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宗馥莉辭職後,「經銷商更不敢打錢了」

宗馥莉辭職後,「經銷商更不敢打錢了」

2025年10月7日,浙江杭州的娃哈哈大廈。視覺中國/圖

「很搞笑,作為員工,現在獲取公司的信息全部來自網路。」一位在娃哈哈有21年工齡的銷售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自嘲。

大多數受訪員工感受相似,「毫不知情,集團沒有任何通知、聲明、公告」。

2025年10月10日晚,多家媒體確認宗馥莉已於9月12日辭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

辭職當日,一份《關於開展2026銷售年度經銷商溝通工作的通知》流出。通知顯示,表示為維護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規性,決定從2026年新的銷售年度起,更換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針對娃小宗目前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來自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新疆等多地的銷售人員和經銷商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沒收到消息要做娃小宗」。他們目前訂購和銷售的均是娃哈哈品牌系列產品,主要由宗馥莉執掌的宏勝系生產、發貨。

宏勝系正常產銷

多位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國慶假期前,有工廠訂購了娃小宗的物料,但只是堆放在一處,尚未聽說有具體產品推進生產。

一位在娃哈哈工作超過三十年、西北地區的銷售人員稱,一家分廠告訴他,已接到通知,10月20日開始訂購娃小宗紙箱、外包裝等包材,同時上報娃小宗瓶身模具需求數量。通知一般是通過一個包含全國所有分廠負責人的工作群發布。

一安徽地區經銷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與其對接的娃哈哈銷售人員明確告知他,「公司不做娃小宗,繼續做娃哈哈」,「但對方僅是口頭表示,可能為了鼓勵我繼續訂貨」。

「現在娃哈哈的銷售人員幾乎都是宏勝的。」一位負責江蘇地區的娃哈哈銷售人員說。

南方周末記者獲取的資料顯示,2024年起,娃哈哈經銷體系經過多次調整。4月,宗馥莉要求銷售公司骨幹、管理層轉簽勞動合同至宏勝。

10月,部分經銷商被取消經銷資格。11月起,14個市場的經銷商協議轉簽,最終確定,2025銷售年度,西藏、青海2省經銷商調整為與拉薩宏勝銷售公司合作,黑龍江、吉林、遼東、遼西、北京、冀北、冀南、內蒙古、山西、陝西、新疆、甘青寧(甘肅、寧夏)共12個市場經銷商調整為與杭州宏勝銷售公司合作。

「目前90%以上的娃哈哈系列產品的經銷均由宏勝系負責,過去負責的還有杜建英控股的企業及其他企業,比較複雜。」上述娃哈哈西北地區的銷售人員說,「對宏勝的扶持很早就開始了,只有在滿足宏勝的訂單需求並充分調動其產能後,才會考慮與其他生產商分享。」

據其回憶,2011年,宏勝曾獨攬浙江全省營養快線訂單,但因自身產能不足,又拒絕向其他基地分流,導致當時7-8月市場一度斷貨。

經銷商的擔憂

2025年10月11日,上述娃哈哈西北地區的銷售人員所在地區召開了經銷商會議,參會員工均為宏勝系銷售人員。但會上並未對娃哈哈和娃小宗相關信息進行任何說明,對網傳「經銷商需二選一」也未作澄清。「稀里糊塗地開完了,唯一明確的是,經銷商趕緊打錢。」

娃哈哈的經銷年度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經銷商需在經銷年度開始前,即10月底至11月初,按約2-3個月銷售任務總額的標準繳納保證金,具體金額將綜合其歷史銷售額與區域市場情況核定。

湖北、湖南、江蘇、新疆等地的銷售人員普遍反映,其所在地區的保證金回款數額並不樂觀。其中,江蘇地區銷售人員稱,其所在公司強制要求經銷商在10月20日前將保證金打入公司的賬戶,否則不予續簽下一年合同,但公司未明確承諾該保證金僅用於訂購娃哈哈品牌的產品。

當前,經銷商普遍存在一種擔憂心態。「主要還是害怕收到娃小宗的產品,無論是銷售,還是經銷商,普遍不看好娃小宗。」前述西北地區銷售人員說,宗馥莉推出的KELLYONE無糖0脂茶2024年曾與娃哈哈系列產品捆綁發貨,2025年一些產品因銷量不佳被退回,其中過期產品,由經銷商承擔損失。

「新品牌想在市場立足推廣是很困難的,娃哈哈的產品銷售業績不如去年,更別說目前局勢還如此混亂。」一位湖南銷售人員表示。

上述來自安徽的娃哈哈經銷商說,2024年被取消經銷權的多為小經銷商,覆蓋範圍窄,其份額與貨品壓力正轉移給留守的大型經銷商。2024年12月,經銷商曾被下達增長100%的銷售任務。

一周前,他參與了所在地區的經銷商會議,會上強調,當地經銷商必須完成10月的銷售任務,否則將面臨不予續簽合同的後果。但此要求也缺乏明確的書面政策與具體細節,主要是來自區域經理等人的口頭壓力,且2026年合同如何續簽也不明確。

「20年都在做娃哈哈的經銷商,不接怎麼辦呢?」他透露,其所需的投入資金從此前的200萬-300萬元大幅增至2025年的500萬-700萬元。

「(100%增長)這根本就不可能,」多位經銷商認為,「2024年的銷售業績是近幾年的銷售高峰,主要是因為宗老離世,後續的消費必然是回歸理性的。」

經銷商還表示,當前不僅銷售任務壓力大,娃哈哈還面臨價格體系混亂的問題。

一經銷商解釋,為了完成高額回款指標,經銷商只能「低價拋貨」甚至「進價賣」,以快速回籠資金,銷售額越高,利潤卻越薄。「天天要求加貨鋪貨,生意現在做成這樣,你說我們敢投錢嗎?」

「全都僵持著,很尷尬,我們難受,經銷商也難受。」多名銷售人員直言,「宗馥莉辭職的事情一出,經銷商更不敢打錢了。」

每年11月,娃哈哈會於杭州召開全國經銷商大會,但經銷商們尚未接到2025年大會的相關消息。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