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3 11 月

社會

社會

美特工策反委總統專機飛行員內幕曝光 籌碼不斷提高

近日,美國一項秘密行動曝光:美國國土安全部特工埃德溫·洛佩茲曾試圖策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的專機飛行員、空軍將軍比特納·維萊加斯,計劃暗中改變專機航線,讓美國當局得以實施抓捕。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和其首席飛行員 資料圖 目前,委內瑞拉方面尚未找到維萊加斯的下落。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國務院均拒絕置評,委內瑞拉政府也未回應。 據報道,洛佩茲在一次秘密會面中告訴維萊加斯,他將因此獲得豐厚的報酬,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維萊加斯雖沒有作出明確承諾,但還是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給了洛佩茲。 在接下來的16個月里,洛佩茲持續與維萊加斯保持聯繫,即使他已於今年7月退休,仍通過加密通訊軟體與維萊加斯進行交流。 長期策反「拉鋸戰」 飛行員:不做叛徒 本月,特朗普授權中央情報局(CIA)在委內瑞拉境內開展秘密行動,美國政府還將馬杜羅在聯邦販毒指控下的懸賞金額提高了一倍。據了解,洛佩茲在發給維萊加斯的信息中試圖利用這一消息再次作為籌碼策反他。 此前的8月7日,洛佩茲發消息給維萊加斯稱:「我還在等你的答覆。」並附上了一份美國司法部的新聞稿鏈接,顯示懸賞金額已提高至五千萬美元。 9月18日,洛佩茲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則航班追蹤賬號發布的航跡圖,顯示一架與馬杜羅有關的空客飛機正在加拉加斯上空飛行。他隨即向維萊加斯發訊息詢問行程,但對方顯然已對持續的接觸感到不耐煩,回懟稱「委內瑞拉人絕不會做叛徒」。 洛佩茲繼續施壓,警告「作出決定的時間不多了,再拖下去就太晚了」,但未得到維萊加斯的回應,並最終被他拉黑。就在此後不久,一名委內瑞拉反對派人士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維萊加斯與洛佩茲兩人會面照片,並諷刺道「生日快樂,比特納將軍」。 約二十分鐘後,那架與馬杜羅有關的飛機突然在加拉加斯上空折返降落。此後,維萊加斯數日未現身,直到後來在一檔由馬杜羅政府官員主持的電視節目中被公開亮相。 兩架公務機在多米尼加維修引出秘密行動 據三...
社會

荷蘭「接管」中資企業導致晶元斷供 本田在墨工廠停產

近期,荷蘭政府惹出滔天大禍,強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導體,引發供應中斷,全球汽車供應鏈遭遇「大地震」。據《日經亞洲》10月29日報道,由於晶元短缺,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廠已經停產,尚不清楚何時能夠恢復生產。 本田在部分汽車零部件中使用了安世半導體生產的晶元,但荷蘭政府搶奪安世半導體的管理控制權,導致晶元供應出現短缺。本田位於墨西哥中部塞拉亞的汽車工廠已於當地時間28日暫停運營,該廠主要生產本田HR-V車型,年產量約為20萬輛。 本田對《日經亞洲》表示,該公司正在「盡一切努力將晶元短缺的影響降至最低」,墨西哥另一家工廠的摩托車生產沒有受到影響。 本田27日還宣布,由於安世半導體生產的晶元短缺,該公司已開始調整其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產量。本田並未透露減產規模或預計持續時間等細節,但分析人士指出,北美是本田的主要生產基地,如果生產長期放緩,可能對該公司本財年的盈利造成影響。 北美市場是本田的重要市場,2024年,本田在北美地區售出約161萬汽車,約佔其全球銷量的40%。此次停產的塞拉亞工廠在2024年生產了超過19萬輛汽車,遠遠超過墨西哥市場4萬輛的銷量,是一個面向美國市場的重要出口樞紐。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23日曾發布公告稱,日本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已經收到通知,安世半導體可能無法保證晶元交付,這可能對全球汽車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本田在墨西哥塞拉亞的工廠 本田公司網站 荷蘭政府近期援引一項自1952年以來從未啟用的法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突然下令,強行要求中國半導體領軍企業聞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導體自9月30日起,一年內不得進行任何涉及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的調整。 荷蘭政府於9月30日已開始採取相關行動,但直至10月12日才對外公開。就在荷蘭政府採取行動的前一天,當地時間9月29日,美國政府發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實體清單」、持股超50%的聞泰科技子...
社會

特斯拉董事長再喊「狼來了」:稱正備戰「無馬斯克」時代

特斯拉董事長羅賓·德諾姆(Robyn Denholm)最新表示,如果股東否決了埃隆·馬斯克的薪酬計劃並導致他辭職,公司可能準備從內部任命一名新的首席執行官。 當地時間周二(10月28日),德諾姆在接受採訪時說道,為了確保「有序過渡,最可能的情況是由公司內部人選接任」,但她也不排除選擇外部候選人的可能性。 本周早些時候,德諾姆致信股東警告稱,如果馬斯克的10年期薪酬計劃未獲批准,他就可能卸任首席執行官,特斯拉就會失去他的才能和遠見。 特斯拉董事長喊話:特斯拉需要人工智慧,更需要馬斯克 上月,特斯拉提出了一份薪酬計劃,設定了充滿挑戰的分階段目標,若能完成全部12項目標,馬斯克將獲得12%的股票,加上當前的約12.8%,其持股比例將提升至25%左右。 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將持股比例提升至25%是「既能確保戰略方向,又不會多到無法被罷免」的平衡點,「如果激進股東聯合行動,可能把我趕出自己創立的公司。」 先前,ISS和Glass Lewis兩家知名諮詢公司建議特斯拉股東反對馬斯克的薪酬計劃,理由包括金額巨大、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對股東手裡的股權造成嚴重稀釋等。 隨著下周股東大會的臨近,馬斯克的前景正逐漸成為焦點。目前,薪酬計劃通過的概率仍然較高,但德諾姆警告稱,投資者往往在最後時刻才投票,公司「不能掉以輕心」。 德諾姆指出,目前的形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為「許多被動投資者(如ETF投資者)可能會直接遵循這些諮詢公司的建議,所以我們必須親自去爭取他們的支持。」 德諾姆說道:「我已就此與他(馬斯克)直接談過。如果薪酬方案未能通過,我毫不懷疑他極有可能退出公司事務,或明顯降低在特斯拉業務中的參與度。」 德諾姆透露,若表決失敗,特斯拉已準備好「B計劃」。公司擁有強大的管理梯隊,她特別提到朱曉彤(Tom Zhu)等人曾在公司多個崗位輪換,這是特斯拉刻意培養內部人才的策略之一。 德諾姆補...
社會

許久未同框 劉強東與章澤天合體現身韓國開會

10月29日,有網友曬出在韓國劉強東與章澤天一起開會的照片。 照片中,劉強東西裝革履坐在章澤天旁邊,兩人已許久未同框。劉強東一直看著手機,章澤天則表情認真專註。 另一張照片里,章澤天似乎在跟劉強東說話。章澤天穿著緊身針織衫,狀態良好,而劉強東則顯得似乎有些疲憊。兩人上次合體被拍到是在今年5月的馬爾他
社會

美聯儲如期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 為年內第二次降息

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3.75%至4.00%之間,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這是美聯儲2025年年內第二次降息,也是繼今年9月以來連續第二次降息。今年前八個月,該行一直按兵不動,以等待評估關稅及其他政策調整對經濟的影響。 美聯儲在聲明中寫道,在本次決議中,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和堪薩斯聯儲主席傑弗里·施密德(Jeffrey Schmid)投出了反對票。 米蘭主張美聯儲應該在本次會議上降息50個基點——在9月會議上,他也曾主張降息50個基點,但以11比1的投票結果被否決;施密德則認為應該維持利率不變。 聲明寫道,現有指標顯示美國的經濟活動以溫和的速度擴張。今年以來,就業增長有所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截至8月仍處於較低水平,最新數據顯示,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通脹自年初以來有所上升,並仍維持在相對偏高的水平。聲明再度強調,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長期目標是實現最大就業與2%的通脹率。 聲明提到,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FOMC密切關注其雙重使命(就業與物價穩定)兩方面的風險,並判斷近幾個月就業面臨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 FOMC重申,將堅定支持實現最大就業,並推動通脹率回歸至2%的目標。為實現目標並考慮風險平衡的變化,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4個百分點至3.75%-4.00%。 在考慮進一步調整目標區間時,FOMC將仔細評估最新數據、經濟前景變化以及風險平衡狀況。 與此同時,委員會決定於12月1日結束對整體證券持有規模的縮減,即「結束縮表」。 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贖回本金將被再投資於短期國債,並對所有到期的美國國債本金支付進行展期。 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FOMC將持續監測最新信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如果出現可能阻礙目標實現的風險,委員會準備適時調整政策立場。 聲明最後...
社會

鮑威爾一句話「嚇壞」市場 FOMC內部意見分歧明顯

美聯儲周三(10月29日)宣布再次降息25個基點(0.25個百分點),將基準利率區間下調至3.75%至4.00%。這是決策委員會(FOMC)以10比2投票通過的結果。與此同時,美聯儲還宣布將於12月1日正式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進程。 由於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官方經濟數據採集與發布被迫中斷,決策者在缺乏就業與通脹等關鍵信息的情況下做出本次決定。市場關注的焦點轉向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以探尋12月是否可能再次降息的信號。 FOMC內部意見分歧明顯 12月政策方向尚未定論 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透露,委員會內部對12月的政策路徑存在明顯分歧。9月和今天的降息是風險管理式降息,但未來情況不會如此。 「在本次會議討論中,委員會成員對12月該如何行動存在顯著分歧,」鮑威爾在開場白中說出了最重要一句話。 「是否在12月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並非既定事實——遠非如此。」 這意味著,美聯儲儘管本次繼續降息,但未來的政策方向仍將取決於停擺結束後公布的經濟數據與市場表現。 受鮑威爾此番言論影響,市場對美聯儲12月降息的定價概率從92%快速降低至70%,風險資產全線走低,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DXY拉升。 現貨黃金跌破3950美元/盎司,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後累跌44美元。 比特幣失守110000美元/枚,日內跌幅2.84%。 美股三大股指轉跌,道指現跌0.25%,標普500指數跌0.35%,納指跌0.1%。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目前的策略更傾向於「謹慎放鬆」,在就業降溫與增長韌性之間保持微妙平衡。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稱,若當前通脹與就業形勢維持現狀,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較高。 分析師Josep...
社會

首爾承諾在美投資3500億美元 特朗普稱協定幾已達成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周三在韓國舉行峰會時,最終確定了兩國長期懸而未決的貿易協議細節。 彭博社報道稱,首爾將在美國船舶製造業投資1500億美元,並提供2000億美元的現金投資。投資總額每年上限為200億美元。… pic.twitter.com/InlkWGScno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29, 2025 經數月談判後,美國與韓國最終敲定一項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投資與貿易協議:首爾將向美國投入2000億美元現金與1500億美元造船業投資,以換取美國下調對韓汽車關稅及其他貿易優惠。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周三在韓國舉行峰會時,最終確定了兩國長期懸而未決的貿易協議細節。 特朗普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論壇期間與李在明及其他地區領導人共進晚宴時表示:「我們已經完成協議,幾乎所有細節都敲定了。」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韓國同意在美國投資 3500億美元,以換取美國降低對韓汽車出口的關稅。根據周三達成的協議,美國將把對韓進口汽車的關稅從25%下調至15%。 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在慶州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還同意確保任何潛在的半導體關稅不會使韓國晶元出口處於不利地位,相較台灣出口享有相同待遇。 另據韓聯社報道,美方將對醫藥品等給予最惠國待遇,對飛機零部件、仿製葯、美國境內未生產的天然資源實施零關稅。 彭博社報道稱,首爾將在美國船舶製造業投資1500億美元,並提供2000億美元的現金投資。投資總額每年上限為200億美元。 此外,李在明還敦促特朗普允許韓國獲得潛艇用核燃料的供應,並修訂數十年前的核能合作協議。 他強調,首爾並非試圖建造可攜帶核武器的潛艇,而是希望以此取代現有的柴油動力艦艇,以便更有效地追蹤朝鮮和中國的軍艦。 3500億美元曾令協議達成「遙遙無期」 在日本展開「魅力攻勢」並斬獲490...
社會

美軍宣布減少在北約東部駐軍 歐洲盟國集體焦慮

美國軍方周三(10月29日)證實,將減少其在北約東部的駐軍,但否認此舉等同於美國從歐洲撤軍。 美國歐洲與非洲陸軍(United States Army Europe and Africa)表示,一個步兵旅戰鬥隊和一個空降師將撤回其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基地,且不會有替代部隊。 此前,羅馬尼亞已率先宣布了這一縮減規模的計劃。… pic.twitter.com/GJtbxMhWlD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29, 2025 美國軍方周三(10月29日)證實,將減少其在北約東部的駐軍,但否認此舉等同於美國從歐洲撤軍。 美國歐洲與非洲陸軍(United States Army Europe and Africa)表示,一個步兵旅戰鬥隊和一個空降師將撤回其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基地,且不會有替代部隊。 此前,羅馬尼亞已率先宣布了這一縮減規模的計劃。 美國歐洲與非洲陸軍在其德國總部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並非表示美國從歐洲撤軍,也不是美國對北約及其第五條款承諾減弱的信號。」聲明中提及的第五條涉及的是北約的集體防禦原則。 聲明稱,「相反,這恰恰表明歐洲的能力和責任正在增強。」 羅馬尼亞國防部周三表示,美國將停止向包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在內的多個北約國家輪換部署旅級部隊。 美國軍方補充說:「此次兵力部署調整不會改變歐洲的安全環境。」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多次批評北約,並堅持要求歐洲盟國增加軍費開支,以應對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入侵。 美國撤軍的前景令歐洲盟國感到不安,尤其是考慮到如果烏克蘭戰爭平息後,俄羅斯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對北約國家發動攻擊。...
社會

比爾·蓋茨立場大轉變:氣候變化「不會導致人類滅亡」

億萬富翁、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近日發表了一份長篇備忘錄,他在備忘錄中稱氣候變化「不會導致人類滅亡」,而應對全球疾病和貧困將有益於幫助地球上最貧困的人群為全球變暖做好準備。 這份備忘錄被視為蓋茨立場的一次轉變。蓋茨通過其突破能源組織(Breakthrough… pic.twitter.com/Y2ti2QvO6r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29, 2025 億萬富翁、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近日發表了一份長篇備忘錄,他在備忘錄中稱氣候變化「不會導致人類滅亡」,而應對全球疾病和貧困將有益於幫助地球上最貧困的人群為全球變暖做好準備。 這份備忘錄被視為蓋茨立場的一次轉變。蓋茨通過其突破能源組織(Breakthrough Energy)大力支持綠色科技。備忘錄發佈於巴西氣候峰會(COP30)召開前幾天,蓋茨讚揚了峰會領導層將氣候適應和人類發展置於重要議程。 蓋茨承認,批評者可能會指責他虛偽,因為他自身造成的碳排放量巨大。還有些批評者會認為這份備忘錄是「一種狡猾的論調,認為我們不應該認真對待氣候變化」。 但他表示,儘管氣候變化將帶來「嚴重」後果,「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們仍然能夠在地球上的大多數地方繼續生活並繁榮發展」。 蓋茨發表的備忘錄概述了他理解的氣候問題的「三大殘酷真相」:氣候變化不會終結文明;限制氣溫升溫並非衡量進展的最佳標準;健康和繁榮才是抵禦氣候不穩定的最強防線。 他還指出,迄今為止全球在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他對未來的技術創新將為進一步減排鋪平道路持樂觀態度。 《巴黎協定》提出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的目標,以大幅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影響。 蓋茨認為,世界不應執著於具體的升溫幅度,而應增強自身的抵禦能力。 他表示,對於世界上大多數貧困人口而言,貧困和疾病仍然是更為緊迫的問題。「我們的...
社會

研究揭示:步行鍛煉「怎麼走」和「走多少」同樣重要

根據《內科醫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最新發表的研究,如果你平時運動不多,每天一次較長時間的步行比多次短距離散步更有益心臟健康。 研究指出,理想的步行方式是連續步行至少15分鐘,相當於約1,500步,這樣能有效鍛鍊心臟。 許多人以每天走10,000步為目標,但這個數字其實源自日本一則計步器廣告,而非科學研究。不過,專家普遍認為,步數越多對健康越有益。 這項研究分析了英國33,560名年齡介於40至79歲的成年人,他們每天步行少於8,000步。 他們依據每次步行的持續時間(透過計步器在一周內測量)被分為以下四組: 少於5分鐘:43% 5至10分鐘:33.5% 10至15分鐘:15.5% 15分鐘以上:8% 這項研究由澳洲雪梨大學與西班牙歐洲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追蹤了這些受試者長達八年的健康狀況。 結果顯示,相較於短時間步行的人,那些每次步行時間較長的人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較低。 即使是在最不活躍的群體——每天步行少於5,000步的人當中,進行較長時間的步行也帶來顯著差異。他們罹患心臟病與死亡的風險明顯下降。 研究無法完全釐清這是否因為這些人本身體能較佳,但研究團隊已嘗試控制這些變數,例如是否吸煙、是否肥胖或是否膽固醇較高等因素。 重點在於「怎麼走」,而不只是「走多少」 研究人員指出,步行的「方式」同樣重要,而不僅僅是「數量」。即使總步數不多,每次步行時間較長,似乎也有助於心臟健康。 他們建議,透過簡單的改變,例如每天預留時間進行較長時間的步行,可能會帶來顯著益處。 研究共同主持人、雪梨大學的伊曼紐爾·斯塔馬塔基斯教授(Prof Emmanuel Stamatakis)表示:「我們往往只關注步數或總步數,卻忽略了步行模式的關鍵作用,例如『怎麼走』。」 「這項研究顯示,即使是非常不活躍的人,也能透過調整步行模式、每次步行時間拉長——理想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