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河北鑫雅箏社創始人——陳靜

古琴,低沉深奧;二胡,催人淚下;蕭,凄凄涼涼。而古箏,是柔和的,是優美的;有時,又是雄偉的,是有力的。它的曲調深厚、靈透、柔和,音韻較為明亮、清脆、含蓄,瀟洒飄逸,純樸古雅。

古箏的琴聲十分優美,像小溪那泉水叮咚,又有著憂傷,好似那山谷的幽蘭,也不少那份氣概,好像一位英雄豪傑,古箏的琴聲是多變的,要看彈琴人的心情和感覺,古箏是一種琴聲讓人陶醉的讓人彷彿生臨其境。

欣賞陳靜老師的古箏,是一種靈與肉完美的享受。

但見她拿起古箏,緩緩划動下細細的琴弦,優美的音符一個個輕快的跳出,彈奏一曲古典之韻,用琴勾勒出來的音蒹葭動人的美感。低頭吟唱,像一條流動的溪水,把人帶進聒美的心境,自然淳樸,柔柔淺笑,柔發飄逸,緩緩抬起螓首,淡淡一笑,右手輕抬,玉手纖長,動起來,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澗,濺出美麗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著。純凈時,會使你懷疑它是否果真經凡人之手,箏聲緊,則若急雨敲階,箏聲緩則如細雨撫桐;張揚似朔風吹雪,舒展如微風拂柳。飄逸時,會使你彷彿看見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著飛旋的衣袂與玄妙的身姿。聽起來或纏綿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馬搖鈴。它的餘音長短適中,最富於表現莊重古樸的抒情樂曲。那箏音有如橋下潺潺的流水,孤鴻飛過時的幾聲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嘆息;有如看薛濤的浣花小箋,看一朵淡淡的蘭花,靜靜的開放在遙遠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樹紫丁香的繽紛。又如緩流的溪水,清清靜靜,溪水潺潺,鳥語花香,綠草野花競相開放,似風起雲湧,波濤拍岸……一曲動天下。

姓名:陳靜,女,漢族

現從事專業:古箏專業音樂教育

主要簡歷:1978年3月出生於河北省張家口涿鹿縣太平堡村,從小對音樂酷愛和執著。1997年4月在涿鹿縣卧佛寺鄉太平堡小學擔任幼兒音樂教師。2006年考入山東齊魯音樂藝術學院,專修民族聲樂和古箏,曾從師於中央音樂學院安英教授,並通過中央音樂學院的古箏專業師資考核認證。2011年在中國寧波紅歌賽中,榮獲第三名。由涿鹿縣易楓老師和范春林老師譜寫的原創歌曲,陳靜演唱的《在山的那邊》,獲得了《喜迎北京,張家口2022年冬奧會》的金獎、2019年第二屆文化藝術人才選拔賽中,獲得金獎。2019年受涿鹿縣委宣傳部的邀請,擔任慶祖國70周年華誕大合唱總決賽評委。中國河北鑫雅箏社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