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財經

財經

輝達被陸網信辦約談影響與美談判?陸商務部、外交部僅「這麼回應」

美中第3輪貿易會談落幕,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3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雙方就中美經貿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中方期待與美方一道進一步深化對話磋商,不斷爭取更多雙贏結果。另對輝達被大陸國家網信辦約談一事,僅回應「目前沒有可提供的信息」。 據財聯社,在31日的大陸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中美瑞典經貿會談提問。何亞東表示,7月28日至29日,中美雙方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經貿會談,就中美經貿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回顧並肯定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和倫敦框架落實情況。 他表示,中方期待與美方一道,繼續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充分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製作用,進一步深化對話磋商,不斷爭取更多雙贏結果。 另外,就大陸國家網信辦在31日下午公告約談輝達,記者提問時指,晶片是關於中美談判的一部分,國家網信辦舉措是否會影響中美談判的整體氣氛?何亞東僅表示「關於你提問的問題,目前沒有可提供的信息。」 同樣的問題,也在大陸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被提出,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則回應,「具體問題請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門進行了解。」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31日主持記者會。圖/取自中國網直播...
財經

「周杰倫族最大贏家」粥餅倫新灌餅店歇業 嘆「做半年賺不回房租」

因外型酷似周杰倫,從雞蛋灌餅小販變網紅的「粥餅倫」,在河北石家莊的新店今年1月開業。不過有遊客近日前往該店打卡時發現店已關門歇業。「粥餅倫」也出面回應,因為做了半年連房租都賺不回來,所以選擇撤了。 本名白獻英的「粥餅倫」原本是小吃攤販,最初在河北保定市容城縣晾馬台鄉擺攤賣雞蛋灌餅。2020年12月因「撞臉」周杰倫,被顧客拍下影片、發到網路上暴紅,後來周杰倫到天津開演唱會時也曾到會場門口賣灌餅、跟粉絲合照,並在2023年參加周杰倫演唱會。 2024年10月「粥餅倫」的灌餅新店在天津開業,被網友稱是「周杰倫族最大贏家」。目前「粥餅倫」在抖音上有近165萬粉絲。 據華商網報導,「粥餅倫」石家莊新店今年1月3日開業,當時門前擺滿了開業花籃,還有粉絲找他合照。開業當天「粥餅倫」亮相新店,不僅和粉絲互動,還現場進行服務,並對新店進行宣傳。 7月27日,有遊客前往「粥餅倫」灌餅石家莊分店打卡時,發現該店已經關門歇業。該店隔壁的正新雞排店1名工作人員確認「粥餅倫」石家莊分店已經關門歇業。1位自稱是房東的男子也確認該店已經關門,並稱那地方位置最好,月租是人民幣2萬元,正在招募後續商家,已經談了4、5家。 「粥餅輪」本人30日發布影片回應,「石家莊店,說句不好聽的,幹了半年連房租都掙不回來,我撤了。大家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咱們員工,我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有口飯吃,讓他們也能掙錢。但是連房費也掙不回來,沒緣分咱就撤唄,沒啥丟不丟人的。」因外型酷似周杰倫而走紅的網紅「粥餅倫」,他在石家莊的灌餅新店今年1月開業。不過有遊客近日前往該店打卡時發現店已關門歇業。「粥餅倫」也出面回應。圖/取自「粥餅倫」抖音...
財經

美媒:習近平失勢傳言不斷 反映中國大眾渴望改變

海外中文圈今年來不斷湧現諸如「習近平失勢」、中共軍方奪權等缺乏證據的傳言,近來也被外媒注意到。華爾街日報今天分析,這些傳言雖缺乏證據,卻非毫無意義的雜音,而是體現習近平政治體制日益個人化和不透明,更反映中國大眾對改變的渴望。 華爾街日報這篇以「『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囂塵上」為題的文章表示,習近平5月底至6月初有兩周時間未公開露面,且出人意料地不參加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加上中共沒有公布5月間是否舉行了每月1次的政治局會議,都加劇了流言的廣傳。 文章說,雖然這些情況值得注意,但遠不是能證明習近平權力受到威脅的證據,任何解讀中南海內部情況的嘗試都需要抱持極為審慎的態度。事實上,這些情況的象徵可能剛好相反,因為現年已72歲的習近平,可能只是在下放更多的日常工作。 文章表示,習近平雖然減少了海外出訪,卻仍在主持中共黨政的高層會議,且改在北京接待外國領導人,他的消息仍佔據著官媒的頭條。這些都很難說是一名領導人正在失勢的跡象。 文章分析,儘管如此,上述解釋還是無法平息外界對習近平權力的熱議。這類傳聞之所以持續流傳,並非因為它們「一定是真」的,而是因為在一個建立在高度保密和集權控制之上的體系中,這種傳言「聽起來有可能是真的」。 研究中國政治的學者唐志學(Joseph Torigian)直指,「傳言是中國體制的一個固有特徵」,而且「人們願意相信的那類傳言,更容易被傳播」。 文章指出,問題在於中南海這個黑箱為何總是「催生如此瘋狂的猜測」,最根本的原因是「資訊真空會助長猜測」。尤其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已經系統性地拆除了以往還存在的有限透明度和意見回饋管道。 此外,中國政治中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那就是「傳言可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而由那些意圖在民眾中散播疑慮、破壞領導人威望的人放出。 這篇文章提到,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曾說過,中共高層領導人之間不會公開挑戰對方,而是會透過背...
財經

北京暴雨釀災 增至44人死亡9人失蹤

新華社報導,北京市官方今天舉行防汛救災記者會表示,截至今天中午12時,連日來的暴雨已導致全市44人死亡,其中包括密雲區一所養老中心死亡的31人,另有9人失蹤。 報導提到,23至29日北京遭遇連續極端強降雨,密雲、懷柔、延慶、平谷等遠郊行政區受災嚴重,當前北京市官方正全力展開救災善後和恢復重建工作。 中新社報導,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全市因災死亡的44人中,有31人是密雲區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的人員。至於9名失蹤者中,有4人是在參與第一線搶險救災的村黨支部書記。
財經

精博台商專欄/境外公司遷冊制度 台商利多

今年5月23日,香港《公司條例》修訂正式生效,首次開放外國公司可「遷冊」進入香港,成為在香港登記的法人。這項被香港財庫局視為「提升香港作為企業總部首選地位」的改革,近期於7月16日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引發關注。 儘管目前尚無實際個案遞出申請,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回應表示,當局已收到265宗具體查詢,專設網站亦錄得逾2萬次瀏覽。這不僅顯示市場對香港遷冊制度的高度興趣,也預示全球企業對「遷冊自由」的實質需求正逐步浮現。 事實上,允許遷冊的制度在其他境外公司地區,如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模里西斯等早已行之有年。近年來,新加坡與香港相繼參考並引進,反映「遷冊」的制度優勢日益受到重視。不過需提醒,目前新加坡與香港皆採取「單向制」,僅開放他國公司遷入,並未開放本地公司遷出,意味著一旦選擇遷入,即無法再次遷冊。 何謂再次遷冊?企業原先於A國設立,因A國制度改變而選擇遷至B國成為B國公司。日後再因B國政策變動,轉而遷冊至C國成為C國公司。這樣的「搬家」策略,其實反映出企業對自由與選擇權的重視。 筆者大膽預測,「法人二次遷冊」的浪潮將於未來數年浮現。觀察過去五年台商圈的遷冊動向,多與國際局勢劇烈變動有關,使原註冊國頻繁修法,台商遂以遷冊方式應對。然而註冊地制度持續變動的趨勢可望延續,第二次遷冊的需求可能迅速出現。 這正是「遷冊」作為企業策略工具的真正意涵:它不是逃避,而是布局,是面對不確定環境下的風險管理選項。但亦須提醒,企業若欲在關鍵時刻靈活運用遷冊所帶來的彈性,前提是境外公司必須維持合規,否則即失去享有選擇搬家的資格與機會。 諮詢電話(02)8732-9797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廣東屈公病病例近5千例 美CDC考慮發布旅遊警示

大陸屈公病(陸稱基孔肯亞熱)病例數量持續上升,大陸官方並在29日於北京召開全國基孔肯亞熱疫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言人表示,由於當地病例正增加,CDC計劃針對中國大陸發布旅行警示。 彭博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言人表示,「CDC已注意到中國廣東省報告的屈公病疫情,並正評估疫情規模及範圍。」 近日,大陸的屈公病報告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廣東省疾管局27日通報,7月20至26日之間,廣東新增報告2,940例屈公病當地熱點病例,截至26日,廣東省累計報告4,824例本地病例。廣州、陽江、湛江等地也陸續出現輸入病例。 另據微信公眾號「佛山發布」30日消息,佛山市人民政府29日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應急預案,結合當前佛山市基孔肯亞熱疫情防控形勢,決定啟動佛山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 世界衛生組織(WHO)此前已發出緊急呼籲,防止屈公病重演2004至2005年在印度洋地區的大規模流行。新一波疫情始於2025年初,主要集中在此前曾受災的印度洋島嶼,如留尼旺、馬約特和模里西斯,並蔓延到歐洲和其他大陸。 29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基孔肯亞熱疫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有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強調,要加強屈公病疫情風險研判;進行多管道監測預警,防範疫情外溢擴散和境外輸入;提高「早發現」能力,規範進行病例救治;科學引導個人防護,增強公眾信心。大陸屈公病(陸稱基孔肯亞熱)病例數量持續上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計劃針對中國大陸發布旅行警示。美聯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英媒指美參院軍委會主席8月訪台 陸外交部要求美方「這事」

外媒指,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威克(Roger Wicker)8月將率團訪台,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31日在記者會時回應,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台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並要求美方停止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國內政,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勢力。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威克將於8月率領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3名知情人士已證實此行。分析人士指出,一向力挺台灣的威克來訪,將有助鞏固美國對台承諾,反擊外界質疑美國不可靠的說法。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3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對此提問。郭嘉昆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台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郭嘉昆表示,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停止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國內政,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勢力,停止美台官方往來,停止製造台海局勢緊張。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歐新社資料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人民幣邁向年內最大月度跌幅 中間價維穩基調料成匯率「穩定之錨」

【彭博】-- 弱美元的敘事出現波折,美元反彈正推動人民幣邁向年內最大單月跌幅。 中國央行的政策基調未變,繼續通過中間價維持匯價的穩定。隔夜彭博美元指數大幅上漲,境內外人民幣雙雙跌至7.2元一線。周四人民幣中間價雖隨之小幅調降,但較市場預測均值的偏強程度拉闊到571個點,為4月末以來最大。在中間價引導下,境內外人民幣均走高。
財經

中國7月PMI49.3% 連續4個月萎縮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3%,連續第4個月落入萎縮區間。外媒分析,這顯示美國提高關稅前出口激增的趨勢已開始消退,內需依然低迷。 中國國家統計局31日公布最新統計資料。7月PMI為49.3%,較6月下滑0.4個百分點,低於50榮枯線,連續第4個月落入萎縮區間。今年4至6月PMI分別為49%、49.5%、49.7%。 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受製造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部分地區高溫、暴雨洪澇災害等因素影響,7月PMI降至49.3%,製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回落。 路透社報導,7月PMI為49.3%,低於路透社調查預期的49.7%。報導分析,中國PMI連續第4個月落入萎縮區間,表明在美國提高關稅前出口激增的趨勢已開始消退,而內需依然低迷。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山西大同洪水沖走中型巴士 搜救4天發現10人均已遇難仍有4人失聯

大陸北方近日強降雨造成洪災,山西省大同市一輛中型巴士27日凌晨在行駛中被洪水沖走,車內14人失聯。根據官方最新通報,截至30日晚間6點,共發現10名失聯人員,均已不幸遇難。目前仍有4人失聯。 央視報導,根據「大同發布」微信公眾號,山西省大同市「7·27」搶險救援指揮部30日發布通報指,大同市天鎮縣遇險失聯人員搜救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截至7月30日18時,共發現10名失聯人員,均已不幸遇難,救援指揮部正根據現場情況,全力搜尋其餘失聯人員。 官方28日曾發布通報,指搜救出遇難人員1人、仍有13人失聯。 據陸媒報導,大同市天鎮縣政府職員表示,失聯中巴上的人都是外出務工人員,失聯車輛非城鄉客運車輛。有村民透露,失聯的14人多為中老年人,他們早起坐車是要去大棚幫忙採收辣椒來貼補家用,沒想到在行駛途中遇險失聯。山西暴雨引發洪災,傳出多輛汽車(見圖)被沖走,其中一輛載有14人的中巴失聯。(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