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執行長范俊逸表示,這波AI浪潮已全面影響產業生態、流程與人才結構,與過往資訊科技突破截然不同。面對AI新革命,資策會的核心任務不僅是協助台灣跟上,更要引領打造「可信賴的AI未來」,預期「AI信任力」將是應用普及的最後一哩路。
經濟日報將於8月27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2025科技論壇「開啟AI新紀元」。本論壇由經濟日報主辦、協辦單位為中華電信(2412),工研院、資策會、日月光集團、玉山銀行、凱基金控。
范俊逸當天將出席論壇,並以「AI信任力 應用普及的最後一哩路」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AI的影響力正如智慧手機之於現代生活,已從單點應用擴展至全面性的生態變革。
因此,資策會的戰略布局並非只聚焦在「能不能用AI」,而是關注「如何用得安心、走得更遠」,並將「AI信任力」視為重要使命,協助政府與產業搶佔信任價值的戰略地位。
資策會提出三大主軸驅動AI發展,首先是驅動AI落地產業,協助政府推動轉型並建構健全的AI生態系,包含法規、算力與資安保護等。其次,透過跨國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技術與分享經驗。第三,資策會希望讓台灣不只跟上AI,更能定義AI可信賴的未來。
在具體布局與成果方面,資策會從多個面向打造可信賴的AI生態系。在模型端,已開發AI安全檢測工具- 「AI稜鏡」,依據國際標準檢測模型是否存在安全隱私漏洞,為企業提供可信賴的驗證機制。
資料傳輸方面,資策會積極推動「後量子資安生態」,確保資料在AI模型訓練與應用中,不會因未來量子電腦的威脅而遭竊取或竄改。
硬體方面,為提升AI供應鏈信任度,資策會成立「晶片安全聯合檢測實驗室」,提供晶片資安合規檢測服務。此外,為強化營運流程合規與自動化,發展「CISO Agent」合規輔助與風險管理工具,此AI代理人能協助組織資安長自動化管理流程並提供優化建議。
范俊逸強調,除了技術,人才培育同樣是關鍵。資策會規劃AI知識工作者育成服務,針對不同職能提供專屬教育訓練,確保各職位人員都能有效運用AI,從而將技術效益最大化,真正實現智慧轉型。透過建構完善信任機制,讓AI技術能更順利、更全面地融入社會與產業。
點我報名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