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是否为“超级冷冬”?中国气象局释疑
受冷空气影响,近期我国多地降温,冷出常年11月的水平。“今冬是否为超级冷冬”的话题引起关注。据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根据目前预测结果判断,今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但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介绍,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根据定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冬,均出现在2012年之前。
章大全特别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增暖的趋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中纬度南北温差减小,西风带大气环流减弱,受其影响,我国冬季冷暖波动更为剧烈,需要密切关注阶段性强降温和强升温过程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注1
北京供暖准备情况如何?
冬季供暖这一民生大事已经进入关键筹备期。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北京供热主管部门提早部署,加强与气象部门监测会商,及时研判天气变化情况,全力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温暖精准送达。
记者了解到,各供热企业聚焦设备运维、燃料储备、人员培训等关键环节,已经全面完成锅炉房、换热站等设备设施的检修调试;提前上水打压,进行冷态调试,“供暖管家”入户检查散热器等设备,加强宣传用热常识和报修服务热线。
为确保2025至2026年度供热季来临前供热系统达到良好的状态,全市各区已陆续启动供热系统试水打压。试水打压是供热前的重要准备环节,市民可密切关注试水通知,试水打压期间家中留人,并注意观察暖气片、管道接口等位置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如发现异常及时报修。
北京将持续关注天气情况,加强气象会商,供热企业做好系统热态调试,全力以赴备战供暖季,筑牢冬...