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掐住了特斯拉的万亿市值
「核心提示」
新能源汽车交付创新高,没有换来特斯拉股价大涨,原因之一是真正被期待的人形机器人,还是没有量产的确定性。不过,人类真的需要人形的机器人吗?
特斯拉,被“一只手”困住了。
10月23日,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281亿美元,从上季度的同比下跌11.78%到本季度的增长12%。在49.7万辆这个创新高的季度交付数据之下,增速达到7.39%,从负转正。
结果财报发完,第二天开盘前特斯拉股价跌幅一度超4%,今天(美股时间10月23日收盘)特斯拉股价报收微涨2.28%至448.98美元\\股,不过比起月初高位已经跌去了近5%。
新能源汽车交付创新高没有换来股价大涨,原因之一是真正被期待的机器人,还是没有量产的确定性。
马斯克自己曾多次表示,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才是特斯拉未来增长的关键点。他在社交媒体上称,公司约80%的价值最终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
这次财报会议上,马斯克称特斯拉将在2026年年底开始建造一个百万产能的Optimus生产线,但眼下更确定的是供应链缺失、灵巧手难突破的风险。
马斯克执着于人形机器人的背后,到底是资本需要故事,还是人类真实需求。
1、叫停的Optimus
三年之后又三年!
一个多月之前,特斯拉公布了“宏图计划4.0”。机器人成了“绝对C位”,马斯克甚至表示:未来特斯拉80%的价值将来自于机器人。
结果,这话说完没多久,量产Optimus这件事情就传出被暂停了。
在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聊起了量产机器人的难度——
没有供应链:汽车有成熟的供应链、计算机有成熟的供应链,但是机器人没有。想要量产机器人,特斯拉需要从零建立一个供应链,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这并不是Optimus第一次被推迟。
自2021年马斯克在AI Day首次提出“打造会走路、能工作的通用机器人”概念以来,这个项目已经历三次大的节奏变化。
第一次是在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