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三四十年之後,大家一定會認為這是羅曼史
10月24日上午九點,楊振寧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哀樂低回,各界人士前來進行最終的送別。
楊振寧去世後,留下一個時代的迴響,妻子翁帆則成為備受關注的存在,公眾對她的讚譽與質疑,達到頂峰。
10月19日,49歲的翁帆在《光明日報》發表悼文《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字數不多,卻極具力量。
她寫道:「楊先生離開的時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人類的進步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關於兩人之間的情感,翁帆只留下短短一句話:「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不被看好的他們,共同渡過了二十一年的風風雨雨。
這些年,翁帆把楊振寧照顧得很好,從身體到精神狀態,103歲的老人依然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思維敏捷,這足以說明一切。
每次出現在公共場合,兩人都十指緊扣,這是他們多年來的習慣。
楊振寧與翁帆喜歡在香港西貢的海邊開車,翁帆會下海劃橡皮艇,一直划到遠方的小島上才罷休,楊振寧則坐在對岸喝茶、讀報紙。
有一次,翁帆所抵達的小島上遲遲等不來信號,兩人失去聯絡,楊振寧急得團團轉,差點報警。
在這段婚姻中,楊振寧為她打造了一座「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他不只是她的丈夫,也是她漫漫人生的領路人。
時隔21年,再回過頭來看,翁帆的確如同楊振寧在世時所言,是上帝留給他的最後一份禮物,她則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
物理學家的底色,帶有一些浪漫色彩。
在悼文中,翁帆將楊振寧在90歲時寫下的一首英文詩《九十抒懷》翻譯為中文,將「沐光而行的一生,理想奉獻的一生,幸福圓滿的一生,如斯如願,無怨無悔」詩意地濃縮在楊振寧的百年歷程里。
翁帆還提及到了《小王子》,她相信「每當夜晚我們仰望星空時,楊先生會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對著我們微笑 」。
楊振寧在90歲時寫的英文詩《九十抒懷》
在成為楊振寧妻子之前,翁帆已經是一位優秀的女性,她出身廣東潮州書香門第,英語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