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初創公司貝聯珠貫的一封公告——「阿里的多隆離職了,貝聯的多隆入職了」,外界熱議已久的謎底終於揭曉。
這位在阿里被稱為「掃地僧」、低調到幾乎隱身,卻又寫下無數傳奇代碼的技術大牛多隆(真名:蔡景現),於不久前離開了效力整整 25
年的阿里巴巴,彼時阿里內外平台的狀態顯示為「退隱江湖」,很多人誤以為 49 歲的他選擇的了「退休」。
殊不知,貝聯珠貫官方消息顯示,他已於 8 月 6 日「重出江湖」,投身於 AI 賽道,要用 AI Agent
改寫運維服務的格局。

來源:貝聯珠貫公眾號

從「非科班」到「淘寶第一位程序員」到阿里 P11
多隆的故事,在阿里技術文化中幾乎成了傳奇,也一直令無數人敬佩。
CSDN 曾在採訪《自研操作系統:DIM-SUM
設計與實現》一書作者謝寶友時,他直言讚歎道:「阿里巴巴傳奇程序員多隆大神,他的技術領悟力和敏感度非常高。」

可令人詫異的是,多隆並非計算機專業出身,而是 2000 年從杭州大學生物系碩士畢業。
畢業後,他便加入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阿里巴巴,而真正讓其一戰成名、被載入阿里史冊的,是三年後的一個春天。
2003 年 4 月 7
日,馬雲召集了十位員工,要他們簽了一份協議,這份協議要求他們立刻離開阿里巴巴集團,去做一個「神秘的項目」。
那是一份全英文的協議,很多人根本沒來得及看懂,就因為對馬雲的信任,捲起鋪蓋就走了。後來,據《淘寶技術這十年》一書作者趙超在書中記錄道,這個項目要求絕對保密,老馬甚至戲稱:「連說夢話被老婆聽到都不行,誰要是透漏出去,我將追殺到天涯海角。」
於是,帶著許多未知,這群人搬進了馬雲自己名下位於湖畔花園小區的一套未裝修的房子里,開始從零搭建一個 C2C
交易網站——後來被命名為「淘寶」。
當時的技術班底,其實只有三名開發工程師(「虛竹」師昱峰、「三豐」姜鵬、「多隆」蔡景現)、一名 UED
工程師(二當家)、三名運營(小寶、阿珂、破天),再加上一個經理(財神),以及馬雲本人和秘書。
就是這樣一支「草台班子」,在短短一個月里拼出了淘寶的雛形,其中,多隆主導構建了淘寶交易系統和論壇系統,也正因此,他被稱為「淘寶第一個程序員」。
話說金庸小說里有個「掃地僧」,外表平凡,卻內力深不可測。這個稱號放在多隆身上,再合適不過。酷愛留著板寸頭的他,看似低調木訥,但從
2003 年到 2007 年,淘寶搜索引擎的開發與維護幾乎就是他一個人。

除了淘寶搜索引擎,多隆還維護著文件系統 TDF、key-value 系統 Tair,cache、通訊框架等等。
阿里集團 CTO 行癲曾形容他:「坐在角落的多隆,總能以極快的速度解決別人眼裡奇怪棘手的問題,即便從未接觸過。」
在阿里內網的標籤上,他被稱為「神」,這不是恭維,在所有工程師眼中,他就是個「神」。
之所以有這麼高的評價,並非靠「炒作」而是用「實力」說話,曾經在其團隊下的一名技術人這樣描述過他的個性,「多隆不愛帶團隊,因為團隊一般溝通成本高、水平參差不齊,而他一個人就能頂一個高效頂尖的團隊…多隆也不擅交際,不常分享,更不玩什麼社交網路,一般很難在公眾場合見到他,只要能不參加的會議、採訪,他都不會參加。就算去,他也常常會帶上筆記本。據說他也曾經帶著筆記本去
Outing,在車上寫代碼。」
此外,他不僅是自己強,也樂於幫助別人解決技術難題,但凡有同事向他請教技術問題時,他總是隨叫隨到,久而久之,淘寶內部有一句口頭禪流傳,「有困難,找多隆」。
就這樣,靠著寫代碼,他一路走到了阿里最高級別的技術崗
P11。曾有人問他,怎麼成長為這樣的大神?多隆的回答很簡單:「就解問題嘛。」從最初的 PHP
小問題,到淘寶架構里的性能難題,他就是一件件解決過來的。
同樣靠著寫代碼,他寫成了阿里合伙人。
回看 2014
年,阿里巴巴上市前最後招股書中,新增了三位合伙人,分別是:方永新、倪行軍(花名:苗人鳳)和蔡景現(花名:多隆)。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是他們三人時,時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彭蕾解釋說,他們三人有一個共同特質——「很傻很天真」,其中,多隆寫代碼甚至能寫到「入定」的狀態。因此他被寫進合伙人名單時,理由就是「對淘寶業務的創紀錄貢獻」和「單純專註的技術特質」。
不止於此,寫代碼寫上富豪榜的,多隆也是一個。
2017 年,41 歲的多隆登上胡潤財富榜,身家達到 26 億元,排名第 1629 位。
不過,2023
年,隨著阿里「1+6+N」架構變革,多隆退出了合伙人名單。不變的是,他始終遵循內心,不逐名利,只專註於解決技術難題。
近來,再有多隆的消息,就到2025 年 8 月 1 日其離開,結束了 25 年的阿里生涯。

再聚:和「畢大師」的 AI 創業
離開阿里後的第一站,多隆選擇了去找老朋友畢玄。
畢玄,本名林昊,人稱「畢大師」,也曾是阿里技術層的另一位傳奇人物,被稱為國內 OSGi(一個為 Java
提供動態模塊化的系統)第一人。
有些巧合的是,和多隆一樣,畢玄並非科班出身,本科也是生物專業。
因興趣入門,因機緣入行,他於 2007 年加入阿里巴巴淘寶平台架構部,後來從 0 到 1 打造了 HSF
中間件,到現在為止,HSF
對於淘寶乃至阿里都是非常重要的中間件框架。此外,作為主要架構師,畢玄參與設計並帶領團隊落地了阿里電商異地多活架構,是阿里電商技術基礎設施的重要奠基人。
2021 年,畢玄以阿里雲視頻雲負責人(P10)的身份離職,創辦了貝聯珠貫,並在 2023
年拿下紅杉中國種子基金、舟軒投資、元璟資本等機構的 5000 萬天使輪融資。
2024 年 10 月,貝聯珠貫完成由將門創投、西湖科創投聯合領投,老股東元璟資本繼續加註的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
不久前,該公司還入選《杭州 AI 卧龍圖》,躋身「杭州 AI 108 將」。
簡單來看,這是一家高效雲資源管理服務提供商,致力於通過技術手段幫助客戶大幅節省 IT
資源成本,業務涵蓋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包括在線業務型算力(業務系統運行需要的虛擬機、容器,資料庫等)、大數據型算力(離線分析型和在線分析型)、AI
型算力在內的算力市場,為企業客戶提供降本增效的方案。

在 AI 浪潮里寫下「運維新解法」
「很神奇,我和多隆都沒想到,在 AI 時代,我們竟然又有了聯手做點事情的機會和緣分。」 畢玄感慨。
兩位曾在淘寶並肩作戰的技術人,再度握手,這一次,他們選擇的方向是AI Agent
改變運維服務。
畢玄在公告中解釋道:
運維服務一直以來最大的挑戰,也是對人的要求這點,要保障好服務的質量,就得是非常專業的人/團隊,但這也意味著這個服務很難規模化的提供(比諮詢還難,因為運維服務的投入更大很多),畢竟很難有公司能擁有那麼多這樣專業的人,即使以前在阿里的時候,也一直為怎麼培養這樣的人而頭疼,這也是運維服務這個市場儘管一直就不小,但很難有做的很大的公司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 AI Agent 的發展,讓貝聯珠貫看到了改變的機會,基於 AI Agent,我們有很大的機會把專業的人的經驗沉澱為
Agent,這也是多隆加入貝聯更重要的意義,通過 AI Agent 來提供高質量、並且高效的運維服務,為此,貝聯珠貫打造了
SREAgent,讓每個客戶都有 N 個不同領域的\”多隆\”。
祝福多隆大神
不難猜測,多隆的江湖很簡單——有代碼的地方,就是他的歸宿。退隱也好,重出也罷,25
年來他始終執著於一行行代碼。如今,他把這份執著寫進 AI 的未來。
江湖未遠,戰場依舊,願這位「掃地僧」的新篇章,再添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