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8 10 月

彭小梅:密蘇里營地的兩夜

這一路,我們兩次經過密蘇里州。第一次,是在這個露營地度過了兩個寧靜而美好的夜晚;第二次,則是應密蘇里州幕僚長的邀請,前往州議會進行交流。每一次來到這裡,都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與炎熱的洛杉磯不同,這裡的氣候溫和宜人,對我這種怕熱體質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恩賜。
2025年9月11日晚上八點左右,我和周雲龍老師的車終於抵達了位於密蘇里州喬普林的營地。法師的車最早到達——下午三點多他便已抵營。這是我們從9月6日出發以來的第六天,整整六天的旅程,我們一路奔波,困了就睡在卡車休息站旁,任由夜裡的卡車聲震天作響;餓了就啃漢堡、餅乾,或是隨手的零食。只要肚子不空,便能繼續上路。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渴望能睡個安穩覺、吃頓熱飯熱菜,但整個車隊沒有一人掉隊,也沒有一句怨言。大家都明白,這場「中共病毒索賠巡遊」,不是普通的旅行,而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革命行動。
也許是因為終於能在露營地過夜,大家的油門都比往常更重。法師第一個到達營地,早早安營紮寨。他不只是我們的「革命戰士」,也是整個隊伍的後勤支柱——兼任廚師的角色。那天晚上,他為我們做了一頓巡遊以來的第一頓、也是最好吃的一頓飯——燉土豆胡蘿蔔排骨。那香氣瀰漫在夜色里,我吃下去的分量比平日多了一倍。那是鄉愁的味道,是流浪者久違的溫度。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喝酒,我知道他們喝下的不只是酒,還有這一路的苦澀與疲憊。風餐露宿、夜以繼日,實在不易。
AD_4nXdpVeuUeSiRPrzn3CCzE4qPtUyzhkdvorcTR99s-qFiG395ZNV6HDIz8hLh3F_hTyuWSNxVxoTvhbIXK0_K7N1cjzuWnDnz7iYEdyKPQgZaRA45nxaeeVFsWyLQKdxq-heqFAdp6xLkAZ903q-cVg
這個營地的位置極佳——水、電、衛生間設施齊全,旁邊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邢鑒和袁澤剛忍不住直接跳進河裡洗澡,髒兮兮地跳進去,乾乾淨淨地爬上來——畢竟,他們已經好幾天沒洗澡了。哈哈,我猜的。
周雲龍老師負責全隊的日常事務,行程安排、物資協調,一手包辦。他是那種默默奉獻的人,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總是等大家都睡安穩了,自己才安心休息。那一晚,沒有大卡車的轟鳴聲,只有蟲鳴與微風。我們終於睡了一個真正的安靜覺。周老師決定就在營地原地休整一天——這一路風塵僕僕,大家確實需要喘口氣,整裝再發。
我們的隊伍里,有人特意為這次巡遊買了一輛房車——車頭是明亮的黃色,在路上格外顯眼,就像我們的「病毒雕塑車」一樣。視覺衝擊強烈,而他那份堅決反共的熱情,更是比車身的顏色還要耀眼。
休整的一天里,大家各有各的忙碌:金綉紅主席和幾位同伴在寫稿、錄視頻;郭斌他們去附近看瀑布;陳維明老師還在從俄克拉荷馬趕來;陳維健老師在寫報道;蕭老師埋頭剪視頻。任偉買了羊肉,曉玲切肉,柳翔——我們新疆的小夥子,自然是烤肉的主力。還有的在唱歌,在跳舞。劉雙元呢?他則躺在他的敞篷車斗里做夢,夢見天上掉下一個媳婦給他。
然而,最讓我難忘的,並不是這些熟悉的笑聲與辛勞的身影,而是那張照片——照片中間,那個光著膀子、滿臉鬍鬚、看似不修邊幅的年輕人。
AD_4nXcjDo-N1axTc1GBhNjdUB0H-1O7qRxKn2IS52S_uCpK3QFc2OPTeNDG4_7TXb4lQFtEPJrNPZHgtj-w_IkRifqyZk5nRXI9trt2IepMhcBOTxAMYDGnYg2yskid9I1GqdhuHP8ZPUUKvYRy-6YyHQ
初見時,他像個流浪漢,但事實上他並不是——他正是這個營地的老闆。小夥子身高一米八左右,眼神清澈明亮,帶著一種未經雕琢的真誠與自由氣息。他看見我們人多,還有那輛「中共病毒雕塑車」,便好奇地前來打聽。了解我們的來意後,他露出由衷的敬佩:二十幾個人,為了信念、為了追責中共病毒、為了索賠、為了推翻暴政、實現民主憲政,從洛杉磯一路奔赴密蘇里——這確是一場偉大的壯舉。
他特地在結賬時給我們打了折,表示支持。那一刻,我心裡有種溫柔的觸動——在這廣袤的美國中部,竟也有陌生人能理解我們遠行的意義。
投稿人:彭小梅
2025-10-15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