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的30年”,炼成了中国餐厅排队王?
在中国本土餐饮纷纷陷入价格内卷和增长放缓时,一线商场的排队王,被来自日本的两家回转寿司店——寿司郎和滨寿司承包了。
它们不仅人气超高,高峰期要排队两三个小时,在资本市场的战绩也颇为漂亮。寿司郎的母公司Food &
Life股价两年涨了2.7倍,滨寿司的母公司泉膳控股,则是股价持续增长了25年的日本餐饮最牛股。
Food &
Life、泉膳和萨莉亚,都是经历了“日本失去的30年”、熬过了地狱模式的企业。在日本自1990年开始的通货紧缩里,日本民众捂紧钱袋子谨慎消费,餐饮企业不得不开打价格战,为了生存的它们,也练就了一身降本增效的功夫。
本期嘉宾东子,既是一家基金的研究总监,也是一位长居中国的日本人,在他看来,穿越周期、在中国成为人气王的日本餐企,擅长的不止是降本增效,更会提供“表演式的烟火气”。
我们谈到了“失去的30年”给日本餐饮行业带来的新创业产物,以及中国餐饮出海日本的新气象。但东子想反复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照抄日本的作业。
01
回转寿司怎么就成了经营圣地
麻花:我这儿有个数据对比,寿司郎在国内的客单价大概120块,滨寿司是80块,国内餐饮上市公司里,海底捞的客单价90多,绿茶是60多,这两家的客单价相比以前还都降低了,因为现在整个国内的餐饮大环境就是消费降级。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客单价并不低的寿司郎和滨寿司,能成为国内商场里的排队王?
东子:可能寿司这个品类传统上就给用户比较高价值的印象,第二是整个门店还是娱乐属性非常强的,大触摸屏、抽奖等等,特别适合带着小朋友、或者是同学聚会去吃。
麻花:有个投资开餐厅的人告诉我说,寿司郎在中国平时的翻台率大概是能够上6,周末或者节假日高峰期的时候能够到10甚至15。以至于它在国内的回本周期据说1~1.5年就可以回本,快的话七八个月就可以回本。
但就算海底捞作为火锅头部品牌,翻台率足够高也只有4.1,绿茶和遇见小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