響。 李旭紅表示,此次政策調整是根據當前債券市場發展階段推出的一項優化措施,可以縮小不同債券之間的稅負差異,有利於更好發揮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定價基準作用,促進債券市場和金融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梁季表示,目前中國已發行債券數量大,市場消納能力較強,新發行債券佔比較小,且債券價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稅收政策僅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政策調整對市場影響有限。 證券時報旗下「券商中國」引述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副教授汪峰說,新政在短期內可能引發新舊券種價格分化,長期可能降低債券資產的相對配置價值。機構投資者可能逐步調整資產配置策略,轉向更具稅收優勢或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資品種。 據中國媒體此前報導,中國今年整體發行國債規模將達1.3兆元(約新台幣5.8兆元)。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